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靖泉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是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之一,也是迄今中國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唯一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因此,如今的端午已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節(jié)日。
千年以來的端午節(jié)俗,雖然在中國各地不盡相同,但漢族居處的多地端午節(jié)俗都以吃粽子及賽龍舟為主要活動,以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為中心內容。早在晚唐,詩僧文秀就歌云:“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p>
可是,端午節(jié)俗源遠流長。其起源本與屈原無關,其傳承或歷千余年才與屈原逐漸相關,其為屈原而形成的節(jié)俗活動則是近千年來的事情。如此說來,端午為屈原是時令節(jié)俗傳承演變、豐富發(fā)展的結果。
傳統(tǒng)節(jié)日習俗是歷史上在民間長期形成的節(jié)俗,是歷史上由民眾長期傳承的節(jié)俗。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演變,當然是歷史造就的,是民眾抉擇的。
歷史造就和民眾抉擇的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演變,具有十分重大的文化意義。
一
關于端午的起源,說法不下十種,諸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勾踐、夏至節(jié)、祭龍等等。自聞一多的《端午考》發(fā)表以來,學者也紛紛就此深入探討,各抒己見。不少學者贊同聞一多的看法,即本“就是古代吳越民族——一個龍圖騰團族舉行圖騰祭的節(jié)日,簡言之,一個龍的節(jié)日”。不過,較為合理而可信的說法,是端午節(jié)源自先秦的夏至節(jié)。
夏至,是先秦古人最早確定的四大節(jié)氣(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夏至日北半球白晝最長而夜晚最短,同晝短夜長的冬至日和晝夜半分的春分、秋分一樣,易于被古人確定。因其在劃分時節(jié)、表明物候并據以進行農事活動上十分重要,故被古人看重。時迄夏至,古代中國北方所種菽黍和南方所播稻谷,都進入了夏季茁長期,古人經過繁忙的春種而可稍得喘息:加之氣溫驟升,雜草惡木、病蟲害鳥、瘟疫瘴癘也猖狂蔓延而危害農作物及人的生命,古人以為陽氣于此日至極、陰氣于此日始興而“陰陽爭,死生分”,乃企望能于此日助陽抗陰、得生避死、除害獲福、去兇化吉;大概如此,古人便于夏至時舉行一些活動來祈求豐收和安康、禳除災害和病瘟。相沿成習,夏至也成了民俗活動日漸豐富的傳統(tǒng)夏至節(jié)。夏至節(jié)的日期,一般在三代古歷中切合農事的夏歷五月即仲夏之月的五日前后。或許隨著陰陽五行說盛行,戰(zhàn)國時人以陰陽消長來說明時節(jié)變化,以五行配四時、五方而尚“五”,既尤為重視陰陽消長最為急劇的夏至,又因為尚“五”而將節(jié)日固定在五月五日。
五月五日,又稱為“端五”或“端午”?!侗碧脮n》卷一百五十五“五月五日”條:
俗重五日,與夏至同。仲夏端午,菹龜角黍。(明人陳禹謨補注:“《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是日,與夏至同。先節(jié)一日,以菰葉裹粘米、栗、棗,以灰汁煮,令熟。節(jié)日又煮肥龜,令極熟,去骨加鹽、豉、蔴、蓼,名曰菹龜,節(jié)日啖之。粘米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包裹之象也。龜甲表肉裹陽外陰內之形,所以贊時也?!保?/p>
《藝文類聚》卷四也引錄周處《風土記》云:
仲夏端五,烹鶩角黍。端,始也,謂五月初五日也。又以菰葉裹粘米煮熟,謂之角黍。
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記》又載:
五月五日,謂之浴蘭節(jié)。四民并踏百草之戲。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以菖蒲或鏤或屑,以泛酒。按:《大戴禮》曰:“五月五日,蓄蘭為沐浴?!薄冻o》曰:“浴蘭湯兮沐芳華?!苯裰^之浴蘭節(jié),又謂之端午。踏百草即今人有斗百草之戲也。
唐李匡乂《資暇錄》則說:
端午,端五者。按: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倍?,始也,謂五月初五也。今人多書“午”字,其義無取。
據此說來,“端午”或“端五”,是漢代以后方有的節(jié)名,“端”者初也,“五”“午”為同音字。可是,《說文解字》云:
五,五行也。從二,陰陽在天地間交午也。
午,牾也。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也。
由此釋義,則“端五”或“端午”,實已有陽氣于此日至極、陰氣于此日始興而“陰陽爭,死生分”的蘊義,恐怕應是先秦就已有了的夏至節(jié)別名?!拔鍨殛枖怠?,“端午”或因此而又稱為“端陽”。至于五月五日還有的“重五”和“重午”之稱,當為漢代以后衍生的名稱。
據先秦和漢代的文獻記載,當時人們將仲夏五月視為陰陽相爭、死生分判的惡月,將五月五日視為陰氣萌作、“感陰氣成者死”(《禮記·月令》疏)的兇日,故在五月五日恐怕物生不茂、人命不長而主要舉行各種禁忌和祈禳活動?!端囄念惥邸肪硭囊洝断男≌吩唬骸按巳招畈杀娝?,以蠲毒氣?!睗h朝乃將五月五日的祈禳活動,定為國家儀典?!逗鬂h書·禮儀志》記載:
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茂。其禮:以朱索連葷菜……漢兼用之(指夏、商、周三代的祈禳方式),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難(儺)止惡氣。
杜佑《通典》卷五十五:“漢制,厲殃,祀天地、日月、星辰、四時、陰陽之神,以師曠配之。其壇常祀以禳災,兼用三代葦茭、桃梗。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為門戶飾,以儺止惡氣?!毕闹寥杖暨B端午日,夏至與端午的祈禳活動也就合為一體。舉行祈禳活動的夏至及端午,因為朝廷確認為儀典而使端午成為全國的重大節(jié)日。
二
大概漢人將五月五日視為陰氣萌、人易死的兇日,也將此日看作逝者的忌日,進而在此日紀念一些受到敬重的人物,如割股啖君而不求榮華的介子推、忠貞賢能卻遭棄迫死的伍子胥、沿江尋求父尸未得而投水溺亡的孝女曹娥、勤政愛民而政績卓著的蒼梧太守陳臨等,并且傳說他們都死于此日或別離此日。
關于介子推、伍子胥和曹娥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最早記載,均見于東漢文獻。陳臨于端午受到紀念,也始于東漢時代。
介子推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最早記載,見于蔡邕《琴操·龍蛇歌》:
《龍蛇歌》者,介子綏所作也。晉文公重耳,與子綏俱亡,子綏割其腕股,以啖重耳。重耳復國,舅犯、趙衰,俱蒙厚賞,子綏獨無所得。綏甚怨恨,乃作《龍蛇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龍矯矯,遭天譴怒。捲排角甲,來遁于下。志愿不與,蛇得同伍,龍蛇俱行,身辨山墅。龍得升天,安厥房戶,蛇獨抑摧,沉滯泥土。仰天怨望,綢繆悲苦,非樂龍伍,惔不眄顧?!蔽墓@悟,即遣求得于綿山之下。使者奉節(jié)迎之,終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熒自出。子綏遂抱木而燒死。文公哀之,流涕歸,令民五月五日不得舉火。
據此記述,五月五日即寒食日,端午節(jié)也即寒食節(jié)。古今寒食節(jié)都定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史籍也未明載介子推死于何日,但晉國故地民間傳說介子推于五月五日被焚亡。晉人陸翽《鄴中記》云:“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燒死,世人為其忌,故不舉餉食,非也!北方五月五日自作飲食祀神,及作五色新盤相問遺,不為介子推也?!弊阢痢肚G楚歲時記》辯駁:“周舉移書及魏武《明罰令》、陸翽《鄴中記》并云,寒食斷火起于子推。《琴操》所云子綏即推也,又云五月五日,與今有異,皆因流俗所傳。據《左傳》及《史記》,并無介推被焚之事?!吨芏Y·司烜氏》:‘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注云:‘為季春將出火也。今寒食準節(jié)氣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則禁火蓋周之舊制也?!笨磥恚宋缂o念介子推僅為漢晉并州、今山西部分地區(qū)的民間習俗,在北方中原并不流行。
伍子胥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最早記載,見于邯鄲淳《曹娥碑》:
(曹)盱能撫節(jié)按歌,婆娑樂神。以漢安二年五月五日,迎伍君。
伍君即指伍子胥。傳說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賜劍自刎后,又被夫差裝入皮囊中沉入錢塘江,化為波神。曹盱是東漢會稽上虞(今屬紹興)的巫師,當地每年端午祭祀伍子胥,都由其乘船于江中載歌載舞迎接波神。
曹娥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最早記載,也見于《曹娥碑》:
(曹盱)逆濤而上,為水所淹,不得其尸。時娥年十四歲,號慕思盱,哀吟澤畔,旬有七日,遂自投江死,經五日,抱父尸出。漢安迄于元嘉元年,青龍在辛卯,莫之有表。度尚設祭誄之……
據《后漢書·列女傳》記載,上虞縣令度尚為了表彰孝烈,遷葬曹娥遺骸并為之立碑。碑文作者,是度尚弟子邯鄲淳。自度尚為曹娥立碑設祭,會稽一帶便形成了端午紀念曹娥的傳統(tǒng)。
陳臨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最早記載,見于《初學記》第四卷《歲時》引錄謝承《后漢書》:
陳臨為蒼梧太守,推誠而理,導人以孝悌。臨征去。后本郡以五月五日祠臨東城門上,令小童潔服舞之。
漢代蒼梧郡的治所在今廣西梧州境內。陳臨在世就于端午被祠祭,或是東漢兩廣地區(qū)的習俗。
愛國愛民而投江以殉國難的屈原,也于東漢時在端午受到紀念?!端囄念惥邸肪硭囊洝讹L俗通》: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亦因屈原。
五月五日續(xù)命縷,俗說以益人命。
《風俗通》即《風俗通義》,為東漢末年學者應劭所作,以考證歷代名物制度、風俗和傳聞為主要內容。應劭是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zhèn))人,曾任泰山太守,卒于鄴(城邑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zhèn))。應劭記載的東漢端午紀念屈原的習俗,顯然不限于屈原生卒地——今兩湖地區(qū)的端午節(jié)俗。
據文獻記載來看,上述在東漢時已于端午受到紀念的五位人物中,就其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時間而言,最早是介子推,其次是伍子胥,再次是屈原,曹娥與陳臨皆晚;就其于端午受到紀念的地域范圍而言,最廣是屈原,其次是介子推,再次是伍子胥,曹娥與陳臨皆狹。《風俗通義》成書雖然晚于《曹娥碑》成文,但其所記端午“亦因屈原”的習俗流行當不會晚于上虞縣令度尚為曹娥立碑設祭。介子推受到紀念的地區(qū),主要是春秋晉國故地的今山西部分地區(qū)。伍子胥受到紀念的地區(qū),主要是今蘇南浙北。曹娥與陳臨受到紀念的地區(qū),分別局狹于今紹興或梧州一地。唯有屈原,在東漢已經成為當時中國許多地區(qū)于端午紀念的人物。
東漢時的端午習俗,仍以禳災祛害、祈祝平安的活動為主,但許多地區(qū)“亦因屈原”而在端午紀念屈原了。
三
屈原早在東漢已經成為當時中國腹心的許多地區(qū)端午節(jié)紀念的人物,無疑是因為屈原的歷史的和社會的影響要比其他在端午受到紀念的人物大得多,因為屈原受到廣大民眾的尊崇和懷念要比其他在端午受到紀念的人物重得多。
身為楚國貴族的屈原,在約兩千年前信息傳播極不發(fā)達的條件下,怎么會形成廣泛而巨大的社會影響?怎么會被廣大民眾知曉、尊崇、懷念并在端午祭祀呢?究其緣由,主要有三。
其一,是屈原的被疏見放的經歷,使得他在疏遠至漢北、放逐于江南的生活中,已經為民眾有所了解,民間也經久傳揚屈原的事跡。
《九章·抽思》歌云:“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好姱佳麗兮,牉獨處此異域?!痹娋浼辞怀淹貅碇脻h北的記述。今漢水以北的南陽西峽一帶,依舊流傳著屈原的故事并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
自壯年被放逐江南后,屈原在江南生活長達二十余年,行蹤遍及沅湘流域諸地,悲嘆“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至死未能回歸國都,最終在秦軍掠江南之際,赍志殉國,高葆貞節(jié),自投汨羅,抱石沉江,傳說即死于端午。沅湘流域民間于屈原流放之際就受其影響而祭祀保有愛國晚節(jié)的楚懷王,或許也最早于端午祭祀屈原。
漢初,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南行至沅湘間,即“仄聞屈原兮,自湛(通“沉”)汨羅”而“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其“仄聞”屈原事跡,或許是在其故鄉(xiāng)洛陽、漢都長安,也可能是所至江南沅湘間。
民眾年復一年地傳揚屈原的事跡、民間年復一年地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屈原的社會影響自然會日漸廣遠深巨。
其二,屈原抒寫自我思想和經歷、表現(xiàn)自我理想和人格的楚辭作品,以巨大的精神、人格和藝術魅力傾倒了戰(zhàn)國末年至漢代的文化精英們,以致社會風行楚辭、文人競相研習并仿作楚辭,屈原被推尊為道德人格的楷模,楚辭被推尊為文學藝術的典范。
戰(zhàn)國末年,楚人便因思念屈原而“世相教傳”楚辭。戰(zhàn)亂歲月里“世相教傳”楚辭者,當多為避世隱居于民間的文士。因為他們一者有文化,二者通合屈原思想而向往實現(xiàn)“美政”,三者贊賞屈原志行而仰慕屈原為人。楚辭中的《卜居》《漁父》兩篇,因王逸《楚辭章句》解題稱“屈原之所作也”,且又為朱熹、洪興祖肯定后,即被視為屈原的重要楚辭作品。但自明、清以來,已多有學者懷疑并證偽。從其文體和文風來看,兩篇當不是屈原的作品。據戰(zhàn)國后期的楚國歷史文化背景和戰(zhàn)國至漢初的文學發(fā)展狀況推斷,兩篇應作于楚考烈王時代、出自楚國具有道家思想的隱士之手,都是思念屈原的楚人設為問答、假托屈原以“敘其辭”。兩篇的產生表明,戰(zhàn)國末年的楚人對屈原其人已經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評價,即屈原是一位竭忠盡智、高舉葆真、廉潔正直、愛憎分明、疾惡如仇、剛貞不阿、堅毅執(zhí)著而絕不肯屈心抑志、茍且偷生、同流合污、蒙垢染塵的愛國詩人、秉德賢士,是楚人愛國典范、世間人格楷模。兩篇中的敘屈原之語,在相當程度上是對屈騷塑造的屈原自我形象體現(xiàn)出的精神品格的概括。這樣的認識和評價,可以說是后世人們認識和評價屈原的重要基礎。
漢初,楚風大盛,楚辭大興。傳世的漢初詩歌名篇,都是騷體楚調。
1977年在安徽阜陽雙古堆一號漢墓里,發(fā)現(xiàn)了屈原《離騷》和《涉江》殘簡各一支,分別書寫“(惟庚)寅吾以降”4字和“(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5字,另有書寫其他辭賦文句的殘簡若干。此墓墓主卒于漢文帝十五年(前165),距屈原自殉112年,距秦統(tǒng)一僅56年。這一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漢初社會的上層人士大都喜好楚辭而習讀楚辭,自然也會景仰屈原。
一代英才賈誼“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表達了對屈原的高度敬仰,反映了屈原對他的巨大影響。正是深受屈原影響而于情志、文風自覺追踵屈原,賈誼也享有了與屈原連稱的歷史地位。司馬遷《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誼合傳。
淮南王劉安不僅與眾門客“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辭賦”,而且高度推崇屈原及其楚辭,精心研究楚辭而成為專家,還應漢武帝請求而撰寫了歷史上第一部解說楚辭的專著《離騷傳》。劉勰《文心雕龍·辨騷》記述:“漢武愛《騷》,而淮南作《傳》,以為:‘《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蟬蛻穢濁之中,浮游塵埃之外,皭然涅而不緇,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漢武帝酷愛楚辭也擅長辭賦,不僅向劉安征求《離騷傳》,還因臣子善讀楚辭而給予恩寵?!妒酚洝た崂袅袀鳌酚涊d,朱買臣即因善讀楚辭而得幸于漢武帝。
史家宗師司馬遷效法屈原“發(fā)憤以抒情”而寫成“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并為屈原作傳。在《屈原列傳》中,司馬遷引錄《漁父》以彰顯屈原志行,推崇屈原志潔行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其對屈原的稱頌和推崇,具有代表性地反映了戰(zhàn)國末年至西漢中期上層社會對屈原的基本認識和主流評價。
適應上層社會習讀楚辭的需要,屈原的作品及其漢人的仿作也逐漸被漢人匯集編輯成書。其始為之者,或為劉安君臣。逮至西漢末年,大學者劉向“點校經書,分為十六卷”(王逸:《楚辭章句·離騷經章句敘》),楚辭作品也被正式匯編成書。劉向編輯《楚辭》,出于“點校經書”。劉向整理匯集成書的《楚辭》,也被漢人奉為經典。降及東漢,史學、經學仍盛,但史學家和經學家如班固、賈逵、馬融等皆研習楚辭。校書郎王逸撰《楚辭章句》,與其說是因其“同土共國,悼傷之情與凡有異”,實際上更是因漢世人們喜好楚辭、研習楚辭、創(chuàng)作楚辭的風氣所激勵。所撰《楚辭章句》,匯融了兩漢學人研習楚辭的成果,為漢代楚辭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冻o章句敘》推崇:
今若屈原,膺忠貞之質,體清潔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進不隱其謀,退不顧其命,此誠絕世之行,俊彥之英也……屈原之詞,誠博遠矣。自孔丘終沒以來,名儒博達之士,著造詞賦,莫不擬則其儀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竊其華藻,所謂金相玉質,百世無匹,名垂罔極,永不刊滅者矣。
王逸對屈原及其楚辭的評論,闡明了屈原的高尚人格和屈原楚辭的深巨影響,概括了漢代文人學士及上層社會對屈原及其楚辭的基本認識和主流評價。
其三,東漢后期王權衰弱、政治溷濁、社會動蕩、國家危難的局面,促使社會各層人士更加懷念屈原,并自覺參與到“亦因屈原”的端午紀念活動中。
在傳世文獻中,屈原于端午受到紀念的最早記載是東漢末年的《風俗通義》。成書于東漢中期的《楚辭章句》,述及當年楚國的南郢之邑、沅湘之間的風土人情,也未提及故楚之地有端午祭祀屈原的習俗。據現(xiàn)有史料看來,東漢晚期以前即使民間有于端午紀念屈原的活動,舉行這類活動的地域范圍想必不廣,上層社會的文人學士也少有參與,以致文獻闕載。應劭記載端午節(jié)俗“亦因屈原”,則表明這樣的端午節(jié)俗不僅普及較為廣泛,而且當有上層社會的文人學士乃至地方官員參與,故他得以聞知,或許也曾參與。
“亦因屈原”的端午節(jié)俗廣泛普及,上層社會的文人學士乃至地方官員也自覺參與端午祭祀屈原的活動,想必都因東漢晚期的艱危時事所促成。
東漢中期,就已出現(xiàn)外戚擅政、宦官弄權的局面,朝綱由此不振,政治日益溷濁。一批上層社會的正直名士,對現(xiàn)實不滿而希望激濁揚清,彰揚節(jié)操,也自然且自覺地標榜屈原的高尚志節(jié)。王逸撰《楚辭章句》,既出于對鄉(xiāng)賢的景仰,又因為世風的激勵,還為了宣揚屈原的精神人格,旨在以屈原的精神人格、理想追求來砥礪士子忠貞愛國、廉潔正直、維護東漢王朝。
東漢晚期,戚、宦斗爭劇烈,黨錮之禍頻發(fā),清正名士慘遭迫害和殺戮,社會動亂不已,最終釀成黃巾起義和軍閥混戰(zhàn)。此時的一般民眾盼望結束社會動亂、實現(xiàn)屈原所追求和描寫的“州土之平樂”,清正士子則與屈原異代同感而哀憫屈原以寄托情懷、表白心志。于是,端午祭祀屈原的習俗便會得以廣泛普及并吸引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參與。
四
魏晉南北朝時期,紀念屈原逐漸成了南方端午節(jié)活動的主要內容,一些本為祈禳的活動也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起來,關于屈原與端午的民間傳說也不斷得以豐富。南朝梁吳均《續(xù)齊諧記》記敘: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區(qū)回,白日忽見一士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聞君當見祭,甚善,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采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楝葉五花絲,皆汨羅之遺風也。
《荊楚歲時記》也載:
是日競渡,采雜藥。按: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汨羅日,傷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輕利,謂之“飛鳧”……州將及土人悉臨水而觀之。
據此看來,至晚于南朝時,南方尤其是今兩湖地區(qū)端午節(jié)的主題已經是紀念屈原了。吃粽子、系五色絲等本為祈禳的習俗,也轉為紀念屈原的活動內容?!冻鯇W記》卷四引錄周處《風土記》:“進筒粽,一名角黍,一名粽?!敝笫惩掺栈蛴幂匀~、楝葉包粘米而成角狀的粽子,即如周處《風土記》所記“蓋取陰陽包裹之象也”,“以贊時也”,或許也有驅邪避鬼、禳災止瘟的寓意。五彩絲則本為“俗說以益人命”的“長命縷”,系于人臂也是為了“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兩種端午習俗大概自東漢開始因屈原而演變,至南朝已復合為祭祀屈原的活動方式。不僅如此,又因屈原而形成了端午節(jié)最盛大、最隆重也最重要的活動——競渡。五月五日的習俗不再是“亦因屈原”,而是主為屈原。關于端午紀念屈原的傳說,也有了豐富的內容和完整的情節(jié)。盡管如《荊楚歲時記》所言,當時人們從《曹娥碑》上知道原有五月五日于水上祭迎伍子胥的“東吳之俗”,也聽說過競渡“起于越王勾踐”的傳聞,但其俗不再興,其聞亦“不可詳矣”。檢索當時文獻關于端午習俗的記載,乃知屈原已成了端午節(jié)祭祀的主角,端午節(jié)也成了主要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
本以祈禳為主的夏至節(jié),為何會在東漢至魏晉南北朝演變成以紀念屈原為主的端午節(jié)呢?這想必是屈原精神、楚文化傳統(tǒng)在社會黑暗、動蕩乃至分裂的時世發(fā)生巨大影響的結果。
此后四百年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社會經歷了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和南北朝,同時或先后出現(xiàn)了幾十個政權,政治紛爭和民族沖突不斷,其間僅有35年的統(tǒng)一。這是秦統(tǒng)一之后中國政局陷入動亂和分裂持續(xù)時間最長的時期,被史家視為中國古代的“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痛苦”的動亂時世。
由于“五胡亂華”,中原“衣冠南渡”。南渡的士民客居故楚之地,直接受到楚文化的傳統(tǒng)的熏陶,又懷念故土、渴望統(tǒng)一,便更好讀《離騷》以暢情,也更為深切地體察到屈原發(fā)憤而抒發(fā)的愛國情志,更為尊崇屈原的精神和人格?!妒勒f新語·任誕》記載:
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須奇才,但使常得無事,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p>
此語反映出,懷有憂國之心的東晉士子,無不感懷屈原而好讀《離騷》,以至于認為他書可以不讀卻不可以不讀《離騷》,“熟讀《離騷》”則是當時“名士”的標準。本懷“緯軍國”“任棟梁”之志卻不得已寄身于佛門的劉勰,在《文心雕龍·辨騷》中贊曰:
不有屈原,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山川無極,情理實勞。金相玉式,艷溢錙毫。
劉勰的贊語,亦當表達了南朝士民對屈原及其楚辭作品的普遍認識和高度評價。梁代張纘往南楚供職,“瞻汨羅以隕泗”,感懷“若夫屈平《懷沙》之賦,賈子‘游湘之篇,史遷摛文以投吊,揚雄反騷而沉川。其風謠雅什,又是詞人之所流連也”(張纘《南征賦》)。王恭、劉勰、張纘,都是祖籍北方的人士??上攵?,東晉、南朝憂國思鄉(xiāng)的南渡士民及其子孫,自然是會同南方士民一起,在端午懷著巨大熱情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以此招屈原英魂、勵士民壯志、祈社會統(tǒng)一、求國家振興。屈原,便與端午密切地聯(lián)系到一起。前代在端午受到紀念的其他人物,便逐漸在端午節(jié)俗活動中黯淡或消失了。端午的祈禳活動雖然一直因承著,但也逐漸不是其主要內容了。
五
在社會大一統(tǒng)的隋唐時期,南北文化匯融,南朝文化成了主導文化。盛行于南方的以紀念屈原為主題、以食粽和競渡為主要內容的端午習俗,逐漸北傳而成為全國性的端午習俗。
《隋書·地理志》記述了屈原于五月五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鼓棹爭救而演“為競渡之戲”的傳說,說明競渡場面十分壯觀、競渡活動風行古“荊州”諸郡:
其迅楫齊馳,棹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云。諸郡率然,而南郡、襄陽尤甚。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四十五“襄陽”引唐人《襄陽風俗記》云:
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原通夢告妻,所祭食皆為蛟龍所奪,龍畏五色絲及竹。故妻以竹為粽,以五色絲纏之。今俗其日皆帶五色絲、食粽,言免蛟龍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檝爭馳,棹歌亂響,有凄斷之聲,意存拯溺,喧震川陸。遺風遷流,遂有競渡之戲。
南郡、襄陽一帶于端午舉行紀念屈原的競渡活動,已尤甚于競渡的發(fā)源地沅、湘流域,顯然端午競渡的習俗已經南郡、襄陽而向北傳播了。
北傳的端午紀念屈原的習俗,未必流行于北方各地,但已為北方士大夫和朝廷君臣一并認同?!短茣肪矶拧肮?jié)日”記載,龍朔元年(公元661年)端午,唐高宗向侍臣詢問五月五日節(jié)俗的由來,禮部尚書許敬宗即告以《續(xù)齊諧記》中所記楚人于端午紀念屈原故事,并稱“今俗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帶五彩絲及楝葉,皆汨羅遺風”。許敬宗是今杭州人,其父任隋朝禮部侍郎。其向唐皇所告的端午本事,不是端午紀念介子推、伍子胥或其他人物的習俗,而是“汨羅遺風”。不言而喻,時至初唐,中國的長江、黃河中下游的端午習俗大多因襲的是“汨羅遺風”,世人也認同端午是“汨羅遺風”。
唐代,人們對所謂古傳因為屈原的端午習俗已沒有異議,并更加熱衷于在端午節(jié)舉行大型競渡活動。盛唐詩人儲光羲作有《觀競渡》:
大夫沉楚水,千祀國人哀。習棹江流長,迎神雨霧開。標隨綠云動,船逆清波來。下怖魚龍起,上驚鳧雁回。能令秋大有,鼓吹遠相催。
中唐詩人劉禹錫亦作《競渡曲》云: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揚枹擊節(jié)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鬐鬛動,飲河形影聯(lián)。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雌雄。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由詩文看來,唐人認定端午是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在此日舉行奉祭屈原的競渡等活動是古已有之而流行千年。唐代的競渡,承隋而成為官府主持的規(guī)模盛大、熱鬧非凡的祈祝及娛樂活動,在江水上設有彩標。令眾舟奮勇爭勝,伴有鼓吹以激勵士氣、振奮精神,寓意還在于鼓舞人們爭取秋季的大豐收。
中唐文學家沈亞之作《屈原別傳》,引述了《續(xù)齊諧記》所記端午與屈原的傳說,表明唐人對端午節(jié)紀念屈原的習俗的認同。
由于唐代普遍舉行于端午紀念屈原的競渡活動,唐人也多有描述競渡的詩賦。除上面引錄的外,著名的又如李群玉《競渡時在湖外偶成為章》詩、張建封《競渡歌》、范慥《競渡賦》等。據其描述,唐代端午競渡的舟船,已是“彩舟畫橄”,即船首立龍頭、船尾豎龍尾、船身雕飾龍紋的華美龍船。
端午節(jié)最主要的兩個節(jié)目,無疑是競渡和吃粽子。競渡和吃粽子的古老習俗都演變成傳說因為屈原而形成,不啻表明端午節(jié)俗演變的完成。
屈原成為端午節(jié)俗活動的祭祀主角,紀念屈原成為端午節(jié)俗活動的主題,競渡和吃粽子成為端午節(jié)俗活動的主要內容,同時端午節(jié)俗活動又因承古老夏節(jié)的祈禳傳統(tǒng),如民間長期流行喝雄黃酒、掛艾葉菖蒲、采藥草煎湯沐浴之類,由此構成的端午習俗大概在唐代就大體定型了,并且流行至今、盛而不衰。唐代以來,中國北方許多地區(qū)雖無條件在端午節(jié)舉行龍舟競渡,但一直沿襲傳統(tǒng)端午習俗而食角黍、包粽子,而且民間以為即“汨羅遺風”。
晚唐詩僧文秀的《端午》一詩,表達了唐人對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性質的認識和節(jié)俗主題的肯定。據《唐詩紀事》卷七十四記載:“秀,南僧也,而居長安,以文章應制?!鄙砭娱L安的文秀豈不知北方端午習俗?其所作名篇《端午》一詩,不僅反映了唐人對端午為屈原的共識,而且反映了自唐代以來中國人民對屈原的無比敬仰和共同認識。
“千載悠悠,成習俗,天中端午。逢佳節(jié),粼粼波上,百舟爭渡。萬戶家中纏米粽,三閭廟外吟君賦。祭圣賢,忠義蕩乾坤,傷君去?!边@曲無名氏的《滿江紅·端陽前作》上闋,形象地描寫了唐代以來最具代表性的端午節(jié)俗活動。
端午為屈原,是中國人民的歷史抉擇;屈原聯(lián)端午,是中國文化偉人與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結合。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重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竟然成了紀念一位詩人的節(jié)日,這種文化現(xiàn)象在世界歷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端午習俗的演變和定型,典型地反映了楚文化精神對中國文化發(fā)展的深巨影響。端午競渡的形成和流行,充分地表明了楚文化代表人物屈原逐漸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的詩魂、國魂和民族之魂。
六
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演變,具有巨大而深遠的歷史文化意義。其深巨意義主要有三。
(一)豐富了節(jié)俗內容及相關設施,使得節(jié)日活動繁多精彩,更加能夠吸引社會各階層人士熱情參與并傳承發(fā)展。
漢代以前的端午節(jié)俗,主要為祈禳、衛(wèi)生活動,即如采艾葉懸掛門上,是為了禳除毒氣;“蓄蘭為沐浴”雖然可以潔身襲香,但主要是為了祛疫避瘟、防疾治?。灰晕迳z纏繞手臂,為的是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溫而可平安健康等等。
在端午為屈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一些本與屈原無關的傳統(tǒng)習俗也與紀念屈原聯(lián)系在一起并豐富了內容,為了紀念屈原又不斷增添了相關的活動與設施。
古稱角黍的粽子,如前所述當本是與屈原無關的時令食品。粽子包成角狀,不過是便于包裹而已,恐怕本并無特殊意義。
以五色絲纏繞手臂的習俗,如《荊楚歲時記》所記:“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貢獻所尊。一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絲,一名朱索,名擬甚多。”
在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演變過程中,角黍和五色絲在東漢就已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并且衍生出《續(xù)齊諧記》《襄陽風俗記》等文獻記載的因為屈原的傳說。于是,角黍和五色絲等端午節(jié)俗的傳說就更加豐富且感人了。
龍舟的制作和龍舟競渡的習俗活動,應該起源很早?!赌绿熳觽鳌肪砦澹骸疤熳映锁B舟、龍舟浮于大沼?!惫弊ⅲ骸罢?,池。龍下有‘舟字?!睂⒅鄞瞥升埿危氡厥加谙惹?。先民崇拜龍、鳳,認為龍、鳳是可以引導、馱載凡人上達天國的神物,故極其鐘愛龍鳳,也極力表現(xiàn)龍鳳。所謂“天子乘鳥舟”,鳥舟即鳳舟。競渡活動或如《荊楚歲時記》所記:“《越地傳》云,起于越王勾踐?!薄杜f唐書·杜亞傳》:“江南俗,春中有競渡之戲,方舟并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边@江南春中的競渡習俗,當是越王勾踐時代的遺風。端午競渡的舟船制成龍形,吳越地區(qū)有競渡習俗,加之古越人也格外崇龍,一些學者乃認為,端午節(jié)可能起源于南方崇龍的古吳越人舉行的“圖騰祭”。
不過,盡管競渡活動的產生或許有古吳越人祭龍的淵源,但端午為紀念屈原而舉行的龍舟競渡活動,則直接發(fā)源于故楚之地并因承楚文化傳統(tǒng)。當年楚國興盛時,便因大舉向長江中下游和江南開拓而廣并古越之地、廣納百越之族,越文化也大量消融在楚文化中,即使古越人有競渡之戲,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也演變?yōu)槌肆曀?。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反映,“信巫鬼,隆祭祀”的楚人,視龍為雷神、云神、水神和溝通天人的神靈,認為龍可以引導和馱載死者的靈魂升入天國。屈原在《離騷》中描寫自我神游天國,即“駕八龍之蜿蜿兮”。屈原在理想破滅后“從彭咸之所居”而投江自沉,或即有希冀其靈魂能夠乘龍升天以“陟升皇之赫戲兮”“就重華而陳詞”之意。屈原《九歌·湘君》描寫湘夫人在洞庭湖中尋覓夫君,即乘坐龍舟:“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楚墓里出土的帛畫《人物龍鳳圖》和《人物御龍圖》,描繪的即是龍鳳引魂升天和龍馱人升天。尤其是《人物御龍圖》,其畫面所描繪猶似屈原在詩中描寫的自我形象,男子所乘之龍就像條昂首翹尾的龍舟。漢代以來,故楚之地人哀悼和懷念屈原,制作龍舟競渡水上、表達救助屈原和招還屈原英魂以送其入天國之意,當是直接因承楚文化觀念和傳統(tǒng)而自然形成的民間習俗。劉禹錫觀武陵(今湖南常德)沅江競渡而作《競渡曲》,即肯定:“競渡始于武陵,至今舉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招屈之義,事見《圖經》?!眲⑹舷麓藬嗾Z,顯然不是無稽之論。哪怕“競渡始于武陵”尚難確證,但為招屈而形成的端午龍舟競渡活動始于故楚之地則應無疑義。這端午為屈原而演變成的龍舟競渡之戲,可謂大大豐富了端午節(jié)俗的活動內容和文化含義。
許多地方的端午紀念屈原活動,都要舉行祭祀屈原的儀典。因為紀念屈原、便于端午舉行祭祀屈原活動的需要,歷史上許多地方都建有屈原廟、屈子祠、屈原塔、招屈亭和三閭亭等設施,并在其中陳列著大量關于屈原以及端午的雕像、書畫、詩文、楹聯(lián)、對聯(lián)等作品。歷代的這些設施和作品,也成為端午文化的組成部分。人們利用這些設施在端午之際舉行紀念屈原的活動,也成為端午節(jié)俗的重要內容。
屈原是中國第一位偉大詩人,是中國的詩歌之父。古今詩人膜拜屈原,也往往于端午集中舉行紀念屈原和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1940年,端午節(jié)被確定為“詩人節(jié)”。今秭歸有成立多年的騷壇詩社,每年端午都舉行紀念屈原和詩歌創(chuàng)作活動。
為紀念屈原而創(chuàng)作的戲劇、歌舞等文藝作品,也往往在端午之際集中演出,成為端午文化的重要內容。迄今可考的古代屈原戲的劇目,就有二十多種。1953年紀念屈原逝世2230周年,北京和中國各地排演了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和一些相關文藝節(jié)目。
端午節(jié)俗雖然從來就是全民的節(jié)日活動習俗,但其演變成為屈原的節(jié)俗活動更能吸引社會各層人士熱情參與,如文獻記載的各地端午競渡,地方官員和當地百姓“悉臨水而觀之”。端午為屈原的節(jié)俗活動內容豐富、含義深厚,也就能使社會各層人士在熱情參與之中大力傳承發(fā)展端午文化。
(二)改變了端午節(jié)俗的主題,升華了端午節(jié)俗的意義,使得端午節(jié)俗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
漢代以前端午節(jié)俗的主題,如前所述是祈福禳災,具體表現(xiàn)為避瘟驅毒、防疫祛病的系列活動。端午節(jié)俗歷經漢代至唐代演變定型之后的主題,則是紀念屈原,實質為頌揚中國的詩魂、國魂和民族之魂。
以龍舟競渡和吃粽子成為端午節(jié)俗活動的主要內容,以屈原成為端午節(jié)俗活動的祭祀主角,以紀念屈原成為端午節(jié)俗活動的主題,意味著年年舉行端午活動,歲歲傳承端午節(jié)俗,是在展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傳揚中華民族精神。因為屈原的愛國思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菁華;屈原的高尚志行,是中華兒女品格的楷模;屈原的卓絕楚辭,是中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典范。
聞一多在《端節(jié)的歷史教育》中寫道:
端午那天孩子們問起了粽子的起源,我當時雖乘機大講了一頓屈原,心里卻在暗笑,恐怕是幫同古人撒謊罷。不知道是為了謊的教育價值,還是為了自己圖省事和藏拙,反正謊是撒過了,并且相當成功,因為看來孩子們的好奇心確乎得到了相當的滿足……“越國到今天,應該是怎樣求生得光榮的時代,如果我們還要讓這個節(jié)日存在,就得給他裝進一個我們時代需要的意義?!薄暗珵檫@意義著想,哪有比屈原的死更適當的象征?是誰首先撒的謊,說端午節(jié)起源于紀念屈原,我佩服他那無上的智慧!端午,以求生始,以爭取生得光榮的死終,這謊中有無限的真!”
在聞一多看來,端午節(jié)俗起源于春秋越國所處的吳越之地,粽子和競渡本與屈原無關,故說對給孩子們講粽子的起源時大講屈原“恐怕是幫同古人撒謊”。但聞一多說明了,大講粽子與屈原的傳說不僅能夠滿足現(xiàn)代孩子們的好奇心,更在于其中“有無限的真”。聞一多的真知灼見在于,古老的端午祈禳習俗,是先民在生產力發(fā)展水平低下而生存十分困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是人們?yōu)榱饲蟮蒙娑e行的相關活動。當人們的生存已經不成問題之后,這些原始的祈禳習俗也隨之失去生活功能和實際意義。端午節(jié)俗若要傳承下去,就必須賦予其以適合人們解決生存問題之后的時代需要的意義。
“說端午節(jié)起源于紀念屈原”這一端午節(jié)俗的歷史演變,亦即端午節(jié)俗適應時代需要的文化發(fā)展。屈原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代表,屈原在其楚辭中塑造出了光輝峻潔的詩人自我形象。其自我形象是外形美與內質美的統(tǒng)一、個體意識與群體意識的統(tǒng)一、獨立人格與社會人格的統(tǒng)一、常人特征與超人特征的統(tǒng)一,實際上是高度地概括了和充分地體現(xiàn)了華夏民族性格特征和審美理想的藝術典型。屈原一生的不懈追求和悲壯結局,最為鮮明地展現(xiàn)了重于泰山的光榮偉大人生。因此,屈原對于追求人生光榮偉大的世人有著巨大的感召力和永恒的典范性,演變?yōu)榧o念屈原的端午節(jié)俗也就有著巨大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
(三)促進文化認同和民族團結,有助于國家統(tǒng)一富強,有利于世界和平發(fā)展。
《左傳·襄公十三年》記載楚國令尹子囊說:“赫赫楚國,而君臨之。撫有蠻夷,奄征南海,以屬諸夏?!贝苏f實為周代楚人在南土興族強國的歷史過程中,形成并奉行的一條發(fā)展路線。這條發(fā)展路線,反映出的民族思想是混一夷夏,亦即民族平等、和睦以至于融合;反映出的政治思想是以夏合夷,亦即建立以華夏為主體、多民族共和的統(tǒng)一國家。
張正明先生指出,春秋時的民族思想大致可分為三家,一家以管子所謂“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左傳·閔公元年》)的言論為代表,一家以孔子所謂“裔不謀夏,夷不亂華”(《左傳·定公十年》)的言論為代表,一家即以子囊言論為代表。比較而言,管、孔之說都排斥蠻夷,唯有楚人主張親和夷夏、混一夷夏。顯然,楚人的民族思想最為進步,楚人的政治思想也適應當時歷史發(fā)展潮流。
正由于楚人具有進步的民族、政治思想并奉行了一條適應歷史潮流的正確發(fā)展路線,楚人得以“奄征南?!?,建立了囊括當時中國南土半天下、包容南方眾多蠻夷諸族在內的泱泱大國。
史載“博聞強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的屈原,出身于戰(zhàn)國時代的楚國王族支系。屈氏家族曾世襲主管國家祭祀和王族子弟教育的莫敖之官,屈原本人曾任“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而深受楚王信任的左徒。因此,屈原通曉楚國和先秦中國的歷史文化,形成系統(tǒng)的美政理想,具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闡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鼻蔀樵娙耍怯捎诒皇枰姺藕蟊姑勒硐霟o法實現(xiàn)而借助楚辭創(chuàng)作來抒寫憂愁幽思。因此,屈原的楚辭代表作《離騷》是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政治抒情詩。在《離騷》及其他詩篇中,屈原集中表達了自己的美政理想。
概括而言,屈原所表達的美政理想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民本思想和德政主張,其二是法治思想和任賢主張,其三是大一統(tǒng)思想和匡定天下主張。這三方面的內容相輔相成,有機統(tǒng)一,構成了屈原系統(tǒng)完整的美政理想。在屈原的美政理想中,沒有夷夏之別的觀念,有的是“相觀民之計極”的關切,有的是“思九州之博大”的考慮,有的是“田邑千畛,人阜昌只。美冒眾流,德澤章只”的向往。屈原的美政理想,可謂先秦政治文明意識的高度凝結,是古代進步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是世代民眾社會理想的基本追求,是人類社會健康發(fā)展的美好愿望,也與當今的政治文明建設深相契合。屈原的美政理想,可謂超越了民族、國界和時代,是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遺產。
屈原的一生,是為實現(xiàn)振興故國、光融天下的美政理想而不屈不撓、九死不悔地奮斗的一生。正是如此,屈原的一生才生得光榮。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當秦軍攻陷楚國郢都、繼而兵掠江南時,屈原深感美政理想破滅,于是投江自殉。屈原之死,是身殉國難,是身殉理想,也是身殉名節(jié)。正是如此,屈原之死才死得偉大。
端午節(jié)俗以紀念屈原為主題,也就通過吃粽子、龍舟競渡等相關活動,宣揚和贊頌了屈原愛國愛民、追求九州統(tǒng)一、向往天下光明的美政理想。它體現(xiàn)了世代民眾社會理想的基本追求——屈原美政理想,為中國各地人們、各族人民所接受和領悟,也即促進了民族的文化認同,并且有助于各族人民團結奮斗而實現(xiàn)國家的統(tǒng)一富強。
臺灣自古就有端午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而且因紀念屈原而建有屈原廟甚至形成了物候名。明清時,臺灣人就將端午興起的颶風稱為“屈原颶”。王士禎《香祖筆記》卷二記載:“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五月五日曰屈原颶。”今臺灣彰化屈家村村民自稱是清代由福建遷移臺灣的屈原后裔,村中建有供奉屈原神像的泰和宮(也稱屈原廟),每年端午都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
中國約有三十個民族都過端午節(jié)。除了漢族之外,苗、侗、土家等民族都于端午吃粽子、賽龍舟并紀念屈原。瑤、彝、畬等族在端午未必紀念屈原,卻都吃粽子。當代有苗族、土家族學者甚至認為,屈原“當是屬于苗族的愛國詩人”或“土家族先民成員之一”。中國的大半民族都過端午節(jié),無疑是受漢族的影響。中國的一些少數民族也于端午紀念屈原或接受了傳說為“汨羅遺風”的習俗,則反映了端午節(jié)俗對于中華民族認同的促進作用。
東亞、東南亞一些中國周邊國家,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也過端午節(jié)。其端午節(jié)俗一般不會有紀念中國文化名人屈原內容,但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國的端午節(jié)俗都有吃粽子或賽龍舟的內容。近幾十年來,歐美一些國家如德國、俄羅斯和美國等,也興起于端午舉行龍舟競賽活動。端午節(jié)俗在世界范圍日益廣泛的傳播,體現(xiàn)了世界人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
如今,中國端午節(jié)已經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端午節(jié)俗的文化表現(xiàn)形式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俗的文化內蘊精神則與全人類的理想追求相通合。體現(xiàn)了人類共同愿望,超越了民族、國界和時代的屈原精神,通過端午節(jié)俗活動而“潤物細無聲”地傳揚世界,必將增進世界人民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認同,也必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