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王的大伯父泰伯,孔子稱贊他有三讓天下的美德。
當周文王(名字叫昌)出生時,祖父古公亶(dǎn)父就說了一句話:“我周家將來一定有興盛家業(yè)的人,那個人就是昌!”可如果照傳統(tǒng)的規(guī)定,古公亶父的位子應該傳給大兒子泰伯,不可能傳給三兒子季歷,季歷就是文王的父親,這樣周文王就無法繼承國位。
泰伯很有智慧,聽到父親古公亶父這句話,了解了父親的心意,于是借父親生病需要藥材,便帶著二弟仲雍往南方去采藥,并將自己紋身斷發(fā),這樣一來就不能接受國位,而圓了父親的心愿。
泰伯舍掉了世間最大的財物——國位,讓位給三弟季歷,又順利地把國位再傳給文王。這種作為,使人看不出他讓國的行徑,所以孔子稱贊他是“至德”!
泰伯的高風亮節(jié)感動了世人,他去世后,后人為了紀念他,將他在梅里(今無錫)的居所改為祠廟,也就是今天的“泰伯廟”,又名“至德寺”,老百姓親切地叫它“讓王廟”。 (趙閔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