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武迪
(上海材料研究所檢測中心,上海200437)
脈沖加熱-熱導法測定煤炭中氮含量
游武迪
(上海材料研究所檢測中心,上海200437)
隨著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煤炭中氮含量的測定成為衡量煤炭質量的重要因素。煤炭中的氮燃燒后生成氮氧化合物(NOx),可與硫的氧化物作用形成酸雨[1]。煤炭作為我國消耗最大的能源,快速準確地確定其中氮元素含量,對工業(yè)生產和環(huán)境保護有重要意義。
工業(yè)冶煉中使用的煤炭增碳劑對金屬材料質量起著關鍵性作用[2],金屬中氮的檢測手段十分全面,常見的有氣體容量法、直讀光譜法、紅外熱導法[3-5]。目前煤炭中氮含量測定方法主要有半微量開氏法和半微量蒸汽法。半微量開氏法是將煤炭樣品加熱溶解,轉化為銨鹽后,用硫酸標準溶液滴定;半微量蒸汽法是在高溫下通入水蒸氣,將煤炭樣中氮還原為氨氣,再用硫酸標準溶液滴定[6-7]。經(jīng)典化學法分析時間長,操作復雜,試驗條件苛刻且易受環(huán)境干擾。脈沖加熱-熱導法作為氮元素檢測的重要方法,在工業(yè)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8-11],氧氮氫分析儀作為常見的脈沖加熱-熱導法測定氮含量的分析儀器,具有分析迅速,操作簡便,分析結果準確、穩(wěn)定的特點[12]。本工作采用脈沖加熱-熱導法測定煤炭產品中氮的含量。
1.1 儀器與試劑
LECO TCH 600型氧氮氫分析儀;石墨坩堝(光譜純);銅粒,錫片(0.5g/片),錫囊(0.15g/只),高純鎳籃(1g/只)。
無水高氯酸鎂、堿石棉吸收劑均為分析純;氬氣(純度99.99%);高純氦氣(純度99.999%)。
1.2 儀器工作條件
氬氣為動力氣(0.32MPa),氦氣為載氣,流量460mL·min-1;分析功率6 200W,最短分析時間50s,比較器水平1。
1.3 試驗方法
分析前更換吸水劑與二氧化碳吸收劑,坩堝在6 500W功率下脫氣時間不少于30s,降低空白干擾。煤樣在105℃下干燥2h,煤樣的粒徑小于0.1mm。選取5個有證煤標準物質,按儀器工作條件分別測定,建立校準曲線,利用校準曲線計算樣品中氮的含量。稱取已干燥篩取的試樣0.045~0.055g放入錫囊中,用鎳籃包裹后置于石墨坩堝中,在高純氦氣氛圍下于脈沖爐中加熱熔融,氮與其他氣體分離,以分子形態(tài)進入熱導池中檢測,再扣除石墨坩堝、錫囊和鎳籃中氮含量的空白,最后儀器經(jīng)過積分計算出氮的質量分數(shù)。
2.1 助熔劑的選擇
氮元素分析時,常用的助熔劑有錫片、銅粒和鎳籃等金屬材料。試驗考察了不同助熔劑對測定的影響,分別采用1g錫片、銅粒和鎳籃熔融氮的質量分數(shù)為0.24%的有證標準物質,結果見表1。
表1 不同助熔劑對測定結果的影響Tab.1 Effect of different accelerators on determination results
由表1可知:當錫和銅作助熔劑時,氮含量測定值波動明顯,且比認定值偏低,這是因為煤樣中一些氮化物的熔點在2 500℃以上,使用沸點較低助熔劑,氮不能完全釋放;鎳中氣體含量較低,易于加工成型,沸點高達2 731℃,能用于難熔金屬和礦物材料等高熔點材料中元素的分析。由于煤炭樣品為粉末材料,先稱取一定量試樣于錫囊中,再用鎳籃包裹進行測定。
2.2 分析功率的選擇
試驗從功率5 500W開始進行分析,每次提高200W,結果表明:隨著分析功率的提高,樣品中氮的測定值逐漸增大;當分析功率在6 100~6 300W時,氮的測定值趨于穩(wěn)定;繼續(xù)提高分析功率,樣品熔渣出現(xiàn)飛濺,有氣囊鼓泡。試驗選擇分析功率為6 200W。
2.3 稱樣量的選擇
通常情況下,數(shù)據(jù)穩(wěn)定性隨試樣量的增加而提高,但稱樣量增大的同時需要更多的助熔劑,這樣可能導致進樣管路堵塞和坩堝龜裂,影響測定結果。稱樣量低于0.02g時,雜質分布不均勻,會導致分析穩(wěn)定性下降。綜合考慮錫囊和鎳籃容積后,試驗選擇稱取樣品0.045~0.055g。
2.4 校準曲線及檢出限
按試驗方法下對一系列煤炭標準物質中的氮進行測定,結果表明:氮質量分數(shù)在0.24%~1.40%時與信號強度呈線性關系,線性回歸方程為y=1.011 39 x-0.004 907 99,相關系數(shù)為0.999 7。
按3倍空白標準偏差除以曲線斜率計算方法的檢出限(3s/k)為29mg·kg-1。
2.5 精密度試驗
選取4種有證煤標準物質,按試驗方法平行測定8次,計算其相對標準偏差(RSD),見表2。
表2 精密度試驗結果(n=8)Tab.2 Results of test for precision
2.6 樣品分析
按試驗方法對不同產地的煤炭樣品進行分析,其結果見表3。
表3 穩(wěn)定性試驗結果(n=8)Tab.3 Results of test for stability
本工作采用錫囊和鎳籃包裹煤炭試樣,以脈沖加熱-熱導法測定煤炭中氮的含量。與傳統(tǒng)化學分析手段相比,方法操作簡便,分析迅速,結果穩(wěn)定,符合工業(yè)生產與試驗分析的要求。
[1] 馮志華,常麗萍,任軍,等.煤熱解過程中氮的分配及存在形態(tài)的研究進展[J].煤炭轉化,2000,23(3):6-12.
[2] 許翔,張勇,張瀟,等.增碳劑中碳、硫、氮元素含量對鑄鐵件的影響[J].安徽化工,2015,41(6):47-48.
[3] 鐘家琳,溫廣維.化學法測定合金鋼中的氮——試樣酸分解方法的研究[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9(1):75-79.
[4] 張存貴,王鵬,李愛華.直讀光譜儀快速測試不銹鋼中氮含量的分析研究[J].太鋼科技,2003(4):54-55.
[5] 劉偉,王應進,蔡文云,等.脈沖紅外和熱導檢測法測定銀銅合金中氧、氮含量[J].貴金屬,2011,32(1):44-47.
[6] GB/T 19227-2008 煤中氮的測定方法[S].
[7] 戴體偉,楊釗,王康.淺談煤中氮含量測定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能源技術與管理,2014,39(5):134-135.
[8] 李婷,徐開群.紅外-熱導聯(lián)合法測定煤中碳氫氮含量的原理解析[J].煤質技術,2012(1):25-28.
[9] 侯紅霞,郭飛飛,楊倩倩.脈沖加熱惰氣熔融-熱導法測定增碳劑中氮[J].冶金分析,2015,35(11):54-57.
[10] 姚文松,翟嘉琪,周璇,等.熱導法測定煤中氮含量的不確定度評定[J].化學分析計量,2013(3):84-87.
[11] 龍亞平.半微量開氏法和紅外熱導法測定煤中氮的比較分析[J].煤質技術,2015(4):63-65.
[12] 翟可新,王勇,劉元清,等.惰性氣體熔融-熱導/紅外法同時測定鈦合金中氧氮氫[J].冶金分析,2015,35(2):27-30.
O657.11
B
1001-4020(2017)04-0482-02
10.11973/lhjy-h(huán)x201704026
2016-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