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彥輝
摘要:在我國鐵路隧道施工過程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排水盲管處有白色結晶物質存在,嚴重的甚至造成排水盲管堵塞,本文對白色結晶物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其危害、防治措施進行了探討,對此類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排水;結晶物形成原因;分析;探究
中圖分類號:U455.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22-0151-01
1白色結晶物的可能來源
1.1圍巖。當?shù)叵滤鹘?jīng)石灰?guī)r等富含碳酸鈣礦質的巖層時,將會攜帶有大量的鈣鹽物質。流水進入隧道區(qū)域后,在管道內(nèi)流速較緩或存有積水的部位將會產(chǎn)生鈣質沉淀,經(jīng)長期的沉淀積累,這些沉淀將會結晶凝結成塊,最終堵塞排水管道。
1.2環(huán)境水。假如環(huán)境水中含有大量硫酸鹽或硫酸根離子,這些硫酸鹽往往會與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硫酸鈣(石膏)。這些硫酸鈣與混凝土中的鋁酸鈣發(fā)生再次發(fā)生反應,產(chǎn)生可以析出的硫鋁酸鈣晶體(鈣礬石)。
1.3混凝土原材料?;炷林饕怯赡z凝材料,細、粗集料,以及外加劑與水拌制而成的混合體。
首先水泥作為膠凝材料,在影響白色結晶物形成的原因上,占據(jù)決定性因素。水泥產(chǎn)品通常含有2-3種組分,即水泥熟料、石膏和混合材料。其中,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有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及4CaO·Al2O3·Fe2O3四種。其組分當中CaO的含量占到了60%之多。這四種熟料礦物都能夠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相應的水化產(chǎn)物。水化產(chǎn)物中一種主要的成分是Ca(OH)2,Ca(OH)2是一種白色的晶體,極易溶于水,并能與C02相結合生成白色的CaCO3和Ca(HCO3),晶體。因此,商品混凝土表面若出現(xiàn)白色物質,其中大部分可能的成分就是CaCO3、Ca(HCO3)2和Ca(OH):晶體。其次水泥產(chǎn)品中另一重要組成成分是石膏,其化學式為CaSO4·2H2O。石膏在水泥中起到調節(jié)凝結硬化時間的作用,所以是水泥產(chǎn)品中必要的礦物。石膏中的硫酸根極有可能與某些金屬離子結合成相應的硫酸鹽,而少部分硫酸鹽同樣也會以白色晶體的形式從混凝土當中析出。
1.4實例分析。某西南地區(qū)隧道排水盲管形成白色結晶物,通過對該地段的圍巖、環(huán)境水取樣進行檢測分析,該地段圍巖為砂巖,屬于沉積巖,不屬于石灰?guī)r,碳酸鈣含量低,環(huán)境水中硫酸根含量為為130mg/ml,含量極低,基本上可以排除圍巖和環(huán)境水對白色結晶物形成的影響。通過對白色結晶物取樣檢測分析,取適量樣品置于試管內(nèi),加入少量的水,試管右側連接一導管,導管插入另一試管且裝有澄清的石灰水溶液中,發(fā)現(xiàn)一部分溶解,另一部分仍以固態(tài)存在,加入少量的稀鹽酸后,迅速產(chǎn)生大量的氣泡,且右側的試管明顯有渾濁現(xiàn)象。另取適量白色結晶物置于已烘干至恒重并事先稱量好的瓷坩堝中,將其一并稱量后放入高溫電阻爐中,加熱至900℃灼燒至恒重,樣品取出干燥冷卻后,稱量灼燒后坩堝與樣品的重量,由此得出樣品灼燒后的質量有所減少。由此可以得出白色結晶物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鹽,尤以碳酸鈣晶體和碳酸氫鈣晶體居多,并且來源應主要為混凝土原材料及水化產(chǎn)物。
2排水盲管堵塞造成的危害
當隧道排水盲管堵塞后,大量積水將會留存于襯砌背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理,就會導致以下后果:(1)積水過多而使水壓力較大時,襯砌難以承受壓力,致使襯砌破裂,引發(fā)滲漏水現(xiàn)象。當圍巖壓力過大時,最終可能引起隧道塌方。(2)原先完好的圍巖及圍巖結構面軟弱夾層,受到流水的侵蝕而產(chǎn)生泥化或軟化現(xiàn)象,將會失去其應有承載力,進一步加大襯砌壓力,導致襯砌變形或破裂。(3)在寒冷或嚴寒地區(qū),被堵塞于排水管路中的流水與積存于襯砌背后的水在凍融循環(huán)的作用下,會造成排水管道與襯砌的凍脹裂損,嚴重危及排水系統(tǒng)與整個襯砌結構的安全。滲漏水在頂部形成冰掛,側墻形成冰柱,地面形成冰錐冰坡等,影響行車安全。
3排水盲管堵塞防治措施
3.1降低混凝土總堿含量?;炷猎牧霞八a(chǎn)物產(chǎn)生的Ca(OH)2與空氣中的CO2相結合生成白色的CaCO3和Ca(HCO3)2是造成堵塞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辦法降低混凝土中的總堿含量。由于排水盲管埋設于防水板與噴射混凝土之間,故排水盲管白色結晶物來源于噴射混凝土,通過采取低堿水泥,降低速凝劑的堿含量或采取低堿速凝劑、無堿速凝劑等措施來控制混凝土的總堿含量。
3.2定期用高壓水或壓縮空氣疏通排水管道,不使管道內(nèi)的泥沙、碳酸鈣塊狀沉積影響管道的暢通。
3.3調整管道的設計參數(shù)。選用摩阻系數(shù)較小的管材和調整轉彎處管道的曲率半徑。摩阻系數(shù)較小的材料對管內(nèi)水流的阻力較小,同條件時相應水流速度較大,因此有益于維護管路的暢通。在管道轉彎處,彎管的阻力系數(shù)在一定范圍內(nèi)隨曲率半徑R的變化而變化當R與管道直徑d之比值小于1時,阻力系數(shù)將隨著R/d的減小而急劇增加,這是由于R/d較小時,轉彎處會出現(xiàn)漩渦區(qū),增大局部阻力的緣故。當R/d>3時,阻力系數(shù)又隨著R/d的增加而增大,這是由于較大的R值需要加長彎管,增大了摩阻力的緣故,因此,彎管的曲率半徑通常在(1~4)d的范圍內(nèi)為最佳。
3.4在已經(jīng)形成嚴重堵塞的地段,往往只能在相鄰地段鉆孔將襯砌背后的水釋放出來,然后重新設置疏通管道,但成本比較高,而且影響隧道的正常運營。
4結論
通過對隧道排水盲管處白色結晶物的成分、形成原因分析、危害及防治措施的敘述,隧道工程施工中通過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合理調整排水盲管參數(shù),嚴格按照施工規(guī)范和相關技術要求施工,嚴格監(jiān)控各道工序等方面采取措施,盡量避免白色結晶物的形成,為相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