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香
[摘要]教學評價是英語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信心。在實踐中,教師可從針對性、激勵性及創(chuàng)造性三個角度巧妙利用評價,使學生不斷體驗進步和成功的快樂,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評價;針對;激勵;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068(2017)21005801
評價既影響教師的教,又涉及學生的學,是課堂教學及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實際課堂中,教師要有效發(fā)揮教學評價的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有很大幫助。下面,我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從評價的針對性、激勵性及創(chuàng)造性三個角度,談一些建議。
一、評價有針對,符合學情
枯燥的評價是教學過程中最常出現(xiàn)的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用“Good”“Very good”的評價,任何一個銜接處都是“Good job!Then...”。這樣的評價單一且枯燥,雖然符合教學的共性,卻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導致評價如走過場般,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在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到教學的共性,又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適當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以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內(nèi)容及評價用語進行評價。
例如,對于發(fā)音很標準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Your pronunciation is very beautiful.”對于性格內(nèi)向、發(fā)音膽怯的學生,教師可以這樣鼓勵:“Louder, please. Your voice is beautiful!”對于回答遲疑或是不完整的學生,教師可以鼓勵:“Think it over!You can do it better!”此外,不同場合,教師的評價也應有所不同。例如,在Song time板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一些兒歌或chant口令開展評價活動。再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6《Colour》這一課中,我就以顏色red,yellow,blue進行評價區(qū)分,以小兒歌的形式進行激勵評價,如“red,red,red apple,you are a red apple”。通過這樣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評價發(fā)揮更大的教學作用。
二、評價有能量,充滿激勵
以激勵為主,開展發(fā)展性評價是新課程改革下教學評價的主流。在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充分提高評價的激勵性,把評價作為推動課堂教學的有力手段,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教師除了在評價用語上精心雕琢以外,還要在評價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話題,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課堂的評價量表。
例如,在教學Unit 6《Colour》這一課的Fun time中,我利用變色龍會變色的特點,設計了以變色龍為媒體的評價量表,通過它的變色,開展句子接龍游戲,并以小組集變色龍的評價方式,適當引入競爭機制,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此外,在設計課堂評價表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堅持將評價表從頭貫徹到尾的教學原則,與學生溝通好評價的規(guī)則,創(chuàng)設生動、具體、有挑戰(zhàn)性的評價情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評價中,成為評價的小主人。如此一來,評價才能成為教師教學的動力,而非課堂的擺設。
三、評價有創(chuàng)新,豐富形式
學生不僅是評價的客體,更是評價的主人。因此,教師要嘗試將評價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參與評價的過程中增強英語學習的信心。課堂教學中,我時常開展小組評價、自我評價、交流評價的互動活動,把學生自主評價納入他們的成長記錄袋中,強化他們的評價意識,讓評價成為英語課堂的常態(tài)。
例如, 在教學譯林版英語Unit6《Whose dress is this?》這單元時,我將Story time對話中的新詞匯a coat,a dress,a shirt,a sweater,gloves,jeans,shorts,trousers等變成一張張卡片小任務,各小組以抽卡片的形式抽取任務,開展小組間的對話,并通過小組間的交流展示進行組間評價,完成小組星級評價表。通過這樣的小組交流活動,學生獲得了自主實踐、自主評價的機會,提高了自主評價的能力。
總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簡單而枯燥的評價用語習慣,有意識地更新、創(chuàng)新評價的內(nèi)容與形式,讓學生在每一堂英語課中都充滿期待,使課堂充滿活力,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
(責編容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