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建平
(福建省福安市城北中學)
摘 要:新課程下,對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得到了深入推進,但在強調素質教育的理念下加強對學生的時政教學方面還有值得探究和實踐的空間。在初中思品課上將時事典型案例應用于教學當中能起到以理服人、以德育人、以情感人的教學效果,值得積極推廣。
關鍵詞:初中;思品課;時事;典型案例
在初中思品課堂上,應用時事典型案例開展教學,能讓思想品德教學活動參與者之間的順暢互動成為現(xiàn)實,使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培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教師則通過對時政教學過程的實踐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
時事政治教育是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重要平臺。初中學生是國家的希望,他們有必要培養(yǎng)對國內國際時政及國家方針政策的分析和判斷能力,并樹立以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為基石,以愛國、愛黨、愛人民為核心的道德理念。這正是在初中思品課中強化時事典型案例應用的目的所在。
一、把握初中思品課時事典型案例的應用策略
1.應用時事典型案例導入教學
應用時事案例教學能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社會熱點、把握政治形勢。這些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出現(xiàn)的事件是理論在實際生活中的再現(xiàn),通常具有很明顯的情節(jié)性和趣味性特征,學生在生活中多多少少會對之有所接觸或了解,因而,在教學之前,先應用與教學內容相關聯(lián)的時事典型案例進行導入式教學,可以有效引起學生與教學內容的共鳴,強化對學生時事分析判斷技能的培養(yǎng)。
如,(2015年)“……在全國開展宣傳推選100個最美志愿者、100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100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100個最美志愿服務社區(qū)等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活動?!苯處熆赏ㄟ^這個時事導入新的教學——“承擔對社會的責任”。志愿者的生動事跡和奉獻精神深深感染了學生,課堂教學氛圍營造十分成功,很好地引導學生進入了本課的學習。
2.應用時事典型案例解析教材
思品課的有些教學內容理論性很強,學生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如果應用與教學理論相佐證的時事典型案例,將時政熱點與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教學,就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使之在現(xiàn)實情境下對思品理論進行理解領悟。在應用這一教學方法時,教師應認真?zhèn)湔n,仔細選擇時事材料,確保時事案例與教學理論能相互印證,否則可能會將學生帶入誤區(qū)。
如,“2016年3月4日下午,習近平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四次會議的民建、工商聯(lián)委員,并參加聯(lián)組會,聽取委員們意見和建議。他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jīng)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jīng)濟制度,是中國共產(chǎn)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非公有制經(jīng)濟在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
3.應用時事典型案例設計試題
在給學生設計思品時事類練習題時,教師要充分考慮時事材料的指向性,不能盲目選擇。試題的選擇和設計一定要體現(xiàn)出時政熱點與時代脈搏同步的特征,體現(xiàn)出與教材理論的高度一致性。時政試題的設計應突出對學生認識時政、分析熱點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的思想原理不能脫離教材,要體現(xiàn)出實際與理論的高度吻合。一般應把握四個要點:一是時事能契合黨和國家近期最核心政策;二是與教材的思想體系保持一致;三是要與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相匹配;四是盡可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如,結合當前信息化的時代特征,電子設備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如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手環(huán)等等,學生對這些智能設備的興趣相當高,而且也比較了解,與他們的認知水平是相當?shù)模鴩覍Υ罅Πl(fā)展信息產(chǎn)業(yè)的決心也是非常的大。在設計試題時可以這樣:“在如今的信息化社會中,國家大力發(fā)展信息產(chǎn)業(yè),智能計步器已逐漸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普及,通過統(tǒng)計跑步數(shù)據(jù)來科學健身已經(jīng)成為一些人的共識,而且也是人民對時尚、健康生活的一種追求。請從下面選項中選擇你認為對這個現(xiàn)象的正確認識。A.使用智能設備健身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B.健身是個人行為也具有社會意義;C.跑步已經(jīng)是生活第一等的大事;D.我國應該將健身擺在首要位置?!边@樣的試題設計內容新穎,時代性強,又能很好地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點的理解辨析。
4.應用時事典型案例激發(fā)興趣
初中學生大多不愛上思想品德課,這個課程給他們的感覺就是無聊和無趣,理論性強,也感知不到其現(xiàn)實的價值意義,甚至有些教師也是這么看待思品課的。
其實,這是對這個課程的錯誤認知。時事是現(xiàn)實生活中真實發(fā)生的,具有絕對的可信度,也正是由于其來源于生活,因而還具有天然的感染力及親和力。時事案例具體而且真實,故事性強、情節(jié)動人,教師如選材得當,這些時事案例可以起到激活教學氛圍、提升思品教學趣味性的作用。
如,(2015年)“10月27日19時30分,隨著3艘中國執(zhí)法船艇順利靠泊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州關累港,標志著中老緬泰第三十九次湄公河聯(lián)合巡邏執(zhí)法圓滿完成?!边@個典型案例可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電視劇《湄公河大案》,情節(jié)驚心動魄,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
二、提升初中思品課時事典型案例的應用實效
1.將時事教學常態(tài)化
將時事教育常態(tài)化可有效提升學生的社會能力和綜合素質。教師可安排學生定期通過各種媒體搜集有意義的新聞事件,在早自習或上思品課時向學生播報新聞。每節(jié)思品課的前幾分鐘都可以設計成學生的“新聞聯(lián)播”時間,使學生關注新聞成為習慣。學生對時事關心變成了常態(tài),時事已經(jīng)成為學生課間話題的內容
之一。
2.將時事教學生活化
在思品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強調時事案例的時效性及其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性,這樣可有效避免課本時事案例內容滯后的缺陷。在教學中,教師可大膽對課本案例進行突破,在課本理論的基礎上敢于使用“新鮮”的案例作為時政教學資料。在理論教學中,教師應特別注意理論與現(xiàn)實事件的相互印證功用,通過時事案例教會學生使用課本上的理論來分析現(xiàn)實事件。
3.將時事教學立體化
思品教師可充分挖掘學校的教學資源,采用更多的途徑和形式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在校園中構建一個立體化的時事教學環(huán)境。如,組織對時政感興趣的學生成立時政小分隊、在宣傳櫥窗開辟時政專欄、定期更新時政黑板報、利用小喇叭一早一晚播放新聞、組織學生開展時事知識比賽等等。
總之,通過對初中思品課應用時事典型案例開展教學活動的研究和實踐,無論從教師角度還是從學生角度都受益良多。可以說,在初中的思想品德、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應用時事典型案例開展教學的方法對初中學生的學習成績提升、素質的綜合發(fā)展及精神品質的建設都是相當有益的,同時對思品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是有所助益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注重在思品教學中開展時事教育,對提升學生分析和判斷及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是有益的,可以有效地使學生建立符合我國發(fā)展需要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并增強其愛國主義情懷。因而,在初中思品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將時事典型案例引入課堂教學中,這個教學方法必須在思品教學中得到高度重視,并真正付諸教學實踐。
參考文獻:
[1]陶德進.初中思品課程時事教育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20):42.
[2]賈麗霞.初中思品課堂利用時事激趣進行自主學習方法的研究[J].考試周刊,2015(17):121.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