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澤
摘要:在信息技術水平飛速發(fā)展的當下,人們也因此而進入了信息化時代,計算機逐漸的在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得到很好的普及,可以說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許多便利,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提高對人才信息技術水平的要求。在這樣發(fā)展的大背景下,我國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也逐漸被推上日程,尤其是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不管他們是選擇就業(yè)或者是就讀大學,都必須要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除了工作外到了大學計算機學科被列為一門必修課程,且具有嚴格的考核機制,所以高中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在高中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幫助學生能夠更好的參與到今后深層次的學習中。本篇文章將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淺談合作學習法在能給信息課堂教學帶來的效益。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信息技術;意義與策略;合作學習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許多教師都十分喜歡應用的一種合作學習模式,它主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為主,引導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對學習內容進行討論和交流,以此使得小組內所有成員相互帶動、互幫互助,達到集思廣益的良好教學效果,進而從根本上提高班級學生的學習效率。那么在高中信息技術學習中教師應該如何利用這樣合作學習法的方式來推動信息課堂的發(fā)展呢?下面我將對合作學習法展開探究。
一、合作學習法的概訴
合作學習法,顧名思義就是在合作學習情境下展開的一種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法從推出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得到了十分快速和穩(wěn)定的發(fā)展,因為許多學習學習內容較復雜,所以很多教師都喜歡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班級中的學生利用小組分配的方式組織起來,借助一起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小組內所有的學生都能集思廣益,進而更加輕松的完成學習內容。因為高中信息技術學習內容較復雜,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信息技術學習理論知識并能夠合理的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實踐操作中,教師應該要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小組分配工作,以此引導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借助合作學習的方式積極的參與到信息技術課堂學習中,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學習素養(yǎng)。
二、課程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素質教育學習科目,相對來說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所追求的主要教學目標,所以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教師應該要更佳關注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因為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在互幫互助的學習情境中展開學習,這樣才能將信息技術學習的課堂變得不再枯燥,學生也能在合作的過程中更加輕松的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在學習“搜索引擎”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因為幾乎使用過電腦的學生都知道如何利用谷歌或者是百度等軟件來進行資源搜索,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沒有必要再重點講解操作的方法。雖然學生都會使用百度或者谷歌等軟件來搜索資源,但是還有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有效的關鍵詞來搜索資源,在這基礎上教師便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給班級中若干個學習小組布置不同的搜索任務,如某一小組的搜索任務是習近平對我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支持,某一小組的搜索任務是各大地區(qū)最重視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等等,以此類推。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班級中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中,并在搜索的過程中學會找到更多相關的關鍵字,以此幫助學生全面掌握這一章節(jié)的學習內容,進而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三、加強課程學習的合作性
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學習內容較多且復雜,許多學生因為在學習了新的內容之后幾乎不會再進行第二次操作,所以常常會出現(xiàn)“學了新的、忘了舊的”這樣的不良學習情況,進而大大的降低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效率。為了使學生能夠養(yǎng)成正確的信息技術學習學習態(tài)度,教師必須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信息技術內容做好筆記記錄,以此幫助他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翻閱筆記,進而回想起信息技術學習內容。因為信息技術學習是以實踐操作為主的,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做好學習筆記,在這基礎上教師便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合理的引導學生學會分配筆記記錄工作,進而讓小組內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合作情境中積極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以此從根本上提高信息技術學習的效率和質量。例如,在學習如何制作“演示文稿”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時,因為演示文稿富含圖片、文字以及視頻等多種不同類型的內容,所以涉及操作步驟較為繁雜,在這基礎上教師便可以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所有小組成員都負責自己組內演示文稿的其中一個內容。即負責其中一小部分演示文稿制作內容的筆記,這樣才能相應的減少學生的筆記記錄壓力,接著組內成員再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整合,將所有成員記錄的筆記整合起來便形成了一份完整的“演示文稿”操作筆記,最后再利用復印的方式給組內所有成員人手一份筆記,由此從根本上提高筆記記錄學習的效率。
四、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作用
雖然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以學生作為學習主體而展開的學習方式,但是這并不代表教師就能因此而不用參與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因為合作學習具有不確定性和不穩(wěn)定等特點,它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課堂學習時間,而且還對課堂教學秩序起帶來一定的考驗。如果教師不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做好引導工作,那么將會使得課堂學習氛圍變得十分嘈雜,小組合作學習也未能發(fā)揮出它能給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效率。為了提高信息技術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做好監(jiān)督工作,以此引導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益。
結語:
總的來說,信息技術素養(yǎng)是現(xiàn)代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學習素養(yǎng),學生只有具備了良好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才能更好的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并滿足各大企業(yè)以及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所以眾多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的參與到信息技術學習中。
參考文獻:
[1]唐秀榮.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朱梅.淺談高中信息技術學科學生自主合作的有效性[J].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2013(9):51-52.
[3]顧建軍,李藝,董玉琦.技術課程標準(試驗)解讀[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