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萍
李文躍:粉墨彩瓷第一人
劉華萍
瓷都景德鎮(zhèn)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名城,文化底蘊深厚。 “工匠來八方,器成天下走”,是老一輩革命家董必武贊美景德鎮(zhèn)的詩句 ?!安献晕籼柎啥肌?,著名詩人、學者郭沫若也以詩句贊美景德鎮(zhèn)者各立于中華,美名揚于海外的文化古都。是的,景德鎮(zhèn)這塊風水寶地,從公元1004年宋神宗景德年間立鎮(zhèn)開始,千百年來就為從事陶瓷事業(yè)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舞臺。在這片靈秀而神奇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生息繁衍著無數(shù)聰穎、靈巧、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人,他們絕技超凡,代代相傳,佳作精品,洋洋大觀。而李文躍就是五代治瓷的景德鎮(zhèn)李氏陶瓷世家的代表人物。
李文躍在家排行老二,他的父親李鎮(zhèn)生,字輝瑯,1934年出生于景德鎮(zhèn),高級工藝美術師,江西省科學技術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會員。李文躍從懂事開始,身邊就充溢著濃濃的陶瓷氛圍,父親李鎮(zhèn)生的粉彩山水瓷畫和幾百張山水臨摹圖及收藏的名人字畫、瓷器對他影響很深,使李文躍耳濡目染。家中濃郁的藝術氛圍使李文躍對瓷畫藝術一直勤奮地研習,執(zhí)著地追求。1976年,年僅17歲的李文躍被安排在藝術瓷廠工作。剛進瓷廠,李文躍便被那琳瑯滿目的粉彩瓷、色釉瓷、青花瓷吸引住了,并激起了極大的求知欲。那一刻,他便想:要是自己也能創(chuàng)作出這樣精美的瓷器,那該有多好?。。ü?,后來他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在隨后的學徒期間,他做過成型、注漿、起坯,研習過青花,學過古彩、粉彩,也曾按工作之需隨章文超(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劉海和等名師習畫瓷上肖像。父親李鎮(zhèn)生的經(jīng)歷和教誨使他深知學習和知識的重要性。在父親的安排下,他又跟隨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美術系的鐘蓮生教授學習素描和速寫。
粉墨彩瓶《伯樂相馬》(右圖)李文躍/作
1981年李文躍考入景德鎮(zhèn)陶瓷職工大學藝術設計專業(yè),接受系統(tǒng)的專業(yè)教育。1984年,他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被分配在藝術瓷廠美研所從事陶瓷美術設計。這一年,隨著理論知識的豐富、視野的開闊和專業(yè)技能的提升,他對瓷畫有了新的認識,創(chuàng)作出《牧歌》《水鄉(xiāng)》等新作二十余件,為企業(yè)創(chuàng)收,并獲全國、省級獎多項。正當他躍躍欲試,準備大顯身手之時,美研所領導考慮到墨彩技藝后繼乏人的狀況,根據(jù)他從藝的獨特經(jīng)歷,決定讓他這個多面手改行:拜墨彩老藝人雷火蓮為師,專攻墨彩描金。
粉彩瓷板畫《曲水流觴》李文躍/作
墨彩是以中國民族藝術的繪畫形式與琺瑯彩工藝相結合而派生出來的一種釉上彩瓷技法,以黑料為主,紅料為輔,金料點綴,具有“一管柔毫,三色兼妍”“水暈墨章咫尺內,鉤卓縱掣方寸間”的藝術風格,把中國水墨畫的情致通過陶瓷的載體,發(fā)揮得瀟灑淋漓。它肇始于清代雍正年間,為胡姓御用畫師首創(chuàng)。光緒年間,由于工藝技術含量高以及粉彩瓷的盛行和社會審美意識的變化,墨彩失傳。民國初期,景德鎮(zhèn)的一位老藝人周湘甫從一塊墨彩瓷的殘片上受到啟發(fā),使這枝瓷苑古葩重獲新生,至今仍為藝術品投資收藏的寵。
拜師那一年,雷火蓮老人已近古稀,他性格怪異,孤身獨居,不茍言笑,杜門拒客,所以當他將來的關門弟子李文躍來到他面前時,他臉上也沒有任何表情。李文躍心懷忐忑地將自己畫的一幅《羅漢圖》呈給雷老師看,說道:“雷老師,請您指教!”雷老戴上老花鏡,湊近那常年在關著門的屋里亮著的手電筒用的小燈泡,仔細地觀看了許久。慢慢的,那張一向緊抿的嘴露出了微笑。這微笑讓一直手心冒汗的李文躍心中有了答案:盡管雷老師沒有口頭同意,但今后得其教傳應該是沒問題了。
隨后是自然而然的師徒生活。常言道“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傅”。在手工藝行業(yè)里,徒弟往往很難從師傅那里學到真本事,但是,性格孤僻的雷火蓮老人對這個生性文靜,不喜高談闊論,只是埋頭做事,說話也是輕聲細語的徒弟印象頗佳,幫助極大。在美研所,李文躍與雷老同處一畫室,每日里丹青為伴,管毫為業(yè),認真揣摩老師的作品,從構圖布局到人物刻畫,從線描筆勢到色彩處理,一一體察入微。他深深地認識到“任何一門獨立的藝術都是一個深奧的世界,走進去才知深遠”。學習期間,他寫下了十幾萬字的心得筆記,有疑難問題就誠懇地請教??吹嚼钗能S這么好學上進,雷老毫無保留地把許多凝聚他五十多年經(jīng)驗的從不示人的秘笈要訣都傳授出來。回想起老師,至今李文躍的內心和言語之間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1990年,第九屆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評比。展評規(guī)定,一種彩類必須有同類型、同紋飾、同題材、同規(guī)格的兩件作品參評。藝術瓷廠由雷老與李文躍執(zhí)筆繪制墨彩描金《二九應真》瓶參賽。
《二九應真》又名《十八羅漢圖》,畫幅工筆狀描,表現(xiàn)羅漢們“或守跏趺坐,或倚支頤筇;或揮寶華巾,聚立談宗風;棱棱瘦露骨,氣象迥不同”。雷老與李文躍在瓷瓶上因器施畫,其色雖僅有紅與黑的勾勒,濃與淡的暈染,明與暗的對比,卻把十八羅漢的形貌、動姿、氣質描繪得細致入微,刻畫得形神兼?zhèn)?。當兩件《二九應真》墨彩瓷一起參賽評審時,許多專家評委也不能分辨出哪是師傅畫的,哪是徒弟繪制的。《二九應真》熱烈而激越的紅色,沉穩(wěn)而神秘的黑色,典雅與輝煌的金色,搭配和諧自然,相映相融,人物造型細致生動,構圖“行其縝密,寓其高古”,榮獲了第九屆全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的最高獎項。當捧著沉甸甸的金杯時,李文躍既沒有慣常的熱淚盈眶,也沒有慣常的獲獎感言,他默默地把獲獎證書放在胸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從此,李文躍有了“墨里陶人”的雅號,有了他自己的一方舞臺,有了他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李文躍在藝術道路上還得益于王錫良、秦錫麟、張松茂等諸多大師的指導與幫助,得益于與諸多同行的交流。名師的指點、同行的啟發(fā),使他在陶瓷藝術的海洋里乘風破浪。李文躍父親李鎮(zhèn)生的朋友、著名陶瓷美術家、資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先生語重心長地告訴李文躍:“畫貴靈變,陶瓷繪畫既要繼承傳統(tǒng)的精髓,也要把握陶瓷藝術的發(fā)展方向?!边@些話李文躍聽在耳中,記在心里,在紅與黑的世界里不斷探索實踐,畫風嬗變卓異。他不再深陷墨彩傳統(tǒng)的窠臼,也不再固守純墨彩的傳統(tǒng)程式,而是在旁收遠攬,融貫中西的基礎上,致力于師古出新,積極創(chuàng)作出適合現(xiàn)代大眾的藝術新形式。其中,墨彩的點線勾勒和粉彩體渾融,瑪瑙紅山水和青花的分水互襯,人物造型和書法藝術的雙臻至妙,隨意性極強的色釉窯變和古雅雋永的粉墨彩的裝飾,頗具“人中有我,我中有人”的新穎感。李文躍的瓷藝作品,多以歷史典故、傳奇人物與唐詩畫意為題材,作品融詩情、畫意、印趣于一體,顯得古樸奇拙、典雅吉祥,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深厚的人文傳統(tǒng)。
粉墨彩瓷板畫《文姬歸漢》李文躍/作
他的《老子出關圖》(又名《紫氣東來》)瓷板畫一掃傳統(tǒng)粉彩人物背景煩瑣、裝飾滿悶的舊習,把一老一小兩個人物置于中央,工筆勾畫重彩敷色,顯得干凈利索、恬靜爽脫。而青牛揚蹄奮尾的姿勢,又是墨彩線描。李文躍把兩種迥然不同的彩類裝飾于一畫,使人覺得粉彩人物神采奕奕,墨彩青牛,形真神妙,可謂兩相入化境。
他根據(jù)唐人詩意創(chuàng)作的《憶江南》瓷板畫,承取父親李鎮(zhèn)生山水畫的技巧,大膽地把瑪瑙紅山水與粉彩人物近景式地進行了狀寫,把主題人物、青牛置于畫面中央,工筆勾畫,重彩敷色,胭脂所繪水岸樹木層次變化有序,把紅與黑兩種色彩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具有紅黑相間、主題突出和“萬紅叢中一點綠”的意境。有識者認為,李文躍的瑪瑙紅山水與粉彩人物技法嫻熟,造型準確,用筆含蓄儒雅而彩類結合機巧,體現(xiàn)了其作品的題材情趣和獨辟蹊徑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
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名譽院長、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秦錫麟教授這樣評價李文躍:李文躍的瓷藝作品,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把古今中西的視覺文化的精髓恰到好處地融入陶瓷作品創(chuàng)作之中,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底蘊和清新的現(xiàn)代審美旨趣。如他的《牧歌》系列作品,既有中國畫的線條勾描,也有西洋畫的色塊暈染;既有墨彩、粉彩的細膩,也有油畫的凝重。
鑒于李文躍的藝術創(chuàng)作成就,2001年他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2007年獲得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殊榮。
粉墨彩瓷板畫《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罚ㄓ覉D)李文躍/作
2010年是李文躍藝術創(chuàng)作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創(chuàng)作不止,也收獲了不少意外的喜悅。3月份,他就受到上海世博會的邀請,于5月的第一個周末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內現(xiàn)場手工描繪陶瓷作品。
2010年5月3日,上海世博園中國館的江西館。館內的主體設計用的是多塊青花壇拼出各種藝術造型,里面陳列著江西的土特產包括景德鎮(zhèn)的精美瓷器,高科技的電子屏幕也滾動播放著江西的人文風光片。在江西館的中央,身著青花圖案的民樂隊女孩們,抄著由瓷器精美制作的瓷樂器在演奏江西的民歌。而李文躍和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教授何炳欽在制作現(xiàn)場繪制陶瓷作品?,F(xiàn)場圍觀的人們很多,他們認真地看著兩位大師描繪的每一筆,不時地發(fā)出嘖嘖的稱贊聲??梢哉f,人們完全被陶瓷的魅力吸引住了,于是我們還在現(xiàn)場聽到了外國朋友的叫好聲:VERY GOOD!CHINA!那自然是他們對中國文化、中國瓷器由衷的贊美!
2010年11月20日,這是一個讓李文躍欣慰和自豪的日子。在南昌,他應邀參加了中國鄱陽湖生態(tài)國際文化節(jié)開幕式并現(xiàn)場做畫。戲劇性的是,父親李鎮(zhèn)生多年前創(chuàng)作的瓷版畫作品《春夏秋冬》獲得了這屆藝術節(jié)陶瓷類作品的金獎。而就在這一天,從2010北京嘉德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傳來喜訊:由李文躍創(chuàng)作的陶瓷作品《麗人游春圖》拍出了20多萬元的好成績。這是多么富有戲劇性的事情呀!父子兩代藝術家以他們各自精湛的作品,進行了最好的藝術交流。他們在同一天在中國不同的地方喜獲殊榮,這仿佛就是冥冥之中的約定!繼承與發(fā)展,在兩代藝術家的作品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而李文躍今天所取得的藝術成就也足以告慰九泉下的老父親了。
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羅世平教授評論說:李文躍獨創(chuàng)的粉墨彩瓷,有粉彩裝飾的粉潤柔和之秀美,有墨彩瓷繪裝飾的清麗典雅之意韻,有高溫窯變豐富多彩之靈動。因此他創(chuàng)立了自己獨具個性的“粉墨彩瓷”裝飾。我們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窺見其對陶瓷傳統(tǒng)工藝以及陶瓷繪畫藝術表現(xiàn)形式與材質的審美表現(xiàn)力和精髓的領悟與把握。他以他獨特的創(chuàng)造,表現(xiàn)出了他對陶瓷藝術創(chuàng)作理念的詮釋。他的作品摒棄的是筆繪工藝的匠氣,融聚的是文人畫作的靈性;作品既有精深的造型功力,也有個性張揚的獨特的藝術語匯??芍^真情內蘊,古樸造化。正因為這些,李文躍被媒體譽為“粉墨彩瓷第一人”。
景德鎮(zhèn)——這個世界陶瓷藝術之都,它在新世紀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讓世界所矚目,而當代陶瓷藝術要讓世人注目,更有待于李文躍所代表的一代又一代藝術家揚鞭策馬,奮勇直前!藝無止境,我們只有不懈的追求和探索;大美無言,一切盡在土與火的藝術中!
李文躍簡介:
李文躍, 1959年生于景德鎮(zhèn)陶瓷世家,畢業(yè)于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陶瓷藝術設計專業(yè)。國家高等院校教學名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二級教授、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現(xiàn)任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yè)技術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高等學校藝術設計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精品課程《陶瓷粉彩裝飾》主持人,“國家非遺景德鎮(zhèn)手工制瓷技藝現(xiàn)代學徒制教學”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常務理事,景德鎮(zhèn)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景德鎮(zhèn)粉彩藝術研究院院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景德鎮(zhèn)手工制瓷技藝粉彩代表性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