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戰(zhàn)遠+咸豐+張建中+陳立宇+楊建強+蘇和+張向前+程玉臣+宿志安+姜曉平
摘要:針對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水資源缺乏、水肥利用率低等問題,遵循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的種植特點,借鑒新疆、甘肅等地的棉花生產經驗,結合自身多年多點試驗和示范成果,特制定技術規(guī)程。本規(guī)程規(guī)范了棉花膜下滴灌栽培以水肥一體化為核心的播前準備、播種及田間管理等栽培技術要求,建立了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標準。
關鍵詞: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標準
中圖分類號:S5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43(2017)03-0038-05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7.03.010
0 引言
棉花是我國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但近年受市場價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嚴重限制了國內棉花種植面積的發(fā)展。內蒙古作為新興棉區(qū),棉花產業(yè)的發(fā)展對于穩(wěn)定和擴大國家棉花種植面積,滿足棉花需求,具有重要意義。但內蒙古棉花依然存在水肥利用率較差、棉花產量相對較低、比較效益差等突出問題,嚴重制約著內蒙古棉花產業(yè)發(fā)展。而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公認的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最佳技術,在蔬菜、水果、花卉等多種作物上得到了應用[1-4],棉花水肥一體化技術在新疆應用最廣[5-6]。本規(guī)程是在結合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土壤狀況、氣候條件和生產特點,借鑒新疆、甘肅等地的棉花生產經驗,經過多年多點試驗和示范的基礎上形成的,為內蒙古的棉花發(fā)展提供技術支撐。
1 適用范圍
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棉花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為核心的栽培技術要求,適用于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其他棉花種植區(qū)域可以結合區(qū)域特點參照應用。
2 播前準備
2.1 選地整地
選擇中等肥力以上地塊,要求排灌方便、適度集中連片種植;耕翻前,應進行前茬作物秸稈還田或滅茬作業(yè);播前土地平整要達到齊(地頭整齊)、平(地表平整)、松(表層疏松)、碎(表土細碎)、凈(田間清潔)等基本要求,其中地表殘膜及耕層10㎝內的殘碎膜拾凈率應達80%。
2.2 棉田造墑
一般進行冬灌或春灌。冬灌在土壤封凍前,地表晝夜凍融交替時進行,灌水量為900~1500 m3/hm2,冬灌要注意灌勻灌透,春季做好耙耘保墑即可播種。春灌在播種前5~7天進行,灌水量為1200~1500 m3/hm2。
2.3 播前化學除草
播種前噴施330 g/L二甲戊靈乳油2250 ~3000 mL/hm2,耙地待播。藥劑使用方法可按GB/T 8321.9-2009和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7-8]。
2.4 施足底肥
結合土壤肥力狀況,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一般結合秋冬深翻施農家肥45~60 t/hm2,并隨播種施磷酸二銨300~450 kg/hm2、尿素75~150 kg/hm2、硫酸鉀或氯化鉀75~150 kg/hm2。肥料使用可按NY/T 496-2010的規(guī)定執(zhí)行[9]。
2.5 品種選擇
選擇早熟或中早熟、高產、優(yōu)質的棉花品種,種子應脫絨包衣,種子純度應達到99%以上,發(fā)芽率應在90%以上,含水率低于12%。棉花種子質量其他指標應符合GB 4407.1-2008的規(guī)定[10]。
2.6 滴管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滴灌設備的選擇和安裝可參照DB15/T 586-2013的規(guī)定執(zhí)行[11]。
3 播種
3.1 適期播種
在地表5 cm深土層地溫穩(wěn)定通過12 ℃時即可播種,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的播種期一般為4月中旬至5月上旬。
3.2 播種方式
3.2.1 覆膜播種
覆膜、鋪管、播種、施肥一體化機械作業(yè)。地膜厚度應符合國家和自治區(qū)規(guī)定標準,選用0.01 mm以上地膜。播種機質量與使用應符合ISO 4254-1-2013和GB 10395-2009的規(guī)定[12-13]。
3.2.2 人工采收種植模式
采用1.45 m幅寬地膜4行或5行種植,滴灌帶配置為1膜2管,平均行距30 cm,株距10~13 cm。
3.2.3 機械化采收種植模式
采用2.05 m幅寬地膜,滴灌帶配置為1膜2管或3管,播種的大、小行距分別為66 cm、10 cm,株距9.0~11.5 cm,形成帶狀三角留苗的株行配置方式。
3.3 播種量
播種量為30.0~75.0 kg/hm2。
3.4 播種深度
播種深度控制在2.5~3.0 cm,膜上覆土l.0~1.5 cm。
4 田間管理
4.1 苗期管理(4月下旬~6月上旬)
4.1.1 查苗放苗
播種后及時檢查,發(fā)現漏播、露子應立即補種覆土。晴天及時放苗封土,做到不放黃芽苗、放苗時不傷苗,一般于9:00以前或16:00以后放苗最為適宜,不得高溫放苗,防止燙傷幼苗。播后遇大雨土壤板結要及時破除板結土,防止不能正常出苗。棉花出苗顯行后,如發(fā)現缺苗、斷壟,要及時進行催芽補種或芽苗移栽。
4.1.2 間苗定苗
棉花出齊苗后要及時間苗和定苗,間苗要遵循“留壯苗去弱苗、留大苗去小苗、留健苗去病弱苗”的原則;定苗要掌握“全苗處單株定苗、缺苗斷壟處留雙株”原則,確保有效苗數在22.5萬~27.0萬株/hm2。
4.1.3 中耕除草
結合間苗,拔除田間雜草;結合定苗進行中耕松土并除草;一般遇雨后要進行中耕破除板結。
4.1.4 化學調控
結合棉花生育進程、生長狀況和氣候條件進行合理調控,遵循“早、輕、勤”和因苗施調的原則,一般情況下,在定苗前后(4葉1心)化控一次,用98 %甲哌鎓3.0~6.0 g/hm2。藥劑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
4.1.5 水肥管理
苗期一般不灌水,以蹲苗促進根系下扎為主,但可用磷酸二氫鉀2.25~3.0 kg/hm2和鋅硼微肥0.75 kg/hm2兌水葉面噴施,長勢弱的田塊加尿素4.5 kg/hm2。肥料使用可參照NY/T 496-2010的規(guī)定執(zhí)行[9]。
4.1.6 病蟲害防治
做好病蟲害發(fā)生情況調查,及時防治苗期病害及地老虎、蚜蟲等蟲害。防治藥劑及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8]。
4.2 蕾期管理(6月中旬~6月下旬)
4.2.1 中耕除草
一是及時進行中耕松土除草,提高地溫,保持水分,減輕雜草危害;二是通過噴施除草劑進行除草,但要選擇好藥劑和噴霧設備,防止藥劑傷害棉苗。
4.2.2 化學調控
根據棉花生長情況合理化學調控,一般在6月中下旬,棉花主莖葉片數為6~7葉時,進行第2次化控,噴施98%甲哌鎓15.0~30.0 g/hm2,如長勢過旺的棉田,甲哌鎓用量略增加,為30.0~45.0 g/hm2。藥劑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8]。
4.2.3 病蟲防治
可結合化學調控,噴施殺蟲殺菌劑,重點防治蚜蟲。防治藥劑及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8]。
4.2.4 水肥管理
蕾期灌水1~2 次,間隔時期7 天。一般在6月中下旬,結合棉田墑情,進行第1次灌水,同時隨水滴施尿素60~75 kg/hm2,并結合第2次化學調控進行葉面追肥,肥料品種和用量同4.1.5苗期葉面噴肥。
4.3 花鈴期管理(7月上旬~9月上旬)
4.3.1 化學調控
花鈴期進行第3次化控,一般在7月初及灌水前的5~7天,噴施98%甲哌鎓37.5~45.0 g/hm2,長勢較旺棉田用藥量可加大,為52.5~75.0 g/hm2。
第4次化控在打頂后5~7天進行,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一般在7月上旬,噴施98%甲哌鎓75.0~150.0 g/hm2。藥劑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8]。
4.3.2 水肥管理
根據土壤墑情和棉苗長勢合理灌水施肥,一般花鈴期灌水8~10 次,每次間隔5~7天。結合灌水追肥(亦稱隨水追肥),每次隨水滴施尿素60~75 kg/hm2,但最后1~2水不追肥。同時可結合第3次化學調控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4.5~7.5 kg/hm2和鋅硼微肥0.75 kg/hm2。一般在8月20日前結束灌水。肥料使用可參照NY/T 496-2010的規(guī)定執(zhí)行[9]。
4.3.3 打頂
遵循“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14],一般在6月底至7月初,棉花果枝數為7~9個/株時進行打頂,內蒙古西部棉花種植區(qū)域一般在7月5日之前結束打頂。株高控制在70~80 cm,漏打率控制在2%以內。
4.3.4 病蟲防治
及時查看和掌握病蟲害發(fā)生動態(tài),病蟲害達到防治指標時,應及時噴施藥劑防治。防治藥劑及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8]。
4.4 吐絮期管理(9月上旬~9月下旬)
4.4.1 拔除田間雜草
及時拔除影響采收的田間雜草。
4.4.2 脫葉催熟
機械采收棉花前20~30天,噴施低殘留、污染小、藥效穩(wěn)定的脫葉劑和催熟劑。一般在棉花的自然吐絮率達到40%時開始施藥,于無風無雨天氣進行,并掌握噴藥后日最低氣溫≥12.5℃和日平均氣溫≥18℃的天氣維持3~5天、且噴灑均勻、不漏噴,遇雨應重噴。脫葉劑和催熟劑的使用方法可參照GB 4285-1989的規(guī)定執(zhí)行[8]。
4.5 采收(9月下旬以后)
4.5.1 適時采收
棉花吐絮后7~10天,可及時進行人工采收,每隔7~10天采摘一次。機械采收棉田,脫葉率達到90%以上,吐絮率達到95%以上,纖維含水率在12%以下,可進行機械化采收。棉花收獲機的安全性應符合ISO 4254-1-2013的規(guī)定[12],作業(yè)質量應符合NY/T 1133-206的規(guī)定[15]。
4.5.2 采收指標
人工采摘采凈率達95%以上,總損失率小于4%,含雜率小于10%。機械采收采凈率達93%以上,總損失率小于7%,含雜率小于10%。
5 殘膜回收
用殘地膜回收機進行棉田殘留薄膜回收。殘地膜回收機性能和安全性應符合GB/T 25412-2010和ISO 4254-1-2013的規(guī)定[12,16],作業(yè)質量應符合NY/T 1227-2006的規(guī)定[17]。
參考文獻
[1] 劉富,王萬慶,宋改桃. 晉中市設施栽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山西農業(yè)科學,2007,35(1):19-21.
[2] 李春華,芮體江. 果園套種紅薯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J]. 農民致富之友,2013(7):145.
[3] 陸紹德,關經倫,黃所,等. 甘蔗水肥一體化技術應用效果[J]. 中國熱帶農業(yè),2013(05):62-63.
[4] 康玉珍,鄺關玲,劉朝東,等. 馬鈴薯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應用研究[J]. 廣東農業(yè)科學,2011(15):49-50.
[5] 梁靜. 新疆棉花應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 新疆農墾科技,2015(1):38-40.
[6] 屈玉玲,胡朝霞,龐燁,等. 棉花水肥一體化技術[J]. 中國棉花,2006,33(11):38.
[7] 秦冬梅,劉光學,龔勇,等. GB/T 8321.9-2009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九)[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9-10-30(發(fā)布日),2009-12-01(實施日).
[8] XXX. GB 4285-1989 農藥安全使用標準[S]. 國家環(huán)境保護局, 1989-09-06(發(fā)布日), 1990-02-01(實施日).
[9] 杜森,馬常寶,孫釗,等.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S].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2010-05-20(發(fā)布日),2010-09-01(實施日).
[10] 支巨振,楊偉華,金石橋,等. GB 4407.1-2008 經濟作物種子 第1部分:纖維類[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8-04-14(發(fā)布日),2008-09-01(實施日).
[11] XXX. DB15/T 586-2013棉花覆膜滴灌節(jié)水栽培技術規(guī)程[S]. 內蒙古自治區(qū)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2013-09-05(發(fā)布日),2013-11-05(實施日).
[12] Mr Norbert Alt. ISO 4254-1-2013 農業(yè)機械安全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S]. Mrs Jenny Pellaux. 2013-05-01(發(fā)布日),2013-05-01(實施日).
[13] 張咸勝,陳俊寶,皇才勝,等. GB 10395.1-2009 農林機械安全 第一部分:總則[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9-09-30(發(fā)布日),2010-07-01(實施日).
[14] 彭延,王克如,彭小峰,等. 南疆中長絨陸地棉高產栽培示范總結[J]. 棉花科學,2014,36(2):36-38.
[15] 裴新民,王冰,忽曉葵,等. NY/T 1133-2006 采棉機作業(yè)質量[S].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2006-07-10(發(fā)布日),2006-10-01(實施日).
[16] 馬惠玲,沙得爾·木沙,高燕,等. GB/T 25412-2010 殘地膜回收機[S].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10-11-10(發(fā)布日),2011-03-01(實施日).
[17] 裴新民,張山鷹,馬惠玲,等. NY/T 1227-2006殘地膜回收機作業(yè)質量[S].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2006-12-06(發(fā)布日),2007-02-01(實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