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ZHANG Hua
1956年出生
1978年2月入學天津大學建筑系(77級,學士、碩士)
天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
天津大學教授、張華教授創(chuàng)作室主任
1978年2月,初中學歷的我跨進了天津大學的校門,史稱77屆。長達7年的本科與研究生,打下了建筑學的基礎。天性叛逆的我在求學期間心情壓抑,給老師留下了不聽話、不改圖的深刻印象。人是離不開所處的歷史環(huán)境的。大學老師敬業(yè)精心,學生受益匪淺,但是填鴨式授課并不適合我這類人。如今僵硬的理科教學體制與建筑學的天然藝術氣質存在根本沖突的問題愈演愈烈,論文大于設計。畢業(yè)后分配到學校設計院,幾年后,當時的王乃弓院長讓我選擇兩個項目中的一個,我毫不猶豫地挑選了天津大學活動中心。當我端著圖板讓顏色自由肆意地順著紙面流淌的時候,張茦老師偶然進到設計室,看到我的設計后大為興奮,不由分說地提筆在效果圖上加了一棵如煙的扭樹,這個場景溫暖了我?guī)资辍;顒又行牡脑O計始終飽受爭議,一度在課堂上被作為反面教材。在此,我想說的是:無論如何,當年的爭論是在學術框架內。如今我的設計是靠小概率通過,就像那些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丑陋建筑一樣也能夠通過道道審查堂而皇之地矗立在那兒,獲獎也是一樣。泥沙俱下,清濁不分。
我提出3個概念:流形、分形、拼型。一個從頭至尾充滿運動變化的形體,該形體表現(xiàn)的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一個不斷流動變化的空間形體,一個從靜態(tài)到動態(tài)的過程,一個時空演變的過程。一個機體生長的過程,一個包含有從線性到非線性變化的幾何構成,兼具拓撲與分形特征的分維空間構成。人類體驗動態(tài)借助視覺、聽覺及觸覺等。體驗音樂需要聽覺,體驗流形借助視覺,二者都是過程體驗。流形建筑中焦點消失變成一個完整的變化過程,增加了音樂般的沖突性和不可預測性。
流形建筑的形體空間具有10余種變化:空間一維至三維;形式由直轉曲;分塊從大變小;顏色從深化淺;面層從厚到?。豢p隙從寬到窄;質感從粗到細;體態(tài)從靜到動;氣質從剛化柔;屬性從陰轉陽……
1 于慶成美術館2 天津薊州國家地質博物館3 建川戰(zhàn)爭紀念館4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