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袁長林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中學)
三角形中的綜合問題求解策略
學生在小學就已經(jīng)接觸到三角形,在初中學習了三角形的幾何性質(zhì),在高中又將該內(nèi)容拓展到解三角形.從最初對圖形結構的初步了解,到定性分析,再到定量計算,三角形中的問題層出不窮,近年來受到全國高考命題老師的青睞.對于高考中的三角形綜合問題,很多學生不知如何理解問題,更不知從何下手.本文將解讀三角形中的經(jīng)典的綜合問題的常見求解策略,為高三學子的復習保駕護航.
問題本身是平幾形式的背景:三角形、四邊形等,被輔以包裝,知識聯(lián)系到向量等內(nèi)容,往往考查的是工具性的平幾運算.
【解析】此題背景是正弦定理形式,可考慮轉化為邊的關系,進而用特殊的邊或一般形式的邊關系,依托中線的平面幾何背景或余弦定理朝目標轉化,建立函數(shù)關系,達到求解問題的目的,基于以上思路產(chǎn)生以下兩種解法:
解法一:由3sinC=2sinB,聯(lián)系正弦定理不妨設AB=2,則AC=3,1 又因為4BE2+9=2(4+BC2),4FC2+4=2(9+BC2), 解法二:設AB=2t,則AC=3t, 在△ACF中同理可得:CF2=10t2-6t2cosA, 其中x=cosA∈(-1,1). 兩種方法相比較,方法一融入了平面幾何關系,方法二的工具性更加明顯,本質(zhì)上來說是一致的,都體現(xiàn)了平面幾何的工具性. 從數(shù)據(jù)本身分析,條件中的部分關系是解析幾何化的背景,因此可以聯(lián)系到圓、橢圓等曲線,利用二次曲線的幾何特征去解決問題. 【解析】a+c=4明顯是一橢圓背景,由此打開思路. 解法:∵a+c=4,∴|BA|+|BC|=4>|AC|. 故點B的軌跡是以A、C為焦點的橢圓,當△ABC面積最大時,點B在短軸的端點上, ∴(2-cosA)cosA=sin2A, 做完本題,意猶未盡,趁熱鞏固下面問題: 【變式1】(2013江蘇省數(shù)學時代杯競賽題) 在三角形ABC中,點E、F分別是邊AB、AC的中點,已知CE=6,BF=9,則三角形ABC面積的最大值為________. 對動態(tài)圖形的認識還可以從極端方向入手,從極端(特殊)到一般的思維模式會打開一個又一個懸疑,直至問題解決. 【例3】(全國卷2015年16題,壓軸填空題)在平面四邊形ABCD中,∠A=∠B=∠C=75°,BC=2,則AB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解析】平面四邊形是動態(tài)的,通常我們可以考慮將四邊形問題轉化為三角形處理,因此產(chǎn)生了如下解法: 延長BA、CD交于點E.∵∠B=∠C=75°,∴△EBC為等腰三角形,∠E=30°. 極端原理的處理方式也很廣泛,從幾何角度:平面多邊形,空間幾何體;從代數(shù)角度:不等式與等式,函數(shù)與方程等. 對于極端原理這一處理方式,你會使用了嗎? 【變式】在平面四邊形ABCD中,∠BAD=135°,∠ADC=120°,∠BCD=45°,∠ABC=60°,BC=2,則線段AC長度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四種數(shù)學思想是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法寶,應該說數(shù)學思想是數(shù)學核心素養(yǎng)的一部分,在解題中善于引導學生去從思想上思考,尋求問題的突破口. 【解析】既然問題是求最值,說明三角形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此需要尋求變化中的變量描述,考慮到邊長關系,可以引入長度,考慮線段AB=2,或者可以引入坐標,通過代數(shù)途徑需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以下兩種解法: 比較兩種解法,明顯方法二占優(yōu)勢,計算量小,處理簡潔,究其原因挖掘了解析法——坐標化,其實這種問題屢見不鮮,因為其幾何背景是阿波羅尼斯圓,多次在高考題中出現(xiàn),值得高三教師關注. 有些問題本身帶有朦朧色彩,即有一定的迷惑性,如果考慮不周會陷入誤區(qū),這也算是思維嚴謹性訓練吧!請看下面問題. 【解析】條件簡單,若做直接運算,利用內(nèi)角和及誘導公式有如下解法: 如果單純地考慮問題,題目算解決了,但兩個答案總感覺有點不對勁,問題出現(xiàn)在哪里呢?想不通,那就嘗試算一下sinC吧,可能有人問為什么呢?至少和問題有關吧,這是其一,其二是它是正數(shù),那就繼續(xù): 為什么出現(xiàn)增根呢?這時我們仔細排查,發(fā)現(xiàn)三角形中有大小關系,漸漸地認識到:∵sinA 想一想:你能否做出幾何方面的解釋? 有些問題綜合性很強,很大程度上體現(xiàn)在運算上,需要抽絲撥繭式地分析運算的途徑與方式,從而培養(yǎng)靈活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6】在三角形ABC中,a,b,c分別為三角A,B,C的對邊,若過點C作垂直于AB的垂線CD,且CD=h,則下列給出的關于a,b,c,h的不等式中正確的是 ( ) 【解析】本題看似眼花繚亂,無從下手,考慮到h的問題,可以聯(lián)系三角形的面積.問題是角的處理,考慮最終是求邊的關系,那就大膽使用余弦作為突破口,順藤摸瓜,產(chǎn)生了如下解法: ?a2b2(1-cosC)(1+cosC)=(a2+b2-2abcosC)·h2 ?a2b2(1-cosC)(1+cosC)≥(2ab-2abcosC)·h2 ?(a+b)2≥c2+4h2. 確實,本題需要過強的三角變形與計算能力,還有化等為不等關系,借助于基本不等式這一工具,不過,仔細斟酌,似乎想起來什么,課本中有一道復習參考題也是類似的變形:證明海倫公式!(人教A版,第20頁B組第2題第一問) 應該說,源于課本,超于課本,是一種命題的很好思路. 【變式】 (1)在三角形ABC中,點M為BC的中點,且BC=4,AM=c-b,求三角形ABC的面積的最大值. 【解析】(1)中線的問題可以考慮建立向量或平行四邊形之等價關系,如下:2(b2+c2)=(2c-2b)2+16?b2+c2-4bc+8=0,下面怎么辦呢? 看問題,面積可以聯(lián)系到角,試一下: (2)考慮垂直關系使用坐標系容易入手,又有長度關系,那就嘗試一下: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第一中學)二、解析幾何化背景
三、極端原理
四、思想化處理
五、易錯性問題
六、綜合運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