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斗
摘要:受到傳統(tǒng)的語、數、外作為重點科目思想影響下,學生們對于政治課程的重視度不是很高,興趣也不是很大,導致學生對政治學習沒有積極性,政治教學質量不佳。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探究了用激勵、鼓勵學生的方式,幫助樹立學生的政治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政治課堂教學效率是否有效。
關鍵詞:初中政治;激勵理論;課堂教學
由于受到語、數、外才是初中的主要課程的思想的影響,在課程安排上也偏重于三大科,并且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教學安排上也過于強調成績,忽視了學生思想道德、品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因此,很多學生就產生了政治不重要的思想,對政治課程提不起興趣,這不利于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因此,老師要改變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了激勵理論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一、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激勵理論實施的原則
為了能夠更好地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實施激勵理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遵循幾個重要的原則:
1.差異性原則
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個性,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程度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老師在政治課堂上實施激勵理論時,既要照顧所有的學生,又要考慮學生之間的差異,根據每一位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進行語言和行動上的鼓勵,做到因材施教。老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注意觀察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了解學生的特點,從而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在適當的時間,運用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激勵。
2.公平公正原則
實施激勵理論的時候,一個特別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公平、公正、公開,不僅體現(xiàn)在對每個學生的關心上,而且還有獎勵的禮品同樣也要公平。老師不能因為感覺哪個學生平時聽話,自己比較喜歡對他的鼓勵就比較多,對那些搗蛋的學生就不聞不問。老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初中學生對于老師還是有一種崇敬感的,老師一旦出現(xiàn)偏頗,學生就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與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馳。老師在進行禮物獎勵的時候,也要做到公平、公正的原則,盡量都買一樣的禮品,用物質鼓勵,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
3.目標行原則
實施激勵理論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最終達到課程教學目的,所以老師在進行鼓勵的時候也要尋找適當的時機,讓學生能夠準確地把握自己的學習目標,不偏離目標。
二、激勵理論在初中政治課堂中實施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要“以人為本”。進行素質教育,因此,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方法已經不再適應新課標的要求了,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激勵理論在以前的教學中就有過實踐應用,并且取得過一定的成效,這就給政治教師的教學改革提供了一條途徑。將激勵理論與教學內容科學合理的融合到一起激勵學生,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鼓勵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動性。并且,初中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夠成熟,比較容易受到打擊,渴望收到贊賞。用鼓勵的方式正好迎合了學生們的心理需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增加了他們的抗壓能力,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三、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激勵理論的意義
1.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政治興趣
激勵理論運用到政治課堂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政治的興趣。政治這門課程的內容本身比較枯燥,不容易激起學生興趣,并且一切為了考試的教學模式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政治教學的效果就不盡如人意。對學生使用鼓勵式的教育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然就愿意學習政治,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被調動。
2.實施激勵理論可以拉近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學生對于老師從內心中都會有一種畏懼的心理,因此,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不敢去問老師,怕被老師責備。而將激勵理論運用到課堂中,老師時不時地給予學生鼓勵,會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學生就會慢慢地放下對老師的戒備心,愿意詢問老師問題。并且老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其本身就是一種思想和精神層面的交流,有利于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教學,更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學生們的學習質量也會有所提高。
綜上所述,激勵理論在初中政治教學和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激勵理論在教學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不斷地給予學生鼓勵,加強學生的信心,培養(yǎng)他們主動學習政治的意識,提高政治學習效率。作為一名初中政治老師,要不斷地進行研究將激勵理論科學合理的融入政治教學中,盡最大的努力讓鼓勵效果發(fā)揮到最大,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不斷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和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