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達明
敲石工人的話
文/張達明
圖/東方IC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撰寫《動機和人格》一書時,為豐富內容,去了一座正在修建的大教堂的工地尋找素材。
馬斯洛詢問遇到的第一個敲石工人:“請問您在做什么?”這位工人沒好氣地說:“我正在用這個笨重的大鐵錘,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
馬斯洛又問第二個敲石工人:“請問您在做什么?”得到的回答是:“要不是為了一天60美元的工資,打死我也不來遭這個罪。”
馬斯洛接著詢問第三個敲石工人:“請問您在做什么?”這位工人高興地說:“我十分榮幸能成為建造這座雄偉教堂的一員。雖然我現(xiàn)在干著敲石頭的活兒,但每當我想到教堂建成后,將有許多人來這兒接受上帝施予的愛,我內心就激動不已?!?/p>
同樣的工作三人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這讓馬斯洛感觸頗深,他由此得出結論:第一個工人會成為工作的棄兒;第二個工人以后不僅得不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也很難得到社會的認可;而第三個工人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chuàng)造力的人,他的前途一定會很光明。
此后,馬斯洛又對這三個人做了跟蹤調查,結果驗證了他的結論:第一個人淪落為乞丐,第二個人一直在為找工作而奔波,第三個人成為一家知名建筑公司的副總裁。
態(tài)度決定成敗。馬斯洛說,一個人除非在生命的每一刻都敢于傾聽自己,否則他不可能明智地選擇生活。只有保持健康的人格和純潔的動機,才能最終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