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雯
【摘要】初中課文《狼》若以常規(guī)教學來講讀,教學效果不能讓人滿意。而如果進行“圖畫啟發(fā)”,則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本文討論的正是對《狼》一文進行圖畫啟發(fā)、引入來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彩出色的方法。
【關鍵詞】狼;蒲松齡;創(chuàng)新教學;圖畫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蒲松齡的《狼》是初中語文教科書中非常重要的一篇,也是引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典范性佳作。文章本身不算深奧,但是對剛離開小學不久的初一學生而言,依然不是那么好理解的。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較為艱深的文言文興趣不濃,容易產生先入為主的畏難情緒,不會在課前去落實預習作業(yè),從而導致上課前并不熟悉文章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教師被迫花較多時間進行情節(jié)梳理,致使一節(jié)課可以實現(xiàn)的教學目標不得不分為兩次課實現(xiàn),白白地降低了課堂效率。
經(jīng)過反復探索嘗試,我發(fā)現(xiàn),《狼》這一類比較具有故事情節(jié)的文章(記敘文),完全可以嘗試在課前以“四格漫畫”的形式布置給學生當作家庭作業(yè)來完成。文字是抽象思維,而圖畫則是形象思維,在如今消費主導的市場經(jīng)濟中,漫畫產業(yè)的生命力不可謂不興盛,其形象直觀、情節(jié)性強、故事感足、想象空間大的特點使它在中小學生中有著極多的愛好者、模仿者。對于低年齡段的初中生而言,圖畫非常容易激起他們的興趣,幾乎每一次嘗試,學生對畫畫都是熱情高漲,而且圖畫更利于展示,從而讓學生更加有動力去完成得更好。
以《狼》為例,我要求學生認真閱讀預習課文,弄懂文章情節(jié),按照你弄懂的情節(jié)至少畫出4幅圖畫來,一定要符合故事本身交代的要素。另外,我還特別強調了要嘗試去展開聯(lián)想,合理設置自己覺得合理的環(huán)境。學生興趣很濃,在正式上課時,我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便是展示交流。
這個展示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主導者,設置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顯而易見不是為了評比學生的畫工,所以我要求學生,互相進行對比打分評價賞析,標準不是誰最炫,而是最符合文章故事情節(jié)。在這樣的要求下,學生進行了精彩而激烈的討論,最后推舉出了他們認為優(yōu)秀的作品,借助他們推舉出來的作品,我再進行在全班面前的公開展示和評析。
教師的展示和評析同樣非常重要,因為這個環(huán)節(jié)看似簡單,實則可以包含非常多的內容。比如:
第一,情節(jié)。學生繪制的作品,有的是4幅,有的是6幅,有的是8幅或者更多,對情節(jié)我們設置評價標準,那就是忠于原著、合理增加、突出重點。這個評析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對情節(jié)的把握,從而對自己寫作中“詳略”的安排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小說的情節(jié)串起故事的脈絡,在《狼》這篇文章中,有著鮮明的“遇狼—御狼—殺狼—議狼”的情節(jié)線,借此對學生敘事的簡潔化、條理化進行訓練,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環(huán)境。作為一篇精彩的小說,《狼》同樣有環(huán)境的存在。比如“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薄邦櫼坝宣湀觯瑘鲋鞣e薪其中,苫蔽成丘?!边@兩處,毫無疑問應該出現(xiàn)環(huán)境的渲染氣氛的烘托。這時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應該增加哪些景物呢?學生的回答也非常到位,比如月亮、樹木、小路、田野、草堆等等。在這個淺層的基礎上,教師還不妨進一步加以引導—怎樣才能渲染出你想要的氣氛呢?學生借機再次熱烈討論,最終的答案就會更加清晰——昏暗幽晦的月亮,枯黃的衰草,黯淡的樹影,模糊的田野,這些都渲染了緊張的氣氛,有效襯托了屠戶的心情。而這些,對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人物和描寫。在這篇短小精悍的小說里,誰是主要角色?毫無疑問是屠戶。那么怎么刻畫屠戶的人物形象呢?就得從對人物的描寫入手。描寫有許多種,而在《狼》這篇課文中,用得最多最精彩的無疑是動作和心理描寫。有對屠戶的,比如 “大窘”“顧”“奔倚”“弛擔持刀”“眈眈相向”“暴起”“劈狼首”;也有對狼的,比如“仍從”“徑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這些細致入微的描寫非常有力地刻畫出了屠戶和狼緊張對峙的態(tài)勢,也使得屠戶的勇敢、狼的陰險躍然紙上。而且,教師還可以借機展開有深度的設問,比如“為什么把狼刻畫得如此陰險?對屠戶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呢?”這樣的設計,又可讓學生理解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的作用,起到“一石三鳥”的課堂生成效果。
第四,主題。作為小說,一定是有一個主題的,我們一般把這樣的主題稱作“社會意義”。這個社會意義就集中性地體現(xiàn)在文章最后一段“議狼”部分—“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边@個部分也是很多學生容易漏畫的,教師可以著重提點。那么這個情節(jié)怎么畫?畫狼?畫屠戶?其實都不好,最該畫的恰恰的作者的形象。教師此時便可借機發(fā)問—那么,蒲松齡為什么要寫這樣的文章呢?田野里有這樣狡詐兇殘但是實質愚蠢的狼,我們人類社會中有沒有呢?學生的解答,輔助以老師的點撥,便可從容過渡到文章的主題上面去。這樣的一節(jié)課也才是完整而有意義的。
綜上所述,對于中學語文教科書中的敘事性文章,我們完全可以嘗試讓學生在預習中以畫圖的方式實現(xiàn)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初步把握,這對我們的課堂實踐、教學生成有著不可估量的正面效果。
參考文獻
[1]袁世碩.蒲松齡與《聊齋志異》[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2]朱一玄.聊齋志異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