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鈐先生立志弘揚中國傳統(tǒng)營造技藝,他不但是營造學社的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贊助人,還親自參與了具體的學術(shù)研究活動,連載于《營造學社匯刊》的《哲匠錄》(《營造學社匯刊》第三卷第一期至第六卷第三期,朱啟鈐輯本,梁啟雄、劉敦楨校補)即是其為中國古建筑研究做出的重要貢獻?!墩芙充洝肪C合正史、方志、筆記等歷史文獻中的相關(guān)史料,按照時代順序,梳理出中國自唐虞夏周至明清歷代在建筑、水利、橋梁、疊山、軍事、造像等工程方面的重要人物,這些人物身份各異,角色不同,涵蓋了設(shè)計、施工和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了重大工程的發(fā)動者—帝王、工程的組織管理者——官吏和工程的實踐者—工匠。
作為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的研究成果,《哲匠錄》關(guān)注到營造活動中的不同角色,而非僅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人物,這種全面反映營造活動的學術(shù)眼光,超越了傳統(tǒng)史學的局限,體現(xiàn)了朱啟鈐所提倡的,欲研究中國傳統(tǒng)營造,“非依科學之眼光,做有系統(tǒng)之研究”(《中國營造學社緣起》)的理念,是中國建筑史學術(shù)思想上的重要成就。
《哲匠錄》以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人物傳記體例,鉤沉史料,記載了哲匠的生平和其營造事跡。由于古代建筑保存不易,所以,《哲匠錄》中的人物事跡能與現(xiàn)存建筑相印證的,主要為北京在明清時期所建造的一系列官式建筑,特別是明代紫禁城的營造活動和建筑遺存,其記載見物見人,尤具歷史研究價值。
《哲匠錄》明代營造類正傳四十四人,因其中一人又各附子、孫一人,所以共計四十六人。四十六人中,明確記載參與了南京或北京宮廷營造者,共計十六人,其中有四人明確參與了洪武時期南京宮廷的營造活動。
由于《哲匠錄》采用了中國傳統(tǒng)的傳記體例,考證了人物的籍貫、時代、主要生平事跡,且基本按時間順序排列人物次序,所以如果連綴這些人物,則明代宮廷營造的歷史梗概亦可得以呈現(xiàn)。
在明代官式建筑的淵源問題上,歷來有觀點認為,明初,中國的官式建筑經(jīng)歷了一次由北方系統(tǒng)轉(zhuǎn)變?yōu)槟戏较到y(tǒng)的巨大變革。其成因是,明洪武朝在南京建都,主要選用南方工匠負責宮廷營造,由此形成了基于南方匠作傳統(tǒng)的營造體系。永樂遷都后,這一體系被移植到北京,形成了永樂官式,并統(tǒng)率了其后明清兩代的北方官式建筑。此說認為,基于北宋官式建筑系統(tǒng)的元代官式建筑,因明初的這場轉(zhuǎn)變而中斷,沒能在明代官式建筑中得以繼承(傅熹年:《中國古代建筑概說》)。這一觀點的主要依據(jù),源于明初的主要宮廷營造者具有南方地域背景,以及永樂在北京的宮廷營造刻意“翻版”南京的相關(guān)歷史記載。
關(guān)于明初宮廷營造者的地域背景,最初的研究即源自朱啟鈐《哲匠錄》,其所記載的參與了明初南、北兩京宮廷營造的官員和匠師,南方人明顯占據(jù)了主流:參與洪武朝宮廷營造的四人均為南方籍貫;參與永樂朝北京宮廷營造的七人中,南方籍貫者亦占據(jù)了五人?!墩芙充洝匪涗浀拿鞒鯇m廷營造哲匠的地域信息,顯然有助于明代官式建筑南源說的形成。
而筆者曾對元至明初官式建筑的斗栱形制進行了考古類型學區(qū)系研究,所得結(jié)論認為,明永樂官式建筑與元代官式建筑之間,存在著密切的淵源關(guān)系,并指出,這種關(guān)系可能源于明洪武朝官式對元官式的繼承(徐怡濤: 《從斗栱形制探析十三至十五世紀中國北方官式建筑與江浙營造的淵源關(guān)系》)。
如果以《哲匠錄》檢驗上述觀點則可見,在洪武朝所錄四人中,除二人為董役官員并不負責具體營繕技藝外,負責營繕技藝的二人—陸賢、陸祥—恰為元代官匠之后。《哲匠錄》收錄康熙版《無錫縣志》的記載:陸氏兄弟祖先陸憲任“諸路工匠都總管”、陸莊任“保定路諸匠提舉”,陸氏祖先的這些官職,無疑可代表其營造技藝源自基于北方系統(tǒng)的元代官式建筑體系。所以,雖然陸氏兄弟的籍貫為無錫,表面上看是南方人,但其營造技藝淵源,顯然不能認為與北方元代官式系統(tǒng)無關(guān)。而明洪武朝選擇有元代官匠背景的陸氏兄弟負責洪武朝的宮廷營造,是否說明,洪武朝對元代官式建筑體系的有意繼承?
當這一史料與從建筑考古學研究所得結(jié)論互證時,更顯著加強了元、明官式建筑之間存在繼承關(guān)系的可能性。
《哲匠錄》對陸氏兄弟的記載,收錄了其技術(shù)背景的重要歷史信息,讓我們可以從文獻的角度,重新審視明初官式建筑與元官式建筑的傳承關(guān)系,尤其是在與建筑形制研究形成互證后,其文獻輯錄的價值更加得以彰顯。
在朱啟鈐《哲匠錄》編修之際,尚未有元、明官式建筑地域淵源之討論,但朱啟鈐等先生遵循中國歷史人物傳記的體例,比較全面地采錄史料信息,無疑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chǔ),所以,無論上述正反兩方的觀點,均可在《哲匠錄》中找到依據(jù),這亦提示我們,中國史籍的傳記體例,在當代建筑史學的史料編輯中,仍應(yīng)加以繼承和關(guān)注。
關(guān)于明永樂北京宮殿的營建主持者,歷來有不同認識,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蒯祥建造了北京故宮,亦有學者指出蔡信的作用應(yīng)大于蒯祥,還有觀點認為阮安是北京故宮的主要建造者。以上觀點雖然迥異,但皆可從《哲匠錄》的記載中尋見端倪。
以上三人在《哲匠錄》中的順序依次為:阮安、蒯祥、蔡信。《哲匠錄》依據(jù)《明史》等文獻記載,表述阮安的業(yè)績?yōu)椋骸胺蠲鼱I建北京城池、九門、兩宮、三殿、五府、六部、諸司公宇……工曹諸屬,一受成說而已”;《哲匠錄》引用康熙版《吳縣縣志》,稱蒯祥“永樂十五年建北京宮殿”。《哲匠錄》同時收錄了光緒版《蘇州府志》引《皇明紀略》的記載:“永樂間召建大內(nèi)凡殿閣樓臺以至回廊曲宇隨手圖之無不中上意者。”而在蔡信條內(nèi),《哲匠錄》引用光緒版《武進陽湖縣志》表述其業(yè)績?yōu)椋骸坝罉烽g營建北京。凡天下絕藝皆征至京,悉遵信繩墨?!?/p>
根據(jù)《哲匠錄》所收錄的這些歷史記載,可以得出以上三人都是北京永樂宮殿的主要建造者的結(jié)論,但若將這些史料聯(lián)系起來,則明顯存在可疑之處,如,蒯祥那些中上意的殿閣圖畫是否受蔡信的繩墨約束?而蔡信之繩墨又是否受命于阮安之成說?
由于《哲匠錄》并未對這些史料的可疑之處加以考辨即行采信,而后人亦未做辨析,僅從《哲匠錄》中取其所見所需,導(dǎo)致今日之異見紛呈?!墩芙充洝分蓄愃频拿苁妨喜⒅枚醇颖嫖龅牡湫蛯嵗€有清康熙重建太和殿的問題(《哲匠錄》中“梁九”條描述梁九在康熙年間主持重建太和殿,制作模型,按模型施工,無爽?!袄装l(fā)達”條則又描述說,康熙重建太和殿上梁時,榫卯不合無法安梁,雷發(fā)達現(xiàn)場改作得以落成,因而受康熙賞識升為工部營造所掌班)。
本文無意詳細考證三人中誰才是永樂北京宮殿最重要的營建者,但需要指出的是,永樂建設(shè)北京宮殿時,無論年齡長幼還是官職高低,蔡信都先于蒯祥,而《哲匠錄》在此處未嚴格按照時代排列,顛倒了蒯祥與蔡信的先后順序,這應(yīng)是后世對蒯祥的重視遠高于蔡信的一個重要原因。
至于阮安,其原為交趾戰(zhàn)俘,凈身入宮為太監(jiān),關(guān)于其技藝,《哲匠錄》記錄了三條文獻?!端畺|日記》卷十一:“善謀畫尤長于工作之事?!薄睹骷o事本末補編》卷五:“善畫尤長于工作之事?!薄睹魇贰肪砣鹚摹痘鹿倭袀鳌そ鹩鳌罚骸澳苛恳鉅I悉中規(guī)制工部奉行而已?!毙枰⒁獾氖?,《水東日記》卷十一的“善謀畫”與《明紀事本末補編》卷五的“善畫”,含義全然不同,按《明史》的記載,阮安“目量意營”,未見其有繪畫建筑圖形之舉,屬于“謀畫”的范疇,《明紀事本末補編》的“善畫”應(yīng)為“善謀畫”之訛誤,而此誤對理解阮安的工作至關(guān)重要。如果阮安只是謀劃,則不涉及建筑的具體營造,又由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自有其規(guī)制傳統(tǒng),永樂宮殿又依據(jù)明南京宮殿建造,所以阮安對于永樂北京宮殿的貢獻,不能簡單類比為今日具有原創(chuàng)性的建筑規(guī)劃設(shè)計,或可視其為皇帝意旨與工部之間的一個有其一定主觀積極性的中轉(zhuǎn)層次,但絕不足以夸大為設(shè)計者。同理,由于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繼承性,無論蒯祥還是蔡信,都不能簡單視為北京宮殿的設(shè)計建造者,如果一定要在永樂朝選擇一人作為故宮的設(shè)計者,則非永樂皇帝莫屬。
此外,《哲匠錄》記載了嘉靖朝哲匠“郭文英”,但僅引用乾隆版《韓城縣志》的記述,未運用《明實錄》等文獻,從而沒有發(fā)現(xiàn)郭文英營造明故宮奉先殿等重要建筑的事跡,這一缺失導(dǎo)致后輩學者亦忽視了郭文英的貢獻,如蘇州大學研究明代工匠的碩士論文中記載郭文英的事跡為“不明”,其說顯然承襲自《哲匠錄》。對郭文英的忽視,進而造成了對嘉靖朝相關(guān)建筑遺存的忽視,如根據(jù)清初文獻,奉先殿被定為清順治康熙時期重建,而未認識到今故宮奉先殿重建于明嘉靖時期,前殿仍存明構(gòu)。
綜上,《哲匠錄》存在史料收錄不全、未做考辨、未做勘校之缺失;在時代相近的哲匠之間,存在某些前后順序的偏差。以上不足之處對后世研究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這些負面影響,恰從反面證明了后世研究存在對《哲匠錄》的依賴。
朱啟鈐等先生在八十余年前所輯錄的《哲匠錄》,開創(chuàng)了系統(tǒng)梳理中國古代建筑人物傳記之先河,樹立了文獻史料按時序整理之垂范,對建筑史學研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但受時代和研究階段所限,《哲匠錄》既對后代研究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負面作用。而后輩學者,只有繼承先輩研究之志,采其有效之法,補其不善之缺,方可更進一步,以盡營造學社諸位先生欲以營造而發(fā)揚國粹,見物、見史、見人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