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場源自地球表面之下3200千米深處。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最近的新超級計算機模擬顯示,地球外核的液態(tài)金屬流動,在這里因溫度和壓力差異產生電流,同時結合地球自轉,可制造大規(guī)模的“發(fā)電機效應”。在這種發(fā)電機效應中,地球沿著地軸旋轉,并且與地球外核對流活動對齊,形成一個向太空方向延伸的大型磁場。
參與研究的納撒尼爾·舍弗勒指出,地球內部磁場是最強的,與強勁的極地扭曲渦旋有關,它的動力學可能偶爾導致地殼表面形成逆向極化磁通斑塊。此外,最強磁場在切柱面累積較輕物質,從而形成穩(wěn)定的層化結構。
研究人員說,最新模擬研究為科學家提供了更現實的觀察視角,能夠更有效地洞悉地球磁場。這項研究將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和預測地球磁場變化,協(xié)助太空導航和其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