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賈寶玉的雙重異化

2017-06-06 21:26:44賈三強
西部學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靈石賈寶玉寶玉

摘要:該文以西方傳統(tǒng)的異化理論分析《紅樓夢》中賈寶玉的形象:認為從人性對神性背離的角度解讀,賈寶玉的行為體現(xiàn)了他對佛教色空觀規(guī)定的宿命的反叛,但是最終還是“自色悟空”;而另一重異化,則是賈寶玉從人的自由天性出發(fā),悖逆于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最終因不與這種價值觀念妥協(xié),轉(zhuǎn)投宗教去求得解脫。曹雪芹首鼠于主流價值觀與自由意志兩端,昭示了人類普遍面對的困境;而回歸宗教性的精神家園,也是人類的一種選擇。

主題詞:《紅樓夢》;賈寶玉;異化;神性;主流價值觀;社會契約;自由意志

中圖分類號:I207.4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歷來主張,美學思想史和文學思想史不能僅從相關的理論著述中去尋找發(fā)掘,而是應將所有的相關文藝創(chuàng)作納入其中,從中探討一個時期或一個時代的美學文學思想運行的軌跡及其各種構成。[1]在文學經(jīng)典《紅樓夢》問世不久,就成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嘉慶時人吳云稱,“二十年來,士大夫幾于家有《紅樓夢》一書”,而與他同時的得輿更有“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之說,并自注“此書膾炙人口”。[2]354這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賈寶玉負載的文化意義,理所當然地代表了當時人們,起碼是文士們的一種認識。早在60年前,王昆侖先生就說過:“作者以寶玉來反映賈氏家族的命運,反映許多女性的情感生活,反映當時貴族階級優(yōu)異青年的一種特殊的世界觀。” [3]231也許,在賈寶玉身上我們還可以發(fā)現(xiàn)有關人類精神世界的一些問題。對這種世界觀進行深入的、多層面的解讀,并且探索其意義,也應是美學文學思想史研究的題中應有之義。

賈寶玉是《紅樓夢》的中心人物,是作品中的頭號角色。王昆侖先生說:“他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典型”,“他是賈府的命脈,是戀愛故事的中心,也是人生哲學的說教者。和其他偉大作品中的某些主人翁一樣,賈寶玉以許多方面、許多角度和一切不同的讀者相接觸,使人無從給他以簡單肯定的說明?!边@個形象在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真正可以稱為擺脫了作者賦予的道德屬性,不關善惡的人物。誰都無法否認,這個藝術典型是個復雜的多元的立體形象,因此給學者們留下了解讀的廣闊空間。

關于賈寶玉性格的基本屬性六十多年來一直在討論,與對其復雜的性格特點的分析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對這個人物形象基本傾向的認定卻相對單純得多。[4]從上個世紀40年代以來,從文學文本研究這個人物的學者,大都用“叛逆性”對其基本屬性做概括。1949年以前,一般是將他置于當時社會的對立面,即他是社會的反抗者。金果曾說:“賈寶玉是他時代的叛逆者?!雹偻趵鲆舱f:“他以直感生活抗拒了他所處的時代?!盵3]231而1949年以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階級和階級分析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占據(jù)了中國大陸思想文化界的主導地位,因此學界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斗爭學說來為賈寶玉的叛逆性定位,使其具有了階級屬性。劉大杰先生提出的“賈寶玉和林黛玉是一對在封建時代具有進步思想與叛逆精神的青年典型?!盵5]隨后李希凡、藍翎更是將賈寶玉稱為代表了“新的初步的民主主義的精神”。[6]這基本成為近30年間的定論。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才有了一些不同的聲音。起庸認為,賈寶玉夠不上叛逆,因為叛逆 “總得有點進步的政治理想,有點憤世嫉俗的行動,對于和他的自由傾向相抵觸的事物敢于抗爭的。寶玉卻沒有,最多只有一點內(nèi)心不滿和行動逃避而已”。[7]王蒙也認為,說寶玉是叛逆,評價太高,“他的一些行為如逃學、厭惡讀經(jīng)、不思功名進取,一是異性常情,二是賈府的潮流?!盵8]

其實讓我看來,這些爭論的差別并不大。賈寶玉的與當時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相悖的言行,是作品中的客觀存在,對此恐怕無人可以否認,只不過是在如何確定其性質(zhì)的屬類和情節(jié)的輕重方面人們的認識有差別而已。其與常人相異的言行,有人認為已達到了叛逆所處的歷史時代,即中國古代后期專制社會的高度,而有人則認為只不過是個公子哥兒的任性胡為耳。還不僅于此,寶玉與當時社會的合流也顯而易見,如對舊時禮教的叛逆反抗并非是全方位的,而在相當多的情況下,也有合流,如孝悌等觀念在寶玉頭腦中根深蒂固,在作品中隨處可見。這也為人們對寶玉行為的定性,帶來了討論的歧義。雖說結(jié)論有別,但出自同樣的比較狹隘的社會歷史觀卻是一致的。今天,我們完全可以站在更高的立場,從更廣闊的文化背景上來重新審視這位熟悉的陌生人。

《紅樓夢》蘊含著兩個既有聯(lián)系也有沖突的價值系統(tǒng),一個是作品的“終極價值”,用禪家的話來說,可謂“第一義”者,即作品中的佛教色空觀。這不僅是因為作者本人明示的“因空見色,由色生情,隨情入色,自色悟空”的題旨和脂硯齋對“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旁所批的“四句乃一部總綱”,而且還在于作品情節(jié)的走向和人物命運的歸宿,也都坐實了這一主題。前曾說明,不贅。[9]而另一價值系統(tǒng)是以儒家理念為主的傳統(tǒng)價值觀。正如許多學者指出的,作者對此并不認同甚至公然反對。但是,似乎更應看到,作者曹雪芹對此觀念的矛盾心態(tài),明顯有一種對寶玉的所作所為“悔其少作”的意思。

在我們用這兩個價值系統(tǒng)對賈寶玉進行觀照的時候,可能不得不引入異化的理論了。在今天,對“異化”一詞的使用幾乎到了泛濫的地步。但是,用這個詞說明寶玉對社會的悖逆,仍有一種“天作之合”。詞源的考察表明,“異化”的德文詞ent-fremdung是英文詞alienation的翻譯,而alienation又源于拉丁文 alienatio。在神學和經(jīng)院哲學中,拉丁文alienatio主要揭示兩層意思,其中的一層是指圣靈在肉體化時,由于顧全人性而使神性喪失以及罪人與上帝疏遠。②哲學界認為,黑格爾對異化研究具有典范性,而他在《精神現(xiàn)象學》闡明的異化觀,是他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理論的核心是“絕對理念”,指作為一切存在的共同本質(zhì)和根據(jù)的某種無限的、“客觀的”、無人身的思想、理性或精神。自然、社會、人的思維是它的特殊存在的不同形態(tài),是作為它的“異在”和從異在向自身回復的階段。③即自然社會的諸種現(xiàn)象,都是絕對理念的異化產(chǎn)物,并且這些異化產(chǎn)物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最終會與絕對理念同構。這一理論為我們解讀賈寶玉現(xiàn)象,似乎提供了另一把鑰匙。即寶玉對所謂“終極價值”的異化。

而另一層意思更為復雜,較少上重異化的形而上的意味,但是與西方文藝復興以來的人本異化論更為契合。在這里,異化已被明確規(guī)定為一種損害個人權利的否定活動,即指權利的放棄或轉(zhuǎn)讓。荷蘭法學家H.格勞修斯 (1583~1645)是用拉丁文alienatio這個概念說明權利轉(zhuǎn)讓的第一個人。T.霍布斯和J.洛克雖然沒有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他們用別的概念表達了與格勞修斯相同的思想。④對這種異化做出系統(tǒng)說明的應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1712-1778)。在他的社會契約學說中。異化除表達上述思想外,還包含有更深一層的含義。盧梭強調(diào)了人是生而自由平等的,這是天賦的權利,個人的權利和自由不能轉(zhuǎn)讓,其他人也無權占有或剝奪。“無論對于一個人對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人對全體人民,下列的說法都是毫無意義的:‘我和你訂立一個擔負完全歸你而利益完全歸我的約定:只要我高興的話,我就守約;而且只要我高興的話,你也得守約。”[10]5除非在全民共同參與協(xié)商下形成的社會契約中,人們不得不放棄這種權利和自由,轉(zhuǎn)讓給代表他們的國家。盧梭還揭露了在這種轉(zhuǎn)讓中出現(xiàn)的弊病:人的社會活動及其產(chǎn)品變成異己的東西,轉(zhuǎn)過來壓迫人。在《愛彌兒》中,他以孩子的成長為例,指出人會變成自己制造物的奴隸,[11]也就是說,相對于社會規(guī)范,自由的人又會成為異在物,即發(fā)生異化,喪失自由。尤其是那種一旦被制定出來,便具有了獨立意志的社會規(guī)范,這時,相對于自由的個人,它又成為了一種神圣的存在,與上重異化中的上帝或絕對理念有類似之處,都是將自由人視為異化物,強迫其向自己回歸。

這種異化說更少了前述者的唯靈唯心之色彩,而多了唯人唯物的成分。在《紅樓夢》的寫實層面,即形而下的層面中,體現(xiàn)得更為充分。如果說,上一重異化是作者在經(jīng)歷了生平的種種變故,因而在創(chuàng)作《紅樓夢》時以“到頭一夢,萬境歸空”的心態(tài)審視世間萬事萬物,表現(xiàn)出了一種人算不如天算的無奈而又超然的心態(tài),相對來說比較單純;那么在這一重異化的問題上,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中顯然具有多種互相沖突的價值。而這種沖突,歸根結(jié)蒂可以說是“社會契約”與“個人意志”之間的沖突。具體體現(xiàn)為社會主流價值迫使賈寶玉從人的自由本質(zhì)出發(fā)的“恣情任性”進行趨己性的改變。

下文將對寶玉身上體現(xiàn)出的這兩重異化進行分析說明。

第一重異化是賈寶玉對終極價值,亦即佛教的虛空寂然、無情無欲、無始無終,不生不滅的真如佛性的背離?!笆^”在作品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寄予了重視。石頭及其肉身化的賈寶玉,無疑是《紅樓夢》的中心和靈魂,是作品創(chuàng)作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歸宿,也是作品情節(jié)過程的第一載體。王昆侖說:“《紅樓夢》這部書所記載的就是這塊石頭的悲劇故事。”而近年來,石頭所載負的終極價值,也引起了學界的重視。劉小楓先生對這個問題的討論無疑可以擴張我們的視野。他認為,石頭在作品中被賦予了本體論的意義,“已經(jīng)被逍遙的清虛冷寂石化過了”,是“理性無情”的,而它化成寶玉,就成為“補情”者。[12]283而無論石頭還是寶玉,都是客體對象異化的產(chǎn)物。

其實讓我看來,石頭固然重要,但在作品中并不具有真正的“終極價值”。這在作品中表現(xiàn)得相當明確。在作品一開始,作者虛構了一段神話:

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于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jīng)鍛煉之后,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13]2

顯而易見,終極價值的能指,并非是那塊靈石,而是被三萬六千五百塊石頭所補之天。如果說靈石乃至于整部作品的情節(jié)過程和人物命運正是對“因空見色”等四句的印證,那么,靈石并不代表整部作品起點和歸宿的那個“空”。在這里,只有“天”,才是真正寂然不動,圓融自在,虛空常凈的真如佛性。

在形而上的代表終極價值的媧皇所補之天到形而下的肉身化的賈寶玉之間,隨著一步步地遠離本體的異化,也是逐步具象化的過程,其間有不同的物性標志。因此,我們可將作品中的這一重的異化劃分成三級兩層,三級指最高一級的“天”,第二級指有“情”之靈石,第三級指肉身的賈寶玉;而兩層則是指處于一級和二級,二級與三級之間的轉(zhuǎn)化地帶。

最高一級“終極價值”體現(xiàn)者是被補之天,任何的異化都是以此作為出發(fā)點和最終的歸宿的。而對其的第一重異化是那塊來歷不凡的石頭。

說石頭是異化物,首先因為它是被棄之石。其被棄的事實本身就是對天所代表的本體異化了。所以說它對終極價值的異化在“無才可去補青天”因而被棄時就已開始了。

其次是由棄石化成的靈石。它“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棄石仍是寂然不動的,但是通靈以后,異在于真如佛性,成為有情,于是不免于煩惱。據(jù)《大般涅槃經(jīng)》卷二十九、《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二十一等佛典,在佛教中,煩惱指有情(包括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類、天道等有情識之生物)之身心發(fā)生惱、亂、煩、惑、污等精神作用之總稱。人類于意識或無意識間,為達到我欲、我執(zhí)之目的,常沉淪于苦樂之境域,而招致煩惱之束縛。在各種心的作用中,覺悟為佛教之最高目的;準此而言,妨礙實現(xiàn)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稱為煩惱。一般以貪、嗔、癡三惑為一切煩惱之根源,稱作三毒、三垢。貪為渴取一切順境;嗔對所遇逆境引起忿怒;癡是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殘害身心,常使人沉淪于生死輪回。此三者能害眾生,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三不善根。⑤石頭補天之欲,是為“貪”,其渴取順境;而因無才補天,自怨自愧則無疑屬“嗔”了。雖說動了貪念,但究其本意,還是通過補天欲望的實現(xiàn),來達到回歸本體的追求,仍是盡快與本體重新同化的表現(xiàn),與佛典上所說的俗界之因為各個常欲而生煩惱之心自是有別。

第三,靈石在逍遙自在地游玩中,回歸終極價值之意逐步淡化,凡心漸次增加,以成俗念。甄士隱夢中所見一僧對一道言:

“當年這個石頭,媧皇未用,自己卻也落得個逍遙自在,各處去游玩。一日來到警幻仙子處,那仙子知他有些來歷,因留他在赤霞宮中,命他為赤霞宮神瑛侍者。他卻常在西方靈河岸上行走,看見那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絳珠仙草,十分嬌娜可愛,遂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盵13]5

在警幻仙子處當上了神瑛侍者,結(jié)識了絳珠仙草后,癡念便在不知不覺中潛入其心。見對方嬌娜可愛,便日以甘露澆灌,則正屬于起了“癡”愛之心后之所為?!扒〗丈耒陶叻残呐紵?,乘此昌明太平世朝,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處掛了號”,[14]86“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都要下凡,造歷幻緣”,不免要“枉入紅塵若許年”了。

第四,在一僧一道欲將其攜往“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xiāng)那里去走一遭”后,便自然而然,隨之而往,將成為俗世的一員了。劉小楓認為,寶玉由幻形入世,帶來的不外是一個情癡情種,因此整部《紅樓夢》不過是一部“情案”[12]282;而葉嘉瑩雖說也承認作品有出世的情緒,但更強調(diào)《紅樓夢》是“一部發(fā)泄兒女真情的故事”,“整個小說創(chuàng)作的氣息則仍是在感情的覊絆之中的”。[15]149即由于作品浸淫于其中的強烈的“情癡”色彩,甚至否認了其內(nèi)在的色空觀念。這當然又不符合作品的實際了。顯然,葉嘉瑩對王國維先生的說法解讀有偏差,王氏以叔本華之生活之欲為痛苦來解說《紅樓夢》之旨有些片面,但大體不錯,實則其本意還是回到了佛教之說上,情色在佛教中屬“假有”,雖究其本質(zhì)“人生是苦”,但并非是一定人生處處都是痛苦,在假有層面上卻有常樂者,屬凡人的執(zhí)迷不悟,認假為真,也因此而導致“煩惱”的產(chǎn)生?!都t樓夢》中入世之情,當從這個立場上解讀。作品的色空主題不僅是作者本人和脂硯齋反復申說的,而且也在情節(jié)的總體走向和主要人物命運的歸宿中有鮮明的體現(xiàn),這是“林”,而在具體敘寫中體現(xiàn)出的對人生美好的情感灌注是“木”,不能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應將作者在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活動與理智哲思上的認知結(jié)論區(qū)分開來,即雖說作者對世間之情有著深深地依戀,但更應看到他的色空觀對情感的提攝和消解的作用。

這就進入了異化的第二個層面,即靈石的肉身化,其結(jié)局就是公子哥兒賈寶玉。從作品總體布局來說,賈寶玉的臨世是對終極價值的異化,從具體的方面著眼,也是對那塊肩負著“因空見色,自色悟情,隨情入色,由色歸空”使命的靈石的背逆。如果說,《紅樓夢》中,終極價值是至高無上、圓融自在的佛性,那么靈石肉體化而入世成為賈寶玉后的行為,則正是“由于顧全人性而使神性喪失以及罪人與上帝疏遠”。這一點在作品中寫得很清楚。賈府的盛極而衰是因為人們“顧全人性”,陷入了七情六欲無法自拔。以“色空”觀來看,這種疏遠和背離的行為無疑是罪過。而在作品中的最突出的體現(xiàn)就是賈寶玉決心按照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過著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生活。而他的“神性喪失”并且悖離宿命結(jié)構的企圖,多次通過他對其魂靈所在的通靈寶玉的有意疏遠甚至深惡痛絕表現(xiàn)出來。在作品中我們多次看到了他對脖子上掛的那塊通靈寶玉的敵視,甚至不惜拉雜摧燒之。黛玉投奔賈府,他演出了摔玉之舉?!啊菚r發(fā)作起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識,還說靈不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摔玉的直接原因,是因為他問黛玉有玉沒有。而黛玉回答說:“我沒有玉。你那玉也是件稀罕物兒,豈能人人皆有?”[13]38這實際上是在寶玉的價值系統(tǒng)中以黛玉為代表的曼妙的世間生活與以靈玉為象征的空幻的世外生活,即入世與出世之間的一次大沖突。他因為黛玉沒有玉石,而且“家里的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已經(jīng)意識到“不是個好東西”的靈玉,會使自己與眾不同,因而成為自己真正融入凡塵,享受世間生活的一大障礙。他深為這種妨礙自己塵世生活的危機而痛苦。而后來對通靈寶玉的敵視,則還是因為“說什么金玉良緣,我只要木石前盟”,即對命運中安排的與寶釵婚事的排斥。

在這個層面上,靈石已表面上退居后臺,不動聲色,但是對寶玉的命運和作品的情節(jié)歸宿,則一直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任何認為客體中存在著絕對的至上對象,無論其是神佛、絕對精神或客觀規(guī)律,都會自然地推演出這樣的結(jié)論,這種至上的對象的存在,是要通過中介才能為常人所認識到的,因此,就會有一批中介者出現(xiàn),進行著各種布道或準布道,將終極價值昭示于世人。[12]300基督教中的圣子耶穌,儒家中的“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的孔子,佛教中的佛菩薩,都屬此類?!皟r值根源是無形的,不可見的,感性個體與無形的價值根源的交往,非得借助于一個半人半神的中介者”,“所有中介形象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它既是現(xiàn)世世界之中的存在,又超逾了現(xiàn)世形態(tài),涉足到另一個世界,因而它是被中介的雙方得以相互轉(zhuǎn)換和結(jié)合的絕對條件?!盵12]300在《紅樓夢》中,這一中介形象就是那一僧一道,他們是靈石的護衛(wèi)加持者,也是寶玉的救助度脫者。而對靈石來說,他們的角色類于父親或?qū)?。在第一回中,靈石正是靠了他們大發(fā)慈悲,恩準乞求,才得以下凡入世的。而一旦靈石懈怠職守,他們就會及時出面,進行干預。趙姨娘出于惡毒的嫉妒和報復之心,勾結(jié)了馬道婆,用魘魅之術,幾乎置鳳姐與寶玉于死地。賈府連兩人的棺木都做齊了。而正當此時,癩僧跛道到來,對賈政說:“那寶玉原是靈的,只因為聲色貨利所迷,故此不靈了。”將通靈寶玉拿在手中,持誦了一番后,“此物已靈”,鳳姐寶玉之難遂得釋解。[13]292佛教認為,有情之物所得的報應,完全由其身口意之業(yè)的善惡而定,即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而趙姨娘的行為,顯然是用一種邪惡的力量從外部來改變靈石由情感色,由色悟空的趨勢,因此便不能不受到糾正。而程高本的寶玉出家,寫得頗具美感:漫天風雪中,寶玉一身猩紅的大斗篷,在銀光閃爍的雪地上,飄然而去。這一段雖未必合于曹雪芹原作,但想來不會差得太遠。因據(jù)甲戍本所寫,癩僧在欲攜靈石入凡時曾說道:“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走,待劫終之日,復還本質(zhì)”,又對跛道說:“待這一干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倍酋说酪舱f:“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會齊了同往太虛幻境銷號?!笨磥韺氂竦某鍪琅c靈石的歸去,仍是由此二公的度脫。

后四十回與曹雪芹的構思多有不合,著作權也尚有爭議,但是一般認為,賈府“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干凈”,寶玉“自色悟空”,出家為僧,靈石重又歸于空寂的結(jié)局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異化的產(chǎn)物(異在)在塵世間經(jīng)歷了一番歷煉后,終究又與終極價值達到了同構?!都t樓夢》中現(xiàn)實層面的賈府生活的方方面面,正是這種與上層的宿命結(jié)構相對應的 “異在”;而其最終的衰敗滅亡,也正是與形而上的宿命結(jié)構的同構化。這注定了寶玉選擇的以人欲為核心的自由自在生活方式,因為背離了宿命結(jié)構所要求的“色空”,將會以潰落而告結(jié)束。劉小楓認為,《紅樓夢》中的石頭是個文化符號,代表了莊禪的“逍遙”,入世之情受挫,行不通,便在出世中找尋逍遙了。這里也有兩個誤區(qū),一是將石頭作為“終極價值”顯然不妥,在作品中石頭相對于“天”已然是個異在了,它經(jīng)歷了異化,作為現(xiàn)象存在以及回歸終極值,本身不具有終極至上意義;二是莊禪追求的是一種現(xiàn)世的人生態(tài)度,其終極價值的“自然”,與現(xiàn)實的逍遙人生應該是一致的,因此特別強調(diào)現(xiàn)世即佛國,隨緣任運的人生態(tài)度,和返璞歸真,閑云野鶴般的生活方式。這顯然與作品的將空與色對立起來,以人世生活為過眼煙云,“那紅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表現(xiàn)出的對現(xiàn)世生活的否定,是不合的。

第二重異化要更為復雜,因其本身就存在著兩層意思。盧梭并未否定上帝,但是他從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理念出發(fā),認為,上帝將人應享有的權利賦予給了人,這種權利的核心價值就是自由,而一般認為這個理論奠定了西方現(xiàn)代社會普適的價值觀“天賦人權”的基礎。而從這一觀點出發(fā),如果任何由人制定出的,本應適應和促進人的自由本質(zhì)發(fā)展,卻因其自身發(fā)生變化,反過來限制人的權利,強迫人的自由本質(zhì)扭曲,都可稱作是異化產(chǎn)物。而這種異在一旦成為社會通行的具有強制性質(zhì)的“社會契約”,也即是所有社會成員都必須服從的行為規(guī)范,又使得堅守自由意志的人成為相對于主流社會的異在,被主流社會視作是異化物,因而進行改造,以便向自己靠攏,以至彌同。顯然在這種情況下,堅持自由理念的人又會被主流社會視作異化了。這層意思與上述的神學意義上的異化,有相通之處。用這種觀點來觀照賈寶玉,顯然這兩種意義都存在。一方面是寶玉堅持自己的自由理念,迫使社會規(guī)范做出讓步;另一方面,又是社會強迫寶玉就范,使他認同主流社會的價值觀。這樣,我們就看到了在作品中,賈寶玉與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沖突,或者說是賈寶玉對社會敵意的反抗。

我覺得,應該將賈寶玉的性格分成三個層面來認識:一是其主要表現(xiàn),這是盡人皆知的女兒情結(jié);二是其精神核心,這是他的反抗性;三是其出發(fā)點或叫基本平臺,這是他對自由的追求。一般情況下,前兩者是后者的生發(fā),即無論是女兒情結(jié)還是反抗精神,都是其力圖實現(xiàn)自由意志的產(chǎn)物,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三者之間又會發(fā)生沖突,甚至難以兼容。這就牽涉到了倫理學所說的“價值序列”問題。這時,幾種互相沖突的價值會因人物的總體價值傾向,強分高下。

寶玉的基本價值,還是對作者曹雪芹創(chuàng)作動機最為了解的評論家脂硯齋看得最為清楚,他在第十九回“任性恣情”處夾批道:“四字更好,亦不涉于惡,亦不涉于淫,亦不涉于驕,不過一味任性耳”。[16]315真是對寶玉處世為人的最好概括,強調(diào)的是寶玉性格的基點是對隨心所欲的人生自由狀態(tài)的追求,認為這才是寶玉最高的價值選擇,才是價值中的價值,無疑居于他的價值序列的最高層位。這與盧梭所強調(diào)的自由是人的最根本的權利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已然具有了現(xiàn)代人的特征了。因此可見,對賈寶玉的性格,用叛逆或者非叛逆引發(fā)出的善惡屬性來定位,并且爭論不休,并無多大意義,因為作者本人對這個人物的認識并非是從這個角度來切入的。

在寶玉的價值構成中,女兒情結(jié)占有最為顯赫的地位。他對女兒的依戀是無庸置疑的。如果單就描寫的數(shù)量和篇幅來統(tǒng)計,肯定是描寫他與女兒們的交往占了作品的大半。首先是通過冷子興之口轉(zhuǎn)述出的那篇著名的“女兒宣言”:“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見了女兒便覺清爽,見了男子便覺得濁臭逼人”。

當然,這種女兒情結(jié)并非與色情是等值的。這在第五回中警幻仙姑所訓中已做了說明,寶玉的女兒情結(jié)是“意淫”,只是“天分中生成一段癡情”,“可心會而不可口傳,可神通而不能語達”,并且明確指出,這與那些“悅?cè)菝?,喜歌舞,調(diào)笑無厭,云雨無時,恨不能天下美女供我片時之趣興”的“皮膚濫淫之蠢物”是截然不同的。也就是說,這種“意淫”重視的精神上的依戀而非肉體上的占有。

女兒情結(jié)看似是寶玉的最高價值,是至高無上的。價值序列中同屬肯定或否定的兩個以上的價值發(fā)生沖突,兩者無法兼顧,就要有所取舍,看到底是何者優(yōu)先了。孟子早已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將其概括成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定律。排在前列的優(yōu)先被取者,在價值序列中就居于更高的層位。在《紅樓夢》中,可以找到支持上述寶玉的女兒情結(jié)至上的證據(jù)。這就是著名的“晴雯撕扇”一段情節(jié)。寶玉同許多公子哥一樣,有戀寶物之癖。晴雯失手摔折了他癖愛的扇子,他數(shù)說幾句,并無深意,與家庭中夫妻間的偶然間的埋怨拌嘴不能說明夫妻關系不好的道理一樣。但是晴雯的反應出乎意地激烈,“二爺近來氣大的很,行動就給臉子瞧……就是跌了扇子,算不的什么大事;先時候兒什么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這會子一把扇子就這么著何苦來呢!嫌我們就打發(fā)了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寶玉當時的反應是“氣的渾身亂戰(zhàn)”,再加上后來襲人來勸架,晴雯連襲人也一并羞辱,更是火上添油,導致了寶玉非要當下就回王夫人,將晴雯逐出家門。這時,這段沖突性質(zhì)已有了變化,就是寶玉自己的尊嚴與女兒情結(jié)何者為重了。一時大怒的他,顯然更看重的是前者。而特別是晴雯已經(jīng)表示,“我多早晚鬧著要去了?饒生了氣,還拿話壓派我?!还苋セ?,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边@顯然是已收回了上邊的“打發(fā)了我們”的表態(tài),暗示了愿與寶玉長相廝守在一起的愿望,也算是一種間接的道歉。按說寶玉應該就此住手,但他仍然不依不饒。這主要是他覺得自己的尊嚴并未得到充分地補償,所以非要攆走晴雯不可。女兒情結(jié)在這一刻,被他丟得無影無蹤??墒窃谘经h(huán)們的集體跪求下,他的態(tài)度出現(xiàn)了軟化。而出去應酬了一會兒,晚間回來時,就演出了晴雯撕扇的喜劇,不僅拿出了一堆扇子讓晴雯來撕,甚至為晴雯找出了撕扇的理由:“你愛這樣,我愛那樣,各有性情,比如那扇子,原是搧的,你要撕著玩兒,也可以使得”,這段謬論完全是為了自己找臺階下,以便安慰晴雯那白天受到傷害的心。[13]372沖突的最終結(jié)局,是寶玉的尊嚴退避三舍,來為自己的女兒情結(jié)讓道。不僅如此,甚至在女兒情結(jié)與生命二者必居其一時,寶玉還是會取前者的。他在挨了賈政的棍棒,奄奄一息時,還念念不忘“我便為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確屬肺腑之言。已將一種價值置于生命之上,無疑應是最高的了。

但是細加考察,情況并非如此簡單。認定寶玉的價值序列中女兒情結(jié)至高無上,肯定是有問題的。在那段與史湘云之間著名的斗嘴中,寶玉的女兒情結(jié)受到了挑戰(zhàn)。此事的起因是賈雨村來訪,賈政讓人來喚寶玉去會面。寶玉正和湘云聊天,又不得不去,所以老大不自在。湘云好意勸他道:“讀講讀講那些仕途經(jīng)濟,也好將來應酬事務,日后也有個正經(jīng)朋友。讓你成年家只在我們隊里,攪的出些什么來?”寶玉大覺逆耳,反唇相譏:“姑娘請別的屋里坐坐罷,我這里仔細腌臜了你這樣知經(jīng)濟的人!”襲人為了打破這種尷尬局面,讓湘云有臺階可下,舉出寶玉曾因此也讓寶釵下不了臺:“幸而是寶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鬧的怎么樣,哭的怎么樣呢!”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嗎?要是他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盵13]387

如果說,寶玉有著濃厚的女兒情結(jié),那么,湘云和寶釵在其中占著極為特殊的地位,但如果他們要是勸他走被主流價值觀充分肯定的傳統(tǒng)文人士大夫的“仕途經(jīng)濟”道路,也會受到他的唾棄。在這里,寶玉還特別提到了黛玉,盡管黛玉在他心目中是女兒中的女兒,意淫中的至愛,但是只要與他的不走仕途經(jīng)濟之路的價值發(fā)生沖突,也一樣會被棄之蔑如的??磥碓趯氂竦呐畠呵榻Y(jié)與自由意志的追求發(fā)生沖突時,女兒情結(jié)又成了犧牲品。

中國大陸的紅學研究中,李希凡先生的觀點是有代表性的。他曾說過,賈寶玉對封建貴族階級摧殘和蹂躪青年女性的憤慨,對封建等級制度的不滿,導致了他對一系列封建制度的懷疑和否定。因此批評傳統(tǒng)儒家的那套所謂仕途經(jīng)濟學問,是“混賬話”。[13]即認為,賈寶玉的這段話證明了他的反舊時禮教的意識,實際上,倒不如理解成他堅守獨立自由的人格,堅持走自己選擇的人生道路更符合事實。寶玉并不是如《水滸》中的李逵那樣“兀自要和大宋王朝做個對頭”,凡是禮教堅持的,他就要反對,而是根據(jù)己之所需,合者認同,不合則反,而且他的禮教觀念,也并不算少。脂硯齋就注意到這一點,在作品中寫到寶玉“又說只除‘明明德外無書,都是前人自己不能解圣人之書,便另出己意混編纂出來的”,批道:“寶玉目中猶有‘明明德三字,心中猶有‘圣人二字;又素日皆作如是等語,宜乎人人謂之瘋傻不肖?!盵13]317顯然是在為賈寶玉抱不平。他的說法,在作品中還能找到實證。一般研究者認為,寶玉反對“文死諫,武死戰(zhàn)”,實質(zhì)上是反對禮教中的忠義觀的。但在作品中,這一段原話是:

寶玉聽至濃快處,見他不說了,便笑道:“人誰不死?只要死的好。那些須眉濁物只聽見‘文死諫‘武死戰(zhàn)這二死是大丈夫的名節(jié),便只管胡鬧起來。那里知道有昏君,方有死諫之臣,只顧他邀名,猛拚一死,將來置君父于何地?必定有刀兵,方有死戰(zhàn),他只顧圖汗馬之功,猛拚一死,將來棄國于何地?”襲人不等說完,便道:“古時候兒這些人,也因出于不得巳他才死啊?!睂氂竦溃骸澳俏鋵⒁鞘柚\少略的,他自己無能,白送了性命,這難道也是不得已么?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他念兩句書,記在心里,若朝廷少有瑕疵,他就胡彈亂諫,邀忠烈之名;倘有不合,濁氣一涌,即時拚死,這難道也是不得已?要知道那朝廷是受命于天,若非圣人,那天也斷斷不把這萬幾重任交代。可知那些死的,都是沽名釣譽,并不知君臣的大義?!盵13]438

這并不是單純否定為國盡忠,舍生取義精神的。寶玉認為,死諫的文臣是極自私的,只顧自己一死而成就名節(jié),為邀忠烈之名,卻不顧國家(君父)的大利;而武臣的義務是保家衛(wèi)國,在敵人當前時,卻只顧自己逞強送命,取義成仁,這會使國家因失去衛(wèi)國之人,陷入到危亡的境地。因此,知道君臣大義的文臣武將,不要首先考慮自己的萬古流芳,而是要將“受命于天”的朝廷“萬幾重任”永世相傳下去。所以,這段話其中貫穿的基本思想,還是強調(diào)要正確正當?shù)匦е冶M義于國家。這不正是所謂正兒八經(jīng)的“仕途經(jīng)濟”嗎?可見,寶玉并不單純反對“仕途經(jīng)濟”,而只是強調(diào)自己不愿意走這條路,而如果別人愿意走這條路且走得正確無誤,他還是完全肯定的。因此不要輕下斷語說寶玉是反對仕途經(jīng)濟,而還是回到脂硯齋所肯定的“一味任性”,即寶玉是在堅持個人的自由權利價值取向的解釋,更合乎情理。還是那句老話:“走自己的路,別人由他去吧?!?/p>

行文至此,將匈牙利詩人裴多菲那首著名的小詩稍加改造,用來形容賈寶玉的價值序列,是再合適不過的:“生命誠可貴,女兒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由信念和個體意志,才是寶玉的最高層位的價值。

要說賈寶玉“一味任性”,也不全對,因為他的任性并不很徹底,還沒有完全達到“一味”的地步。在作品中敘寫的大多時候,他還只是個未成年人,“忠義”還談不上,所以我也只能通過他對“孝悌”的態(tài)度來看看他與禮教的認同關系。許多研究者也都看出了這一點,但失之于一語帶過,未做展開性的,分層面的分析。

他的孝悌觀中,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天性,或者說,這與他的任性恣情并不沖突。在作品中第三十七回,秋紋說:“我們寶二爺說聲孝心一動,也孝敬到二十分:那日見園里桂花,折了兩枝,原是要自己插瓶的,忽然想起來,說:‘這是自己園里才開的新鮮花兒,不敢自己先玩。巴巴兒的把那對瓶拿下來,親自灌水插好了,叫個人拿著,親自送一瓶進老太太,又進一瓶給太太。”如果說這也是他的禮教思想使然,確實有些牽強附會,毋寧說是來自于他先天的對親手帶大自己或關懷自己的年長女性即母性的依戀。所以,我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寶玉依偎在王夫人懷里,猴在鳳姐身上等親情溫韾的描寫,還有在第四十回劉姥姥說笑話時,“寶玉滾到賈母懷里,賈母笑的摟著叫‘心肝”這樣的天倫之樂。

但是,在王夫人將寶玉心愛的兩位丫環(huán)金釧、晴雯致死,鳳姐逼死了尤二姐,都令他至深悲憤,對這兩位深深愛著他,他也深愛著對方的長者的做法,他是有反感的。但是,在孝道觀與女兒情結(jié)的沖突中,我們看到的是女兒情結(jié)再次地犧牲,只不過這次不是出于他的追求自由的意志,而是在封建義務觀逼使下無奈地依從。最多不過是針對王善保家的之類幫兇,發(fā)發(fā)“毀诐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忿猶未釋”之類的腹誹。對“皮膚淫濫”的珍、璉,猥瑣卑劣的賈環(huán),他也從不加褒貶議論,無論是當面還是私下,甚至是林之孝家的、王善保家的這樣年長的女仆,以及他的乳母李嬤嬤,在他們使他極不愉快時,他也只是當門背后的霸王,罵罵而已,當面還是要敬之若神明的。這些屈從,當然是來自后天的耳提面命之類的訓導教化的結(jié)果。

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我們就已知道,賈母對寶玉的“愛如珍寶”,而后來又看到她如何一味溺愛,甚至縱容其逃學。但是,她對寶玉自小依照禮教的訓練也是不能忽視的。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來的四個女人見了寶玉,夸他性情好,賈母答道:“不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憑他們有什么刁鉆古怪的毛病,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jīng)禮數(shù)來的。若他不還正經(jīng)禮數(shù),也斷不容他刁鉆去了。……若一味他只管沒里沒外,不給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盵13]718

一般研究者和讀者在讀到寶玉挨打一節(jié)時,只是片面地注意到了賈母對寶玉的回護,而實際上她還有與下狠手將寶玉朝死打的賈政的一致之處。她在得到消息到達現(xiàn)場,看到寶玉被打的慘狀,果真是反應異常強烈。但是在賈政叩頭請罪,再三解釋后,作品寫道:“賈母含淚說道:‘兒子不好,原是要管的,不該打到這個分兒。”對寶玉溺愛一點都不亞于老太太的王夫人,在看到兒子挨打后,也只是以自己只有這一個兒子可以延嗣養(yǎng)老,苦苦相勸,但也不得不承認,“寶玉雖然該打”,“老爺雖然應當管教兒子……必定苦苦的以他為法,我也不敢深勸……”而在后來,在賈母棄黛取釵,王夫人委意襲人,怒逐晴雯,她們對寶玉自由精神制約管束的嚴苛,并不遜色于賈政。而黛玉和晴雯因之而死,對于寶玉心靈的戕害,甚至大于肉體在賈政棍下受到的傷害。看來在讓寶玉回歸社會主流價值觀方面,他們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不過有人唱紅臉,有人唱黑臉而已。

寶玉雖說對主流社會的規(guī)范有種種妥協(xié),但是歸根到底,“任性恣情”是他生性中的基本追求,這并沒有喪失。而這兩者之間的沖突,與上重異化在宿命的牽引下,按部就班地自覺地向神性回歸不同,寶玉并未妥協(xié),而是采取了一種“時日曷喪,吾與汝偕亡”的立場。當然搏戰(zhàn)的最終結(jié)局,在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無法戰(zhàn)勝主流社會的價值觀以后,也走向了虛空。雖說八十回以后的部分,我們并不能一一俱知,但他的出家是不可否認的。最終,自由與限禁,沒有勝利者,只有至高無上的空寂本體,才是君臨一切的,才是最后的審判者和獲勝者。

注 釋:

①《雜談紅樓夢》,桂林《野草》第五卷第2期,1943年1月。

②④光碟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異化》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③光碟版《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絕對理念》條。

⑤參見《佛光大詞典》網(wǎng)絡版相關辭條。

參考文獻:

[1]賈三強.略論明代文學思潮[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1).

[2]一粟編.古典文學研究資料·紅樓夢卷(第二冊)[M].中華書局,1963.

[3]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83.

[4]尤海燕.20世紀賈寶玉研究綜述[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3).

[5]劉大杰.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藝術形象[N].解放日報,1954-12-12.

[6]李希凡,藍翎.如何理解賈寶玉[N].光明日報,1955-03-20.

[7]起庸.賈寶玉是叛逆嗎[J].晉陽學刊,1981(6).

[8]王蒙.賈寶玉論[J].紅樓夢學刊,1990(2).

[9]賈三強.析《紅樓夢》的宿命結(jié)構[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1).

[10]盧梭.社會契約論[M].何兆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11]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12]劉小楓.拯救與逍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3]曹雪芹.紅樓夢[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74.

[14]鄧遂夫校訂.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戍校本[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15]胡文彬,周雷編.海外紅學論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朱一玄編.紅樓夢研究資料匯編[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賈三強,男,陜西西安人,西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任編輯:李直)

猜你喜歡
靈石賈寶玉寶玉
山西靈石:種養(yǎng)專業(yè)合作社助農(nóng)增收
小論賈寶玉的才學
名作欣賞(2021年24期)2021-08-30 07:01:30
“靈石山藥寮”
讀書(2021年8期)2021-08-04 10:43:09
寶玉不喜歡的男生
幽默大師(2020年11期)2020-12-08 12:01:58
論寶玉之淚
紅樓夢學刊(2020年5期)2020-02-06 06:20:44
寶玉受笞
幽默大師(2019年11期)2019-11-23 08:47:48
賈寶玉:暖男的愛僅僅如此
寶玉問路
幽默大師(2019年11期)2019-01-14 17:47:37
決戰(zhàn)學院星座(試閱讀)
徐州龜山·中國賞石長壽石(靈石潤·蘇東坡杯)精品展
寶藏(2017年6期)2017-07-20 10:01:06
高唐县| 乐昌市| 高阳县| 兴义市| 从化市| 吕梁市| 且末县| 普安县| 全南县| 青神县| 元氏县| 上犹县| 文山县| 平遥县| 博白县| 历史| 盱眙县| 福州市| 潜江市| 西昌市| 乌苏市| 平山县| 克东县| 新建县| 无棣县| 凌海市| 新河县| 普定县| 玉林市| 晋江市| 南通市| 南溪县| 金门县| 巴塘县| 兴安盟| 雷山县| 收藏| 寻乌县| 衡阳县| 祁阳县| 武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