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斌
【摘要】主要就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希望找出優(yōu)化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進而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微課 初中語文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1-0059-01
微課作為數字時代的一種新型課程表現形式,是對現代教育教學模式的大膽改革和創(chuàng)新。微課以其主題突出、短小精悍以及交互性強,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動直觀的圖像、啟發(fā)性的視頻片段等特點脫穎而出,滿足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的需求,既可查缺補漏又能強化鞏固知識,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
將微課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是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不足進行完善與發(fā)展。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利用教學視頻在輕松的氛圍中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僅可以在課上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同時在課下學生也可以利用微課進行預習和復習,在課堂中缺席的學生也能夠趕上學習進度,并且讓教學的內容得到保存,便于復習。同時在課堂中使用微課,還可以更好的實現互動性,形成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通過穿插圖片、文字、音樂等等來吸引學生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自主學習和探究,有效提高學習效率,使語文教學更具藝術性和趣味性。
一、活化課堂教學,幫助學生理解
由于語文教材的設計與學生的生活閱歷有一定的差距,導致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方面存在諸多疑難。微課以它特有的科學性和形象性,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促進了教學形式的多彩、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和教學效率的提高。應用微課能將文字、錄像、音樂、背景圖片等教學因素有機地融合,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立體向學生呈現教學的知識點,圍繞教學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進而豐富教學的形式,促進學生的理解。通過微課展示來深化對課文的理解,從而為課堂的學習做引導和補充,既能強化學生的課堂學習,又能拓寬學生課外知識,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二、分解初中語文教學重、難點,解決課文疑難,降低學習困難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對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內容進行解讀,有利于學習重難點的攻克,減少學生的學習困難,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微課有著明顯的針對性,每一個微課都有一個核心的內容。利用微課,把課文重點和難點進行分解,把重點與難點更突出地顯現出來,學習的目標更明確。設置問題探究,設計師生互動的環(huán)節(jié)來調動學生興趣,對某一知識點進行突破,深化學生對重點或難點的理解,從而更容易把握全文,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語文能力。
微課可以有效地彌補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利用微課,教師探究課文中的疑難和學生興趣與困惑的結合點,找出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同文章重、難點有著緊密聯系的問題,巧提問題,發(fā)人深思。于無疑處生疑,在懷疑處啟發(fā),在懷疑處提高。
三、借助微課,點明文章題旨
許多學生在閱讀一些課文時,費了很長時間從頭讀到尾,頭腦中依然一片茫然,竟無法讀懂文章,不知文中所言為何事,無法把握文章主旨。這些課文的教學,就可以運用微課,將與課文主題關系最為密切的人、情、景、物或事件進行歸納,彰顯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學生就可以輕松地從中總結提煉出文章的主旨。
四、利用微課,感受詩文意境
微課能把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有機地結合起來,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形象,變枯燥為生動,打破課堂教學的時空限制,創(chuàng)設一個更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這樣,直觀形象與想象、聯想相結合,就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進入詩文的情景,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去體味作品中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確地把握詩文的內涵。
五、利用微課,培養(yǎng)寫作興趣
學生在作文課上最感苦惱的是“無話可說無物可寫”,寫成的文章往往言之無物,空洞且毫無真情實感。其根本原因是學生脫離了生活,對生活沒有感受,感受不到生活的新鮮氣息。而運用微課教學則利用它的直觀性和真實感,很好地將學生與社會生活聯系到一起,彌補了學生的“認知空白”,從而激發(fā)起學生內心的真實感受和寫作的欲望。
六、傳授學習方法,強化學習興趣
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是掌握學習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就能曲徑通幽。教師要善于總結方法,要將學語文的方法、考試的方法的東西傳授給學生,所謂“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梢岳梦⒄n,將方法點點滴滴地傳授給學生,且能形成序列化、系統(tǒng)化,促使學生科學學習。
七、利用微課,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主導作用,首先應體現在能否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自學是發(fā)揮學生智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只有課堂教學充分培養(yǎng)起學生自學的習慣,打好了自學的基礎,通過學生自身智力活動的內化,才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促進學生智能的發(fā)展。如通過微課層層遞進的預習任務,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步一步去解決學習問題,逐步地去感知課文,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主動獲取信息、分析與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八、利用微課,豐富初中語文教學方法
微課作為信息化時代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學過程的教法組合與運用,提高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微課給初中語文教學注入了新元素,增加了從教學設計、教學互動、疑問與懸念設置、課堂解讀、能力培養(yǎng)等多角度多層次的教學方法的組合。微課利用其針對性,對應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有其不同的表現形式與作用,豐富了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實現了語文全面為學生學習發(fā)展服務的基礎性功能。
九、結語
微課教學通過圖像、聲音、文字、光彩、顏色、視聽并舉,提供直觀的學習氛圍,使教學過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從而使學生簡便、快捷、直觀地學習,如身臨其境而自然、真切,誘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開辟全方位立體的思維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進學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強、鑒賞能力的提高。
微課是技術進步與教學發(fā)展的完美結合,符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fā)展需求,其應用一定會進一步解放學生的學習,促進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姚潤梅.試論“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
[2]吳瑩.淺議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語文,2015.
[3]丁佐宏.如何用微課“點燃”初中語文課堂[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