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十一點,飛機從上海飛往瑞典,我意識到我即將來到這夢幻的國度——北歐。在這里,仿佛童話的古堡聳立哥本哈根郊外,自在的湖水徘徊在斯德哥爾摩城內(nèi)。游輪上暢觀海面日出,綠色的城市整潔明亮。短短七天,我沉醉,我愉快。
北歐的古堡
城堡在歐洲一向不少見,北歐也不例外。不同時期,不同風俗,不同用途的城堡比比皆是,無聲地述說著過去。
丹麥城郊,一座緊鄰海邊的城堡雄偉地矗立著。這座城堡建于中世紀,從古至今一直被稱為克倫堡。走向它的城門,有一條護城河橫在門前。它約有10米寬,長度則難以估計,一直連向海邊。走過橋,穿過紅磚砌成的門洞,面前又是一道護城河。這條河稍窄,但對岸是城墻,褐色的磚石貼著河,不會有半寸土地暴露在河的對岸。繞到城門,原來還有一道內(nèi)城的護城河,穿過這條深不見底的河,才剛剛?cè)氤恰?/p>
城門內(nèi),四周都是堡壘。有一座樓直通地下長廊。走進長廊,先前四周還有窗眼,慢慢就深入不見天日的地下。地下長廊由四通八達的甬道構(gòu)成,甬道很暗,我只能很慢地前進。盡管墻上有小電燈,但只能照出一小塊地方,余外全是昏暗。這里以前是戰(zhàn)時緊急掩蔽處,能容納一千多人和六周的補給。甬道有一處特別大,放置著五六個石槽大小般的容器,應該就是整個工事的糧倉了。過了糧倉,終于到了地面上。濱海的地方,都是它的炮臺。巨炮遍布海邊,炮口直指海面。
同樣在哥本哈根,有威風凜凜的要塞克倫堡,也有寶藏遍布的ROSE堡,還有金碧輝煌的阿馬琳堡,水晶宮。它們屹立在丹麥的大地上,無形中顯露著尊嚴。
進入阿馬琳堡這一曾經(jīng)的皇宮,面前一派富麗堂皇。隨著一道道門的打開,一間間風格迥異用途不同的房間出現(xiàn)在面前。一間書房,地方不算很大,也就和平常的書房差不多,但內(nèi)容著實不少。三面墻上,兩面被兩人高的巨大書柜遮得嚴嚴實實,書柜里擺滿了書。這些書書脊多是紅底金字或綠底白(或銀)字,個頭也不小,威風地排著,如同一隊待檢閱的士兵。另一面墻,被幾十支火槍占滿了。它們有的槍口向下豎掛,有的平掛著,不少扳機擦得很亮,映出一種威嚴之感。中央的木座木椅擺得很近,顯得大氣,一圈圓形的小椅恰到好處地擺著。其他房間,亦是有的厚重,有的精致,雖然看似不同,但都凸顯了城堡的富貴,繁華。
Rose堡是一座歷史較久的寶庫,地下室是個藏寶庫。從低矮的扶梯走入地下,面前是金光閃閃的世界。墻上純金鎧甲和畫有國旗的圓盾閃閃發(fā)亮,槍和劍閃著銀光,瓷器也布滿花紋,絢麗地立在展柜中。中央的平臺上,我看見了真正可稱宏偉的巨作。一個個方陣的純金士兵,只有幾厘米高,卻每個細節(jié)都極為逼真。弓箭手持弓待發(fā),步兵手持長矛,騎兵在馬背上手執(zhí)大刀,每個雕像雖不及兵馬俑的雄壯,但表情卻刻畫得極為細膩。有的怒發(fā)沖冠,有的氣吞山河般地豪放;有的凝神思索,考慮如何瞄準——無論中外,相同的是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
北歐的游輪
從斯德哥爾摩前往塔林,這回,我生平第一次在游輪上過夜,也生平第一次領略到大
海中的風情。
走到輪船碼頭入口,遠遠就看見那藍白相間的龐然大物——Silia游輪。其甲板就有五層樓高,白色中摻了幾道藍條。三根黑色的煙囪,立在梯形的船頂上,極其引人注目。
登上船,我們先找到艙房,安頓下來。艙房雖小,但有個橢圓的玻璃窗口,能看到非常不錯的海景。碧水中,一座座綠色密布的小島環(huán)繞著船。說是小島,的確很小,最小的和一間書房差不了多少,最大還不及這艘游輪。這些島嶼,不同的是大小,相同的是都被綠陰覆蓋。有些離岸不遠的島,上面還建著不大卻很精致的小屋。紅木墻掩映綠樹叢,淡淡白云漂浮其上,碧水和藍天環(huán)繞著這里……這真是讓我懷疑是否時光返回了遠古時期,一切那么平靜,一切那么淡泊逍遙。
晚餐后,我們到頂樓的露天大陽臺,這可是個觀景的好去處。站在船尾欄桿邊上,面前是開闊的海面。深藍的海水隨船的尾跡而分開,攪動成淡色的泡沫,恰似散開的琉璃。地平線上,是黑藍的海,抖動著,像是有風吹來。不久,地平線上,直飛來兩艘小艇。它們是僅容一人的小摩托艇,一艘綠,一艘白,在船邊穿梭。綠色的速度很快,一會兒從這里繞到船前,又從船前繞回來,激起一片晶瑩的白浪。白的也毫不遜色,帶起的浪讓小艇幾乎“隱形”。漸暗的天色下,雙船如雙刀,飛舞著砍開海面,飛濺出玉屑銀末般的浪花。
當兩艘船駛走時,我們回到內(nèi)艙。
海上日出
第二次乘游輪過夜,是從赫爾辛基返回斯德哥爾摩的船上。晚上,我還是呆在船內(nèi)部,在密布各種設施(真的,這船完全是個購物、游樂、餐飲三合一的移動賓館)的走道上閑逛。但早上,因為上次睡過頭沒看成日出,所以這回我決定,早上絕對要早起看日出。
凌晨五點多,我被媽媽設定的鬧鐘拉下床,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日出。走到船尾甲板,天空還是一片黑,隱隱透出暗藍。海風凜冽,從四處吹來,帶來冰凍般的寒意。迎著冷風,我一下就跳進沙發(fā)墊堆里,縮在沙發(fā)墊里緊盯著出現(xiàn)紅光的左側(cè)。一分鐘,兩分鐘,五分鐘過去了,那濃云堆里的太陽還是窩著,連頭都不露一下。又過了五分鐘,濃云在散開,太陽泛出一層光暈,隱隱約約地散著微光。我趕快拍照,照相機舉起的一刻,那微光又被兩面夾擊的烏云擋住,變成陰沉沉一片。云霧是深黑色的,像頂禮帽罩著太陽,也罩住了大部分光芒。但光芒還是有一些未被遮住,透過較薄的地方把白云映成了彩霞。隨著太陽越來越亮,霞光也越來越明。云層薄的,已完全呈大紅,云層厚的,也有淡粉透出。環(huán)顧四周,云全成了畫,天空則成了大畫卷,色彩無一不有,壯美萬分。
又過了一會兒,云的色彩更為豐富,橙、綠,甚至還有淺藍、深紫,拼接著,描繪著,一幅巨作橫貫天際。我毫不遲疑地按下快門,留下這幅巨作。
北歐的環(huán)保
飛機在斯德哥爾摩上空滑行,從舷窗看去,下面是一片綠和藍的世界。幾座不算高的樓房穿插在綠樹和大片的草坪中,周圍是碧藍的湖水環(huán)繞著一個個小島。
這座城市確實不小,而且風景和環(huán)境都不錯。但是,室外垃圾桶似乎不多,也沒見到幾輛垃圾車。垃圾都去哪了呢?直到一次計劃外的行程,我才明白原委。
從斯德哥爾摩小鎮(zhèn)西格圖納到烏普薩拉的路上,導游開車帶我們到一個垃圾場去看一下。到了地方,我發(fā)現(xiàn)一點也不亂,可以稱得上干凈。十幾個集裝箱放在地上,每個都有標牌(大概是用來標出種類),里面滿滿當當。導游說,在周末,每個家庭都會開車來這里,把所有垃圾分類扔到集裝箱里。我仔細一看,天啊,還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找不到。紙、玻璃、鋼管、瓷器、塑料——全都井井有條地分開放著。類別清晰,就如一罐飲料,罐子會出現(xiàn)在金屬類,吸管在塑料類。分類過后,怎么處理呢?原來,這里放的材料絕大多數(shù)是可回收的,會用車裝到處理站去回收利用。就算是爛了的菜和水果,也會放到沼氣池去生產(chǎn)能源。廢棄磚瓦,甚至舊燈泡什么的建筑垃圾,都能物盡其用。較常用的填埋,這里幾乎完全不用,對自然環(huán)境沒什么污染。
看著巨大的回收站,我為之震撼。十幾種垃圾,如此環(huán)保的處理,造就了這樣一個生態(tài)都市。雖為首都,但無高樓大廈,雖范圍廣,但處處有美景。斯德哥爾摩就是這樣一座城市。
倒霉的時差
出去之前就知道斯德哥爾摩時間比北京時間慢6小時,到了瑞典,才發(fā)現(xiàn)這個時差真是讓人崩潰。
飛機上一切太平,該吃吃,該睡睡,該看電影看電影,沒有時差的影響。飛機在阿姆斯特丹轉(zhuǎn)機,隨即降落在斯德哥爾摩。出機場,還沒覺有什么問題,因為這里的早上八九點,也就是北京時間下午兩三點。玩了幾個景點,午飯后,該去乘游輪了。誰知,下午三點半,我就累得頭昏腦脹。沒辦法,這可是我老家的夜里九點?。∧懿焕蹎??半夢半醒地上了船,往艙里一倒,躺著看風景。看了一會兒,就該吃晚飯了。六點半,這相當于半夜的十二點半,我的時差還沒有調(diào)呢??粗蛔雷赖淖灾?,我簡直沒力氣動一下子盤子了!晚上,我在艙里睡覺。凌晨三點,我似乎醒了一下,因為是北京時間早上九點。周圍漆黑一片,只有船在波濤中蕩漾?!斑B睡覺都不讓人安生!”我想,但又馬上讓自己盡力睡著。大約一個多小時,我又睡著了。
去的時候被時差害慘了,剛過了一個星期,時差調(diào)過來了,卻該返回了。照樣在飛機上睡,也在車里睡?;貋恚彩窃撍凰?,卻得中午12點起(北京時間)。晚上醒過幾次,最慘的一次是27號那天晚上,幾乎沒睡一會兒,全都在醒著。時間全得減六小時,天天累得要死。
至于生物鐘,倒來倒去,睡了多長的覺也沒法調(diào)準。好了,我先不寫了,已經(jīng)10點了,要知道,這可是斯德哥爾摩凌晨4點?。?/p>
這就是北歐,一塊純凈的樂土,一處生態(tài)的家園。
選自《青海湖》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