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
摘要:高校政府采購供應商的選擇是高校政府采購工作的第一要素,它既影響采購部門的服務性,也影響著高校健康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本文從高校政府采購供應商管理的現狀出發(fā),結合高校日常采購工作的實際情況,提出完善高校供應商管理機制的建議,以期讓“政府采購之花”綻放得更加絢爛。
關鍵詞:高校;政府采購;供應商管理
一、引言
高校政府采購管理工作既是采購人員的本職工作,更是服務于全校師生的窗口,高校的日常辦公、教學、科研等方面都與采購工作密不可分,就目前而言,高校供應商的選擇都是圍繞“價格、服務、企業(yè)資質”這三個原則進行展開,在這三方面中,價格往往放在首要地位。正是這種以價低中標為導向的采購模式,越來越受到高校師生們的質疑,如高校在建工程坍塌致死事件,貴州劣質圖書進入高校校園,各地高校出現學生在用餐時食物中毒等等,這些都極大程度地損害了公眾對采購工作的信任度,帶來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同時這些事件的背后都隱藏著一個共同點,就是對采購工作把關不嚴,讓供應商以價低物次方式中標并將不合格產品投放到高校當中。就高校政府采購物資而言,確定中標的原則并不是價格越低越好,同時也是對采購工作一直以來以“同等的物品花最少的錢,同等的資金買最多的東西”模式提出了挑戰(zhàn)。因此選擇并管理好供應商對保證高校日常工作的穩(wěn)定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高校政府采購供應商管理的現狀
1.高校發(fā)布采購信息的渠道有限,信息的不對稱導致許多供應商無法第一時間得到采購訊息,同時高校政府采購具有“采購品目種類多、批次多、單項量小而總量大”的特點,這就導致高校的日常采購難以做到每項物資通過招標的方式確定中標商,在日常采購工作中往往將這種批量小、批次多、單價價值低的物資采購僅通過詢價方式完成,這就很難做到將詢價工作覆蓋到盡可能多的供應商。
2.項目的短暫性導致高校與供應商之間關系只能維持有限的一段時間,無法形成一種長期有效的互惠互利的關系,這樣就可能會出現某些供應商隱瞞自身真實的企業(yè)狀況,通過制造虛假的資質材料,將自身打造成“優(yōu)質供應商”來應標,同時在合同履約期間私自通過更換設備的品牌或型號降低了招標文件的參數指標和技術要求,以期降低成本獲取高額利潤。這樣不僅會給師生安全帶來隱患,同樣也損害了學校的利益。
3.尚沒有建立完善的供應商評價體系。由于學校的管理水平所限,對供應商的管理還只停留在感性認識,沒有形成科學的考核指標,更沒有形成一套嚴格的評價體系,因此對供應商的服務沒有理性客觀的評價結果很難激發(fā)供應商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學校也難以做出是否為優(yōu)質的供應商的評判。
4.采購部門管理人員專業(yè)能力有限。許多高校從事政府采購的工作人員并沒有定期或不定期地學習政府采購的法律法規(guī)及招投標細則,僅憑借以往的采購經驗或者之前的工作慣例實施采購行為,這無疑在供應商選擇過程中摻入個人喜好,難以真正做到客觀公正。
三、高校政府供應商管理的建議
1.成立專門評審小組,評審小組成員先包含財務、工會、監(jiān)察審計、資產、法律研究室等部門的人員以及教師隊伍代表,針對供應商的資質、資歷以及履約能力進行考察審定,把好供應商選擇的第一關。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采用資格預審和資格后審制度,所謂資格預審就是對供應商提出資質要求,淘汰不滿足條件的供應商,篩選出履約能力強的供應商參與項目競標,同時針對單價超過限額標準的產品要求提供產品授權書,產品授權書既是供應商的誠信保證,也是對生廠廠家的責任范圍提出了要求。資格后審需要評審小組成員以“科學公平、客觀公正”的原則參照法定要求實行資格審核,提高招標采購的工作效率。
2.嚴格把控項目論證過程,項目論證是對需求的合理性、參數的合規(guī)性、項目的可行性、資金使用的高效性以及安裝環(huán)境等方面進行論證,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包含自行論證、專家論證兩個環(huán)節(jié),其中專家論證就需要校內根據專業(yè)分類建立完善的專家?guī)欤瑢⒕哂懈呒壜毞Q或各專業(yè)的資格證書的人員納入到專家?guī)爝M行統(tǒng)一管理,并定期對庫內專家進行更新。
3.健全供應商誠信監(jiān)督體系,明確采購過程當中各部門的職責范圍,包括財政預算一級、二級主管部門,工商部門,行業(yè)監(jiān)管部門等,同時明文規(guī)定對于非誠信供應商的懲處措施,例如建立供應商誠信“黑名單”并對社會公布上榜企業(yè)名稱,并責令失信企業(yè)進行停業(yè)整頓,若整頓無果則直接將其清退出,致使其再也無法踏足招標采購市場。對于誠信良好的供應商,則可以讓其在評標的綜合評分上適當地加分或者同等情況下優(yōu)先選擇權,達到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果。
4.建立保證金制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以在供應商參與項目投標之時繳納投標保證金,以確保供應商投標行為真實有效,評標結束確定了中標供應商,在與中標供應商簽訂采購合同后,要求其繳納一定比例的履約保證金,以確保合同在執(zhí)行過程中供應商提供服務的可靠性,供應商完成了全部物資的供應并經驗收合格后,可要求其繳納質保金或者在支付合同款的時候,留存一部分的款項作為質保金,待供應商提供完質保期間所有的服務,再予以一次性地無息支付。通過制度規(guī)范供應商的行為,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政府采購的風險,同時也有效地保護了各方的利益。
在政府加大對高校資金投入力度背景下,高校擴張規(guī)模迅速增大,建立高校政府采購供應商服務評價體系和政府采購供應商“紅黑榜”,既提高了政府采購工作的效率,同時也可為下次的采購活動中供應商的選擇提供有效的評判依據。
參考文獻:
[1]吳敏龍.高校后勤之供應商管理要點探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02)
[2]孫艷紅.高校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10(02)
[3]李婧.經管類教學軟件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