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
每年5月是春夏交替之期,意味著春季將結(jié)束,夏季將開始。此時,養(yǎng)生重在“養(yǎng)心”,防暑邪、祛濕邪、保護人體陽氣。5月,氣溫逐漸升高,雨量明顯增多,人易出現(xiàn)煩躁不安、易怒上火的癥狀,也是風濕和皮膚病的高發(fā)期,應注意調(diào)理情志、祛除心火、健脾祛濕。飲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及蛋白質(zhì)的食物為主,多選擇具有清熱、利濕、解毒功效的食材,適當選擇苦味食物。還應注意不過食生冷食物,以免損傷脾胃及陽氣。
一、蓮子茯苓糕
原料:蓮子、茯苓、麥冬各500克,白糖、桂花各適量。
做法:蓮子溫水浸泡后去皮,去芯。茯苓切片,與麥冬、蓮子共碾細粉,加白糖、桂花拌勻,加適量水,揉成糕坯,上籠蒸20分鐘。
點評:這款蓮子茯苓糕補益心脾、養(yǎng)陰安神功效明顯,可作為點心食用,尤其適合脾氣虛弱、心陰不足所致的消渴、心悸、食少乏力等癥。茯苓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滲濕、寧心安神功效,是春夏潮濕季節(jié)的調(diào)養(yǎng)佳品。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蓮子除具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養(yǎng)心安神功效外,還含有淀粉及豐富的β-谷甾醇、生物堿、鈣、磷、鐵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二、滋陰百合沙參湯
原料:鴨1只,北沙參、百合各30克。
做法:鴨洗凈,剁成塊。北沙參和百合洗凈。將全部食材一起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后,轉(zhuǎn)小火燉至鴨肉熟爛。食用前將北沙參揀出。
點評:鴨肉、北沙參、百合三者合用,滋陰潤燥、養(yǎng)心安神效果顯著,適合常感心煩氣躁、易發(fā)怒者食用。夏季飲食宜清淡,除應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外,還需保證充足的蛋白質(zhì)攝入。鴨肉是較適合夏季食用的肉類。從功效上來看,鴨肉味甘性涼,具有滋陰養(yǎng)胃、清熱、利水消腫的作用,可改善夏季因陽火過旺引起的口干煩躁等癥。從營養(yǎng)價值上看,鴨肉除含豐富的蛋白質(zhì)外,還富含鐵、煙酸、維生素B2等營養(yǎng)素。北沙參味甘性微寒,有潤肺止咳、養(yǎng)胃生津、滋陰潤燥的功效,夏季食用可潤肺強脾。百合味甘性平,可滋陰潤燥、養(yǎng)心安神,夏季食用有利于提高睡眠質(zhì)量。
三、萵筍海蜇絲
原料:萵筍300克,鮮魚腥草、海蜇皮各100克,蒜末、姜絲、蔥段適量。
做法:萵筍去皮、洗凈,切細絲,加少許鹽腌約20分鐘,用手擠去水分。魚腥草去黃葉,洗凈,切段。海蜇皮洗凈,在開水中略汆燙,撈出瀝干,切細絲。將萵筍、魚腥草、海蜇絲放入盤中,加入蒜末、姜絲、蔥段,及適量醬油、鹽、醋,拌勻。
點評:這款菜肴清淡爽口,具清熱解毒、祛除心火、消除水腫的功效,適合佐餐食用,尤其適合風熱感冒和水腫者食用。萵筍、魚腥草和海蜇均是適合夏季食用的食物。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補”,夏季飲食宜適當吃些苦味食品,以祛除心火。萵筍味甘、苦,性涼,入胃、膀胱經(jīng),具有利五臟、通經(jīng)脈、清熱化痰、解毒、利小便的功效。魚腥草味辛性微寒,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等功效,夏季心火旺盛、煩渴燥熱者皆可食用。海蜇味咸性平,具有補心益肺、滋陰化痰的作用,也是夏季優(yōu)選。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看,這款菜肴葷素搭配、營養(yǎng)豐富,萵筍富含膳食纖維且高鉀低鈉,魚腥草含有魚腥草素、槲皮苷等有益人體的植物化學物質(zhì),海蜇富含蛋白質(zhì)、甘露多糖、膽堿、碘、鈣等。
四、三豆薏米粥
原料:綠豆、赤小豆、黑豆、薏苡仁各50克,粳米少許。
做法:將所有原料置于鍋中,加清水適量,大火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熬至豆爛、粥黏稠。
點評:夏季出汗較多,需注意補充水分及電解質(zhì);此時雨量明顯增多,還應注意健脾祛濕。這款粥不僅有助于補充水分及電解質(zhì),可增加飽腹感,血糖生成指數(shù)也低,尤其適合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患者食用。從營養(yǎng)學角度看,粥中的三種豆子和薏苡仁不僅可提供豐富的蛋白質(zhì)、鉀、鎂、鈣、B族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還富含花青素、異黃酮類等保健物質(zhì)。赤小豆和薏苡仁都具有較好的利水滲濕功效,尤其是薏苡仁,性微寒而不傷胃,益脾而不滋膩,藥性緩和,是一味清補利濕的夏令良品。綠豆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暑解渴、消腫利水的功效;黑豆味甘、微苦,性寒,可散熱除煩,均是夏令消暑清熱之佳品。
大眾醫(yī)學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