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慶華 唐敦義 曹慶良
摘要 為摸清龍泉驛區(qū)耕層土壤的養(yǎng)分現(xiàn)狀,調查分析4 360個土壤樣品,并與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數(shù)據比較。結果表明,有機質為17.9 g/kg,較缺乏;全氮為1.4 g/kg,屬中等偏高水平;堿解氮為95 mg/kg,多集中在3級、4級水平,屬較缺乏水平;有效磷為17 mg/kg,多集中在2級、3級水平,屬中等水平;速效鉀含量為110 mg/kg,多集中在3級水平,屬中等偏缺乏水平。水田中有機質、速效鉀缺乏,全氮豐富,堿解氮、有效磷中等,絕大部分土壤為酸性;旱地中有機質、速效鉀缺乏,全氮含量豐富,堿解氮、有效磷中等,大部分土壤為酸性;園地中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缺乏,全氮、速效鉀中等,大部分土壤為強酸性和堿性。土壤養(yǎng)分總體水平有所提高,有機質比較穩(wěn)定,堿解氮和全氮有所增加,有效磷、速效鉀大幅度上升,土壤酸化和堿化現(xiàn)象嚴重,目前耕層土壤中變異性最大的土壤養(yǎng)分是有機質,所有養(yǎng)分均表現(xiàn)為中等程度變異。
關鍵詞 耕層;土壤養(yǎng)分;現(xiàn)狀分析;四川成都;龍泉驛區(qū)
中圖分類號 S15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3-0195-04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ve the topsoil nutrients status in Longquanyi District,4 360 topsoil samples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and compared with the second soil census data in 1984.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ganic matter was 17.9 g/kg,belonged to lacking level;total nitrogen was 1.4 g/kg,belonged to medium-high level;alkaline hydrolysis nitrogen was 95 mg/kg,more focused on level 3 and 4,belonged to lacking level;available phosphorus was 17 mg/kg,more focused on the level 2 and 3,belonged to medium level;available potassium was 110 mg/kg,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level 3,belonged to medium-lack level. Paddy field was in lack of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potassium,in rich of total nitrogen,in medium of alkaline hydrolysis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soil was acid;dryland was in lack of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potassium,in rich of total nitrogen,in medium of alkali solution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most of the soil was acid;garden was in lack of organic matter,alkaline hydrolysis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hosphorus,in medium of total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otassium,most of the soil was strongly acidic and alkaline. The overall level of soil nutrients increased,the organic matter was relatively stable,the alkaline hydrolysis nitrogen and total nitrogen increased,the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soil acidification and alkalization were serious.At present,the largest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in the topsoil was organic matter,and all nutrients showed moderate variability.
Key words topsoil;soil nutrient;analysis of the status;Chengdu Sichuan;Longquanyi District
龍泉驛區(qū)為中國水蜜桃主產區(qū)、全國枇杷種源發(fā)源地、四川葡萄集中生產區(qū),近年來,隨著龍泉驛區(qū)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全國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qū)、全省首家出口水果質量安全示范區(qū)的建設,對農產品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土壤質量是農產品品質的主要影響因子[2],土壤養(yǎng)分是土壤質量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3],因而開展土壤質量調查具有重要意義。龍泉驛區(qū)土肥站于2009—2011年對全區(qū)耕層土壤養(yǎng)分情況進行了調查,共采集土樣4 360個,對土壤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及pH值進行檢測,并與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進行對比,基本摸清了龍泉驛區(qū)土壤養(yǎng)分總體狀況和不同土壤類型水田、旱地、園地的養(yǎng)分含量,旨在為科學施肥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龍泉驛區(qū)屬成都市管轄的19個區(qū)(市縣)之一,位于成都市東部偏南位置,屬四川東部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qū),多年平均氣溫為15.9 ℃,多年平均積溫為5 030 ℃,多年平均無霜期為289 d,多年平均年雨量為857.6 mm,本區(qū)在地質構造上處于成都坳陷的東部邊緣、龍泉山背斜中端、蘇碼頭短軸背斜的北端,以及龍泉山與蘇碼頭短軸背斜之間的小向斜,這3個部分為龍泉驛區(qū)地質構造的基礎。龍泉驛區(qū)地貌主要以平壩、山地、丘陵為主,三者的面積分別占全區(qū)總面積的57.07%、39.07%、3.86%。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分類系統(tǒng),龍泉驛區(qū)內土壤分為水稻土、紫色土、黃壤、黃褐土、新積土共5個土類,潴育水稻土、淹育水稻土、滲育水稻土、潛育水稻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新積土、黃壤、黃褐土共9個亞類,14個土屬,29個土種。
1.2 樣品采集
按照農業(yè)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guī)范》[4],根據代表性和典型性原則,綜合考慮龍泉驛區(qū)土壤類型和土地利用方式,涵蓋所有鄉(xiāng)鎮(zhèn)村、種植制度、作物、地貌類型。糧油田土壤樣品的采集在糧油田作物收獲后秋耕前進行,耕層按0~20 cm采集土樣,園地土壤樣品的采集在蔬菜和水果收獲后耕地前晾棚期間進行,露天菜地在主導蔬菜收獲后、下茬蔬菜施基肥前進行,耕層按0~25 cm采集。一個土樣用“S”法隨機采集15~20個點,各點使用木鏟取土。
1.3 測定方法
用四分法留取土樣1 kg,重點點位留取1.5 kg,風干、研磨、過篩后用于各項指標的測定,主要檢測指標有土壤pH值、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檢測方法參照《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5],其中,土壤pH值:電位法;有機質: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全氮:半微量開氏法;堿解氮:堿解擴散法;有效磷:碳酸氫鈉浸提-鉬銻抗比色法;速效鉀:乙酸銨浸提-火焰光度法。
土壤養(yǎng)分含量的分級標準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進行[5],見表1。土壤pH值分為6級,分別為極強酸性(pH≤4.5)、強酸性(4.5~5.5)、微酸性(5.5~6.5)、中性(6.5~7.5)、堿性(7.5~8.5)、強堿性(pH≥8.5)[5]。
1.4 數(shù)據處理與統(tǒng)計分析
數(shù)據分析采用Excel 2003及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檢驗。采用土壤養(yǎng)分平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shù)等指標研究土壤養(yǎng)分平均狀況和總變異程度。變異程度用變異系數(shù)(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衡量,根據變異系數(shù)的大小可以粗略估計變量的變異程度,一般認為,CV≤10%,屬弱變異性;10%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養(yǎng)分現(xiàn)狀 2.1.1 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成分[7],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8]。由表2可知,全區(qū)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7.9 g/kg,變幅為6.0~31.8 g/kg,有機質含量缺乏,多集中在4級缺乏水平,占全區(qū)耕地總面積的63.48%,在3種土地利用類型中園地的面積比例最大,占園地總面積的74.02%;有機質含量3級中等水平的耕地占全區(qū)耕地總面積的29.19%,水田中比例最高;含量在2級豐富水平和5級很缺水平的耕地面積較小,分別占耕地總面積的0.39%和6.94%,其中水田有機質含量比旱地和園區(qū)高。 2.1.2 土壤全氮含量。一般土壤全氮含量可表達土壤供氮水平,是評價土壤基本肥力、合理施肥的科學依據[9]。從表3可以看出,龍泉驛區(qū)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平均為1.4 g/kg,變幅為0.5~2.6 g/kg,屬較高水平,含量為1級很豐富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2.47%。水田中1級地比例占水田的5.99%,旱地中1級地比例占旱地的2.05%,園地中1級地比例為1.72%;全區(qū)耕地全氮含量處2級豐富水平的占耕地總面積的35.22%,水田優(yōu)于旱地和園地;全區(qū)耕地全氮含量處3級中等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44.77%,其中旱地和園地優(yōu)于水田;全區(qū)耕地全氮含量處4級、5級、6級較低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17.54%,其中在旱地和園地中比較高。 2.1.3 土壤堿解氮含量。堿解氮含量水平常作為衡量供氮強度的指標[10]。由表4可知,全區(qū)耕層土壤堿解氮含量平均為95 mg/kg,變幅為37~169 mg/kg,多屬中等—缺乏水平。全區(qū)堿解氮含量為1級很豐富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0.16%,在水田中比例較高;全區(qū)耕地堿解氮含量處2級豐富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13.40%,水田優(yōu)于旱地和園地;全區(qū)耕地堿解氮含量處3級中等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38.09%,其中水田優(yōu)于旱地和園地;全區(qū)耕地堿解氮含量處4級缺乏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41.61%,其中旱地和園地比較高;全區(qū)耕地堿解氮含量處5級很缺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6.74%,主要為旱地和園地。 2.1.4 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重要指標[11],能提高許多水果、蔬菜和糧食作物的品質[12]。從表5可知,全區(qū)耕層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為17 mg/kg,變幅為4~38 mg/kg,多屬豐富—中等水平。全區(qū)耕地有效磷含量處2級豐富水平的占耕地總面積的30.62%,旱地和園地比例高于水田;全區(qū)耕地有效磷含量處3級中等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44.68%,其中水田、旱地和園地中均有51%左右耕地屬此等級水平;全區(qū)耕地有效磷含量處4級缺乏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8.17%,此類耕地中水田比例高于旱地和園地;全區(qū)耕地有效磷含量處5級很缺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0.78%,主要為旱地和園地。
2.1.5 土壤速效鉀含量。鉀是影響果實品質的一個重要元素[13]。鉀參與碳水化合物的形成、積累與運輸,還能促進果實糖分代謝,增強植株抗病蟲害的能力[14]。由表6可知,全區(qū)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平均為110 mg/kg,變幅為43~237 mg/kg,多屬中等—缺乏水平。全區(qū)耕地速效鉀含量處1級水平的占耕地總面積的1.04%,在旱地和園地中的比例高于水田;全區(qū)耕地速效鉀含量處2級水平的占耕地總面積的13.26%,在旱地和園地中的比例高于水田;全區(qū)耕地速效鉀含量處3級中等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49.72%,旱地和園地中此級耕地比例高于水田;全區(qū)耕地速效鉀含量處4級缺乏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35.46%,其在水田中的比例高于旱地和園地;全區(qū)耕地速效鉀含量處5級缺乏水平的耕地占耕地總面積的0.51%,其在水田中的比例高于旱地和園地。
2.2 土壤酸堿度分布及變化
由表7可知,全區(qū)耕層土壤pH值變幅為4.5~8.8,平均值為6.6±1.5。全區(qū)中性土壤占耕地總面積的10.09 %,中性土壤所占比例較1984年的45.6%下降了35.51個百分點,水田優(yōu)于旱地和園地;微酸性土壤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24.36%,水田中微酸性土壤所占比例較大,強酸性土壤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25.59%,酸性土壤所占比例較1984年的33%上升了16.95個百分點;堿性土壤占耕地總面積的25.64%,堿性土壤所占比例較1984年的21.4%上升18.55個百分點。強堿性土壤占耕地總面積的14.31%,主要存在于旱地和園地中[15]。
2.3 土壤養(yǎng)分含量及pH值變化
由表8可知,龍泉驛區(qū)2009—2011年耕地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為(17.90±7.80)g/kg,相對1984年的(18.30±8.2)g/kg,降低0.40 g/kg;2009—2011年耕地土壤全氮平均含量為(1.40±0.66)g/kg,相對1984年的(1.10±0.55)g/kg,增加0.30 g/kg;2009—2011年耕地土壤堿解氮平均含量為(95.00±37.60)mg/kg,相對1984年的(52.70±30.25)mg/kg,增加42.30 mg/kg;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為(17.00±6.14)mg/kg,相對1984年的(4.60±2.47)mg/kg,增加12.40 mg/kg;土壤速效鉀平均含量為(110.00±35.52)mg/kg,相對1984年的(49.20±24.00)mg/kg,增加60.80 mg/kg;土壤pH值為6.60±1.50,相對1984年的7.00±1.30,降低0.40。龍泉驛區(qū)2009—2011年和1984年耕地土壤取樣點的各項指標均有較大的變化,存在異質性現(xiàn)象,且各項指標的變動存在很大差異,但均處于中等變異程度水平。從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的相差幅度看,表明各養(yǎng)分都有區(qū)域偏低或偏高現(xiàn)象,pH值的變化表明有區(qū)域酸化或堿化現(xiàn)象,龍泉驛區(qū)“大多數(shù)土壤酸堿適中,適合于多種作物生長的有利條件”已經改變。2009—2011年和1984年均是土壤有效磷最大值與最小值之間相差倍數(shù)最大。取樣點各項指標的分布均服從正態(tài)分布,顯著性檢驗表明龍泉驛區(qū)2009—2011年土壤堿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與1984年的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
3 結論
(1)依據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養(yǎng)分含量分級標準,全區(qū)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7.9 g/kg,變幅為6.0~31.8 g/kg,其中多集中在4級水平,較缺乏;全區(qū)耕層土壤全氮含量平均為1.4 g/kg,變幅為0.5~2.6 g/kg,屬中等偏高水平;全區(qū)耕層土壤堿解氮含量平均為95 mg/kg,變幅為37~169 mg/kg,多集中在3級、4級水平,屬較缺水平;全區(qū)耕層土壤有效磷含量平均為17 mg/kg,變幅為4~38 mg/kg,多集中在2、3級水平,屬中等水平;全區(qū)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平均為110 mg/kg,變幅為43~237 mg/kg,含量在3級水平的面積最大,屬中等偏缺乏水平。
(2)水田中有機質、速效鉀含量多處于4級缺乏水平,全氮含量多處于2級豐富水平,堿解氮、有效磷含量多處于3級中等水平,絕大部分土壤為酸性土壤;旱地中有機質、速效鉀含量多處于4級缺乏水平,全氮含量多處于2級豐富水平,堿解氮、有效磷含量多處于3級中等水平,大部分土壤為酸性土壤;園地中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含量多處于4級缺乏水平,全氮、速效鉀含量多處于3級中等水平,大部分土壤為為強酸性和堿性。
(3)與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比較,全區(qū)土壤養(yǎng)分總體水平有所提高,有機質比較穩(wěn)定,堿解氮和全氮略有增加,有效磷、速效鉀大幅度上升。中性土壤所占比例大幅下降,酸性土壤所占比例和堿性土壤所占比例明顯上升,土壤酸化和堿化現(xiàn)象嚴重。目前耕層土壤各項指標中變異性最大的土壤養(yǎng)分是有機質,均表現(xiàn)為中等程度變異。
4 參考文獻
[1] 成都市龍泉驛區(qū)人民政府辦公室.成都市龍泉驛區(qū)政府工作報告[R].成都市:成都市龍泉驛區(qū)人民政府,2011.
[2] 黃昌勇.土壤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11:8-10.
[3] 李志洪,趙蘭波.土壤學[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7):81.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guī)范:NY/T 1118-2006[S].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
[5] 全國農業(yè)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
[6] 鄭紀勇,邵明安,張興昌.黃土區(qū)坡面表層土壤容重和飽和導水率空間變異特征[J].水土保持學報,2004,18(4):53-56.
[7] SCHNITZER M.Soil organic matter-the next 75 years[J].Soil Sci,1991(151):41-58.
[8] DORAN J W,M SAFLEY.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health and sustainable productivity [M].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EdsC.E.Pankhurst,B.M.Doube,and V.V.S.R.Gupta.)[J].New York:CAB International,1997.
[9] 耿增超,李新平.園林土壤肥料學[M].西安:西安地圖出版社,2002.
[10] 沈善敏.中國土壤肥力[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
[11] 曹寧,陳新平,張福鎖,等.從土壤肥力變化預測中國未來磷肥需求[J].土壤學報,2007,44(3):536-543.
[12] WANG Y Z,CHEN X,SHI Y.Phosphorus availability in cropland soils of China and related affecting factors[J].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2013,24(1):260-268.
[13] 魯如坤.土壤—植物營養(yǎng)學原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8.
[14] 孟春玲,馬海峰.葡萄鉀肥效應研究[J].北方果樹,2011(3):14.
[15] 呂貽忠,李保國.土壤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