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霖
摘要:多媒體教學逐漸普及于中學教育,計算機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已經改變了原有的教學模式,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在初中政治教學新課標改革之際,本文從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提升初中政治課堂實效的角度分析如何應用多媒體來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政治;教學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特別是互聯(lián)網技術的推廣,使多媒體技術逐漸步入人們的視野。多媒體教學顛覆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改革了教育模式,更新了教育手段。近些年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極大的豐富了初中教學手段。就政治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學科內容理論性較強,相對于思想認知水平還比較低的初中生,難免枯燥乏味,深奧難懂。多媒體具有集合聲像的優(yōu)勢,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活潑,把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論生動的傳授給學生。
一、初中政治教學現(xiàn)狀
初中政治教師在政治課堂上給學生大量講解書中的概念,很少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政治課堂的教學模式是政治教師給學生呆板地講解知識,而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這樣的課堂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學生在政治課堂上并不是學習的主人而是一個記憶知識的機器。這樣的政治課堂是沒有活力的,課堂氣氛也是比較嚴肅的,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沒有重視人性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只是一味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shù),所以在政治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能力很難提高。在每次考試結束后,政治教師用分數(shù)對學生進行評價,一些教師甚至對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是缺乏關注的,只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1]。教師的這種不平等的教學觀念應該改變,應該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公平對待。
二、信息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2.1教學形式靈活,教學方法多樣。
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課堂內容比使用一般教學手段豐富,教師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展示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直觀感,教師根據(jù)內容進行精講、啟發(fā),學生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再讓學生仔細觀察、體會和歸納,教師進一步總結,這樣能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知識,從而改變靠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灌鴨子”形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同時,可以把多種教學方法,如直觀教學、啟發(fā)教學、視聽教學、互動教學等緊密結合起來,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給學生有自己的思維空間,發(fā)揮學生智能,有效促進學生相互交流,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教學目的。
2.2分散重難點,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總有一些教學難點打擊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些學生在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大部分是選擇逃避,這樣嚴重影響了學習質量的提高。所以政治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中的難點,以此讓學生增強學習的信心。例如,在教學《法律護我成長》時,學生對法律知識是比較陌生的,所以在學習這節(jié)時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普及一些法律知識,學生就可以對法律知識了解的更加深入。在學生增加了對法律知識的了解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用法律武器維權的錄像資料,這樣可以增強這節(jié)課程的說服力。學生有了完善的法律知識的支撐,有了生動、直觀的錄像資料,可以幫助自己解決難以理解的法律問題。由此可見,信息技術是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的一個有效的工具,有了這個工具,學生是可以增強學習的信心的。
2.3因材施教,有效實施分層教學
在傳統(tǒng)的政治課堂上,政治教師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差異性。所以政治教師的一些教學方式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的。政治教師可以把政治學科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在一起,建立一個完備的政治資源庫,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資源庫中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知識學習[2]。當學生在課堂上不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時,可以運用相關資源鏈接或搜索網站的方式學習,這樣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政治教師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是可以靈活運用分層教學方式的,這樣學生可以極大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它的優(yōu)勢是在堅持人性化的原則上,滿足學生的學習差異。政治教師可以運用這種方式提高職政治教學效率和質量。
2.4比較、歸納,使知識系統(tǒng)化
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把政治知識進行歸納,方便學生的學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習把零散的知識歸納在一起,給學生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就會比較直觀地學習知識,學生就可以在看課件時一目了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是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的。
2.5擴大練習容量,鞏固課堂教學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進行課堂練習,讓學生對知識的加深理解,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教師將題目抄在黑板上或口頭念,既浪費時間,題目容量又不大,即使使用小黑板,也不能達到好的效果。教師使用計算機制作課件,通過多媒體展示,能使學生很快進入問題的思考,加快了課堂教學進程,增加了練習容量。同時,也能夠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難度的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從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保持其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流,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更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途徑。但我們也應注意到多媒體教學手段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而要與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不能過分迷信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直觀效果,而忽視對教材內容的深入透徹的剖析,以及對學生的恰當引導和啟發(fā)。要注重以人為本,強調因地制宜、講求效率和減輕學生負擔的原則,注意質與量的問題和主體與主導的問題,才能把先進技術和先進工具應用于我們的教學活動中,切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萬波.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N].江蘇教育出版社200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