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英杰
3500年前的早朝。
在莊嚴(yán)肅穆的宮殿里,商王的股肱之臣,內(nèi)務(wù)府總管捧著一堆光潔美觀,小巧玲瓏的貝殼,躬著腰,喜滋滋地向商王展示即將用于流通的錢幣。
看著這些在東海、南海的海浪里隨波逐流的貝類軀殼,滿臉喜悅的商王,思緒已在自己向往已久的大海邊。他的耳邊是海浪濺起的吶喊,是子民們打魚歸來的歡笑。他的眼前是海燕掠飛的身影,是成群結(jié)隊的海龜在白花花的海沙灘上孵蛋的慈愛,是貝類的軀殼隨著海浪的浮沉,在陽光里折射出的那一抹艷麗。他仿佛看到了那些貝類在海水里的生生滅滅,那些把一生的精華凝結(jié)成一層美麗軀殼的貝類,多像坐在王座上的自己,把一些可圈可點的事,讓史官執(zhí)筆,寫在竹片上,在靈魂升天后,將自己的高大偉岸,像美麗的貝殼一樣留于后人……
商王,終于在群臣的驚詫聲里清醒過來。他久久地打量著手中的兩枚經(jīng)過加工的天然貝幣。一枚長度約1.2厘米,另一枚長度正好長了整整一倍。他反復(fù)掂量著兩枚堅固耐磨,背面有槽齒的貝殼,覺得便于攜帶,槽齒也不影響審美的視角,可作貨幣使用……
商王的思緒里,中國最早的貨幣誕生了。大臣們資斧困竭里的期盼、軍隊資淺齒少的酬勞、王宮里的持螯把酒,觥籌交錯,在一枚枚貝殼幣里沉淀。
從公元前19世紀(jì)興起的貝殼幣,在我國泉書典籍里烙下了痕跡的貝殼幣,在商品的流通里,像春天的花木一樣欣欣向榮。許多仿制的貝幣悄然而生。骨貝、蚌貝、石貝……組成了一個貝幣的大花園。
300年后,公元前16世紀(jì)的青銅王國里。一枚仿制海貝的、改弦易調(diào)的銅質(zhì)貨幣,被快馬加鞭送進(jìn)了商朝的王宮。除舊布新的風(fēng),席卷了晚年的商朝,最早的金屬貨幣登堂入室,改變了一場錢幣的雨。
幾千年過去了。非洲的一些民族和太平洋的少許島嶼,仍沐浴著商朝貝殼幣的陽光。那種叫“加里烏”的“貝殼幣”,600個多姿多彩的貝殼幣,可買回一整匹艷光閃亮的棉布……
選自作者網(wǎng)易博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