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堂吉訶德和狂人都是世界文學史上經(jīng)典的“癲狂”形象。他們共同的“瘋癲”,讓人們不得不感嘆人類生活在“空間上隔得極遠,心靈上相距甚近的廣闊的世界?!边@就是中西文學的魅力所在,人性之共有??缭絿?,溝通中西文學,我們可見這兩個“癲狂”之人有著相似之處同時又不失自己的個性特點。深入認識堂吉訶德和狂人的形象特點,不僅有助于我們對兩部偉大作品的理解,更有利于在跨文化的視角下認識中西的差別。本文將從思想、心理、結局三個主要方面剖析兩個“瘋癲”之人,闡釋兩者的共性和個性,以期對堂吉訶德和狂人形成全面完整的認識。
關鍵詞:堂吉訶德;狂人;思想;心理;結局
作者簡介:李浩,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與應用學專業(yè)跨文化交際與語言傳播方向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7--03
狂人和堂吉訶德都是世界文學史上典型的瘋癲形象,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其兩人所表現(xiàn)的“癲狂”應該值得我們關注。他們之間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性和共同性,也有一定的孤立性和獨特性,這就是典型人物之所以能夠經(jīng)歷時間考驗之原因。
一、兩個“癲狂”之人的思想
總體來看,堂吉訶德和狂人的思想有著共通性,我們可以稱之為他們的思想是進步的。兩個人被周圍之人視為瘋子,在人群中他們是孤立無援,又不被世人所理解的。[1]都具有思維反常的精神疾病都帶有知識分子普遍性的精神孤獨。堂吉訶德所處的是新舊交替的時代,轟轟烈烈的文藝復興運動使人擺脫了“蒙昧”的狀態(tài),張揚人性是大勢所趨。他瘦骨嶙峋,卻抱有“兼濟天下”之心,憑借手中的長矛想鋤強扶弱,力圖恢復他所幻想的理想世界??袢松钤谥袊饨ㄉ鐣哪┢冢鞣N新思想噴薄而出的時代,實現(xiàn)“人的解放”,進而實現(xiàn)整個國民精神的革命是必然趨勢。[2]他發(fā)出了國人第一聲吶喊,看不慣“吃人”的社會,“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振聾發(fā)聵。
我們可以把兩個“瘋癲”之人的思想視為先進超前的,他們作為先覺者是在頭腦不清楚的情況下看清社會的現(xiàn)狀,寄希望于光明的未來。堂吉訶德理想的是“幸福的歲月啊,時代的幸福啊,無怪乎古人稱之為‘黃金世紀,并非現(xiàn)今黑鐵時代視如至寶的黃金,與彼時唾手可得,蓋因生活與彼時之眾生不知‘你的和‘我的二詞為何物。在那純樸的時代,萬物皆為共有,每日之實物彼等只需伸手即可獲得……”[3]他描繪的即是中國古代儒家所設想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社會”。甚至這種烏托邦似的社會已經(jīng)接近于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后世所提出的“共產(chǎn)主義社會”。其先進的思想超越了幾百年,在那個封建勢力還很強大的西班牙,資產(chǎn)階級還在苦苦追尋建立一種自由的資本主義社會的時候,“瘋狂”的堂吉訶德卻石破天驚提出了這個設想。他為了自己的理想社會去苦苦追求,不可不說是“偉大”。在當時的社會這種思想是異想天開,這是堂吉訶德之“癲狂”。反觀《狂人日記》里的狂人,他也是在“迫害妄想癥”中看到了社會的真實面目和未來的方向,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但是人們的思想并沒有得到解放,依然處于封建勢力的包圍之下,沒有撼動其根基。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舊中國人民的蒙昧無知表示了深深的擔憂,狂人是一個先行者,他在“瘋癲”中看清了社會的本質(zhì),形形色色的人加入了“吃人”的行列,在這個社會中做著認為理所應當?shù)摹俺匀恕敝拢哺市摹氨怀浴?,完全沒有覺醒??袢俗鳛椤傲眍悺贝嬖?,看清了這個社會的本質(zhì)。寄希望于未來,發(fā)出了最后的咆哮“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4]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是新社會的變革力量,只有他們才能擔起重任,改變這個“吃人”的社會和舊中國人民的落后愚昧思想,這種見解是進步的,建立新秩序的重任還要靠年青一代不斷為之努力奮斗,這是狂人之“瘋癲”。他們都提出了新的思想,表達了愿望,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就是創(chuàng)作一個新的社會,只是處于特定的年代和社會環(huán)境,顯得和眾人“格格不入”,新思想便被視為了“異端”。
堂吉訶德和狂人雖然都是舊社會的覺醒者,他們的思想代表著社會前進的方向,但是在具體的方面是不同的。我們可以把堂吉訶德的思想視為“堅定”,而狂人的思想視為“懷疑”。堂吉訶德的英雄氣概伴隨著他游俠的一生,作為思想的先行者,解救被打的小孩,對被押的犯人施以援手,幫助“落難”的公主等等一系列行為只源于他堅定的信仰,即使別人恩將仇報他也不看作自己做錯了事,而把責任推到魔法師作怪。不管自己被打得傷痕累累都沒有動搖,只要別人有需要,只要弱者有求于他,都慷慨答應從不計較自己的得失。他的愿望就是鋤強扶弱,艱難險阻也擋不住自己行俠仗義之心,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是堂吉訶德所追求的??袢送瑯邮怯X醒者,他的新思想就是沖破封建社會的枷鎖,解救愚昧的舊中國人民,但他沒有“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氣魄,也沒有“英雄情懷”,狂人生活在吃人的社會里,也生活在恐懼中,看到“吃人”的民眾總會想“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想起來,我從頂上直冷到腳跟。”這種恐懼縈繞在他的思想里,他有思想?yún)s不堅定,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疑問,可見他自己也不確定自己的思想對與錯,徘徊在理性與現(xiàn)實之間的他迷茫無助,沒有反抗這個黑暗的社會,最后懷疑自己也“吃人”,同樣是舊社會舊制度的犧牲者和維護者,他自己也并不比其他人好多少,最后寄希望于孩子,希望沒有“吃人”的孩子來改造社會,反對封建制度。兩者相比,我們看出堂吉訶德是無畏無懼的,而狂人是恐懼的,堂吉訶德表現(xiàn)出來的是對新思想堅定的信仰,而狂人卻是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當然我們說堂吉訶德最后清醒,也承認騎士小說對人的毒害,并規(guī)定自己的侄女不能嫁給讀騎士小說的人,否則就剝奪她的財產(chǎn)繼承權。但這和他的思想并不矛盾,他所追求的理想并沒有變,堅定的信念也沒有動搖,只是承認不合時宜罷了??袢酥皇菍@伙人說“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彼辞辶宋磥砩鐣那斑M方向,但畢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不堅信自己思想的正確性,屈服于強大的封建勢力,因恐懼而徘徊。
二、兩個“癲狂”之人的心理
堂吉訶德和狂人作為“癲狂”之人,那么心理分析是研究他們不可忽視之處。他們雖然瘋癲,但心理狀態(tài)卻和常人無異,既受各自文明的影響,也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結合體,我們在看待他們的瘋狂舉動時,不要僅僅把他們歸入到“異類”,也要注意他們也是“人”,只不過狀態(tài)不同,但本質(zhì)上還是相似的。
福柯曾說瘋狂不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而是一種文明產(chǎn)物。沒有把這種現(xiàn)象說成瘋狂并加以迫害的各種文化的歷史,就不會有瘋狂的歷史。[5]福柯從文明的角度分析造成瘋癲的原因是有一定道理的,縱觀兩部作品,我們便能看出堂吉訶德和狂人的性格是帶有文明特征的。堂吉訶德是西方海洋文明的產(chǎn)兒,而狂人是東方農(nóng)耕文明的先行者。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堂吉訶德顯露出的是敢于冒險的性格,他的游俠經(jīng)歷正是西方式的,認準了“騎士道”便始終不渝地去追尋,他把風車看成巨人卻無畏無懼,只要聽說不平之事便暴躁不安,行俠之心更加強烈,表現(xiàn)在他生活中的點滴。而狂人作為東方文明的產(chǎn)物自然不是“外擴”的性格,而帶有東方特有的“內(nèi)斂”,[6]他的“癲狂”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無拘無束”,“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跟……”,看到?jīng)]有月光的夜晚,便覺“不妙”,有著中國傳統(tǒng)士人的情懷,月亮是明凈和諧的,中華文明下的文人經(jīng)常望月“抒懷”,沉浸在“意境”中便有“韻味無窮”之感。內(nèi)斂的性格決定我們沒有冒險的精神,也不會太思考人間之不平,可以在自己的小圈子中盡情享受以此來逃避現(xiàn)實。中國人在意別人的看法,并不如西方個性鮮明,作為“集體意識”深入骨髓的中國人想要保持自己的個性也要在共性的基礎上才會被社會所接受??袢丝吹絼e人的反應自然不可避免的顯示出了我們東方文明下知識分子的特有心態(tài),所以狂人的“內(nèi)斂”也決定了他覺醒雖早但又會受到周圍的“制約”,即使是在“癲狂”的狀態(tài)下也不能隨心所欲,即使“癲狂”,在內(nèi)心深處還是打下了傳統(tǒng)文化的烙印,這種性格不論是什么狀態(tài)在中國人這里都是植根于內(nèi)心的。而堂吉訶德本來就是受西方文明的影響,從古希臘開始,他們所描繪的即使是神也會有七情六欲,并沒有多少道德倫理的束縛。文藝復興更是人性解放的大運動,強調(diào)人性是主流,在這種文明中,在堂吉訶德“癲狂”后,自然其性格便會更有“外擴”的特點。所以說堂吉訶德和狂人雖然都是“癲狂”的狀態(tài),但是確實中西文明的特點導致了其心理特點,反映到了性格中也是如此。
西方精神分析批評的代表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劃分對我們分析堂吉訶德和狂人有一定的幫助,這種“前意識”、“潛意識”、和“意識”正是伴隨在堂吉訶德和狂人生活中的,可以說他們都是三者的統(tǒng)一體。在他們意識中占主流的“超我”即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按照至善原則行事。堂吉訶德自始自終在“癲狂”中都是“超我”心理所主導,他去行俠仗義并不是為了什么財富和名聲,而是打抱不平,救濟弱者反對強者,每當頭破血流時只要想到他所謂的騎士精神和理想,那么他的人格就處于最上層??袢艘彩恰俺摇币庾R占主流,在舊社會里,他是一個以新眼光看世界的人,他對“吃人”的舊社會深惡痛絕,在這種狀態(tài)下對舊時的制度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嗎?”的疑問,將眼光視野放到了社會的角度,他所期盼的是“沒有吃人之人”的社會,雖然沒有付諸實踐,但他的心里卻沒有為自己著想,他所想到的大部分是關于社會的現(xiàn)在和將來,良心和理想還在。兩個“癲狂”之人的“超我”心理狀態(tài)是值得我們敬重的。但是每一個人都不是在一種心理狀態(tài)中游走,我們的堂吉訶德和狂人也是如此,他們雖然“癲狂”,但他們也是真實存在的人,也有正常人的情感。堂吉訶德每次冒險挨打后也會感到身體上的疼痛;他也有自己的心上人杜西內(nèi)婭;在客店里遇見和情人相會而認錯人的女仆人雖然內(nèi)心想著自己不能背叛,但也會“把持不住”;有時候見到好的東西也會對桑丘說搶過來就好了這種貪圖便宜的小市民心理……這種“本我”與“自我”的狀態(tài)同樣也存在于狂人身上,他生活在吃人的社會,害怕周圍之人的眼色,害怕別人將他“吃掉”,以致非常迷茫彷徨,作為社會的另類人物,遭到別人的不理解和冷眼相待是正常的,有著害怕之心也純屬本能,這是任何一個人都會有的,是人性所在。這種原始的、與生俱來的蘊含著人性中最接近獸性的一些本能性的沖動的“本我”和處于本我和“超我”之間、監(jiān)督自我、予以適當滿足的“自我”也是堂吉訶德和狂人的心理特點。他們雖然“癲狂”,但也是這三者的“統(tǒng)一體”。
三、兩個“癲狂”之人的結局
堂吉訶德和狂人作為“癲狂之人”,是眾人眼中的“瘋子”,那么他們必然不為社會所接受,這種“離群”的行為帶給他們的不會是美滿幸福,因為單憑他們一己之力改變不了現(xiàn)實,更不可能推動歷史的車輪前進。所以說堂吉訶德和狂人是以悲劇為結局。如果深入文本,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我們便不會覺得他們的行為是可笑的,相反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所敬仰。雖是失敗,但他們是時代的領路人和先行者,給我們麻木的內(nèi)心以震撼。[7]雖然他們不約而同地走向了悲劇,但是在具體的過程中,在導致悲劇的原因上卻是不同的,我們不能忽視他們所選擇之路、心路歷程和信仰。
堂吉訶德是悲劇的,他的瘋狂行為帶給我們歡笑,但是更多的是惋惜。他的一生是奮斗的,外出游俠既建立騎士的榮譽, 也除暴安良主持正義。他同情那些受壓迫的社會底層人民,在他的騎士道精神的外衣下包含著許多人文主義思想的內(nèi)容。盡管自己身體瘦弱但在殺富濟窮的冒險過程中,突然就變成另外一個人,做出常人不敢為之事,什么樣的敵人都毫不怯懦。雖然他滿懷善良的愿望,但結果常常卻是 “空懷壯志飲恨亡”,適得其反,害了別人自己也遭了罪。[8]但堂吉訶德敢用自己的行動、甚至生命來捍衛(wèi)道德、正義和信仰,雖然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以失敗而告終,但這種不屈不撓精神卻令人敬佩。而作為一個沒落貴族他的反抗斗爭精神對處于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下的西班牙人民來說更是一種鼓舞,是喚起他們思想覺醒的鐘聲。他最后一次游俠經(jīng)歷結束,只能回到家鄉(xiāng),最后郁郁而終結束了自己傳奇的一生。從覺醒到生命盡頭一直堅持自己所想,即使清醒時痛斥騎士小說對人的毒害,但他自始至終沒有說過自己行為本身之錯。他認識到騎士道不適合社會的發(fā)展,但是他的思想和信念并沒有錯,他建立一個“清明”世界的奮斗也沒有錯。所以從本質(zhì)上說他并沒有向他最后認為正確的思想妥協(xié),只是最后他的愿望和奮斗沒有結果,不無遺憾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狂人也是悲劇的,他只有思想?yún)s沒有行動,最后走向了妥協(xié),他所看到的,他所希望的未來更遙遠更渺茫,他屈服了,又重新回到了時代的大潮中。對于社會和一個先覺者來說也是悲劇。他的覺醒并不晚,在“癲狂”中早已知曉“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但在吃人的社會他卻遲遲沒有做出什么“石破天驚”的大事。從自己處于“被吃”的狀態(tài),到自己也是“吃人”的一份子,他認識到“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xiàn)在明白,難見真的人!”然后他的“癲狂”也就在此時結束,恢復了正常,也就意味著他的思想又“倒退”到以前,處在萌芽中的先進思想妥協(xié)于強大的封建勢力,清醒后“赴某地候補矣”!又加入了“吃人”的行列,狂人的悲劇不是自己的悲劇,而是時代的、妥協(xié)的悲劇。[9]
亞里士多德的“凈化說”認為悲劇“可以喚起人們悲憫和畏懼之情,并使這類情感得以凈化,獲得無害的快感,從而達到某種道德教育的目的?!边@句話來形容堂吉訶德和狂人再適合不過,堂吉訶德的悲劇結局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悲憫”之心,其故事不得不使情感得到凈化,我們有了一顆“赤子”之心,這顆心是無私、兼濟天下的,可以為了美好的理想而不斷奮斗,無怨無悔,這種氣魄怎能不值得我們尊敬!狂人在癲狂中看到了封建倫理道德對人和社會的毒害,這種思想也有助于舊中國的人民思想上的覺醒,他最后的“回歸”,是否也會引發(fā)人們的思考?是敢于向前邁出一步還是繼續(xù)做封建勢力的奴仆?正是始于這樣的思考和抉擇,那些革命先驅才會一個個前赴后繼建立了一個新的社會,這就是悲劇的魅力所在和精神教化作用。那么我們又會思考,造成堂吉訶德和狂人悲劇的原因相同嗎?黑格爾把由心靈性的差異產(chǎn)生的分裂視為真正重要的矛盾,才是最理想的悲劇沖突。他具體又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由無意識的行動造成導致的沖突,二是有意識的行動導致的沖突,三是行動本身并不引起沖突,而是有其他關系與情境所決定的人物的內(nèi)心沖突。[10]這里我們不難看出,他們的悲劇都有第三種沖突的作用,即他們周圍的人和所生活的社會對他們造成的沖突,也就是叔本華認為最有價值的由劇中人的不同地位和相互關系所造成的,如前文所述,這里不再強調(diào)??袢说谋瘎∥覀兛梢哉f是第一種情況造成的悲劇沖突,他的“瘋癲”狀態(tài)“比較嚴重”,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所看到的是事實,卻是以一個不正常之人的眼光看待的,這也是他為什么會惶恐不安卻沒有實際行動去改變的原因之一,因為他的確“瘋了”,處于無意識的“本我”狀態(tài),他并不是“超人”,只是一個“癲狂”之人而已。反觀堂吉訶德也是一個“瘋子”,但他卻處于“瘋與不瘋”之間,似乎沒有那么嚴重,更何況還有清醒的時候,他的悲劇屬于第二種,他是有意識的,他很“清醒”自己的目標和追求,所以他有行動,是有“思想”的!這點上他確實要比狂人強一些!這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所造成他們悲劇結局的因素之一。
別林斯基說,堂吉訶德是一個“永遠前進的形象”。不同的歷史年代,不同的文化域境為《堂吉訶德》這部世界文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jīng)典之作不斷賦予新的內(nèi)涵和新的解讀視角。而《狂人日記》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和中國現(xiàn)代文化史上都具有跨時代的意義。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它奠定了中國現(xiàn)代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礎,其深刻的思想挖掘是中國現(xiàn)代啟蒙主義的高度概括。這兩部文學作品的影響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其典型人物的比較研究值得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這對于深入理解兩部文學作品,對于中西跨文化交流,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稅海模.堂.吉訶德與阿Q正傳、狂人日記的跨文明比較[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
[2]嚴靜.簡論堂吉訶德與狂人“瘋癲”意象[J].淮陰師范學院論壇,2015.
[3](西)塞萬提斯.堂吉訶德[M].南京:譯林出版社,2012.
[4]魯迅.吶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5](法)米歇爾.???瘋癲與文明[M].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12.
[6]李新平.簡論堂吉訶德與狂人的心理特征[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
[7]吳秋煊.試析堂吉訶德和狂人形象的共通性[J].現(xiàn)代語文,2009.
[8]蘇婧.堂吉訶德人物形象文化身份的多重性探析[J].語文學刊,2008.
[9]熊學敏.狂人日記中狂人形象的再探討[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2005.
[10]孟慶樞 楊守深.西方文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