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訪芳
摘要: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說反復朗讀能夠領(lǐng)會文章的旨意,強調(diào)了讀對于學習知識的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文言文 ; 教學 ; 研究
在現(xiàn)代語文教學活動中,文言文內(nèi)容占據(jù)很大的比重,2001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了全日制義務教育18個學科的課程標準(實驗稿)。其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在第四學段(7—9年級)對文言文閱讀教學提出了簡要而明確的要求:“閱讀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nèi)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备鶕?jù)新的課程標準,初中語文新教材文言課文在數(shù)量、編排、題材上作了大膽而可行的改革,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以人教版為例):
一、文言文篇目增多,每學期課內(nèi)閱讀教學由義務教材每冊3至5課 (五、六冊共14課稍多一點)增加到5一lO篇,課外要求誦讀的10首古詩詞集中編排在課后附錄,其中多數(shù)篇目在以前屬于講讀課文。
二、七年級上、下冊的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混合組成單元以分散難點,八、九年級上、下冊文言文集中組成八個單元(每冊兩個單元),以強化訓練。新教材每冊集中兩個單元編排古詩,由分散趨于集中。
三、難度明顯加大,原八、九年級的課文已提前到七、八年級學習,而且新增加了一些難度較大的古詩文,這無疑給剛進初中的學生增加了學習的困難。
經(jīng)過長期的文言文教學實踐,我覺得文言文學習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量的朗讀和背誦?,F(xiàn)代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缺乏文言語感和文言環(huán)境,字詞生疏,也沒有停頓和斷句的常識。因而,要學好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讀”擺在首位,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更要突出誦讀教學。文言文誦讀教學指的是以“誦讀”為主要形式開展的文言文教學?!罢b讀”包括“誦”和“讀”,在初中語文課本編排中,誦讀的篇目非常豐富,開展的形式也應與之多樣化。如:自由誦讀、同桌互讀、男女同學分角色讀、各小組競賽讀、教師或?qū)W生范讀等等。
不同誦讀內(nèi)容的展開要講求不同的誦讀方法,而這些方法的采用會因具體的學情和文言課本內(nèi)容的變化而變化。在長期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我對文言文的誦讀教學,有以下幾點感悟:
首先,要掌握好朗讀的停頓。停頓,是為了正確、清楚地表達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教材上的文言文,都加了標點,句法停頓比較容易掌握,難的是一些復雜句子內(nèi)部的語法停頓和邏輯停頓。一、要引導學生弄清楚詞與詞之間的語法關(guān)系。例如《醉翁亭記》中“峰回路轉(zhuǎn),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然”是狀語,修飾動賓短語“有亭”,所以這個句子應該這樣讀:“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主語——謂語”之間有停頓:如“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動詞——賓語”、“動詞——補語”之間有停頓:如“親/賢臣,遠/小人”;“刻/唐賢令人詩賦/于其上”(“唐賢今人詩賦”和“于其上”分別作句子的賓語和補語);“無/絲竹之亂耳”。修飾語與動詞中心語之間有停頓:如 “吾與汝/畢力/平險”。
另外,要引導學生弄清楚單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之間的區(qū)別,如《口技》中“中/間力拉崩倒之聲”,“中”是“中間”,“間”是“夾雜”。而不能讀成“中間/力拉崩倒之聲“”句首語助詞(又叫句首發(fā)語詞)后面應有停頓。文言文中有一些虛詞放在句子的開頭,強調(diào)語氣或領(lǐng)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發(fā)語詞主要有以下這些:如“至”、“若”、“至若”、“夫”、“若夫”、“蓋”、 “然”、“則” “然則”、“等。誦讀時,這些詞語后面都應稍加停頓,不能和后面的文字連讀。例“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
其次,要掌握好朗讀的重音。在朗讀的過程中,為了強調(diào)情感,突出主要內(nèi)容,有時需要把文中的某個詞或某些詞組加以重讀,這就是重音處理。對重音的確定和處理,同樣要以對內(nèi)容的正確理解為前提。例如在《馬說》中,“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一句中,“等”要重讀,以此表現(xiàn)作者對千里馬被食馬者埋沒的痛惜和遺憾。為了使學生真正懂得重音對表達意義的作用,老師還可以舉出不同讀法的不同含義,讓學生比較。例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有“唇焦口燥呼不得”一句,可以有兩種讀法:1、把“呼”字讀重音,并在前面稍作停頓,即“唇焦口燥∕呼不得”。2、取消“呼”字的重讀,把“唇焦口燥呼”連起來,“不得”為重音,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句子的理解就不一樣,通過誦讀下文理解,學生就會明白后者是正確的,而且詩人的無奈盡收筆底。
再次,要掌握好朗讀的語氣。語氣指的是聲音的抑揚頓挫,指的是疑問、反問、感嘆等的口氣。讀準人物的語氣往往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在誦讀中,由于讀法不同,語氣不同,表現(xiàn)出的思想感情大不相同。例如,《馬說》中,“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前句應該讀出強烈的反問語氣,后句應讀出不容置疑的肯定語氣。一問一答,讀出作者對摧殘人才的人充滿了不滿和憤慨,表達強烈的揭露和諷刺之感。又例如《岳陽樓記》中,第三段和第四段,一陰一晴,一悲一喜,隱晦的天氣要讀出低沉、憂郁,緩慢的的語氣和語速,從而抒發(fā)“感極而悲”的作者情感。相反,第四段要讀出輕快、喜悅的語調(diào),抒發(fā)作者“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的情感。
第四,要掌握好朗讀的速度。朗讀的速度指的是朗讀時語速的快慢,總的來說,朗讀的速度應該與課文的內(nèi)容和感情相一致。沉痛的敘述要讀慢一些,激烈的反問要讀得快一點,人物的思考要讀得慢一些,場面和情節(jié)緊張的地方要讀得快一點。例如《口技》一文中,“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睂戩o夜中家人輕微的動作和老鼠的聲音,要讀得慢一些,讀出夜的寧靜,語調(diào)也要低一些;第四段寫緊張驚險的失火場面,表演同時也達到了高潮,這一段在誦讀時聲音要提高,語速要快一點。從而讀出救火場面的驚險,同時也高度體現(xiàn)了口技藝人的技藝高超。
第五,要使用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手段。誦讀教學手段通常有:范讀、領(lǐng)讀、齊讀和指名讀。范讀只要是對老師而言,學生對朗讀的初步感知和興趣都來自老師范讀的熏陶,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讀對學生是一種美的感染和感召,可以激發(fā)起學生對誦讀的濃厚興趣。是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最直接的辦法。領(lǐng)讀,既可以由老師領(lǐng),也可以由朗讀水平相對較高的學生領(lǐng)。這種方式可以較好的訓練學生掌握朗讀的要領(lǐng)。齊讀,形式也比較多樣,可以分為全班齊讀,小組讀,分男女生讀等。指名讀,是單獨要求一個學生朗讀,其他學生和老師傾聽朗讀,這種形式可以更直接地暴露學生在誦讀中的不足,便于老師針對性的指導。
第六,朗讀教學要有步驟地循序漸進。大體來說,文言文的朗讀可以分為讀文、讀意和讀情三個階段。讀文基本要求是,讀準字音,讀清停頓,讀出節(jié)奏。讀文的基本要求是,朗讀流暢,能準確地傳達出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讀情地朗讀要求最高,要通過誦讀的語調(diào)、語氣,表達鮮明的愛憎感情。要提高文言文朗讀教學的效率,必須遵循文言文誦讀的三個基本階段,不可急于求成。
掌握文章思路,探索作者行文意圖,特別是要弄清各個層次之間的內(nèi)部聯(lián)系,使其言“若出于君口”。學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支撐句,掌握文章的思路,加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才能加快記憶的速度。誦讀教學還可以適時運用多媒體,根據(jù)文意詩意,展示恰當?shù)膬?yōu)美的圖像,為學生的抽象思維提供形象依據(jù)。誦讀時,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圖像音樂中朗讀詩文,更深刻地領(lǐng)悟文章的思想。如教《陋室銘》時,筆者根據(jù)文意,按照文章思路,配上了幾幅古色古香的圖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樂,使學生優(yōu)美的畫面和樂曲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樂誦讀時,文章所表達的高潔傲岸的志趣和抱負就呈現(xiàn)出來了。熟讀后,再運用多媒體隨時動態(tài)板書,抓住關(guān)鍵句,用缺字法訓練背誦,從易到難,不斷減少屏幕出現(xiàn)的字數(shù),最后讓學生全文背誦。
總之,我覺得初中文言文誦讀教學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jié),不斷收獲,通過豐富多樣的誦讀教學讓學生轉(zhuǎn)變對文言文枯燥、乏味、生僻、單一的認識,讓學生從有感情的誦讀中理解內(nèi)容,體會情感,把握古文含蓄雋永的文化魅力。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學習文言文的主體,因此,文言文教學必須充分重視發(fā)揮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通過誦讀教學,創(chuàng)設文言文學習的語境,化難為易,就能讓學生消除對文言文的“恐懼”,提高文言文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增強文言文閱讀能力,在文言文上取得滿意的成績。作為老師,更要把探索的成果落實到文言文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文言文誦讀教學訓練中,逐步提高對文言文的感悟和鑒賞的能力。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四十八中學 7300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