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園
近日,由云南省民政廳起草的《云南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修訂草案)》在網(wǎng)上公布。意見一出,民眾瞬間聚焦在兩件事情上:1.?;丶铱纯?;2.不能干涉黃昏戀。與早前公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山東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顯著不同的是,云南省的此項法規(guī)屬于“加強版”,對定期看望空巢老人和居住在養(yǎng)老院的老人子女提出了具體要求,規(guī)定“對連續(xù)三個月以上未探(看)望老年人的,養(yǎng)老機構可以向贍養(yǎng)人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員會或者贍養(yǎng)人所在單位提出建議,督促其前往探(看)望”,并規(guī)定“獨生子每年10天帶薪休假護理住院的老年人”。
新聞報道經(jīng)常都有很多有關“身體好”或“身體不好”的老年人的新聞,最集中最無厘頭的就是早高峰時間在地鐵上、公交車上和年輕人爭座位。還有在各處瞎排隊,拿保健品推銷員當干兒子、上當了又找政府哭訴的事件。這些新聞可能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但外界在解讀的時候都會提到這樣一個事實,即在一個步入老年化社會的國家,關懷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已成了一個社會問題。
為了讓子女能?;丶铱纯?,部分地方政府和機構操碎了心。很多省市區(qū)已實施了“孝老假”,為需要給老人履行盡孝義務的子女提供休假,比如老人生日、臨終關懷等;有的企業(yè)還實施“孝順金”制度,逢年過節(jié)代表單位給職工父母寄錢;在湖北省孝感市,每年甚至有推崇中國傳統(tǒng)孝道文化的“孝感孝道文化節(jié)”;蘇州有家養(yǎng)老機構為鼓勵子女多到院里看望父母,還別出心裁地推出了“獎孝金”管理制度,子女兩個月內探望父母超過30次,即可獲得200元現(xiàn)金抵用券。
就算有各項措施督促子女們看望撫慰父母,問題未必就此能解決,子女們離開后,那些獨身老人將如何打發(fā)寂寞時光?老人也是有情感需求的,沒有什么比有個伴更好了。但很多年輕人對此不能理解,比如無法接受黃昏戀,這倒不是因為情感的排他,說穿了更多顧慮的還是財產(chǎn)。萬一本歸自己繼承的房子和錢旁落他人怎么辦?社會上關于黃昏戀的負面教材確實很多,有的老人去世后,各方子女爭搶財產(chǎn),真的弄得一地雞毛。
我常去的一家養(yǎng)老機構有個著名的黃老師,70多歲,退休前是某中學美術老師,老伴已去世。她出名是因為“風流”。據(jù)說在養(yǎng)老院待了8年,同院里很多老頭追她,她已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黃昏戀。黃老師進養(yǎng)老院前把唯一的房產(chǎn)過戶給女兒了,她常說自己“無債一身輕”,做生意的兒子每年會給她一筆零花錢,還支持她黃昏戀。黃老師日常都是快快樂樂的,很多人很羨慕她灑脫。黃老師的事讓人覺得,她這一生最風光的日子不是年輕時而是在養(yǎng)老院里。
其實老人只要把財產(chǎn)理清,該讓子女繼承的,寫個法律文書,其他的錢自己花,子女也別指望啃老,然后瀟瀟灑灑的,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又有何不可?不能光讓年輕人“浪”,只要不違背社會倫理,老年人也一樣可以“浪”。有個黃昏戀,老人也不用一天到晚眼巴巴地數(shù)著日子等子女來看望自己了,而且還要政府出手管這事,太尷尬了。子女們也不用為不能經(jīng)常去看望而愧疚了。像黃昏戀這樣的事,子女們應該多往好處想。
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