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洪建
“為什么我班學生沒有自覺性?聽過很多專家報告,也照著做了,可比著葫蘆畫不成瓢,難道我不適合當班主任嗎?”湖北荊州一位同行這樣向我傾訴。
不錯,班級自治,時下提得很響,可事實上究竟有多少班級能實行自治?那些以民主和培養(yǎng)學生自治能力為名的班級行為背后,真的是自治因子在起作用嗎?很多自治班級設置的班級議事機構(gòu),把某個同學的問題當作班級集體事務來“議”,這是體現(xiàn)著班級自治能力還是在傷害孩子的心靈?換個立場,如果學校設立一個議事機構(gòu),把某個教師的不當行為當作大家“議”的對象,教師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或許有人說:做錯,總要承擔。是的,但承擔不能以心靈受到傷害為代價。我總是喜歡不厭其煩地引用尼采在《快樂的知識》里寫的話——何為惡?侮辱他人便是惡。何為人性?不讓任何人蒙羞便是人性。
我們不能不進行倒推式的思考:自治的前提是什么?
通常的理念里,自治就是通過一系列民主的方式讓孩子們自律。那么,我們不能不去探討,自治的前提關鍵詞——自律。
什么是自律?百度百科給我的答案是“自律,指遵循法律并以此為基礎進行的自我約束”,這是一個經(jīng)不起推敲的定義。卡爾·羅杰斯給的答案:“自律是指作為一個人認識自我,知道自己在成長的道路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我相信,作為教師的我們都會贊同。可時下的班級自治管理中,卻把關注點聚焦在了“自己在成長路上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于是在班級民主、學生自主的名義下,建立一套“統(tǒng)治機構(gòu)和統(tǒng)治制度”,把約束性當成了工作的起點。在這些自治者的腦海里,來自學生的“統(tǒng)治機構(gòu)和統(tǒng)治制度”就是尊重了學生的意愿,尊重了學生意愿的任何決議都是自主的表現(xiàn),也會認為這樣的班級行走方式就是班級自治了。
可是,我們不要忘了:“被議事者”的心靈會受傷。
如果再回到羅杰斯的定義里,您會發(fā)現(xiàn)他的定義里有兩個最不該被忽視的關鍵詞:“認識自我”和“知道自己”?!白晕摇辈攀亲月傻钠瘘c,自我認識和自我覺悟才可能產(chǎn)生自律。而自律也不是簡單的自我約束,而是“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它們不是“自我約束”的同義語,而是懂得、選擇管理自己的時間;是會給自己設定目標以及懂得設置這些目標的優(yōu)先順序。
是的,這是一個人自身的覺醒,是一個人有了成長的目標和方向之后的自我規(guī)劃能力的體現(xiàn)。正如當我們能夠全身心為自己的目標而奮斗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嚴格要求自己、嚴格執(zhí)行計劃而不會讓自己的生活“旁逸斜出”。這種表現(xiàn)就是自律。如果你只是給了或者說在民主的基礎上給孩子們一個個需要遵守的條框,而沒有喚醒孩子的靈魂,那么自律就不可能建立起來,即使冠以自律的名義。因為這所謂自律的背后,一定有不少受傷的學生。
教育,絕不能以民主和責任的名義對任何一個孩子造成傷害,絕對不能!
我們繼續(xù)倒推——如何才能喚醒孩子的靈魂?
美國一所幼兒園開辦了“助人樹”活動。在一塊貼著“紙樹”的黑板上,一片片的“樹葉”寫著每一個孩子的名字。孩子們寫的都不是自己的名字,而是過去一周曾經(jīng)幫助過自己的同學的名字。當“助人樹”上掛滿“樹葉”,等待摘取收藏的時候,孩子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當月末“樹葉”堆滿桌子的時候,每個人都能看到,班上的孩子給予了他人如此多的幫助。
在相互發(fā)現(xiàn)的過程中,孩子們能感受到別人的關愛,也能贏得自身的價值。相互幫助和關心他人也是自律的表現(xiàn),一個人靈魂的覺醒,首先就是自我價值的認定吧。一個不能認定自身價值的人,是不會覺醒的。有時想想,教育其實也很簡單,正如蘇州市望亭中心小學毛家英校長所說的:“只要構(gòu)建了一種溫暖的、發(fā)現(xiàn)美好的教育情境,教育就會變得美好而溫潤起來?!彼运谕ぶ行男W一直堅持的一項教育活動就是“我喜歡你”,讓孩子們心中有他人,進而尊重自己。
此刻,我們無法再去倒推了,因為這種教育情境的構(gòu)建,或者說靈魂喚醒的最輕便手段就如“助人樹”和“我喜歡你”。
那么,我們接下來順著這個基點往前推進。
自然,我們又會碰到羅杰斯,他說“傾聽他人和自己的心聲是培養(yǎng)自律的基石”。“傾聽自己的心聲”就是自我靈魂的覺醒,而“傾聽他人”是對他人的信任,是對他人價值的肯定和尊重。不由著自己的性子為所欲為,而是顧及別人的感受,傾聽別人的聲音,這不就是自我約束的第一步嗎?在溫暖而美好的教育情境里,心有他人、尊重自己觀念的樹立,就是不妨礙他人的自律意識的初步確立。
從社會學角度來說,有超越個人的他人存在,就會有矛盾的產(chǎn)生,這是客觀現(xiàn)實。一個懂得了傾聽他人聲音的人,在面對這一客觀現(xiàn)實的時候,一定會懂得妥協(xié)和協(xié)商。
在一所學校的操場上,兩個學生正拉開架勢準備打架,這時有兩個學生作為調(diào)停者走出來,分別勸慰要打架的學生。其中一個說:“聽著,打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绷硪粋€說:“你能想出更好的解決方法?!睅追昼姾?,兩個學生都停手不打了,四個人開始商討解決之道。
誠然,沒有懂得傾聽他人的前提,兩個學生之間的矛盾就不會有被調(diào)停的可能。調(diào)節(jié),是自律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文章開頭部分提到的“班級議事機構(gòu)”正是這種調(diào)節(jié)的擴大化,而此“議事”非彼“議事”。
如果我們順著這個方向推理下去,就會自然明白,由班級調(diào)節(jié)所升級的班級“議事機構(gòu)”自然會衍生出他們所需要的契約。這種契約就是通常所說的班級自治的綱要,是班級運轉(zhuǎn)的“班規(guī)”等。當然我們會明白,這些“機構(gòu)”也好,“規(guī)矩”也罷,都是為了某個共同的目標而相互調(diào)節(jié)的結(jié)果。如果衍生出來議事機構(gòu)的執(zhí)行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班干部了。很多教師會借自主的名義,直接讓全體同學選舉班干部、制定班規(guī)和其他班級組織機構(gòu)。這是末端嫁接了。那么帶班失敗抑或是偽自治,也是自然會發(fā)生的事情。
尼采說:“何為人所能得到的自由?那便是無論采取何種行為,都不會令自己蒙羞?!狈旁诎嗉壒芾砝?,讓一切都是自然衍生的結(jié)果,自己才不會蒙羞,更不會讓他人蒙羞。
如此,教育是溫暖的教育、自由的教育,也是自治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