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愛》是夏洛蒂·布朗特在英國現(xiàn)實主義思潮盛行中維護女權意識的典型代表,敘述了一個矮小瘦弱的小女孩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人們的尊重,平等的相待,自由的愛情與獨立的人格。本篇論文將對此文學作品剖析,通過語言分析、結(jié)構布置、角色定位等文學層面揭示出《簡愛》中隱含的女性維權意識,并且將剖開這個架構,從矛盾對立交織中發(fā)現(xiàn)女性維權意識的萌芽、產(chǎn)生與發(fā)展。
關鍵詞:文學張力;女權意識;反抗;自由
伴隨時代的前進,女權主義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其提倡女性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男性享有一樣的權利,涉及政治,經(jīng)濟,法律,宗教,倫理等。這是一部自傳體小說,主人公簡·愛是一個善良聰慧的女性,由于出生背景卑微,受到各種磨難后,她形成了勇敢堅毅的性格,勇于追求自己的平等與自由。下面文章就分別從語言的張力和敘事的張力來分析《簡愛》,從而解讀其中的女權特征,展現(xiàn)以為時代性的女性如何獲得平等、自由和獨立。
一、從語言的張力分析簡為平等而戰(zhàn)
(一)象征與隱喻的運用
語言的張力是能指與所指的組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文學語言和日常人類的生活用語不一樣,它有豐富的涵義。喬姆斯基語言論中認為,文學語言的深層結(jié)構比日常語言的深層結(jié)構豐富,文學用有限的組合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涵義,讀者通過對文本的閱讀,來獲得深層的審美意蘊和文本內(nèi)涵,文學語言的張力存在于語言的能指與所指,形式與意義的不確定性與多義性之間。
(二)意象的選擇與角色安排
1.意象和意境的選擇
在小說中的意象,就是簡愛在和心愛的羅切斯特互相坦露心意的那天晚上,忽然下起的大雨,所指的就是這對情人未來愛情之路的坎坷辛苦與狂風暴雨般的歷練。
2.角色安排與鋪墊
我們作為一個生命,在上帝的腳下活著,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因為我們都來自上帝母親的手中,我們都渴望受到尊重,平等相待,英國最有名氣的不是蒸汽機,也不是工業(yè)革命的偉大成績,而是人們一旦提起英國,就會想到英國的紳士和淑女,這是上流社會交際圈最有娶也或者說是最無趣的一群社會群體代表。風度翩翩,文質(zhì)彬彬的英國人,可是在下層階級的社會,因為出身和命運的安排,就連受到尊重都難以實現(xiàn)。簡愛的娓娓敘述不就是這個社會的縮影嗎,讓我們透過這部著作看到歷史長河之后那些令人心酸的人們,如何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本該就有的平等和尊重,正如簡愛那樣的,后來在桑菲爾德莊園之后,在生無分文的窘?jīng)r之下,努力活著,在沼澤屋那個地區(qū)獲得了人們的歡迎和愛戴,因為她教孩子們學習法文,或者是畫畫、織補等知識和技能。
二、從敘事張力分析簡為自由而抗爭
(一)敘事視角的轉(zhuǎn)換
《簡愛》中的敘事視角從一開始就是第一人稱敘事手段,因為作者本來就是在敘述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來激勵后來者,第一人稱敘述的口吻能夠加深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親切感和無距離感覺,能夠在一些場景之中,讓讀者找到似曾相識的意識,進而引起共鳴,達到最大的藝術審美效果及審美蘊藉。
在洛伍德受到斑疹的疫情蔓延之后,很多學生失去了的寶貴的生命,簡愛堅強地活了下來。之后自己登了一則廣告,要為自己尋求一個家庭教師的職位,這在當時的時代背景是很少見的,有這樣覺悟的人少之又少,簡愛卻成功的找到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可以用自己的一雙手養(yǎng)活自己的工作,并且可以自由自在的工作。
(二)敘事時空的伸縮
從里德舅媽家里的蓋茨黑德莊園到念書的洛伍德慈善學校,再到桑菲爾德莊園,最后逃離到的沼澤屋,步步逼近,隨著主人公時間發(fā)展順序的前進,故事情節(jié)曲折而又漫長的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輾轉(zhuǎn)有序而且沒有失去故事個個情節(jié)事件的銜接。
語言是文學的物質(zhì)本象,而文章怎么敘述,怎么組織也同樣應受到關注,小說在敘述者的講述中體現(xiàn)著敘事的張力。如米歇爾·布托所說:”小說是敘述的實驗室“敘述者通過敘事視角、敘事節(jié)奏、敘述時空的轉(zhuǎn)換來彰顯文字的魅力。在《簡愛》中,有一些話可以讓我們汲取到精神上的養(yǎng)分?!澳切o論我做什么去討他們的歡心都始終厭惡我的人,我也應該厭惡他們;對那些不公平的懲罰我的人,我就應該反抗。她不久就要超脫于塵世風雨之外了,精神已掙扎著要脫離它物質(zhì)的居所,而當它終于解脫出來之后,將會飛到哪里去呢?”這是在面對命運不公的時候,簡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上的巨人,強大的內(nèi)心,值得我們學習,同時也是我們每個人活著追求的方向,心靈的自由奔放,情感的自由暢達,善良的自由揮灑,還有最珍貴的自由的靈魂。
簡在追求自己的愛情時,一開始是痛苦的,因為在這個以物質(zhì)金錢與權勢地位為主要基礎的時代,就好像是中國古時候的出身門第規(guī)則一樣,在人們的眼里,只有門當戶對的才可以結(jié)為連理,在英國,雖說工業(yè)革命帶來了生產(chǎn)的進步和國家的富強,經(jīng)濟上實現(xiàn)了歷史上的大增長,政治上也開始提倡民主和自由,開始三權分立。但是文化上,在倫理文化和關系到人們自身最緊密的婚姻門第狀況似乎還沒有太大的進步,但是簡無疑成了這個時代的奇葩,她愛上的人腰纏萬貫,地位權勢和家產(chǎn)爵位,而她知道自己的出身卑微,自卑曾淹沒了她,但是,在和羅切斯特的愛情產(chǎn)生、發(fā)展過程中,簡愛表現(xiàn)出來的真誠、自然、自尊自愛,讓這對情人的感情自然地流淌。但同時又保存了自己的人格尊嚴。
在與羅切斯特的感情的交流中,她和羅切斯特慢慢走上了一個節(jié)奏,越來越合拍,既有追求幸福所迸發(fā)的激情,不可抗拒的情感,也有彼此理智的沉思,可以說,他們兩個人心靈的對話,象一首優(yōu)美而又克制的抒情詩。在這場愛情里,他們不斷地額試探,盤問,交流,傾訴,把一個赤裸裸的心交給對方,即使相愛對他們來說會有痛苦和阻礙,甚至人們的觀看眼光,都會像一個個利劍刺傷這份愛情??墒?,理智和感性相互交織的復雜關系,讓主人公沉思,直到那天說要離開桑菲爾德,去到一個隔海相望的愛爾蘭時,簡毫無掩飾的大聲呼喊到,話不由自主的出來,眼淚奪眶而出,“一想到奧高爾太太苦果山莊就叫我的心寒了,更使我寒心的是想到似乎注定要把我同現(xiàn)在跟我一起散步的主人隔開的海水與波濤;最使我寒心的是想起那更遼闊的海洋——那隔在我同我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愛著的人中間的財產(chǎn)、地位和習俗。”
簡愛毫不隱晦的說,”離開桑菲爾德,我很痛苦,我愛它——我愛桑菲爾德,因為在這里我過著豐富快樂的生活,至少過了短短一個時期,我沒有受到踐踏。我沒有被弄的僵化,我沒有被埋在低劣的心靈里,沒被排斥在同光明活動,崇高的一切交往之外,我曾經(jīng)面對面的同我所尊敬的人,同我所喜愛的人——同一個活躍獨特,寬廣坦蕩的心靈交談過?!昂啇墼谧非髳矍椋蛲篮蒙钪?,真誠且坦蕩的面對這一切,不虛偽,不做作,也不矯情。她不看重金錢財富和珠寶華服,物質(zhì)生活的浮華在她看來不過是過眼云霄。強大的內(nèi)心,精神的富有是她的人生奮斗目標,并且鍥而不舍的追求,獨立、自由、平等。
參考文獻:
[1]韋萍.談《簡愛》的女性意識[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1996,2.
[2]朱虹.緊閉在“角色”里的瘋女人[J].外國文學評論,1988,1.
[3]梁晨.宿命的選擇——對《簡愛》中愛與女性獨立意識的重讀[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5).
[4]時玉珍.簡愛 人見人愛[J].電影評介,1996(2).
[5]毛竹生.簡愛的成長之路及其心理機制[J].邯鄲師專學報,2001(2).
作者簡介:趙君艷(1992—),女,河南漯河人,漢族,青海師范大學全日制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文學理論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