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霞
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是通過視覺、聽覺兩條渠道來接受知識信息的。板書便是使學生通過視覺渠道獲得知識信息的載體,它能使學生理清授課內容的結構層次,加強學生思維的條理性和嚴密性。同時,教師整齊、規(guī)范、美觀的板書在學生面前就是良好的示范,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書寫習慣以及治學方法都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那么,如何進行板書設計呢?
一、板書設計的原則
板書設計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實用性原則。板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應成為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工具。通過板書,不僅使學生理解掌握教材,更重要的使學生學到閱讀、分析教材的方法,從而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在進行板書設計時,既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更應照顧不同年級的特點來確定不同的板書形式。
2.直觀性原則。板書用于課堂教學是寫給學生看的,使學生通過幾個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理解課文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從幾個詞語的變化體會到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通過幾筆簡單的圖畫從形象上理解文字的含義,從整個板書的排列總結出文章的中心,等等。就是使學生一看板書就能領會教材內容的重點之所在,就能回憶起課文的內容。并且板書的內容要少而精,應提綱挈領,重點突出,使學生一目了然。
3.藝術性原則。板書的藝術性表現(xiàn)為:板書字體的正確、工整,版面排列的均衡、美觀,板書內容與授課內容的吻合,板書內容的前后順序,等等。它要求板書圖示的排列和組合在準確體現(xiàn)內容的前提下,力求生動活潑,給人以形式上的美感。板書設計的結構應完整化、系統(tǒng)化,不能有頭無尾,或者缺胳膊少腿。
二、板書形式的設計
1.板書的一般形式是將板書分為主體部分和輔助部分。主體部分作為講授教材內容的系統(tǒng)板書,輔助部分可靈活機動,常用來寫需要提示的字、詞、概念和與課堂教學有聯(lián)系的知識。一節(jié)課原則上使用一個板面,所以,在備課時就要計劃好一節(jié)課的板書,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講課終了時,學生一看板書就能知道這節(jié)課所學知識體系的內在邏輯結構和教學過程,在頭腦中形成整體感;復習時,學生對照筆記就能回憶并再現(xiàn)所學內容。在設計板書時,主體部分一般寫在黑板的左側或中間偏左的部位,將本課的標題、綱目一層一層地在主體部分寫清楚,要求結構嚴謹,層次清晰;而輔助部分放在右側,為的是配合主體部分以增加對主體內容的理解。
2.板書字跡要明晰、規(guī)范,筆順要正確,不寫錯別字及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字的大小應以最后一排學生能否看清為準:寫得太小,學生看不清,視神經容易疲勞有損視力,一般不能小于6cm;字太大,浪費板面,減少了容量。板書字與字之間的距離要適當,在書寫時應照顧到字的重心、平衡、統(tǒng)一、對稱、協(xié)調和呼應因素,不要把字寫得東倒西歪,橫七豎八,也不要“龍飛鳳拜”,難以辨認。寫一行字不能越寫越偏上或偏下,或成馬鞍形,要擺平位置,適應學生的視平線,給學生以視覺上的美感和快意。在板書實踐中,有經驗的教師能將楷書和行楷有機地結合起來。如,課題用楷體寫,給學生以莊重、嚴肅而明晰的感覺,喚起學生的注意,寫生字、生詞要用楷書,便于學生認讀和仿寫;而如果課的容量大,板書字體應以有規(guī)則的行楷為主,以免書寫速度太慢,使課堂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
3.教師在進行板書或利用板書講課時,要側著身子,盡量不要“背臺”,以免影響到學生的視聽。實踐證明:當教師面向黑板寫,面向黑板講的時候,教學效果最差。教師對板書的每項內容最好是一次書寫完成,如果寫錯了擦,擦了又寫錯,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美育,還容易使學生養(yǎng)成不好的習慣。
4.板書作為教學的有效手段,常常是伴隨著教師的講解和總結、學生的答問和討論而出現(xiàn)的。什么時候出示大標題,什么時候出示小標題,什么時候寫出問題的結論,什么時候出示疑難字句或思考題,教師事前都要有周密的考慮,做到及時、適時。對個別的詞句,解釋清楚后要隨時把粉筆字擦掉,以免影響學生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