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善文
(2016年,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的七世孫趙伯澐墓隨葬品中,一件歷經(jīng)800年時間卻仍未徹底腐朽的竹制香盒被考古者發(fā)現(xiàn),引起了收藏界對香盒的關(guān)注。據(jù)了解,如今我國最早發(fā)現(xiàn)的盛香之器是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一只紅漆香盒,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多年以來,由于其輕巧、造型精細別致的特點,香盒成為文人墨客的案頭文玩之一。早在20年前,香盒就已以拍品的身份進入大眾視野,經(jīng)過多年的市場考驗,香盒收藏已經(jīng)逐漸成為較為重要的收藏版塊。
香盒,顧名思義就是專門用來盛裝香料的小容器,又有香筥、香合、香函、香箱之稱。古代文人多好雅趣,在書房讀書寫字、彈琴撫箏、品茗弈棋時,常會焚一爐香。由于焚香所用材料多為香丸、香餅、天然香木等,香品易于揮發(fā),香氣易于走散,香盒也就應(yīng)運而生。香盒的構(gòu)造簡單,分為盒身、盒蓋兩部分,大小通常為手掌可握,材質(zhì)則包括竹、木、漆器、金屬、玉、瓷等。身材嬌小的香盒,匯聚了雕刻、鑲嵌、描金、書畫等諸多工藝,精美別致。有研究表明,在古代文人文房器物中,香盒所獲得的關(guān)注,絲毫不遜色于其他的文房用品。因其既有實用價值且造型精美,又可執(zhí)于手中把玩,故而成為文人案頭的又一珍愛。
宋人趙長卿《浣溪沙》有云:“金獸噴香瑞靄氛,夜涼如水酒醺醺。”焚香在文化興盛的宋代尤為盛行,市面上有專營諸般奇香及香爐、炭餅等物的“香藥局”,因此,宋代的香盒制作技術(shù)登峰造極。
早在1997年北京翰海拍賣有限公司的春拍上,一件清中期玉獸面紋香盒以3.3萬元成交。據(jù)了解,自2008年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秋拍上,一件元代剔紅應(yīng)龍紋香盒以168萬元成交開始,至今已有至少12件百萬元以上的香盒拍品出現(xiàn)。2011年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的春拍中,一件清雍正時期的伽南香雕百壽紋穿帶多層香盒以230萬元高價成交,這也是目前香盒拍賣價格中的最高價。
從拍賣市場的價格走勢來看,香盒在進入拍賣市場的前10余年,拍賣狀況并不亮眼。盡管2008年開始,香盒成交價出現(xiàn)了百萬元以上的高價,但此前的成交價格在幾萬元徘徊,甚至有些以幾千元拍出。
2007年開始,有關(guān)香盒的拍賣逐漸增多,但直到2010年,香盒的總體拍賣價格才有所提升。除了繼續(xù)有百萬元級別的拍品出現(xiàn),低價位上也不再僅停留于幾萬元的區(qū)間,超過20萬元的拍品開始涌現(xiàn),價格上漲趨勢明顯。2014年,同時出現(xiàn)了4件百萬元拍品,香盒拍賣出現(xiàn)小高潮。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香盒拍賣價格出現(xiàn)攀升,但總體情況并不理想。從1997年至2016年的香盒總體拍賣數(shù)據(jù)來看,有成交記錄的香盒拍品總共有880件,但只有90件是在20萬元以上,所占比例約為10.2%。香盒拍品的成交價格不高,大眾對其不夠了解,或許就是其市場熱度仍不溫不火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雖然關(guān)注香盒的群體仍屬小眾,但香盒價格卻呈現(xiàn)逐年上漲的趨勢,香盒收藏仍是一片尚未被完全開發(fā)的價值洼地,其收藏前景值得期待。
收藏香盒當(dāng)以舊為主,以稀為貴:“以舊為主”是盡量選擇傳世的香盒,年代愈久遠價值越高;而“以稀為貴”則是在材質(zhì)、器型上入手,材質(zhì)越珍稀、器型越少見,工藝越精美,價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