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永強
摘 要:大部分體校的學生熱衷于體育,對文化課持一種漠然的態(tài)度。他們只重視跑快一點、跳遠一點,從來都不關心文化課成績,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體校班主任;文化課;興趣
我國在奧運會上金牌的總數(shù)節(jié)節(jié)攀升,這與運動員自身以及奮斗在一線的體育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運動員自身的文化水平都不高,這也是制約他們自身發(fā)展的一個瓶頸。站在奧運會獎臺領獎的運動員相對于龐大的體校學生來講,還是鳳毛麟角,大部分體校學生還是要面臨就業(yè)壓力。所以,體校班主任在抓體育鍛煉的同時,應當重視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培養(yǎng)他們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
一、體校生文化課學習的現(xiàn)狀
體校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從小學開始就進行體育鍛煉。這一時期的學生本來應該坐在教室中接受文化課教育,但是由于要進行體育鍛煉,他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銳減。眾所周知,體校生訓練的強度很大,并且非常辛苦,訓練之后他們基本上已經沒有了學習的欲望。同時,體校生以訓練為主,很多家長并不關心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體校生也因此欠缺學習的動力。大部分體校生沒有深刻認識到自己文化課學習與前途命運的關系。因此,他們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自由散漫,對自己的要求也不高。熱愛體育的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他們很難安靜地坐在教室中背誦唐詩宋詞,記憶各種公式和定律,除非有興趣做指引,否則學習對于他們來講就是一種煎熬。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因
在一次學習問卷調查中,我們提出了“是什么讓你厭倦上課”的問題,大部分學生的回答是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一種學習動機,學習動機可以激發(fā)學生進行主動、有效的學習活動,并促使他們朝著一定的學習目標努力。學習動機又分為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包括好奇心、求知欲。外部動機主要指學生為了獲得老師的贊揚或者同學的認可,或是為了避免老師和家長的處罰而努力學習。事實證明,當人們喜歡做一件事時,他們會把全部精力傾注到上面,并且樂此不疲。相反,當人們不喜歡做某件事時,他們會感覺做這件事是一種負擔,結果也不盡如人意。所以,外因是不能穩(wěn)定和長久的,內在動機才是真正有效的驅動力量。所以體校班主任應當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動機。
三、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1.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大家都聽過單田芳老師講評書,他總是為我們設置這樣或那樣的懸疑,來勾起我們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引導下,我們跟隨者他的聲音,聽完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小說。老師也可以效仿這種布置疑陣、設置懸念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學習《奇妙的克隆》時,可以這樣導入,如果你是喜歡音樂的人,那么你一定希望世界上再多一個貝多芬;如果你是喜歡籃球的人,你肯定會希望世界上再出現(xiàn)一個科比,為我們呈現(xiàn)更多精彩的比賽。你是否也曾幻想過,假如有另外一個你站在你的面前,會是怎樣一個情景。這些放在以前,我們也只是可以幻想一下,但是現(xiàn)在,你們所想的都可以變?yōu)楝F(xiàn)實,因為“克隆”技術出現(xiàn)了。下面我們就隨著文章作者了解一下“克隆”究竟有什么神奇之處。
2.讓學生成為“主角”
學生屬于追星、追劇的一代,幾乎每個人都想體會一下當演員的感覺。為了滿足學生的表演夢想,我們不妨摒棄傳統(tǒng)無趣的“說教式”課堂,讓學生真切地把文章中的內容演出來,讓學生更加認真地去熟讀和理解文章中的內容,并滲透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點。如,課文《皇帝的新裝》就非常適合采用表演的形式,我們可以邀請學生分別扮演皇帝、老大臣、兩個騙子、官員、騎士、孩子和百姓等。表演時,學生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這樣他們就能深刻認識到皇帝的腐朽、官員的虛偽以及當時社會的愚蠢,并從這樣一場鬧劇中認識到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一顆天真爛漫的童心。
3.借助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造生動形象的課堂
近年來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課堂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多媒體圖片和動畫,讓課堂變得生動而又有趣。如,在學習“角”時,老師可以制作各種各樣的運動視頻。學生跳遠時,跳起的那一瞬間會與地平線形成一個角度;學生投籃時,雙手會與水平線形成一個角度;學生投鉛球時,鉛球在投出與落地的過程中,每一個瞬間都會與地面形成不同的夾角。通過視頻學生真切地看到了各種角度,并驚奇地發(fā)現(xiàn)原來角度就在自己的日常訓練中。他們迫切想要知道自己做各種運動時的角度,因此他們對角度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并全身心投入到角度的學習中。
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在體校這種崇尚體育的教學環(huán)境中,班主任老師更應當把培養(yǎng)學生文化課的興趣放在首要位置,與各個任課老師一起,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有情、有趣、生動活潑的文化課堂。
參考文獻:
[1]翟坤.淺談如何激發(fā)體校學生的學習興趣[J].搏擊(體育論壇),2013(4).
[2]鄒愛鑫.體育運動學校學生厭學現(xiàn)狀的分析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