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半田昌之(著) 〔中〕邵晨卉(譯)
(1.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 日本東京;2.浙江大學 浙江杭州 310028)
日本博物館的現(xiàn)狀與課題
〔日〕半田昌之(著)1〔中〕邵晨卉(譯)2
(1.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 日本東京;2.浙江大學 浙江杭州 310028)
日本博物館的誕生源自于明治維新所推行的近代化政策,成為政府用于完善社會教育的常設機構。自1951年日本《博物館法》頒布后,日本博物館歷經(jīng)二十多年的建設高峰期,隨后受日本社會經(jīng)濟變動的影響而面臨嚴峻的運營危機,陷入“博物館的寒冬時代”。在此期間,日本博物館政策發(fā)生了巨大變化。根據(jù)文部科學省的年度社會教育調(diào)查和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的綜合調(diào)查結果,日本博物館一方面面臨財政嚴峻、預算和人員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需要開展新的活動傳承歷史文化。
日本博物館 《博物館法》 宣傳教育 使命 志愿者
1867年明治政府成立后,實行了一系列以歐美各國為原型的近代化政策,日本的博物館即誕生于這一過程中。
日本由于參加了幕末至明治初期的以歐洲為中心舉辦的“博覽會”,明治政府認識到了博物館的教育效果,并以此為契機,開始關注作為社會教育設施的博物館。之后,“內(nèi)國勸業(yè)博覽會”在日本國內(nèi)舉辦,作為向日本國民傳播日本歷史和文化的啟蒙場所取得了成功。明治政府意圖活用博覽會的這一社會作用,力圖將博物館完善成為社會教育的場所,這可以說是明治以后日本博物館實現(xiàn)發(fā)展的出發(fā)點。
此后,以國立博物館為中心,設立了美術、自然科學、歷史、動物、水族、植物等領域的博物館。1951年,日本制定了《博物館法》,作為支持日本博物館政策的基本法律,在展示博物館應有姿態(tài)的同時,也承擔起博物館振興的職責。
《博物館法》制定時,日本博物館數(shù)量僅近300家。此后,從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隨著日本經(jīng)濟高速發(fā)展,社會日趨穩(wěn)定,日本博物館迎來了建設高峰期,不僅多數(shù)都道府縣和市町村建立了公立博物館,而且具有特色的私人博物館也有很多。但是在泡沫經(jīng)濟破滅后,經(jīng)歷了國家和地方的財政危機、行政改革,博物館受到極大的影響,面臨嚴峻的運營危機,陷入“博物館的寒冬時代”。博物館政策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國立博物館的獨立行政法人制度(2001年)、公立博物館的指定管理者制度(2003年)和影響私立博物館運營的公益法人改革(2008年)等新制度確立,在應對新制度時,日本博物館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課題,他們在苦心運營、解決課題的同時,至今仍不斷摸索著新的博物館姿態(tài)。
本文在概述日本博物館現(xiàn)狀的同時,梳理出主要課題。在此基礎上,擬說明日本博物館為解決面臨的課題所重點采取的策略,并考察博物館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1.博物館的數(shù)量、類型和設立者
現(xiàn)在雖然很難準確地把握日本有多少博物館,但根據(jù)文部科學省的2015年度定期調(diào)查結果,日本目前共有5690座博物館。其中綜合博物館450座、科學博物館449座、歷史博物館3302座、美術館1064座、野外博物館109座、動物園94座、植物園117座、動植物園21座、水族館84座。博物館的建立者有國家、都道府縣及市町村(地方公共團體)、企業(yè)、財團法人、宗教法人、個人等。
2.依據(jù)《博物館法》的博物館定義與劃分
《博物館法》所定義的博物館是“以收集、保管(包括培養(yǎng))、展示有關歷史、藝術、民俗、產(chǎn)業(yè)、自然科學等資料,在教育的考慮下,供一般公眾利用,并為助力其教育、調(diào)查研究、余暇活動等進行必要的事業(yè),并以有關這些資料的調(diào)查研究為目的的機構”。不過,法律上日本的博物館分為“登錄博物館”、“博物館相當設施”和“博物館類似設施”三種。本文雖不詳述,但在日本的博物館中,適用《博物館法》的博物館僅有“登錄博物館”和“博物館相當設施”,其他的博物館屬于“博物館類似設施”。文部科學省所統(tǒng)計的5690座博物館中,1256座是登錄博物館、博物館相當設施,其余的4434座是博物館類似設施。
表一//日本博物館2014年入館人數(shù)排名
3.博物館利用者人數(shù)
根據(jù)文部科學省社會教育調(diào)查顯示,2014年全年的博物館入館人數(shù)達2.7991億。按入館人數(shù)多少,各類博物館排序如表一。
若將上述人數(shù)換算為各類博物館的平均每館入館人數(shù)加以排序,則各類博物館順序如表二。
由此可見,在各類博物館中,入館總人數(shù)排在第一位的歷史博物館,其平均每館入館人數(shù)卻排在了最后一位。這反映了實際狀況,即歷史博物館在日本是數(shù)量最多的博物館,但很多是小規(guī)模的地方博物館,入館人數(shù)很少。盡管水族館和動物園、植物園等館舍數(shù)量相對較少,但利用者多以觀光和休閑為目的參觀游覽,這些館平均每館入館人數(shù)卻較多。
自1974年以后,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為了掌握博物館的管理運營狀況,對全國博物館實施綜合調(diào)查[1],并記錄歷年的變化。最近的一次調(diào)查是在2013年實施的,向全國4096家設施發(fā)送了調(diào)查問卷,共收到了2258家設施的回復,占總數(shù)的55.1%。本節(jié)從2013年調(diào)查結果中選取主要項目,與過去的調(diào)查進行比較,進而梳理出日本博物館的實際情況。
表二//日本各類博物館2014年平均每館入館人數(shù)排名
1.博物館的開館年份
根據(jù)2258家博物館回復的開館年份,可知1980—1997年間迎來了新館開放的高峰,每年新開館50~70家。1998年開始減少,2003年以后開館數(shù)量急劇下降。由此可見,由于經(jīng)濟狀況惡化等原因,設立新博物館的困境將一直持續(xù)。
2.公立博物館的管理運營
在2258家博物館中,1701家是都道府縣、市町村設置的公立博物館,其中的67.2%屬教育委員會管轄。若分別按“都道府縣”、“市”、“町村”看,都道府縣所建的博物館,屬教育委員會管轄的僅有34.2%,比例較低,與市町村所設的展館相比,首長部局[2]管轄的比率高。由此可見,都道府縣所建的博物館呈現(xiàn)與教育委員會脫離的趨勢。
另外,已回復的1701家公立博物館中,27.0%引入了指定管理者制度,委托管理運營的機構,最多的是“身為設立者的地方公共團體出資的公益財團法人”。委托契約時長為五年的情況最多,占了62.4%。此外,75.3%的博物館將館內(nèi)所有的業(yè)務都委托給了指定管理者。
3.職員的配置
配置在編館長的博物館占整體的54.0%。未配置在編館長的942家博物館中,配置在編副館長的占20.3%,未配置副館長的占72.9%。
關于館長以外的職員,在已回復的2161家博物館中,配置正式在編職員的占83.4%,配置了非在編職員的占53.9%。平均每館配置在編職員6.32人,非在編職員2.40人。從業(yè)務分工看,在編和非在編職員都以“學藝、事務管理類職員”人數(shù)最多,在半數(shù)以上的館中并未明確區(qū)分學藝類職員和事務、管理類職員。另外,七成以上的館雇傭臨時雇員(兼職、打工),而近五成的館經(jīng)常雇傭臨時雇員開展工作。
4.積極開展的各種活動
關于“舉全館之力開展的活動”的調(diào)查,在“調(diào)查研究活動”、“收集保存活動”、“展示活動”、“教育普及活動”和“娛樂”五項中,按重視程度選出前三項?;卮鹋旁诘谝晃坏摹白钪匾暤幕顒印笔恰罢故尽保?2.2%),隨后的順序是“教育普及活動”(17.3%)、“收集保存活動”(10.0%)和“調(diào)查研究活動”(6.8%)。顯然,最重視“展示”的館占了絕大多數(shù)。
根據(jù)文部科學省和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的兩大調(diào)查結果,上文概述了日本博物館的現(xiàn)狀。本節(jié)將基于調(diào)查結果,對日本博物館面臨的主要課題進行考察。
1.財政課題
博物館運營所必要的年預算的增減情況,預算增加館(25.4%)、預算減少館(26.6%)以及預算無變化館(28.7%)比例大致相同。但是這十多年來,大多數(shù)博物館的預算年年削減,尤其是公立博物館,每年預算被強制性地一律比前一年減少10%或5%,也有很多博物館已經(jīng)到了無法再節(jié)約的極限。因此,即使有25%以上的博物館預算增加,其狀況也不容樂觀。
2.職員配置的課題
如前所述,幾乎沒有博物館配置運營方面職員,這種狀況一直在持續(xù)。在博物館全體配置人員中,擔當博物館事業(yè)核心的學藝員也是少數(shù)的,雖然正在增加,但在編職員人數(shù)持續(xù)減少,非在編職員增多,這一趨勢越來越顯著。特別是在引入指定管理者制度的公立博物館中,非在編學藝員的比例也在不斷提高。
學藝員的專業(yè)性需要一定時間的經(jīng)驗與知識積累,其見識與經(jīng)驗的繼承是最令人擔心的大課題。
3.資料收集和保管的課題
資料的收集也與財政課題相關。對博物館而言,長期計劃性的藏品收集是重要職能。不過,十多年來嚴峻的狀況并沒有得到改善。有關購買預算的調(diào)查中,52.7%的館回應沒有購入經(jīng)費,加上年購買預算不足100萬日元的館,所占比例超過八成,影響博物館基本功能實現(xiàn)的嚴重狀況一直持續(xù)著。
同時,作為保管藏品重要設施的庫房也面臨嚴重問題。在回答庫房調(diào)查問題的博物館中,庫房“基本滿庫狀態(tài)”(27.4%)和“藏品放不下”(19.1%)兩者相加近全體的半數(shù),可以看出博物館整體都面臨庫房空間不足這一共同的問題。從設置者類別看,國立博物館“庫房放不下”的占30.8%,而很多公立博物館的庫房也不富余,未來可能會出現(xiàn)不得不限制新資料入藏的問題。
4.運營形式的多樣化和制度的課題
上文已提及,在社會狀況的變化中,日本博物館的運營形態(tài)呈現(xiàn)多樣化,變得更為復雜。也與《博物館法》相關,依《博物館法》的登錄博物館與博物館相當設施合計僅1256家,余下的約4400家是博物館類似設施,博物館登錄制度本身無法發(fā)揮有效作用的狀況一直持續(xù)。在2008年討論《博物館法》修正時,也曾議論過這些課題,但最終未能實現(xiàn)修正。為此,《博物館法》和實際的博物館運營狀況存在很大的偏離,《博物館法》作為法律已陷入機能不全的狀態(tài),很有必要為再次修正進行討論。
如上所述,日本博物館在現(xiàn)狀中面臨很多課題,另一方面又必須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作用。為此,各博物館作出多種努力,開展日常的活動。本節(jié)將介紹博物館一線奮斗的主要事業(yè)。
1.使命的明示和評價
博物館的目的和使命作為各博物館在活動時的基本方針,是否用易懂的語句向利用者進行明示?對于這一調(diào)查問題,約八成的博物館回答,通過博物館主頁、印刷品等進行了明示。
另外,關于對博物館發(fā)展事業(yè)結果的重新審視、檢討和評價,約三成的博物館回答實施定期的自我評價,引入外部評價的博物館只有20%左右,不過博物館方面通過實施事業(yè)評價以提高活動質(zhì)量的努力一直在不斷投入。
2.危機管理的對應
2011年發(fā)生的東日本大地震,給博物館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博物館至今仍在復興中,而基于這一大規(guī)模災害的經(jīng)驗,博物館的危機管理體制也在逐步發(fā)展。以往博物館設施的災害對策多以火災為對象,但是此次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40%以上的博物館設施配備了應對包括地震等大規(guī)模災害的體制,同時制作了防災指南手冊。
3.加強宣傳功能
各館認識到宣傳活動對博物館活力化的必要性。在許多博物館面臨的財政挑戰(zhàn)中,他們下功夫選擇預算較小的宣傳手段,在諸多方面加大力度,如向大眾傳媒等配送博物館資料(73.9%),網(wǎng)站運營(86.4%),活用社交網(wǎng)絡(SNS)等發(fā)布信息(24.6%)。
4.與學校教育的合作
關于與學校教育的合作體制和合作狀況,實行“設置與學校聯(lián)絡的專員”或“嘗試與教育委員會合作下的學校合作”的博物館都占34.9%,與其他項目相比,這一比例很高。
在與學校的合作或與學校教育的關系中,最常見的情況是“作為課程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兒童、學生來館”(“經(jīng)?!?0.7%、“時不時”50.0%)。另外,“經(jīng)常”和“時不時”的回答合計超過50%的項目有“作為遠足或修學旅行等活動,學生、兒童來館”、“作為職場體驗的一環(huán),學生、兒童來館”、“學藝員在博物館指導兒童、學生”、“針對學校相關人員舉行來館的事前說明會”等。
5.志愿者的活用
接受志愿者的館占全體博物館的37.4%。按館類別看,接受志愿者較多的是植物園(60.0%)、理工[3](58.3%)、動物園(55.8%)、綜合(53.2%),這些類別中都有半數(shù)以上的館接受志愿者。從設置者類別看,“都道府縣立”博物館接受志愿者的比例明顯更高,占65.5%。
另外,關于志愿者擔當?shù)臉I(yè)務,在以往的調(diào)查中,多是輔助學藝員的業(yè)務,諸如整理資料等。但現(xiàn)在已顯現(xiàn)出的趨勢是轉(zhuǎn)向與入館者服務有關的提供導覽、展覽解說等業(yè)務。此外,更積極地讓志愿者參與到博物館的運營或與事業(yè)相關的展示企劃、準備工作等的比例也有增加趨勢。
上文參照兩大調(diào)查結果,概述了日本博物館的現(xiàn)狀和課題。
約5700家博物館的運營情況是:一方面,面臨財政嚴峻、預算和人員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基于博物館傳承歷史文化、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也需要開展新的活動。這也留下很多必須努力探討的新課題,例如要開展更貼近使用者需求的活動,或者進一步完善無障礙設施、通用設計,推動多語言化以滿足海外利用者,發(fā)揮觀光資源的作用、對地方振興做出貢獻等。
基于此,我們希望最大程度地借助2019年在京都召開的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ICOM)大會的機會,與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相關人員交流、討論,傾聽他們對日本博物館的直率意見,尋求解決課題的積極方案。
[1]譯者注: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實施的“博物館綜合調(diào)查”,實施的時間間隔大約五年左右,對日本國內(nèi)博物館的運營狀況等相關情況開展綜合調(diào)查。
[2]譯者注:指自治體首長直接有人事、行政權的部門。
[3]譯者注:日本的“理工”博物館指的是科學技術類博物館,如科技館、產(chǎn)業(yè)博物館、海洋博物館、天文館等。
Present Status and Challenges of Museums in Japan
Masayuki Handa1Translated by SHAO Chen-hui2
(1.Japanese Association of Museums,Tokyo,Japan;2.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28)
The birth of museums in Japan was a result of the modernization policy implemented in the Meiji Restoration,under which the museum became a social institution contributing to social education.Following the issuing of the Museum Act in 1951,museums in Japan went through a over two-decade long period of rapid development.However,affected by the fluctuation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y,museums in Japan have fallen into“the severe winter time”facing great challenges in operation.As a result,museum policies in Japan have underwent drastic changes.The annual report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Culture,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Japan and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from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Museums show that museums in Japan are facing problems of funding and manpower shortage.They are encouraged to develop new programs to preserve history and culture.
Japanese museums;Museum Act;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mission,volunteers
G260
A
(責任編輯:黃洋;校對:王霞)
2017-05-05
半田昌之(1954—),男,日本博物館協(xié)會專務理事、ICOM-JAPAN事務局長,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館學。
邵晨卉(1986—),女,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區(qū)域博物館、博物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