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羨林
我少無大志,從來沒有想到做什么學者。中國古代許多英雄,根據(jù)正史的記載,都頗有一些豪言壯語,什么“大丈夫當如是也!”什么“彼可取而代也!”又是什么“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真正擲地作金石聲,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種人。
在我讀中學的時候,像我這種從剛能吃飽飯的家庭出身的人,唯一的目的和希望就是——用當時流行的口頭語來說——能搶到一只“飯碗”。當時社會上只有三個地方能生產(chǎn)“鐵飯碗”:一個是郵政局,一個是鐵路局,一個是鹽務稽核所。這三處地方都掌握在不同國家的帝國主義分子手中。在那半殖民地社會里,“老外”是上帝。不管社會多么動蕩不安,不管“城頭”多么“變幻大王旗”,“老外”是誰也不敢碰的。他們生產(chǎn)的“飯碗”是“鐵”的,砸不破,摔不碎。只要一碗在手,好好干活,不違“洋”命,則終生會有飯吃,無憂無慮,成為羲皇上人。
我的家庭也希望我在高中畢業(yè)后能搶到這樣一只“鐵飯碗”。我不敢有違嚴命,高中畢業(yè)后曾報考郵政局。若考取后,可以當一名郵務生。如果勤勤懇懇,不出婁子,干上十年二十年,也可能熬到一個郵務佐,算是郵局里的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小官了;就這樣混上一輩子,平平安安,無風無浪。幸乎?不幸乎?我沒有考上。大概面試的“老外”看我不像那樣一塊料,于是我名落孫山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才報考了大學。北大和清華都錄取了我。我同當時眾多的青年一樣,也想出國去學習,目的只在“鍍金”,并不是想當什么學者?!板兘稹敝?,容易搶到一只飯碗,如此而已。在出國方面,我以為清華條件優(yōu)于北大,所以舍后者而取前者。后來證明,我這一寶算是押中了。這是后事,暫且不提。
清華是當時兩大名牌大學之一,前身叫留美預備學堂,是專門培養(yǎng)青年到美國去學習的。留美若干年鍍過了金以后,回國后多為大學教授,有的還做了大官。在這些人里面究竟出了多少真正的學者,沒有人做過統(tǒng)計,我不敢瞎說。同時并存的清華國學研究院,是一所很奇特的機構(gòu),仿佛是西裝革履中一襲長袍馬褂,非常不協(xié)調(diào)。然而在這個不起眼的機構(gòu)里卻有名聞宇內(nèi)的四大導師:梁啟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另外有一名年輕的講師李濟,后來也成了大師,擔任了臺灣中央研究院的院長。這個國學研究院,與其說它是一所現(xiàn)代化的學堂,毋寧說它是一所舊日的書院。一切現(xiàn)代化學校必不可少的煩瑣的規(guī)章制度,在這里似乎都沒有。師生直接聯(lián)系,師了解生,生了解師,真正做到了循循善誘,因材施教。雖然只辦了幾年,梁、王兩位大師一去世,立即解體,然而所創(chuàng)造的業(yè)績卻是非同小可。我不確切知道究竟畢業(yè)了多少人,估計只有幾十個人,但幾乎全都成了教授,其中有若干位還成了學術界的著名人物。聽史學界的朋友說,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形成了一個學術派別,名叫“吾師派”,大概是由某些人寫文章常說的“吾師梁任公”“吾師王靜安”“吾師陳寅恪”等衍變而來的。從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到清華國學研究院在學術界影響之大。
吾生也晚,沒有能親逢國學研究院的全盛時期。我于1930年入清華時,留美預備學堂和國學研究院都已不再存在,清華改成了國立清華大學。清華有一個特點:新生投考時用不著填上報考的系名,錄取后,再由學生自己決定入哪一個系;讀上一陣,覺得不恰當,還可以轉(zhuǎn)系。轉(zhuǎn)系在其他一些大學中極為困難——比如說現(xiàn)在的北京大學,但在當時的清華,卻真易如反掌。可是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世上萬事萬物都具有雙重性。沒有入系的選擇自由,很不舒服;現(xiàn)在有了入系的選擇自由,反而更不舒服。為了這個問題,我還真?zhèn)它c腦筋。系科盈目,左右掂量,好像都有點吸引力,究竟選擇哪一個系呢?我一時好像變成了莎翁劇中的Hamlet碰到了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我是從文科高中畢業(yè)的,按理說,文科的系對自己更適宜。然而我卻忽然一度異想天開,想入數(shù)學系,真是“可笑不自量”。經(jīng)過長時間的考慮,我決定入西洋文學系(后改名外國語文系)。這一件事也證明我“少無大志”,我并沒有明確的志向,想當哪一門學科的專家。
當時的清華大學的西洋文學系,在全國各大學中是響當當?shù)拿啤T驌?jù)說是由于外國教授多,講課當然都用英文,連中國教授講課有時也用英文。用英文講課,這可真不得了呀!只是這一條就能夠發(fā)聾振聵,于是就名滿天下了。我當時未始不在被振發(fā)之列,又同我那虛無縹緲的出國夢聯(lián)系起來,我就當機立斷,選了西洋文學系。
從1930年到現(xiàn)在,六十七個年頭已經(jīng)過去了。所有的當年的老師都已經(jīng)去世了。最后去世的一位是后來轉(zhuǎn)到北大來的美國的溫德先生,去世時已經(jīng)活過了一百歲。我現(xiàn)在想根據(jù)我在清華學習四年的印象,對西洋文學系做一點評價,談一談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我想先從古希臘找一張護身符貼到自己身上:“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庇辛诉@一張護身符,我就可以心安理得,能夠暢所欲言了。
(選自《北京記憶》,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