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我要說的肉夾饃,是陜西名吃,是用白吉饃夾入剁碎的臘汁肉制成,以我在西安吃到的最為正宗和好味。尋常排檔時有的油漬漬的面餅子夾了些碎肉,不能算是肉夾饃。如今陜西的肉夾饃早已遍布全國各地,很多地方把白吉饃等同于肉夾饃。
大學(xué)讀書時,校門外不知哪天起有了一個白吉饃的排檔,夫婦二人,專賣白吉饃。女人取饃,男人從一個大的行軍餐桶里舀出燉爛的臘汁肉,置于案板,邊剁邊舀湯汁澆上去,直至剁細,還會問一句,要不要辣椒?如果答:要,便在剁好前加些青綠的新鮮尖椒。白吉饃跟家常的烙餅、火燒不同,應(yīng)該是發(fā)面制成,但感覺發(fā)酵的火候很重要,過猶不及。白吉饃有點特別,饃是白邊毫無火色,再往內(nèi)卻有若隱若現(xiàn)的火色線形成一個很周整的圓,圓圈內(nèi)則有火色自然形成的圖案。有人稱其形制很像漢朝的瓦當(dāng)。男人將肉放入饃中夾好,迅即套入一個袋中,買者迫不及待接過來,甚至邊走邊吃將起來。饃皮薄松脆,饃心綿軟,饃里的肉烹煮得極有味道,咬在嘴里,唇齒香沁,真是既著急咽下去,又不忍心很快咽到喉嚨里去。白吉饃出現(xiàn)后,搶了別家的生意,其它的吃食排檔,相形黯淡下去。
那時我們誤以為這白吉饃跟肉夾饃是一回事,后來才知白吉饃原指那夾肉的饃。據(jù)傳源自古時的咸陽白驥(可能就是今陜西省咸陽市彬縣北極鎮(zhèn)),從地名就知古時是驛站。據(jù)說明清時候?qū)ⅰ鞍左K”轉(zhuǎn)音為“白吉”,這種發(fā)源于“白吉”的饃,便是白吉饃了。上好面粉發(fā)酵揉制成碗狀餅胚,置鐵鐺板上略烤成形,放入爐膛側(cè)立,上下隔著鐵鐺板的炭火烘烤,雙面焦黃即可。有人稱烤好的白吉饃“鐵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內(nèi)心綿軟,堪稱外酥脆內(nèi)里嫩的難得境界。
在北京,女伴們結(jié)伴去吃過秦唐府朝陽門店,陜西館子,在朝陽門內(nèi)南小街69號。木桌木椅,古色古香,記得當(dāng)時一入門左首就是一個制作肉夾饃的獨立空間,可見肉夾饃的深受喜愛。吃過很多菜肴,數(shù)年后留在記憶里的只有那里的酸湯餃子和肉夾饃。這里的饃,明顯又比大學(xué)時代吃過的白吉饃好味了很多,饃更大些,也更加外松脆內(nèi)綿軟的口感,臘汁肉味道也更醇厚,而且不會剁得很碎,保留了肉的原汁原味。曾經(jīng)還專門驅(qū)車去買過一回,這家的外賣肉夾饃也常常供不應(yīng)求。
但是,最好吃、最正宗的肉夾饃,應(yīng)該是2011年我在西安樊記吃過的肉夾饃,迄今以為是肉夾饃最為正宗之一支。那年開中華文獻史料學(xué)學(xué)會年會,在西安。會議間隙,我請教一位在讀的博士研究生,問清楚了西安的名吃都是哪家店最正宗,吃過羊肉泡饃,也吃過有名的賈三灌湯包,都有一點失望。但是在樊記,點了簡單的粉絲湯和肉夾饃,真?zhèn)€是“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口汁”,夾肉的饃比北京秦唐府的,要更加香酥里嫩。肉,則是更加香醇厚重和回味悠長。原來他店里是拿大缸一樣的盛器來燉肉的,而且那肉湯據(jù)說是百年沿用下來的老湯,這么久累積而成的老火靚湯燉出的肉,味道可想而知了。吃完猶覺不足,特地買了數(shù)個肉夾饃,精品和普通肉夾饃,各有數(shù)個。價錢也很公道,精品肉夾饃10元一個,普通肉夾饃7元一個。區(qū)別在于前者所夾基本為瘦肉,后者則肥瘦相間,可滿足不同食客的要求。果然,我?guī)Щ氐娜鈯A饃,無論肥瘦都被大家席卷而空,皆稱是所吃過的最為好吃的肉夾饃。臨行前,想買一些帶回分贈親友,因為時間不合適,空留悵惘。這一悵惘,竟然就悵惘了好幾年。幾年后,又一次去西安開會,我專門拜托了一位當(dāng)?shù)厝?,幫我去樊記買了20個精品肉夾饃,在機場以航空箱打箱帶回。給了兩位鄰居和同事,每家5個,自留了5個。凡得了肉夾饃者,無不交口稱贊是吃過的最好吃的肉夾饃,由此可見,一樣美食,總還是要到它的本源地去尋覓正宗。
(選自《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