向德平+華汛子
形式主義,是指只看事物的現(xiàn)象而不分析其本質的思想方法,以及片面注重形式而不管實際的一種工作作風,是黨和政府一直高度警惕、預防與反對的。目前,我國的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但在扶貧領域也出現(xiàn)了政策不落地、幫扶走過場、擺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等形式主義問題,嚴重影響了扶貧政策的落實。近日,國務院扶貧辦下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克服形式主義減輕基層負擔的通知》,并從六個方面做出了一一規(guī)定,顯示出國家層面對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已是“零容忍”,得到廣大基層干部的衷心擁護。
扶貧領域形式主義的危害
精準扶貧貴在“精準”和“幫扶”,如果將重點放在形式主義上面,那就偏離了精準扶貧的初衷,也消耗了“幫扶”的資源與精力。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決不能在攻克“最后堡壘”的關鍵期陷入形式主義。
形式主義加重了基層干部的負擔?;鶎痈刹砍送瓿杀韭毠ぷ?、落實扶貧任務以外,還要應對頻繁的填表報數(shù)、迎評迎檢、陪會參會,耗費了基層干部的精力與時間,降低了基層干部的工作熱情。2016年12月11日《人民日報》報道一位駐村第一書記的吐槽:“扶貧工作中,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雪片般飛來,“5+2”“白加黑”都難招架,最多一天填了48份。大量時間、精力耗在紙面上,要為村里做點實事,反倒只能擠時間。村上百戶脫貧戶的表格,加起來數(shù)百張、上千個填寫項,時常忙到深夜也填不完。每張表格填多個項目,費盡口舌向農(nóng)民都解釋不清,有的表格還得來回重復地填。年末的精準扶貧驗收大有向‘精準填表演變之勢。”僅填表這一項,就足以看出基層干部承擔著巨大的工作任務和壓力。
形式主義不利于真正擺脫貧困。精準扶貧要從脫貧難點入手,從群眾需要出發(fā),切實落實扶貧工作,提高扶貧成效。形式主義大量消耗了基層干部與貧困群眾的時間與精力,排擠了真正干實事的時間。形式主義更不利于貧困群體主體性的培養(yǎng)與發(fā)揮,不利于形成良性脫貧機制,很難保證貧困群體真正擺脫貧困以及不返貧。不少扶貧干部抱怨道:“整天在文山會海里往來復去,哪里還有時間了解貧困戶疾苦,哪里還有時間去思考如何幫助貧困戶脫貧?‘表上來,表上去也讓貧困戶產(chǎn)生抵觸情緒?!币恍┴毨魧Ψ鲐毟刹空f:“每次來不是填表就是調查,不是簽字就是畫押,這樣的扶貧我們不歡迎,也不需要。”話雖不中聽,但話糙理不糙。
形式主義敗壞了社會風氣。扶貧干部只要沾染了形式主義的惡習,就必然把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拋到腦后,運用投機取巧的手法,利用扶貧的“幌子”撈取政治資本和政治利益,嚴重影響了社會風氣。2017年7月3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出席了扶貧領域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工作電視電話會,給全國各級紀委提了硬要求: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yōu)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問題,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嚴懲不貸!力求從根源上杜絕形式主義對社會風氣的危害。
克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的途徑
克制扶貧領域形式主義,確保精準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要積極推進管理規(guī)范化、方式專業(yè)化、考評科學化、參與民主化、服務制度化。
管理規(guī)范化。精準扶貧戰(zhàn)略的實施不是某個部門的任務,而需要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規(guī)范行政管理,有利于提升層級之間、部門之間的配合度,克服各部門間形式主義的作風問題,從而提升扶貧效率。要建立健全黨委政府統(tǒng)一領導、扶貧部門組織協(xié)調、相關單位各負其責的精準扶貧工作體制,實現(xiàn)統(tǒng)籌協(xié)調、齊抓共管,切實抓好精準扶貧工作。
方式專業(yè)化。扶貧工作的穩(wěn)步推進需要社會力量的參與,更需要專業(yè)力量的介入。社會工作參與扶貧,為扶貧工作提供專業(yè)價值觀念、專業(yè)理論指導以及專業(yè)工作技巧與方法,有利于克服減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社會工作減貧秉持著“平等、以人為本、自決、個別化”的價值觀念,結合貧困人口的個體需求,運用專業(yè)的工作方法幫助貧困人口,彌補了目前行政減貧工作中“一刀切”“形式化”“人性化關懷缺失”等問題,促進了減貧工作的順利開展。
考評科學化。減貧考核體系的設計需要進一步完善,針對基層的考核體系不能僅僅側重于材料、文案工作,還要包括實際的參與過程與減貧效果。在明確基層減貧職責的同時,還要明確獎懲制度。要建立科學的考核體系、規(guī)范的考核程序,以保障減貧政策的順利落實,才能有效克服減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
參與民主化。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要把提升貧困群體的參與程度以及內生動力作為重中之重,切實提升貧困群體話語權、參與度,完善貧困群體的參與機制,保障貧困群體公共參與的權利,讓農(nóng)民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發(fā)揮主體性作用。具體而言,產(chǎn)業(yè)扶貧方面,要從貧困群體的需求出發(fā),設計合適的貧困戶參與產(chǎn)業(yè)扶貧的制度,強化組織動員和技能培訓,讓貧困群眾想干、敢干、能干、會干,保護貧困戶的利益;易地扶貧搬遷方面,要重視貧困人口的“生計”,“挪窮窩”之后,后續(xù)的“換窮業(yè)”“拔窮根”工作要及時跟進,確保搬得出、穩(wěn)得住、能脫貧;教育脫貧方面,要保障貧困人口接受教育的民主權利,賦予貧困家庭改變貧困狀況的可持續(xù)能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服務制度化。我國農(nóng)村地區(qū)的公共服務普遍比較落后,要切實推進公共服務制度化,讓貧困人口享受到公共服務。精準扶貧與整個公共服務體系緊密相連,要把精準扶貧與各項公共服務結合起來,實現(xiàn)制度的有效銜接,發(fā)揮制度合力,避免資源的重復投入與建設,克服資源浪費,有效減少形象工程,還有利于充分保障貧困人口“機會均等”“共建共享”的權利。推進公共服務制度化、均等化,讓公共服務的陽光普照城鄉(xiāng)各個角落,也可進一步夯實精準扶貧的基礎與效果。
《通知》下發(fā)至今,從廣大基層扶貧干部熱烈反響來看,形式主義對扶貧事業(yè)造成了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剎住扶貧工作中的形式主義作風,已是勢在必行,刻不容緩。不少扶貧干部紛紛表示,將從繁重累牘的形式主義藩籬中解放出來,以高昂的工作熱情輕裝上陣,擼起袖子加油干!
(作者向德平系武漢大學中國減貧發(fā)展研究中心主任;華汛子系武漢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研究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