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也越來越重視,這就要求小學語文老師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設過程中,要為學生營造愉快的學習氣氛,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勵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情境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的特點,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小學生而言較為枯燥。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高效的語文課堂。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小學生能在愉快的氛圍里學習語文知識。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陳舊
在新課程改革發(fā)展的影響下,出現了很多新的教學方法,但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用到這些新方法,導致老師的講課效率低下。很多老師在課堂中只知道一味講解知識,學生只能通過做筆記的方式學習知識,這樣的方式根本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僅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而且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二)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不高
小學生具有好動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在上課時容易出現開小差的現象,而且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每個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也存在著差異,一些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可以一點就通,而有些學生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理解知識。課本知識對學生而言較為抽象化,學生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但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改變陳舊的教學方式和課后作業(yè)內容,這就增大了成績不好的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能理解老師所講授的知識,課后就不能很好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長此以往,學生的成績得不到提高,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對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
二、創(chuàng)設愉快、張弛有度的課堂情境
(一)通過提問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老師提問題的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養(yǎng)成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例如,《稱象》一課,在講課之前,老師可以問學生“你們知道他為什么要稱象嗎”“大象那么大,他是如何稱象的呢”等問題,從而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更加積極。小學語文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提出和知識點有關的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對課文產生興趣并進行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并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二)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隨著教學課程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在課堂中運用越來越廣泛。把多媒體技術運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與課本知識有關的圖片、音頻、視頻等,制作成教學課件,運用多媒體播放出來,把課本知識直觀地表達出來,這樣的方式,把本身死板的課本知識變得生動化,從而吸引學生的眼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得以提高。例如,在講授《秋天的圖畫》一課時,課前教師可以搜集與秋天有關的風景圖片、音頻或視頻,并做成多媒體課件,在講課前對課件進行展示和播放,讓學生理解秋天的顏色和秋天景物的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讓學生明白要愛護大自然的道理。通過多媒體教學,把抽象的課本知識具體、生動地表現出來,就可以充分地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興趣,變得樂學,從而保證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三)通過實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χR口頭上的講解比較抽象化,很多學生不能馬上明白老師的講解內容,導致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jié)奏。教師在上課時,可以利用小學生愛動手操作的特點,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印象。例如,在講授《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生動形象地描述小鴨、小雞、小馬、小狗的腳印形狀,然后讓學生拿一張白紙,根據老師的描述在紙上畫出它們的腳印,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四)運用游戲化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認知力有限,小學語文里的大多內容都是根據小學生的認知力和心理特點編制的,大多課文的戲劇性特點尤為明顯。小學語文老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編寫成劇本,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表演,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授《丑小鴨》一課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結合課文內容的同時,自己也可以加臺詞,把課文內容用表演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還鍛煉了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
總之,小學語文老師要想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就必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并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快樂地學習,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打造出高效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葉瑩.新課標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34):94.
[2]石世玉.淺議小學語文情境教學[J].考試周刊,2014(17):52.
作者簡介:彭小敏(1978—),女,廣東省羅定市人,大專 職稱: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