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其中不少詩歌蘊含著當時社會敦親睦友的豐富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夫婦之情與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情之愛;一是指非血緣關(guān)系的愛情、友情及君臣、官民、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对娊?jīng)》中這種敦親睦友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對于我們當代人的精神生活和價值追求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教育意義。
關(guān)鍵詞:《詩經(jīng)》 敦親睦友 傳統(tǒng)美德 當代意義
一、引言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廣闊的社會生活與精神風貌。其中不少詩歌蘊含著當時社會敦親睦友的豐富思想,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人們對敦親睦友倫理道德的認同與追求。
敦親睦友,就是親情與友情敦厚相親、淳樸和睦的意思,也就是家人、朋友、鄰里、同事及異族之間達到團結(jié)友愛、相互關(guān)心、和諧相處的理想境界。
那么《詩經(jīng)》時代的敦親睦友思想是如何產(chǎn)生的呢?考察西周初期社會的歷史文化背景便可明其大端。
西周初期,周王朝為了長治久安,實行“眾建諸侯,裂土為民”的分封制,即分而治之。分封制的基礎(chǔ)是血緣親情。周朝的社會結(jié)構(gòu)是一個周邦與“萬邦”(同性與異性族邦)并存的聯(lián)盟體。非姬姓族群的勢力無時不威脅著周的統(tǒng)治?!爸苋耸冀K所面臨的危險是自身的松懈和異邦的抵觸?!币笊瘫┱?dǎo)致滅亡的教訓(xùn),迫使周朝統(tǒng)治者“敬禮重德”,通過敦親睦友達到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目的。敦親睦友就是周人實施“德政”的具體表現(xiàn),以敦親睦友來融洽與非姬姓族群的關(guān)系,緩解來自內(nèi)部和外部錯綜復(fù)雜的社會矛盾,“建構(gòu)周人與眾多異族人群有機聯(lián)結(jié)基礎(chǔ)上的和平政治”。
此外,西周分封制的基礎(chǔ)是宗法,宗法制的本質(zhì)就是以血緣為紐帶維系的宗族群體。以農(nóng)耕方式和血緣關(guān)系為紐帶的周人,特別重視倫理親情。宗族的基本單位是家庭,家庭中的夫妻之情、兒女之情、兄弟姐妹之情是家庭中重要的血緣親情。家庭的穩(wěn)定決定著社會的穩(wěn)定,家庭的和諧美滿決定著社會的和諧美滿。
《詩經(jīng)》中敦親睦友詩篇甚多,其倫理情感內(nèi)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指夫婦之情與有血緣關(guān)系的親情之愛,一是指非血緣關(guān)系的愛情、友情及君臣、官民、國與國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親情、愛情和友情等是社會生活中人倫道德的重要情感體現(xiàn)。崇尚親情、愛情和友情,體現(xiàn)了周人向往敦親睦友社會關(guān)系的美好愿望?!对娊?jīng)》中這種敦親睦友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傳統(tǒng),對于我們當代社會的精神生活和價值追求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教育意義。
下面便從“敦親之美”與“睦友之貴”兩個方面,對《詩經(jīng)》的“敦親睦友”傳統(tǒng)美德的深厚意蘊進行闡析,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二、敦親之美——心有靈犀一點通
“百善孝為先”,在宗法制的血緣關(guān)系中,父母之愛是最博大、最深沉的?!对娊?jīng)》為中華民族開啟了歌頌?zāi)笎塾H情的先河?!囤L·凱風》是一首兒子頌揚母親并自責的詩?!凹呢藏玻甘羡緞凇薄坝凶悠呷?,母氏勞苦”,詩中的主人公反復(fù)詠嘆母親的辛勞,因自己和兄弟們沒有盡到對母親的孝道而深感羞愧。
《小雅·蓼莪》是一首悼念父母的詩歌,唱出了感恩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最高境界。“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當他遠道歸來時,父母已不在人世。沒能報答父母的恩情,抱憾終生。詩中充滿了對已故父母的深切懷念,訴說由衷而發(fā),感情沉痛悲愴。清代方玉潤評價說:“此詩為千古孝思絕作,盡人能識?!?/p>
夫妻恩愛是家庭和諧的關(guān)鍵,《詩經(jīng)》中寫夫妻情深、相愛偕老的不在少數(shù)?!对娊?jīng)》第一篇《周南·關(guān)雎》,記述了青年男子喜歡“窈窕淑女”,并幻想著與她成婚的全過程。尤其是對“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的友好歡快場面的描寫,突出了新婚夫婦恩愛甜美的幸福景象。之所以將《關(guān)雎》置于首篇,正是因為強調(diào)了夫婦關(guān)系在家庭中極其重要的作用,也體現(xiàn)了周人對夫妻人倫的重視。后來“琴瑟和鳴”“琴瑟和諧”“琴瑟之好”等詞語便直接用來比喻夫妻間感情融洽諧美的吉祥之言。
《周南·桃夭》是一首祝賀姑娘結(jié)婚的詩。詩人以桃樹起興,贊美姑娘充滿青春活力,祝福她嫁到夫家后“宜其室家”“宜其家室”“宜其家人”,一個“宜”字,無疑彰顯了妻子在處理好夫婦關(guān)系及其大家庭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在描寫夫妻關(guān)系的詩篇中,《鄭風·女曰雞鳴》可謂獨具特色。詩歌描寫了一對平民夫妻清晨之際的一番有趣對話。夫妻倆的對話內(nèi)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常事,氛圍是溫馨、浪漫的,很有生活畫面感。妻子催丈夫早起出門打獵,話語中略含責備。當丈夫準備出門時,妻子又暗生愧疚,因此又說:“弋言加之,與子宜之?!逼诖煞驖M載而歸時,再“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靜好”。丈夫深為妻子行為所感動,便解下“雜佩”“贈之”。多么溫馨和諧、美滿靜好的夫妻恩愛的畫面?。∏昵暗淖嫦葌?,他們生活的時代生產(chǎn)力還很不發(fā)達,物質(zhì)生活也很貧乏,但他們卻早就認識到夫妻恩愛不是取決于物質(zhì),而是取決于夫妻之間的平等、尊重和責任的相愛真諦。
《齊風·雞鳴》與上詩相似,是敘寫清晨妻子催丈夫起床的一首詩,對話場景生動有趣。全詩中丈夫無一句怨言,有的是與妻子的幽默情趣。平凡中流露出真情,平淡中又不失風趣。
《詩經(jīng)》中還有不少歌頌丈夫?qū)ζ拮又艺\不渝的愛情詩篇。如《鄭風·出其東門》寫一名男子不為東門外“如云”“如荼”的美女所動,堅持深愛著家中那位“縞衣綦巾”的心上人。因為有愛,所以堅貞,即便是再樸素、再平凡,在愛人的心中永遠都是獨一無二的。正如《紅樓夢》第九十一回中賈寶玉所說:“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薄冻銎鋿|門》中男主人早在兩千年前就已經(jīng)踐行了這個誓言,值得欽敬。
《唐風·無衣》是一首丈夫懷念妻子的詩。當詩人在整理衣物時,觸物思人,想起了與妻子一起生活的美好日子,如今詩人與妻子已是陰陽兩隔,不禁懷念妻子在身邊的溫暖。《鄭風·緇衣》則是通過妻子縫制新衣之事,真切而細膩地表達了她對丈夫的深愛之情,讀來令人頗感諧和恩愛之美。夫妻之間“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邶風·擊鼓》),一往情深、心心相印,共同營造了幸福的家庭氛圍,這是自《詩經(jīng)》以來每個中國家庭追求的婚姻價值觀和幸福觀。
儒家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孝悌”?!靶ⅰ笔切㈨樃改?,“悌”是兄弟友愛。兄弟姐妹手足情深,是華夏民族血緣基本的人倫情感?!缎⊙拧こiΑ肪褪且皇自谘鐣蟿裾]兄弟友愛的詩。詩歌的中心意思是“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向我們真切展現(xiàn)了西周時期的人倫友愛觀念,十分珍貴。
華夏民族自古重視血緣關(guān)系,因此,兄妹同胞之情在《詩經(jīng)》時代是甚為重視的。如《邶風·燕燕》是一首寫衛(wèi)君送妹妹遠嫁的詩。“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妹妹要遠嫁,兄長送妹妹到郊外?!罢巴ゼ埃槿缬辍?,妹妹的身影漸漸遠去,依依不舍的兄長淚如雨下。詩歌以燕比興,寄托了對妹妹的祝愿:愿妹妹像天空的燕子一樣自由快樂。兄妹情深,動地感天。
族群“合好”是周王朝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根基保障。在親情中,還有族群內(nèi)部的叔伯與侄子、外甥與舅舅的感人描寫?!缎⊙拧しツ尽穭t是一首歌頌叔伯友愛之情的詩。詩人認為親友之間要“有酒■我,無酒酤我”,相互理解、信任,和睦快樂地相處。詩中“嚶鳴”“友聲”之詞,后人常用以比喻尋覓知音,友好共鳴。《秦風·渭陽》則是描寫外甥與舅舅情深的佳作?!拔宜途耸希朴莆宜?。何以贈之?瓊瑰玉佩?!蓖馍麨榫司怂托?,臨別時縱有千言萬語無法表達,便贈送禮物以表情意。場景動人,影響深遠。
農(nóng)耕文明培養(yǎng)了周人對家鄉(xiāng)之戀的情感。每逢戰(zhàn)爭、勞役、災(zāi)禍等迫使他們遠離故土與親人的時候,懷念故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感情就油然而生。如《衛(wèi)風·伯兮》《王風·君子于役》《周南·卷耳》等,都是抒發(fā)思婦對征人深深的思念之情?!缎l(wèi)風·伯兮》詩中的女子稱自己的丈夫為“伯”?!把傻弥X草,言樹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闭煞蛏蠎?zhàn)場,妻子想念丈夫的痛苦無法排遣,便在自家的墻角樹蔭下種了一棵忘憂草,采摘一枝戴在頭上。即使這樣也無法停止對丈夫的思念。妻子只求丈夫平安歸來,哪怕讓她生病也在所不惜。思念深切,感人肺腑。
《詩經(jīng)》也有不少描寫征人思歸渴望與家人團聚的詩篇。如《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薇菜一茬一茬地長,時間一年一年地過,原來說好了可以回家的,到頭來還是回不了家,突出了征人不能與親人團聚的焦灼痛苦之情。《豳風·東山》一詩,同樣是寫一士兵在歸途中的所感所思。他想象家中一片凄涼、蕭條的景象,但是他絲毫不感到害怕,因為那是生他養(yǎng)他的故鄉(xiāng),那里有他的親人。對故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至深至切,不可阻擋?!缎⊙拧S鳥》也是一首渴望回家的思歸歌。這種農(nóng)耕文明和宗族意識所培養(yǎng)出的愛故鄉(xiāng)、愛故土、重親情的情感,都是敦親思想的真實而生動的寫照。
《魏風·陟岵》是《詩經(jīng)》中格外感人、獨具特色的一首征人懷親詩。全詩共三章,分別描寫征人對父親、母親與兄長的懷念之情。但此詩不直接描寫征人如何思念父母兄長,而是從父母兄長思念征人的角度來寫征人的思念之情,手法獨特,更進一層,別具藝術(shù)魅力。
《詩經(jīng)》中的征人與思婦思念親人的詩篇,共同表達了周人追求團圓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其實質(zhì)是周人敦親思想情感的有力體現(xiàn)。
三、睦友之貴——相逢何必曾相識
《詩經(jīng)》中描寫愛情、友情、君臣情等方面的內(nèi)容很多,其和睦友好的美德精神與審美價值是頗為一致的?!对娊?jīng)》中有大量敘寫愛情的詩歌,再現(xiàn)了先民們追求愛情時大膽、熱烈的性格,充滿了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如《周南·漢廣》《陳風·東門之池》《秦風·蒹葭》《王風·采葛》等,至今讀來依然鮮活靈動、引人入勝?!八^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采葛》)這些美妙的詩句至今仍有不朽的生命力。
《邶風·靜女》詩中的女子文靜美好、機智詼諧。她先到約會地點便隱藏起來,使得赴約男子不見人影而焦灼不安?!皭鄱灰?,搔首踟躕”八字,活脫脫寫出男子抓耳撓腮、手足無措的窘態(tài)。而當姑娘贈送他從牧場采摘來的嫩丹茅時,他又欣喜萬分、激動不已。因為這是“美人之貽”。在他看來,小小丹茅委實情重如山,格外珍重。
《鄭風·將仲子》是一首描寫青年男女幽會的詩。女子想見男友,卻又擔心他“翻墻”“折樹”的行為被家人及其他人知道而壞事。于是,她婉言規(guī)勸男友不要過于魯莽,以免受到輿論的指責,這樣不僅能使她與父母兄弟親人保持和睦關(guān)系,不至于讓他人笑話,而且還能使她與男友的關(guān)系繼續(xù)發(fā)展。女子的一番話真是和睦妙方、智慧之舉。
在人倫關(guān)系中,還有一種重要關(guān)系,那就是友情。這在《詩經(jīng)》中也較為突出?!缎l(wèi)風·木瓜》是一首流傳甚廣的名篇,也是中華民族感恩詩的“鼻祖”。詩歌反復(fù)吟誦一個意思:你送我“木瓜”“木桃”“木李”,我回報你“瓊琚”“瓊瑤”“瓊玖”。這不是一般的物與物的交換,而是承諾我們永遠相好的誓言。
“禮尚往來”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良好體現(xiàn)。生活中的真誠友好無處不在,就像《木瓜》中的果子與美玉并非等值交換,但重要的是體現(xiàn)了心與心的坦誠,用真心架起一座心靈溝通的橋梁,用超物質(zhì)功利的高尚精神締結(jié)堅如磐石的友誼。
《秦風·無衣》中反復(fù)詠唱“與子同袍”“與子同澤”“與子同裳”。將士們那種同仇敵愾、團結(jié)作戰(zhàn)、誓死殺敵、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直沖云霄,震動山河。
自古以來,君臣關(guān)系是關(guān)乎社會安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大問題。在友好處理君臣關(guān)系方面,《詩經(jīng)》中多有描寫。如《小雅·鹿鳴》是一首典型的宴飲詩。為了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氣氛,君王通過宴會來和群臣溝通感情,傾聽群臣的心聲。在“吹笙鼓簧”伴奏聲中,演唱《鹿鳴》:“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君主感謝大臣幫助自己實行治國安邦之道,并希望將來能繼續(xù)和他們有良好的溝通,反映了上層社會歡樂和諧的政治氛圍?!洞笱拧分杏胁簧偈歉桧灳醯脑娖?,也體現(xiàn)了君臣和諧之美,表現(xiàn)出濃厚的宗法觀念和親族間的脈脈溫情。
《詩經(jīng)》中還有對周代深得民心的賢君以及對官民關(guān)系融洽和諧的賢良大臣歌頌的詩篇。如《召南·甘棠》就是歌頌周臣召伯為民辦事而深受百姓擁戴的一首力作。詩云:“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薄妒酚洝ぱ嗾俟兰摇分杏涊d:“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鄉(xiāng)邑,有棠樹,決獄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無失職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懷棠樹不敢伐,歌詠之,作甘棠之詩?!闭俟摒B(yǎng)自身德行,深受人民愛戴。睹物思人,詩人作《甘棠》寄托人民對召公的懷念。
周人敦親睦友的思想還遠不止在親戚、朋友、君臣之間滲透,甚至還擴展到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爸苋松踔劣没橐龅氖侄蝸砣谇e族異性的關(guān)系,化解姬姓統(tǒng)治的不安定因素,這就是化友為親?!薄吨苣稀じ瘃肪褪敲鑼懸慌映黾耷跋驇煾祵W(xué)做女紅,期間告假回娘家的事。這女子學(xué)做女紅就是為將來要擔負起“附遠厚別”使命而做準備?!囤L·泉水》中描寫一衛(wèi)國女子嫁到異國不能“歸寧”(回娘家)的“有懷于衛(wèi),靡日不思”的痛苦心情,但她又清晰地認識到,其遠嫁本身是為了加強諸侯國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所做的積極貢獻。以國為重,精神可嘉。
無論是姬姓女子嫁到異姓族,還是異姓族女子嫁到姬姓族,其目的都是鞏固周王朝的統(tǒng)治。“附遠厚別的周代婚制,其歷史作用就在于它促使周人同異姓人群在‘人倫意義上的和解?!庇纱丝梢?,具有政治意義的“附遠厚別”婚姻,也不失為周代敦親睦友美德的一種體現(xiàn)。周人要的不僅是家庭、君臣、朋友之間敦親睦友,更追求的是全天下的和諧友愛。為了天下太平,周人已把他的敦親睦友思想的“種子”灑向了更為遼闊的地域。
四、影響之恒——人生代代無窮已
“《詩經(jīng)》作為中國文化的源頭,如同一眼永世不涸的泉水,上下幾千年流淌不息,灌溉滋潤了一代代中國人的思想靈魂?!薄对娊?jīng)》敦親睦友的傳統(tǒng)美德,雖然產(chǎn)生于兩千多年前,但是今天依然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小雅·蓼莪》等詩感恩母愛,表達孝心的美德,幾千年來一直影響著后世,給人以極大的精神鼓舞與榜樣作用。魏晉人王裒因其母生前怕雷,他便在母墓旁設(shè)廬守護,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史》故事之一的《聞雷泣墓》。為紀念王裒的大孝美德,東晉時期建造了我國唯一一座孝子寺——蓼莪禪寺,坐落于江蘇常州市武進太湖灣旅游度假區(qū)。在歷代興廢的基礎(chǔ)上,常州市政府有關(guān)部門近年來又擴建為“中華孝道園”,以進一步傳揚中華孝文化的正能量,都是對《詩經(jīng)》孝文化傳統(tǒng)的傳承光大之善舉。
《詩經(jīng)》時代兵荒馬亂、難克溫飽,但夫婦之間卻是相思深切、恩愛有加,對生活充滿情趣,充滿希望。
《詩經(jīng)》時代青年男女的愛情觀都表現(xiàn)得非常自然、質(zhì)樸而純真,以愛為魂,以情為美?!墩倌稀ひ坝兴馈觥分校颢C小伙子贈送女子一只死■,《邶風·靜女》中放牧女孩子送情郎一根嫩丹茅,都能夠讓對方激動不已,歡天喜地。這種“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感恩心態(tài),是青年男女維系感情的牢固紐帶。
《召南·甘棠》歌頌周代召伯為民辦實事的優(yōu)秀官德,“甘棠”已成為為民辦事、造福一方好官的代名詞,幾千年來一直影響著人們。1963年,時任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的焦裕祿,為了治理蘭考風沙、鹽堿、內(nèi)澇三大自然災(zāi)害,在身患癌癥的情況下,毅然帶領(lǐng)全縣人民大規(guī)模種植泡桐樹,使蘭考的自然環(huán)境得到了改善。焦裕祿親自種下的一棵泡桐樹,人們尊稱“焦桐”。從“甘棠”到“焦桐”,歷時數(shù)千載,官德一脈相傳,《詩經(jīng)》的精神魅力于此可見。
《小雅·常棣》歌頌兄弟和睦,《邶風·燕燕》描寫兄妹情深,《秦風·渭陽》吟唱甥舅友好的一系列動人心魄的親情詩篇,至今仍有重要的思想價值。
行文至此,筆者耳畔油然響起了《幸福時光》溫馨而動人的歌唱:“親人是藍色的大海洋,/朋友是綠色的大山梁。/當歡樂飄落在大地上,/空氣里彌漫著平安和吉祥/……”如此親和、甜美的歌詞旋律,不正是兩千年前《詩經(jīng)》“敦親睦友”傳統(tǒng)美德精神在當代最恰切的演繹嗎?
五、結(jié)語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xué)而》),《詩經(jīng)》所體現(xiàn)的敦親睦友的傳統(tǒng)美德,其核心精神便是一個“和”字。家庭、宗族中的親情紐帶與社會人倫關(guān)系中的愛情、友情及君臣、官民、異國之間的感情締結(jié),便構(gòu)建起周代姬姓宗族和非姬姓群體一個彼此相容的社會關(guān)系大網(wǎng),使整個社會呈現(xiàn)出暫時的和平穩(wěn)定局面?!凹液腿f事興”,這個“家”既指個人的小家,又指國家與世界的大家。唯有和諧、和平,世界才能太平,人類才會發(fā)展。
《詩經(jīng)》中表現(xiàn)的敦親睦友詩篇所體現(xiàn)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奠定了儒家倫理道德觀,開創(chuàng)了儒家倫理道德觀的先河?,F(xiàn)今,我們重溫《詩經(jīng)》中敦親睦友的傳統(tǒng)美德,依然如春風拂面,備感親切。在建設(shè)國內(nèi)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締結(jié)國際友好關(guān)系方面,其敦親睦友的傳統(tǒng)美德珠玉重光、魅力再現(xiàn),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思想價值與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鐵軍.試論《詩經(jīng)》敦親睦友詩的文化精神[A].選自第四屆《詩經(jīng)》國際學(xué)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學(xué)苑出版社,2000.
[2] 李山.《詩經(jīng)》的文化精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6.
[3] 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卷十一)[C].上海:泰東圖書局,1924.
[4] 司馬遷.史記(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C].北京:中華書局,1959.
[6] 孫良申.詩經(jīng)解讀[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廣東省教育教學(xué)成果獎(高等教
育)培養(yǎng)項目《基于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高職學(xué)生人文素質(zhì)教育研究與實踐》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 者:石玉秋,佛山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文素質(zhì)教育。
編 輯:李珂 E?鄄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