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琳
(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實施*
夏 琳
(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科學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對于教與學能起到激勵的作用。文章從山西省高?!吨袊褡迕耖g音樂》課程評價體系的現(xiàn)狀著手,具體論述了新評價體系的改革與實施過程,并對建構新評價體系的意義進行總結。
《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評價體系;教學改革
科學完善的課程評價體系,對于教與學能起到激勵的作用。目前,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往往注重于教材教法的研究及教學內(nèi)容、教學模式的改革完善,對于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改革效果的衡量,僅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橐罁?jù),而忽略了對本課程過程性的評價。建立科學的、完整的評價體系,對課程進行全面的、科學的、客觀的評價,可以為教育教學改革提供正確的指導依據(jù),從而實現(xiàn)高校教育教學的目標。
(一)課程評價體系的概念
課程評價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對教育過程和學生成績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主要內(nèi)容是課程實施的功能性、有效性,包括收集、觀摩、判斷和分析課程價值。①從評價體系的概念可以看出,規(guī)范完整的評價體系有利于課程的良好實施,使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具有目標性,從而不斷激勵學生向著這一目標邁進,最終完成評價體系中的各項指標。
(二)山西省高校課程評價體系的現(xiàn)狀
筆者對山西省內(nèi)10所高校進行調(diào)研②,發(fā)現(xiàn)在開設《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的院系,對本課程的考核評價方面都不盡相同。大部分院校在評價上表現(xiàn)為考勤、平時成績、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的綜合,且所占的比例分配上有所不一。評價的實施者是課程任課教師,評價具有很大的主觀性。部分院校的成績評價機制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出一個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情況,一般都把分數(shù)作為評價的量度,注重學生所學知識的考查,缺乏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評價考核體系與學生能力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些年,山西省部分高校的音樂院系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已經(jīng)意識到本課程的考核評價模式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查和培養(yǎng),忽略了過程性考核,導致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較差,造成教學效果不容樂觀的問題。因而探索和建構更為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已然成為擺在各個高校教師面前的重要課題。
建立科學合理的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評價體系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必要條件,評價體系的正確實施是實現(xiàn)本課程教學目標的保證。因此,評價的取向要盡可能真實地反映課程的全貌,而全面的評價必然需要依靠與之相適應的評價手段,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將定量與定性有機結合靈活運用。
(一)新課程評價體系的建立
新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踐過程中,由單一的以知識記憶為主的考評方式向多元的以綜合能力考查為主的考核方式轉(zhuǎn)變,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考核,側重對學生認知過程和綜合應用能力進行考察和評估。在學期教學的每個階段設計不同的考核評價方式,主要包括音響聽辨、課堂提問、課后作業(yè)、教學舞臺實踐、期中測試和期末考試等,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合作、思考辯論以及舞臺表演等方面的能力。
新教學評價體系包括平時考勤、課堂表現(xiàn)、作業(yè)完成、聽辨測試、教學實踐、期中測驗和期末考試七個環(huán)節(jié),如下表所示:
期末成績理論考核成績分值與比例實踐考核成績分值與比例平時考勤20分/6%期中小測驗10分/7%聽辨考試20分/14%課堂表現(xiàn)50分/15%期末論文寫作30分/21%課程實踐音樂會40分/28%作業(yè)完成30分/9%平時成績分值與比例平時成績合計100分/30%期末成績合計100分/70%
由上表可以看出,評價體系與課程教學緊密相連,實現(xiàn)了教學、實踐與考核同步進行,強化了過程性考核,增加了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核的比例,有利于實現(xiàn)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目標。
(二)新課程評價體系的實施
1.平時成績評價
學生平時出勤情況的評定是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最為基本的考察,制定相關的考勤管理辦法,如:遲到、病假1次扣1分、事假1次扣2分,曠課1次扣3分,且一學期曠課滿三分之一者,則不允許參加本門課的期末考試等,其目的在于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學習行為。
課堂表現(xiàn)與作業(yè)完成情況是反映學生對本課程掌握情況的體現(xiàn),直接影響課堂效果的好壞。新評價體系加大了對學生在課堂中參與教學的考核比例,以考察學生是專心聽課,對老師的提問能否認真獨立地思考。由學生選出每個小組負責人來檢查作業(yè)完成的情況,且小組之間展開作業(yè)評比,以激勵學生在課堂上用心聽講,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討論,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期末成績評價
在新評價體系中,將期末成績的評定分為理論知識考核和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核兩個模塊。理論環(huán)節(jié)考核是針對提高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而設計的,由教師規(guī)定論文寫作的范圍,先從音樂作品觀后感入手,逐步訓練學生掌握論文寫作的基本要素,從而規(guī)范地完成論文寫作。實踐環(huán)節(jié)考核是根據(jù)本課程的實踐教學內(nèi)容,采用實訓課的考試方式,將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定學生在課程實踐音樂會過程中各方面表現(xiàn)與展示。針對本課程的特點,在考核中納入聽辨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下會查找、聆聽課程中的要求必聽音像資料,不僅鞏固了課堂教學內(nèi)容,而且也提高了學生對曲目的記憶與模唱能力。
從新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來看,加強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查和培養(yǎng),加大了過程性考核力度,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相對就會更加公平、公正。
在《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新評價體系的建構與實施過程中,始終要圍繞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和能力展開教學,對于評價結果為我們提供的反饋信息,要靈活把握,并在實施過程中及時做出調(diào)整。正如美國教育家杜威所闡明的那樣:“不管在將來還是現(xiàn)在,都不存在一套最終的目標。日常教學應該使教師能夠在某些方面修訂并改善先期的工作已達到的目標?!雹坌抡n程評價體系能為課程改革提供依據(jù),而教學改革的結果又必須經(jīng)過檢驗和評價。
在當下高校教學改革中,每個教師都應該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積極探索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課程評價體系,不斷提高地方高校的教學水平和質(zhì)量,努力培養(yǎng)適應社會需求的高素質(zhì)的應用型人才。
注釋:
① 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 9:194.
② 夏琳.山西省地方高?!吨袊褡迕耖g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J].長治學院學報,2016,06:74-77.
③ 瞿葆奎.教育評價.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65.
[1] 夏琳.山西省地方高?!吨袊褡迕耖g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J].長治學院學報,2016,06:74-77.
[2] 楊勝興.高校民族音樂概論課程的教學模式與評價體系研究[J].教育文化論壇,2016,01:81-85.
[3] 陳雅先.論視唱練耳課程評價體系[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0,01:145-150.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地方高校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課程教學實踐與研究》研究成果(GH-14030)
夏琳(1976-),女,河北新樂人,晉中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傳統(tǒng)音樂理論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