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林
(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qū)廣安第二中學校)
摘 要:新課改所推崇的高效課堂讓眾多學子受益,那么,教師如何在課堂上做到以學生為本,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從七個方面入手,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新課改;高效課堂;鼓勵;評價;學生為本
新課改來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漸成歷史。新課改走進教室,師生關系悄然變化。原來的課堂是老師一味地講授,學生被強制灌輸知識;現(xiàn)在的課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開始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新課改所呈現(xiàn)的高效課堂,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的身份則演變?yōu)榕惆檎?、指揮者、監(jiān)督者和評價者。高效課堂讓班級里的中等生和學困生找到了興奮點和興趣所在,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這樣強大的學習動力是傳統(tǒng)模式所不能提供的。
那么,高效課堂上的以學生為本,是不是意味著老師的解放呢?恰恰相反,新課改的推行給我們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做到以學生為本,使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點做起:
一、每堂課要有學習目標
明確目標,學生才能去自學。教師在講授新的章節(jié)時,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學習目標,學生先計劃出通過學習所要達成的要求,包括基礎知識、精神收獲、學習能力等方面,通過師生探討、教師補充,最終甄選制定符合每類學生自身情況的小目標,通過這一方式,既提高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興趣,又能使學生獲得小小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每個環(huán)節(jié)要質疑
“學貴有疑?!苯處熞幸庾R地誘導學生質疑。要問學生我們該怎么辦,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解決方案。教師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并且制定出符合不同學生學習習慣的課堂教學方式,使處于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各施所長,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之間共同幫助、共同提高。
三、激勵評價貫穿課堂始終
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贊美都可能給孩子以最大的信心。如:高中英語課堂前進行的daily report環(huán)節(jié),每個同學都有機會來做reporter,學生精心準備后獻上了精彩的表演,當然希望老師能夠給予及時的評價與鼓勵,此時老師的一句話,很可能讓學生終生難忘,我們怎么可以錯過這么重要的教育機會呢?又比如數(shù)理化課堂上,學生完成了指定任務或者實驗操作,好的評價會讓做得出色的同學倍感驕傲與榮耀,更會讓稍差點的同學勇于改進,力爭下次達到完美,這就是激勵與評價的力量。
四、每堂課要有愉悅的學習氛圍
合作不僅指師生之間,也有學生之間。在課堂中師生和諧相處,學生不僅要尊重教師,教師也應該尊重、愛護學生,將課堂和學??醋鲗W習的大家庭,在這個家庭中充滿著平等、和諧、民主、公平的氣氛,如,學生不會因為對教師的喜愛程度來決定自己對其所教科目的重視程度。教師作為學習的引導者,無論學生學習成績好壞,都要平等對待每位學生,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付出耐心和愛心。只有這樣,學校才會更加有凝聚力,學生也會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融入學習生活,才會營造出更加高效的課堂氛圍。
五、課堂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
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教師不能放棄每一個班級成員,因此,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特別關注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如,對于后進生小小的進步,要多表揚、多鼓勵,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重視,體會到自己付出努力后成功的喜悅。在課堂提問中,我會有意地把一些簡單的、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留給學習水平較弱的學生,以此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還會設計一些特殊的課程給基礎較好的學生,以此來提供更高水平的空間,盡力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六、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同時,要充分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積極創(chuàng)設一些能夠使學生展示自我、表現(xiàn)特長的機會,如,課堂演講、情境對話等活動形式,既鞏固了學生的基礎知識,又提供了展示機會,而且改變了課堂中單一講授的課堂模式,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提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點評也很關鍵,有效的鼓勵能夠使學生心情愉悅,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七、利用有效手段,提高學生興趣
新課標的提出,使我們意識到教育工作中的方法不應該一成不變。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游戲競賽、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學工具、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在課堂中,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地促使學生動手、動口、動心,讓學生真正動起來,成為課堂的主體,這樣教師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活起來,教學效果才能得到真正提升。
參考文獻:
[1]邵曉楓,廖其發(fā).“以學生為本”教育理念內(nèi)涵的解讀[J].中國教育學刊,2006(3).
[2]李長吉.教學價值觀念論[M].甘肅教育出版社,2004.
[3]余文森,吳剛平,劉良華.關注資源、學科與課堂的統(tǒng)整[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編輯 溫雪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