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爾夫綠地是高爾夫球場的載體和存在形式,是城市綠地系統(tǒng)的組成部分。通過比較高爾夫球場與城市綜合性市政公園占地面積、綠地率及綠化三維量等指標,分析高爾夫綠地在現(xiàn)代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的類型與地位,對高爾夫綠地的概念進行了探討,并對高爾夫綠地的特色進行評議。認為不能因為高爾夫球場的用地性質、管理難度及某些高爾夫球場的違規(guī)用地和濫用水資源等負面因素而否認高爾夫綠地。把高爾夫綠地納入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進行規(guī)劃與管理,有利于國家控制過度開發(fā)建設高爾夫球場的現(xiàn)象。
關鍵詞:風景園林;城市綠地系統(tǒng);高爾夫綠地;高爾夫球場
【文章編號】1627-6868(2017)03-0027-05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floor area, greening rate and greening 3D quantities of golf course to that of urban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 park, the type and position of golf green field within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was analyzed,and the concept of golf green field was discussed. Golf green filed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and is the form and the supporter of golf course. although bearing drawbacks including field misuse, management difficulties and water abuse, the functions of golf field cannot be readily denied. It is suggested that bringing glof field into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green spacecould be beneficial to control the its situation of over exploitation.
Key word: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Golf green field;golf course
自1984年我國第一個高爾夫球場在廣東中山溫泉高爾夫球會問世以來,這種以球場形式存在的特殊綠地類型在我國開始發(fā)展。200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了《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對高爾夫球場的興建熱潮降了溫,但我國已建和在建的高爾夫球場數(shù)量約在500-1000個之間[1]。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以國發(fā)〔2009〕44號印發(fā)的《國務院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提及海南高爾夫旅游產業(yè)的規(guī)劃,是自2004年國家開始限制高爾夫球場建設以來中央政府首次對高爾夫用地政策的調整。2011年8月中旬,央視《經濟半小時》在連續(xù)聚焦環(huán)境水質流失困局的節(jié)目中,矛頭直指高爾夫球場。高爾夫球場因侵占國有土地、與人爭水而再次受到非議。
由于高爾夫球場的特殊性及用地原因等因素,到目前為止,我國頒布的《城市綠地分類標準》(建設部2002年CJJ/T85-2002)以及城市用地分類的國家標準等相關文件都未明確高爾夫球場的用地類型性質。在我國各地的城市總體規(guī)劃及詳細規(guī)劃中,有將高爾夫球場列為綠地的,也有作為體育用地的,也有單獨列出的[1]。因此,我國的高爾夫綠地目前多為市場經濟運作,欠缺行政管理,高爾夫球場亂象叢生,在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身份”尷尬,城市管理者難以對高爾夫綠地給予恰當?shù)恼J識。事實上,在現(xiàn)代的高爾夫球場中,草坪和樹木占整個球場面積的70%以上,剩余面積由沙坑和水塘構成[2],由于這些水塘一般面積都不大,按照我國公園規(guī)范大部分也可列入綠地面積。針對以上現(xiàn)象,本文試就高爾夫綠地相關問題提出探討,以拋磚引玉。
1.綠地、城市綠地及高爾夫綠地的概念
1.1綠地
綠地是城市用地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改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作用是其他用地不可替代的。《辭?!穼Α熬G地”釋義為“配合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自然條件,適合種植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地面或區(qū)域,或指凡是生長植物的土地,不論是自然植物的或人工栽培的,包括農林牧生產用地及園林用地,均可成為綠地”[3]。
1.2城市綠地
國家行業(yè)標準《園林基本術語標準》(CJJ/T91-2002)規(guī)定:城市綠地是“以植被為主要存在形式,用于改善城市生態(tài),保護環(huán)境,為居民提供游憩場所和美化城市的一種城市用地?!痹摌藴实臈l文說明中有進一步說明:“廣義的城市綠地,指城市規(guī)劃范圍內的各種綠地。”因此,城市綠地實際包括2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城市建設用地范圍內用于綠化的土地,另一個是城市規(guī)劃區(qū)之內但在建設用地范圍之外,對于城市生態(tài)景觀和居民休閑生活具有積極作用,綠化環(huán)境較好的區(qū)域[4]。
1.3高爾夫綠地的概念
據(jù)文獻記載[2、5-13],早期(19世紀前)的高爾夫球場是建在海岸或河口附近,稱為林可斯(Links)球場。沙丘、沼澤、巖石、河灘、荒蕪地等是這類球場地形地貌的構成元素,樹木和草坪較少,沒有形成綠地。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高爾夫運動在世界各地漸漸得到人們的認同,高爾夫運動發(fā)展成為一種休閑娛樂活動,高爾夫球場的建造地帶自1865年始逐漸向內陸低丘陵臺地擴展。這些座落在低丘陵臺地的高爾夫球場稱為內陸風格(Inland)球場,開始種植或保留了大量的樹木、花灌木及草皮,草坪也就成為高爾夫球場的底色。綠地與高爾夫球場漸漸融合為一體,高爾夫綠地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陽光、綠地、湖泊、清新空氣成為高爾夫球場的形象。
高爾夫球場發(fā)展的現(xiàn)代階段(1950年至今),雖然仍存在極少量以懲罰型理論設計、缺少綠地的荒漠型、濱海礁巖型等風格的球場。但這類球場既封殺了大量球員,又不符合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的要求,也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因此隨著高爾夫活動的發(fā)展,市場經濟規(guī)律促使發(fā)展商和設計師進行反思。1980年代后大量興起的是賞心悅目的園林式球場,但為了增強球場的刺激性和挑戰(zhàn)性,以滿足不同水平球員的需要,一個18洞的球場一般保留1~3個懲罰型設計的球洞。目前在全世界約40 000家高爾夫球場中內陸風格球場的數(shù)量占70%以上,大多數(shù)內陸風格球場都隨地形的變化營造景觀。我國各地建造的球場主要是由草地、湖泊、沙地、山丘和樹木等自然景物構成,風景秀麗宜人。在蘇格蘭(Scotland),有一半以上的球場(239個)被稱為園林球場[2、7]。
由此可見,現(xiàn)代高爾夫以及它的球場的影響是和綠地密切相關的[5],現(xiàn)代高爾夫球場是利用天然地形和自然風光的基礎上在開闊的低丘陵臺地地帶緩坡上建成的,球場內種植大量的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形成了一定范圍的綠化區(qū)域,符合綠地的標準。在我國《城市綠地分類標準》中,關于各類綠地的概念定義很具體,很明確,但未涉及高爾夫綠地的概念。我國相關的標準、法規(guī)也未對高爾夫綠地進行過清晰明確的界定及概念定義。在以草坪為場地底色的運動場地中除高爾夫球場外,主要還有賽馬場(跑馬場)、足球場、棒球場等,而高爾夫球場是占地面積最大,擁有喬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種類與數(shù)量最多的休閑運動場地。因此,它不同于其他普通的以草坪為場地底色的體育運動場地,更不能等同于其他園林景觀綠地,它以一種特殊的城市綠地形式而存在。
綜合高爾夫綠地的建造、構成及其功能特點等因素,我們認為高爾夫綠地可定義為:高爾夫綠地是在天然地形和自然風光的基礎上,以高爾夫草坪草作為底色,組織合適的景觀元素,通過科學規(guī)劃設計建造的,符合高爾夫運動要求而形成一定范圍的區(qū)域。因此,高爾夫綠地包含2個層次的內容:一是在城市或城郊構成了一定的自然景觀,綠化環(huán)境好。二是能滿足高爾夫運動(競技或練習)與休閑的要求。兩者缺一則不作高爾夫綠地論。
2.高爾夫綠地是城市綠地的范疇
由于現(xiàn)代的高爾夫球場是在海邊、湖邊、林間、風景地、山坡地上建造的,草坪和樹木占整個球場面積的70%左右,所以從高爾夫球場以及它的綠地建造及構成特點來看,高爾夫綠地是屬于城市綠地或城市園林綠地的范疇,不能因為高爾夫球場的用地性質、管理難度及某些高爾夫球場的違規(guī)用地和濫用水資源等負面因素而否定。
2.1我國現(xiàn)行的城市綠地分類
我國城市綠地分類是執(zhí)行2002年建設部修訂頒布的《城市綠地分類標準》(CJJ/T85-2002),該標準是按綠地的主要功能對綠地進行分類的,并與城市用地分類相對應,應用大類、中類、小類3個層次將綠地分為公園綠地(G1)、生產綠地(G2)、防護綠地(G3)、附屬綠地(G4)、其他綠地(G5)五大類,各大類綠地下分別有不同層次的綠地類型。但遺憾的是,自1984年我國第一個高爾夫球場誕生后20多年, 國家城市綠地分類及城市用地分類標準等相關文件未見對高爾夫綠地只言片語。目前在國內有關城市綠地規(guī)劃及高爾夫球場建設的研究及書刊資料中 [1、2、4、14-37],涉及球場規(guī)劃及綠地種植設計內容的相關資料也不多。其中最早報道的有高玉忠1995年的“中國高爾夫球場建設的現(xiàn)狀與思考”[14],張文英1997年的“高爾夫運動與風景園林縱橫談”[15]及馬宗仁1999年的“高爾夫園林功能及園景布局的探討”[16],在園林綠地規(guī)劃專業(yè)教科書中2001年賈建中的《城市綠地規(guī)劃設計》[28]是最早涉及高爾夫球場種植設計及球道綠地內容的,2001年吳為廉、潘肖澎的《旅游康體游憩設施設計與管理》[29]一書提到了高爾夫球場建設融入中國園林造園思想,符合生態(tài)規(guī)律園林化的問題。但到目前為止,尚未見相關文獻對高爾夫綠地進行深入、系統(tǒng)的描述。這與高爾夫綠地發(fā)展迅速反差強列。由此可見,我國相關行業(yè)人士對高爾夫綠地的研究與管理是相對滯后和不足的。
2.2高爾夫綠地用地類型性質探討
由于高爾夫綠地在我國是近20多年來發(fā)展起來以球場形式存在的新型綠地,各地在城市規(guī)劃中對高爾夫綠地所屬的看法不一,在所難免。國家《城市綠地分類標準》(建設部2002年CJJ/T85-2002)雖未明確提及高爾夫綠地,我們認為高爾夫綠地偏向G1大類G13中類G137小類中的體育公園,或者更接近于G5大類中的其他綠地。但由于高爾夫綠地是一類特殊的休閑運動場地,它一般不占用城市建設用地指標,不像市政公園那樣以公眾游憩為主要功能。也不免費或低價開放,不能等同于其他體育公園。因此,將高爾夫綠地作為體育用地的理由不足,作為體育公園顯得牽強。在城市規(guī)劃或綠地分類中,將高爾夫綠地單獨列出,則更有利于城市的建設與管理。如果不把高爾夫綠地進行單列,則明確列入城市綠地G1大類或G5大類(其他綠地)中更為合適。參照我國《公園設計規(guī)范》對公園內部用地要求的相關標準,筆者認為綠地率在80%以上、有一定開放性、在建設區(qū)用地范圍內的高爾夫綠地可列入G1大類,在建設用地范圍外、不參與建設用地平衡的高爾夫綠地可列入G5大類。退一步說,盡管現(xiàn)實存在的某些高爾夫綠地不一定是合適的,但既然是存在的就應該去正視它,給予足夠的認識,不能因為高爾夫球場的負面因素而因噎廢食。
3.現(xiàn)代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高爾夫綠地的規(guī)模
我國當前經濟發(fā)達、對外交流活動活躍的城市,高爾夫綠地以高爾夫球場的形式現(xiàn)實存在于城市建成區(qū)或城市近郊。就高爾夫球場占地面積及其綠量來說,已占據(jù)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一席之地,這是不容置疑的事實。
3.1高爾夫綠地面積占城市綠地面積的比重大
城市綠地定額指標反映一個城市的綠化數(shù)量和質量,是一個時期的城市經濟發(fā)展和城市環(huán)境質量的標準,也是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標志之一。表1是我國部分園林城市綠地主要指標及高爾夫球場狀況,表2是部分國家市政公園與高爾夫球場的面積規(guī)模和綠地率數(shù)據(jù)。
表1數(shù)據(jù)表明,早在1998年的12個園林城市中,我國標準高爾夫球場平均數(shù)已占園林城市市級公園平均數(shù)的13.3%,高爾夫球場的面積達園林城市市級公園面積的15.4%以上, 達園林綠地面積的3.5%。2007年深圳市標準的高爾夫球場數(shù)量為14個、總面積大于840h㎡(不含練習場和房地產商開發(fā)的小區(qū)內球場,下同),高爾夫球場個數(shù)是市級公園個數(shù)的66.7%,高爾夫球場的面積是市級公園面積的22.6%,是市園林綠地面積的8.7%。至2010年底,標準高爾夫球場在我國大陸已遍布除西藏以外的30個省區(qū),共計490個,面積達26000h㎡以上。此外,全國還有高爾夫練習場438個。標準高爾夫球場的綠地率在70%以上,有的達90%以上。由此可見,事實上在我國現(xiàn)代城市持別是經濟發(fā)達的城市中,高爾夫綠地已成為城市綠地系統(tǒng)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表2是部分國家市政公園與高爾夫球場的面積規(guī)模和綠地率數(shù)據(jù)比較,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高爾夫球場的規(guī)模和綠地率相當大型全市性的市政公園,因此,無論是從高爾夫球場的規(guī)模、數(shù)量,還是綠地率來看,現(xiàn)代的高爾夫球場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綠地,而且占據(jù)了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一席之地。
3.2高爾夫綠地與公園式綠地的綠化三維量相當
20世紀,國內外一直在探討城市需要多少綠地,需要多少綠量。但是,何謂“綠色量”或“綠量”,各抒己見,尚無法明確統(tǒng)一"綠色量"的內涵。1998年“上海市綠化三維量遙感調查”提出"綠化三維量"的量化值,即指綠色植物所占據(jù)的空間體積。相對于平面量(如綠化覆蓋率)而言,三維量指標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綠化在空間結構方面的差異,因而可用于更全面、準確地分析綠化的環(huán)境效益[38-43]。綠化的環(huán)境效益與三維量值大小是成正比的,不同結構綠地的三維量及環(huán)境效益見表3。
據(jù)研究[40],綠地中喬(株),灌(株),草(㎡),綠地(㎡)配植的最適合比例為不少于1:6:20:29,而隔離片林綠地喬木灌木比例常用1:2。以湖南龍湖高爾夫球場為例,球場占地面積為48.8h㎡,種植骨干樹種喬木6500株、灌木30610株[18] ,喬木、灌木、綠地的比例為1:4.7:52.6,其中喬灌木的比例介于綠地最適合比例與隔離片林綠地的最適宜比例之間,與1998年北京城市居住區(qū)綠地喬,灌,草,綠地比例[41]1:4.8:6.05:29.56中喬木、灌木的比例相當。雖然有關高爾夫綠地三維量及其環(huán)境效益的專項研究未見報道,但從已報道的國內高爾夫球場建設占地面積及植物配置、綠地面積等情況來看,高爾夫綠地的綠化三維量及其環(huán)境效益與公園式綠地相當。
4.高爾夫綠地的特色
4.1高爾夫綠地是高爾夫球場的載體和存在形式
現(xiàn)實中,在低丘陵臺地地帶開闊的緩坡上建成的高爾夫球場,充分利用了天然地形和自然風光,是由草地,湖泊,沙地,山丘和樹木等自然景物構成的。綠地與高爾夫球場融為一體,樹木、草坪、沙坑和水塘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區(qū)域。因此,高爾夫球場是高爾夫綠地的存在形式,綠地是高爾夫球場的載體。山、水、草、木等自然景物是高爾夫球場的構成元素。
4.2高爾夫綠地設計和綠化養(yǎng)護水平高
高爾夫綠地的核心是休閑競技與自然風光的包容和滲透,設計上是圍繞高爾夫活動而展開的,是為實現(xiàn)球員在高爾夫綠地上通過擊球的進退得失,體會美觀、悅目、愉快、緊張、恐怖、敬畏和力量等感情色彩的目的而進行合理設計配置的。此外,現(xiàn)代的高爾夫綠地通常與四星、五星級酒店或景區(qū)或高檔居住區(qū)結合,是當?shù)仫L景秀麗、綠化養(yǎng)護水平高的場所。
5.結語
符合國土規(guī)劃要求合法建設的高爾夫球場在用地方面主要是利用開發(fā)拋荒地,廢棄地,不僅減少了土壤裸露,防止水土流失,還起到對原有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修補改善、優(yōu)化美化環(huán)境的作用。目前的技術進步,結合我國國情,高爾夫綠地也可以使用“中水”進行灌溉。通過采用新技術,球場轉用無公害的有機肥和生物農藥進行養(yǎng)護,對環(huán)境也不構成危害和污染[44,45]。因此,高爾夫綠地在綠化環(huán)境、美化環(huán)境方面已成為現(xiàn)代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的組成部分。綠地是高爾夫球場的載體、是高爾夫球場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球場是高爾夫綠地的存在形式,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不宜忽略以致拋棄高爾夫綠地。
2009年10月9日,國際奧委會宣布高爾夫成為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是高爾夫1904年出奧運會后時隔百年重返奧運大家庭。在我國改革開放和國土與水資源緊張并存的條件下,認真研究高爾夫的對策,合理開展高爾夫運動是必要的。高爾夫本是一項很好的戶外運動,可惜在中國把經念歪了。因此,盡快制訂高爾夫綠地的相關標準,把高爾夫綠地納入城市綠地系統(tǒng)中進行規(guī)劃與嚴格管理,則有利于國家控制高爾夫球場亂象叢生的局面。
致謝:本文承蒙華南農業(yè)大學林學院王紹增教授指正,華南農業(yè)大學林學院古炎坤教授、深圳大學高爾夫學院馬宗仁教授提寶貴意見,特此致謝。
參考文獻
[1] 劉燕、趙民.高爾夫球場規(guī)劃建設的若干問題[J].國外城市規(guī)劃,2006,21(1):65-70.
[2] 馬宗仁、馬宗貴、陽承勝.現(xiàn)代高爾夫草坪科學[M].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7:1-6,318-336.
[3] 夏征農.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9:3361.
[4] 孫乃虎.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謅議[J].現(xiàn)代園林,2007,(12):25-26.
[5] 格雷夫斯、科尼什.高爾夫球場設計[M].杜鵬飛、李蕊芳、孟宇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5:3-52.
[6] 馬宗仁.現(xiàn)代高爾夫科學球場設計學原理[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16.
[7] Price R. Gol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Scotland[M].
Edinburgh: Copy Press, 2003.
[8] Cornish S, Whitten R E.The golf Course[M].Leicester: Leicester Press, 1983.
[9] Price R J. Scotlands Environment During the las30 000 years [M].Edinburgh: Scottish AcademiPress, 1983.
[10] Smith J A. The Role of Golf Clubs in the Conservatio of Scotlands National And Cultural Heritage[R].Preceedings Third World Scientific Congress of Golf.London: Human Kinetics, 1998: 729-734.
[11] Campbell A. R&A Must Face up to a Problem[M]. London: Sunday Herald, 2003.
[12] Hamilton D. Glof-Scotlands Game[M].Scotland: The Partick Press, 1998.
[13] 常向前、馬宗仁、劉利等.現(xiàn)代高爾夫草坪科學發(fā)展史研究[J].草業(yè)科學,2010,(9):45-50.
[14] 高玉忠.中國高爾夫球場建設的現(xiàn)狀與思考[J].中國園林,1995,(4):54,28.
[15] 張文英.高爾夫運動與風景園林縱橫談[J].中國園林,1997,(3):55-57.
[16] 馬宗仁.高爾夫園林功能及園景布局的探討[J].草業(yè)科學,1999,(6):60-64.
[17] 齊春輝.高爾夫球場的園林植物配置[J].中國花卉園藝,2003.(2):14-15.
[18] 周晨等.內陸森林型高爾夫球場植物景觀設計[J].湖南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4):186-189.
[19] 譚受清、李釗.高爾夫球場建造與草坪護養(yǎng)[M].湖南: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1-10.
[20] 吳風華、楊久東、關挽齊.基于GIS的高爾夫球場綠地規(guī)劃[J] .地理空間信息,2005,(8):20-22.
[21] 賴蘇玉.高爾夫球場建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及對策[J].福建農業(yè)科技,2007.(3):73-74.
[22] 舒美英.北京市高爾夫球場建設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及管理對策[J].廣東園林,2005.(6):28-30.
[23] 牛來春、陳賢、車偉光.地被植物與高爾夫球場景觀綠化[J].北方園藝,2008.(1):115-117.
[24] 許火龍.高爾夫球場景觀營建及植物造景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08.(15):140-143.
[25] 鄧小飛、陳偉昌.汕頭海灣高爾夫球場綠化設計構思[J].廣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1):59-63.
[26] 馬俊.孟祥彬.關于中國體育公園的現(xiàn)代認識[J].中國園林,2005,(4):35-38.
[27] 孟祥彬.于濱.園林中的健康運動空間[J].中國園林,2003.(12):47-50.
[28] 賈建中.城市綠地規(guī)劃設計[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16-22;243-257.
[29] 吳為廉、潘肖澎.旅游康體游憩設施設計與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1:28-83.
[30] 馬建武.園林綠地規(guī)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7:22-27;280-290.
[31] 劉駿、蒲蔚然.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與設計[M].北京:中國 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4:77;48-175.
[32] 王紹增.城市綠地規(guī)劃[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5:5;93-133.
[3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CJJ48-92公園設計規(guī)范 [S].2009:2.
[34] 李敏.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8:50-166.
[35] 許浩.國外城市綠地系統(tǒng)規(guī)劃[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50-51.
[36] 王保忠等.城市綠地研究綜述[J].城市規(guī)劃匯刊,2004,2:62-68.
[37] 李永雄、陳明儀、陳俊.試論中國公園的分類與發(fā)展趨勢[J].中國園林,1996.3:30-32.
[38] 黃曉鸞.城市生存環(huán)境綠色量值群的研究(2)[J].中國園林,1998,2:55-57.
[39] 周堅華.城市生存環(huán)境綠色量值群的研究(5)[J].中國園林,1998,5:61-63.
[40] 陳自新、蘇雪痕、劉少宗等.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生態(tài)效益的研究(5)[J].中國園林,1998,1:57-60.
[41] 陳自新、蘇雪痕、劉少宗等.北京城市園林綠化生態(tài)效益的研究(1)[J].中國園林,1998,5:57-60.
[42] 張慶費.城市綠色網絡及其構建框架[J].城市規(guī)劃匯刊,2002.1:75-76.
[43] 嚴玲璋.努力創(chuàng)造有利于城市生態(tài)質量的綠色空間環(huán)境[J].中國園林,1999.1:1-7.
[44] 郁小平、何莽.生態(tài)經濟為高爾夫“壯行”[J].生態(tài)經濟2004,1:60-63.
[45] 吳克祥.中國高爾夫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探析[J].特區(qū)經濟.2004.9:136-137.
【作者簡介】何國強(1963-),男,廣東人,深圳大學園藝中心風景園林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城市綠化規(guī)劃及園林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