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忠
【摘要】高中物理教學重視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物理教學中要巧妙運用各種有效策略調(diào)動學生思維展開學習,提升學生個人物理素養(yǎng)的同時全面發(fā)展高級思維能力。本文探討了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從四個方面做了簡要論述,希望能為打造高效物理課堂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 思維能力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178-01
新課改及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不僅要提升學生應試能力,還要著重針對其物理素養(yǎng)進行專門培養(yǎng),利用物理教學的優(yōu)勢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鍛煉,從而提升其對于物理概念、定理、習題等理解與掌握能力,提升個人對知識的加工能力。高中物理教學中要巧妙利用各種教學資源達到培養(yǎng)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具體教學策略探究如下。
一、利用探究式習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物理作為應用科學,學習中大量的探究式習題為培養(yǎng)、鍛煉學生高級思維能力提供了優(yōu)質(zhì)平臺,對于學生而言,解決物理習題的過程就是利用物理規(guī)律、概念等指導定理公式應用的過程,尤其是探究式習題的練習,無疑是培養(yǎng)學生應用思維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探究式習題為學生們思維與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諸多實際可操作空間,為個人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應用實踐提供了明顯的策略與方法[1]。
探究式物理習題的練習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實踐探究能力,同時多角度、多方位考察了個人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分析概括等多項能力,有利于學生個人高級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高中物理重難點力學部分的練習題,如圖1-1所示,長為5米的細繩的兩端分別系于豎立在地面上相距為4米的兩桿頂端A、B,繩上掛一個光滑的輕質(zhì)掛鉤,它鉤著一個重為12牛的物體,平衡時,繩中張力T=____。這道題主要考察三力平衡這個知識點,需要學生選好分析圖像、準確分析受力情況、畫出力圖、結合計算公式準確列出方程,學生需要結合以往學過的物理概念、性質(zhì)等進行信息篩選與評估,從而得出準確結果,這無疑是通過類比性探究題型考察學生們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及運用能力。
二、利用問題變式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變式這一概念來源于心理學,是在保持事物本質(zhì)特征的情況下進行訓練,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變式訓練是對為學生提供循序漸進培養(yǎng)、發(fā)展高級思維的框架,著重針對其辯證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與考察。高中物理學習本身有一定難度,學生們?nèi)菀桩a(chǎn)生抗拒心理與畏難心理,教學中可從簡單問題入手,通過創(chuàng)建變式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逐漸由易到難完成心理過渡,通過這種訓練讓學生們建立起個人框架,實現(xiàn)高級思維能力的逐步內(nèi)化,這樣即使最后不應用問題變式解決問題時,腦海中依然會快速模擬問題解決進程,達到鍛煉思維的目的。
同樣是上述探究式習題,教師可讓學生結合題目條件進行積極選擇解決三力平衡問題的多種解法,如正交分解法、相似三角形法等,通過在腦海中快速模擬解題過程迅速找出解題關鍵點,并配合同類型的力學習題進行快速模擬練習,以便讓學生們在教師循序漸進的指導下快速把握解決力學問題的思維關鍵。比如利用正交分解法解決這一習題,先準確畫出受力圖,如1-2所示,假設細繩與水平夾角為α,由平衡條件可知:2TSinα=F,其中F=12牛,將繩延長,由圖中幾何條件可得Sinα=3/5,則代入計算公式得到答案T=10牛,這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思維模式后進行細致鍛煉時的解題思維,只需要把握關鍵的分析受力情況、畫圖兩個要點即可。
三、利用創(chuàng)新實踐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在進行物理知識、概念、習題的學習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揮個人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解決各類問題,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
比如上述力學問題中,除去正交分解法之外,教師可讓學生積極探索其他解題方法,像相似三角形法,以兩個拉力為鄰邊所作的平行四邊形為菱形這一要點確定力的三角形△OEG與△ADC相似,由此完成力學計算得到準確答案?;蛘呓處焽@這一習題讓學生動用個人形象思維解決右端繩A沿桿適當下移后細繩上張力變化情況,在解決這一習題的過程中學生們利用類比探究、發(fā)散思維等共同構成新的圖式為力學問題的解決奠定良好基礎,結合力學知識得出掛鉤在細繩上移到一個新位置,掛鉤兩邊細繩與水平方向夾角仍相等,細繩的張力仍不變這一結論,從而深化其對于物理知識、概念、公式運用的理解與思考。
四、利用案例模擬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物理學習中涉及眾多實驗案例,教師要積極調(diào)動學生思維展開案例學習,通過角色扮演、項目模擬、小組協(xié)作、問題求解等方式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電學時,讓學生們個人分別觸摸零線與火線,再以多人手拉手串聯(lián)的形式再次觸摸,根據(jù)有無觸電情況結合電學知識讓學生們進行思考與探討,比如光腳進行試驗的話有何結果?在操作上試驗結果有無變化?如果有學生突然松開手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通過這種多類型案例的模擬探究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2]。
為更好的發(fā)揮模擬實驗的優(yōu)越性,教師可讓學生自行設計探究實驗,通過不斷調(diào)整實驗條件變化情況來觀察實驗結果,以此確定不同物理條件變化帶來的影響,完成對知識的深入探究,調(diào)動自身思維能力解決各類問題,從而達到深化個人高級思維能力這一目的。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教學中要積極探索各種有效策略培養(yǎng)學生高級思維能力,讓學生在高效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個人綜合能力得到培養(yǎng)與鍛煉,提升個人物理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趙紅杉.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2012,15(8):255-256.
[2]蔣勇.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人民教師論壇.2013,26(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