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旦
摘要: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演奏器樂,因其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而備受人們青睞。本文認為加強古箏演奏者的器樂修養(yǎng)、演奏技巧、表演欲望、心理情緒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古箏演奏的藝術表現(xiàn)力的提升。只有提升了藝術表現(xiàn)能力,才能更好地展示古箏這門古老器樂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和價值。鑒于此,本文對其進行論述。
關鍵詞:古箏演奏 藝術表現(xiàn)能力 提升 音色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3359(2017)09-0060-02
古箏是我國古老的民間演奏器樂,因其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而備受人們青睞。本文認為加強古箏演奏者的器樂修養(yǎng)、演奏技巧、表演欲望、心理情緒等方面的能力,有助于古箏演奏的藝術表現(xiàn)力的提升。只有提升了藝術表現(xiàn)能力,才能更好地展示古箏這門古老器樂所蘊含的藝術魅力和價值。
據(jù)史料記載,古箏興于秦朝,盛行于唐朝,歷來受到文人墨客、風雅儒士的鐘情。古代許多文人雅士都對古箏愛不釋手,主要是陶醉于古箏的藝術表現(xiàn)能力。的確如此,古箏演奏具有與其他器樂不同的特點,包括音色、彈奏技法、韻味,這些都具有極高的辨識度,由此成為我國國寶級的民族器樂也就不足為怪了。近年來,許多人都研究古箏演奏當中的藝術表現(xiàn)力,認為只有深入挖掘提升古箏演奏的藝術表現(xiàn)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古箏,理解古箏所蘊含的藝術價值,從而更好的服務當代文化藝術建設。本文基于此展開如下分析。
一、深入了解古箏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
古語有云:“樂乃心之所也?!边@句話表明了音樂在人們心目當中具有極高的地位。古人將音樂、樂聲看作是從心頭流淌出的美妙旋律,它柔和內心的情感和思維情緒,夾雜著內心的需求和感受。許多古箏作品都是如此。比如《高山流水》,作為古箏作品的代表作,貼合了這句話的內涵,也貼合了古箏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和表現(xiàn)力。在了解古箏創(chuàng)作的背景時,我們可以通過《高山流水》這首作品來分析?!陡呱搅魉肥且杂岵篮顽娮悠诘臍v史典故為背景環(huán)境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絕妙的古箏曲。整首曲目呈現(xiàn)了一種自然的美感,“巍巍乎若泰山,湯湯乎若流水”,真乃絕美之意境,讓人不由想起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典故。這首古箏曲就是從這個典故而來[1],因此在了解背景和環(huán)境時,要抓住關鍵的部分,比如“知音”,只有對知音這個概念有了深入的了解和體會,才可以抓住《高山流水》的創(chuàng)作動機和背景意義,從而更好的提升演奏表現(xiàn)力。
《水調歌頭》也是如此。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蘇東坡的那首著名的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痹谘葑噙@首古箏曲目的時候,一定要提前抓住這首作品的靈魂與精髓所在[2],要盡量去體會蘇東坡的創(chuàng)作動機環(huán)境以及它所包涵的普遍情感價值。通過研究了解發(fā)現(xiàn),蘇東坡在創(chuàng)作這首詞的時候,正處于罷官的階段,中秋佳節(jié)的美好夜晚,孑然一身,獨自面對天空的一輪明月,詞人觸景生情,略為傷感,想起自己的遭遇和處境,望著那一輪滿月,心中情懷油然而生,佳句脫口而出:“高處不勝寒……”簡單的幾個字卻蘊含著蘇東坡無盡的情思與祈愿。詞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環(huán)境,我們不可不知,非但要了解,還要深刻體悟。這對于古箏演奏是具有好處的[3]。
通過上述兩例,可以得出結論:提升古箏演奏藝術表現(xiàn)力,必須要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歷史人文內涵,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演奏表現(xiàn)力。
二、培養(yǎng)演奏者的表演欲望
古箏首先是一門器樂,它是許多匠人心血的結晶。古箏的琴體制造精美、比例協(xié)調、音色醇厚悠揚,這為演奏者的學習提供了很多幫助。在古箏演奏中,經常會有一個誤區(qū),就是認為只要琴好,音色彈奏準確,節(jié)奏不拖拍,就可以算作演奏成功了[4]。尤其是在初學者的觀念里面,此類說法比比皆是。本文認為,這是對古箏演奏的誤讀。
古箏演奏中,必須要依靠基本功,通過熟練地運用古箏的演奏技巧,完整的將作品呈現(xiàn)給欣賞者。演奏技巧雖然重要,但它只是演奏的一方面要素,作為一門表演性質的器樂,古箏演奏還需要表演欲望的襯托。演奏者的表演欲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演奏質量和水平。古箏演奏需要全情投入,也需要融入演奏者自己的情感[5],不然的話就會讓演奏變得僵硬死板,毫無感情,而好的欣賞者完全可以判斷出演奏者是否帶有一定的表現(xiàn)欲和表演欲望。
表演欲望對于演奏古箏好處非常多,首先可以讓演奏者很快地進入演奏情景當中,提升演奏質量。其次可以讓初次登臺者克服恐懼害怕緊張的情緒,讓初演者擺脫心理負面影響,較早地進入狀態(tài),有利于平復情緒。最后,表演欲望有助于提升演奏者的超水平發(fā)揮。音樂本身就是即興的藝術,好的演奏者在某些特定環(huán)境下,可以產生極強的靈感,為演奏增添色彩。
三、錘煉扎實的演奏基本功
基本功是任何器樂學習和演奏的根本技能。在器樂學習當中,理論學習是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也是初學者最應該掌握的基本知識。讀譜、識譜、唱譜、音階、節(jié)奏、旋律等方面,都是古箏演奏的基礎,尤其是初學者,必須要錘煉出扎實的基本功,為日后演奏夯實基礎。
初學者首先要學會讀譜,然后唱譜,接著在音階方面進行模進練習。古箏曲目大多數(shù)為傳統(tǒng)的五聲音階,即“do re mi so la”五個音名,通過反復練習,掌握五聲音階的音樂規(guī)律。在節(jié)奏練習方面,可以從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逐漸掌握。在掌握了以上能力之后,就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旋律練習了。初學者在練習基本功的時候,要循序漸進,不可貪快,要養(yǎng)成良好的演奏姿勢,否則日后難以更改。
對于成熟的演奏者而言,基本功也是不可缺少的。俗話說,“三日不練功,不如一頭老母豬。”話糙理不糙,說的就是練習基本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成熟的演奏者在練習基本功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總結的經驗進行練習,不必拘泥于課本教材。比如最近在彈奏一首作品,對于速度比較快的小節(jié),可以摘出來著重反復練習,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通過慢速地練,然后逐漸加快,最后達到標準速度。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可盲目追求速度,質量才是首位。質量永遠排在速度的前面[6]。另外,在基本功練習當中,還可以通過設計一些旋律,進行旋律擴展和轉調??傊?,成熟的演奏者在基本功練習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毋庸置疑的是,扎實的基本功事關演奏的成敗。
總之,古箏演奏的藝術表現(xiàn)力離不開基本功?;竟τ谒囆g表現(xiàn)力的提升具有核心的支點作用。任何類型和風格表現(xiàn),都需要以基本功為依托和支撐,如果基本功不扎實,心手不一致,就會破壞演奏效果,從而讓古箏演奏的藝術表現(xiàn)力大打折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古箏作為我國傳統(tǒng)的民族器樂,它體現(xiàn)了我國民族文化的結晶,展示了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良品質,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中華民族的精神敬仰和修養(yǎng)。因此,現(xiàn)代對于古箏的研究越來越多,也正是由于古箏演奏所包含的無盡的藝術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所致。
本文通過對古箏演奏的表現(xiàn)力提升方式進行了淺析,提出了如上的幾點思考,希望可以為古箏演奏方面的研究做出一點綿薄貢獻,最終為我國古箏演奏藝術增添光彩。
參考文獻:
[1]王莉萍.古箏演奏中影響音色的因素及其在音樂表現(xiàn)中的運用[J].歌海,2009,(01).
[2]林玲.論箏演奏中的音樂表現(xiàn)[A].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編輯部.怎樣提高古箏演奏水平(1)[M].西安:華岳文藝出版社,2003.
[3]周巍.淺談如何提高古箏演奏的音樂表現(xiàn)力[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5).
[4]施娓.論古箏演奏中弦外語言的情感表現(xiàn)[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08).
[5]劉洋洋.演奏技法革新之意義:20世紀80年代后古箏曲的音樂表現(xiàn)[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0年.
[6]楊艷妮.靜若止水、怒似狂濤——秦腔歷史劇《大秦將軍》古箏演奏探索[J].新西部(下半月),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