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教育誤區(qū)與對策

2017-07-25 08:45:42姚又瑋
小學教學研究 2017年7期
關(guān)鍵詞:人文教育誤區(qū)小學英語

姚又瑋

【摘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教書、育人兩者同等重要。然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對學生的人文教育的實施存在著某些誤區(qū)。本文通過課堂觀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對小學英語課堂中人文教育的誤區(qū)與對策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人文教育 誤區(qū) 對策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zhì)?!薄熬腿宋男远?,英語課程承擔著提高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豐富生活經(jīng)歷,形成跨文化意識,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然而,小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決定了課堂上的人文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無趣的“說教”上,甚至將人文教育作為“標簽”一樣“粘貼”在課尾,這樣學生不但不會產(chǎn)生共鳴,反倒在某種程度上讓他們反感。

那么,縱觀今日課堂中的人文教育,又是怎樣的呢?

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人文教育的誤區(qū)

1.情感教育的尾巴

筆者曾經(jīng)在某校開放日“同課異構(gòu)”活動中,聽過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第1課時)的公開課。上課的教師在語篇教學后,為了對學生進行春節(jié)文化教育,在快下課的時候說:Enjoy Chinese festivals(享受中國節(jié)日),Love Chinese culture(熱愛中國文化),OK? 當聽到學生整齊而響亮的“OK”的時候,教師的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似乎認為這節(jié)課已經(jīng)成功對學生實現(xiàn)了文化教育。由此,筆者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教育就是在一節(jié)課快結(jié)束時的“情感小尾巴”嗎?

2.與教學主題無關(guān)

有位教師執(zhí)教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A語篇,接近尾聲,教師結(jié)合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抗震救災、眾志成城”為主題,呈現(xiàn)了很多關(guān)于地震的畫面,并通過課件打出如下文字:The world is a big family. Lets help each other.這位教師通過再現(xiàn)地震中的一些場景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的熏陶確實具有一定的價值,但在主題為“The English club”的語篇教學中,這樣的情感教育顯然與主題不相吻合,甚至有點“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尷尬與牽強。

3.人文教育的形式主義

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 1 Who is younger? A 板塊主要圍繞兩對人物在年齡上的比較展開對話型語篇,課至尾聲,有位教師呈現(xiàn)了奧運精神:The Spirit of the Olympic Games: Stronger, faster and higher. 由于句子中的詞匯幾乎全是生詞,難度大大超過學生的英語語言知“形式主義”,是說給聽課老師聽的,而不是真心實意為學生而設計的。

由此可見,在當前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人文教育的落實存在著不少問題,那么,該如何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呢?

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對策

1.巧妙設計課堂活動,生成人文教育

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快下課的時候有意強調(diào)幾句“情感小尾巴”,這樣學生不但不能產(chǎn)生思想的共鳴,在某種程度上還會引起學生的厭煩心理。所以,我們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把教學內(nèi)容和人文教育的滲透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還要善于設計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把人文教育巧妙無痕地滲透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誘導、啟發(fā)、體驗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案例一:

就在那次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8 Chinese New Year(第1課時)的同課異構(gòu)活動中,另一位執(zhí)教教師課前讓學生玩猜謎游戲,得出謎底:春節(jié)的象征性元素“紅包”,一下子就切入了本課的主題——春節(jié)。然后進入文本的學習,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教師把板書設計成一個鞭炮的形狀,再次給春節(jié)這個主題加入了濃厚的文化色彩。在學生理解文本后,教師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人們過春節(jié)時做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如clean the house、stick the reversed Fu、stick paper cuttings、hang some couplets(貼春聯(lián))、watch Spring Festival Gala(觀看春晚)、wear new clothes、visit relatives、say “Gongxi, Gongxi.” 然后,再讓學生討論自己過春節(jié)時做的事情,最后滲透Enjoy Chinese festivals(享受中國節(jié)日),Love Chinese culture(熱愛中國文化)就顯得水到渠成。

案例二:

某位老師執(zhí)教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 8 Our dreams(第1課時),在了解班級學生的夢想之后,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what will you do? 有學生回答:I will study hard. 有的說:I will read many books. 還有的說:I will finish my homework every day... 在學生各抒己見之后,教師適時總結(jié):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該做些什么。這樣的啟發(fā)式教學活動大大地調(diào)動了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思維碰撞的語言環(huán)境,也為學生們夢想的實現(xiàn)栽下了一棵棵稚嫩的新苗。這樣巧妙的課堂活動的設計符合了課程標準的思想,提高了學生綜合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規(guī)劃、自主學習、自我探索的精神,在不知不覺間實現(xiàn)了對學生的人文教育。

2.深入挖掘教材內(nèi)容,凸顯人文教育

在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教材中,人文教育的內(nèi)容無處不在,有的卻是隱性的。對于顯性的育人元素,教師不能只看懂文本的字面意思,還須深入研究文本,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有效解讀文本中的育人元素,細化育人內(nèi)容。而對于隱性的育人元素,教師要善于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相關(guān)聯(lián)想,并根據(jù)教材所提供的情景圖片,促使隱性育人元素的有效顯現(xiàn),充分體現(xiàn)人文教育。

案例三:

上海版牛津小學英語5B Module 3 Unit 1 Changes(第3課時)

教學內(nèi)容:

The sky was black. Now, it is blue.

The leaves were green. Now they are brown...

本節(jié)課的主題是用過去式敘述“changes”。執(zhí)教教師首先從南京的四季變化開始教學,播放了一個體現(xiàn)南京四季變化的視頻,使學生對“the changes of the seasons”有個初步的認識。在呈現(xiàn)過程中推進語言的知識點,例如:It was winter. It was cold. Now it is spring. It is warm。引入春天,植物發(fā)芽、生長、開花(英文動畫視頻體現(xiàn)植物成長過程the changes of a plant),從這個植物一片葉子上的鳥蛋引出小鳥的成長過程(the changes of a bird),并推進語言知識點It was ...It could(couldnt)...然后觀看企鵝的生長過程(the changes of a penguin),并啟發(fā)學生用語言點說出企鵝的成長過程接著過渡到《成長的煩惱》中人物Carol的人生變化(the changes of a person),閱讀并理解文本,上升到the changes of life,教師再提供自己的成長過程及姚明、林浩、貝多芬這三個人物的成長過程,讓學生合作選擇其中一個人創(chuàng)作新的文本并進行語言輸出,最終幫助學生領(lǐng)悟“Life is full of changes. Changes make us change.”這一生命的真諦。從以上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執(zhí)教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在教材的基礎(chǔ)上再構(gòu)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深入挖掘了教材中的隱性因素,并將人文教育緊緊圍繞“changes”這一話題“不著痕跡”地融入到了課堂教學中,整堂課學生都在享受著人生變化的“情感大餐”,這樣的教學對學生整個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都是有益的,以及在未來的生活中,學生對人生的變化體驗也是非常深刻的。這樣的一節(jié)課,執(zhí)教教師真正實現(xiàn)了在“課堂中提升生命的質(zhì)量”。

案例四: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2 A new student (第1課時),課文內(nèi)容是中國學生楊玲帶外國新來的學生南希參觀自己學校的場景,課文中出現(xiàn)了there be 句型,這也是本課重點功能句型。單從文本看來,我們并看不出適合人文教育的地方,但執(zhí)教教師在語篇教學之后,同樣用there be 句型介紹了南希家鄉(xiāng)的學校的各種情況。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閱讀Nancy學校的方式,不但鍛煉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認識并了解國外的學校,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展了學生的眼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國際意識。實現(xiàn)這樣的人文教育,需要教師深入挖掘文本內(nèi)容,善于挖掘教材中的隱性育人元素,并產(chǎn)生相關(guān)聯(lián)想。

3.靈活把握教育時機,落實人文教育

一首樂曲之所以能震撼人心,往往是高潮迭起、激蕩起伏。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教師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未必是在課堂教學的尾聲階段,也可能出現(xiàn)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課始、課中、課末。教師要根據(jù)課堂教學活動,適時、適當、適度進行相關(guān)的情感熏陶。因為,人文教育不是為了展示,不能貼在教學過程的某個環(huán)節(jié),也不應作為一個環(huán)節(jié)拓展過遠,更未必一定在課尾,而應結(jié)合學習進程適時引導,有時只需一句話,有時可以體現(xiàn)在師生之間的交流中,讓學生獲得一些感悟。

案例五:

在教學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 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 A板塊語篇,根據(jù)語篇信息:David speaks English. 這時候,教師可引導學生適時適當展開交流:Do you often speak English? Can you speak English well? 以此為契機,引導學生多講英語,并努力將英語學好:Speak English every day. Speak English as often as you can. I think you will speak English well.這里的情感教育是在課中進行的,它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點睛之筆,而不是畫蛇添足,是課堂的真正需要,而不是為了情感教育而教育。

案例六: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第1課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的時候,提煉出語篇的重要信息:Mike is cleaning the table. Helen is washing the dishes.這正是情感教育的好時機,教師引導學生開展相關(guān)的語言拓展活動:Do you help your parents?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parents? Try to do some housework for your parents after school and at weekends. 教師抓準契機,適時引導學生,以此培養(yǎng)學生和父母共同承擔家務的意識,引導他們在放學后和周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由此可見,抓住情感教育的時機非常重要,我們要善于抓住人文教育的時機,落實人文教育。

4.貼近學生語言水平,實施人文教育

教師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一定要貼近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避免流于形式,走過場。語言要淺顯易懂,活動方式易為學生所接受。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案例七:

有位教師在教學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5 Seasons(第1課時)時,引導學生對四季進行小結(jié),并這樣進行人文教育的滲透:Today we talk about seasons. What we eat/do/wear/... in each season. But please remember: take care of yourself. Its easy to get a cold in spring.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在學生學習完四季的內(nèi)容以后進行的,教師用簡單的語言和學生進行交流、總結(jié),人文思想體現(xiàn)得自然、貼切、真摯,充滿了為師者對學生的關(guān)愛,讓聽課老師覺得對學生的關(guān)愛落到了實處,而不是給聽課老師看的。

案例八:

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第1課時),在學完文本——中國傳統(tǒng)的四個節(jié)日之后,教師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個問題: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Why? 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了節(jié)日的歡樂,加深了對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了解,繼而引發(fā)他們熱愛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和文化的感情。這種方式非常貼近學生的語言知識水平和生活體驗,于無形之中實現(xiàn)了人文教育的滲透。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人文教育不是教師簡單生硬的“灌輸”, 也不是裝飾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美麗的“標簽”,而是學生在教師巧妙的啟發(fā)和誘導下“悟”出來的,是學生自發(fā)產(chǎn)生的一種感受和體驗。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在“無痕”上下功夫,抓住適當時機,巧妙設計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人文教育。同時,英語教學中的人文教育也需要教師深入鉆研教材,努力挖掘人文因素,并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以知識為載體,有目的、有計劃地將人文教育滲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達到隨“語”潛入“課”,潤“人”細無聲的效果。?筻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錢希潔.英語語篇教學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3]朱浦.學科育人——潤物無聲 [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4(2).

本文為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yè)委員會“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英語教育的人文性研究”(課題編號:NAFLE011400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人文教育誤區(qū)小學英語
冬季洗澡的誤區(qū)
海峽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34
三角恒等變換中的誤區(qū)警示
2018年理財,要警惕這些誤區(qū)
海峽姐妹(2018年2期)2018-04-12 07:13:37
技工院校語文教學滲透人文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古詩詞人文教育淺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jié)合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8:52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46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58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9:32
清新县| 曲水县| 景洪市| 克东县| 正安县| 衢州市| 牙克石市| 苏州市| 阿荣旗| 余庆县| 宣武区| 汉寿县| 葵青区| 喜德县| 林口县| 海林市| 河津市| 海宁市| 古蔺县| 曲靖市| 南岸区| 扶绥县| 姜堰市| 乌拉特后旗| 肇源县| 都匀市| 滕州市| 苗栗市| 德格县| 象山县| 渝北区| 迁安市| 琼结县| 丰县| 新昌县| 连城县| 宣汉县| 宝坻区| 疏附县| 张掖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