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世紀末涉足電影開始,丹尼·博伊爾一直都是英國影壇上別具一格的知名導演,但中國對這位優(yōu)秀導演的關注則相對滯后。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群體動力理論”為依據,以影片《猜火車》《百萬小富翁》《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為例,從“轉型陣痛與迷惘人生”“黑暗世界與罪惡靈魂”“絕望生活與自我救贖”三個層面,對丹尼·博伊爾影片中的人性之思進行探析,以豐富這位英國當代著名導演及其執(zhí)導影片的研究。
[關鍵詞]丹尼·博伊爾;群體動力理論;迷惘;罪惡;救贖
一、丹尼·博伊爾影片與“群體動力理論”
自20世紀90年代涉足電影創(chuàng)作開始,丹尼·博伊爾一直都是英國影壇上別具一格的知名導演,但中國對這位優(yōu)秀導演的關注則相對滯后,直到在第8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頒獎禮上,丹尼·博伊爾執(zhí)導的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攬獲多項重量級獎項開始,中國的研究者才開始關注這位英國導演??偟膩碚f,國內對于丹尼·博伊爾及其電影的研究還有很多留白之處,大都集中在其亞文化書寫和黑色幽默風格之上,對其影片中的豐富內涵和深刻批判性的挖掘還有待豐富,甚至許多研究者認為,丹尼·博伊爾的電影題材僅局限于處在社會邊緣化地位的青年身上??v觀丹尼,博伊爾從影片《淺墳》以來的電影創(chuàng)制,邊緣化的青年群體確實是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但在對這些青年人物的刻畫之中,丹尼,博伊爾也十分注重對這一群體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及周遭中產階級的呈現。由此觀之,以“群體動力理論”為支持對丹尼·博伊爾電影進行研究是一條可行之路,雖然在以往丹尼·博伊爾的研究中,曾有研究者引入“群體動力理論”,但在環(huán)境對群體、群體對個體的影響層面的剖析卻并不深入。本文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以“群體動力理論”為依據,重點以影片《猜火車》《百萬小富翁》《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為例,從“轉型陣痛與迷惘人生”“黑暗世界與罪惡靈魂”“絕望生活與自我救贖”三個層面,對丹尼·博伊爾影片中的人性之思進行探析,以豐富這位英國當代著名導演及其執(zhí)導影片的研究。
“群體動力理論”的概念最早是由庫爾特·勒溫提出的,這一理論主要是指個體的行為主要是個體內在需要和外界環(huán)境力量所共同促成的,也就是說,宏觀的環(huán)境對群體產生影響,而群體內部所形成的微觀環(huán)境又將對個體的思想與行為產生影響。之所以用“群體動力理論”作為丹尼·博伊爾電影研究的理論支撐,其原因在于,丹尼·博伊爾的電影大都呈現的是群體內部某個個體或某幾個個體的故事,同時影片主人公的思想與行為又與英國社會的發(fā)展狀態(tài)息息相關,由此帶來的現實批判性也是丹尼·博伊爾能夠以特立獨行的敘事風格屹立于英國影壇的重要原因。出生于20世紀中葉的丹尼·博伊爾在青年時期曾從事電視創(chuàng)制,90年代,丹尼·博伊爾在英國電影發(fā)展陷入困境之時,大膽涉足影壇,創(chuàng)作了引發(fā)不小轟動的影片《淺墳》并由此真正開啟了自己的從影之路。事實上,丹尼·博伊爾影片風格的確立與其初涉影壇時的大環(huán)境存有很大關系。20世紀末,英國電影發(fā)展的最大困境是缺乏資金,尚未形成完善的市場化運營方式的英國電影面對著本國商界的冷漠只能從小成本制作中謀生。這些小成本影片的優(yōu)勢在于故事內容的豐富性和故事內涵的深刻性,它們多是立足當下社會生活的大環(huán)境,以某個個體或某個群體的思想和行為為敘述對象,呈現其中的陰暗之處并折射出社會的弊端,從而具有發(fā)人深省的社會批判性,而初涉影壇的丹尼,博伊爾自然而然地融入了這一小成本電影創(chuàng)制的隊伍中來。雖然逐漸嶄露頭角的丹尼,博伊爾已經不再受制于拍攝資金的問題,但立足個體、關注群體的影片創(chuàng)作方式卻成為他堅守不變的風格。
二、丹尼·博伊爾影片中的轉型陣痛與迷惘人生
在漫長的農耕文明之后,人類進入了工業(yè)社會時期,依照現有主流觀點來說,工業(yè)社會被劃分為前工業(yè)社會、工業(yè)社會和后工業(yè)社會三個歷史階段,前工業(yè)社會主要是指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之前由農業(yè)社會向工業(yè)社會的過渡階段,而工業(yè)社會主要是指以機器為核心的工業(yè)社會發(fā)展階段,而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人類社會發(fā)展階段就是后工業(yè)社會。后工業(yè)社會是伴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而發(fā)展的,其最核心的特征就是經濟結構由商品生產向服務型經濟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傳統工業(yè)即制造業(y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而新興的第三產業(yè)即服務業(yè)開始蓬勃發(fā)展。傳統工業(yè)的衰敗直接導致了男女社會地位的變化,在工業(yè)社會時期,男性的生理優(yōu)勢使這一群體更適宜從事制造業(yè),制造業(yè)獨領風騷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女性參與社會生活的程度;而在后工業(yè)社會時期,制造業(yè)已喪失了其霸主地位,許多男性面臨著就業(yè)的困境,而服務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則為女性更多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從而直接導致了男權喪失了原有的霸主地位。這一現象在包括英國在內的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更為明顯。
在丹尼·博伊爾早期的影片中,主人公均出生在工業(yè)社會和后工業(yè)社會的過渡時期,他們的成長不僅伴隨著社會轉型期的混亂與陣痛,而且經歷著青年時期的困惑與不安,在社會環(huán)境與群體環(huán)境的交織影響下,這一時期的部分青年呈現出了反叛行為下的迷惘人生。1996年,在《淺墳》的初探之后,丹尼·博伊爾執(zhí)導拍攝了影片《猜火車》,這部影片被英國評論界稱為英國黑色電影的代表作,獲得了青年觀眾的熱烈追捧。在《猜火車》中,主人公馬克和其他三個男青年生活在英國的愛丁堡,貧困的生活和放蕩的姿態(tài)使他們成為典型的邊緣化青年,馬克四人不僅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依靠騙取失業(yè)津貼生活,而且在毒品和性之中放縱自己,通過販賣色情錄像、搶劫游客來賺錢購買毒品。雖然從表面上看,馬克等人的生活“逍遙自在”,仿佛生存于法律和道德之外的“真空”環(huán)境中,但事實上,他們的生存卻時刻伴隨著迷惘,當好友湯米徹底淪為毒品的奴隸、丹尼爾因偷盜被抓、馬克被父母強制戒毒后,馬克開始重新對以往的混沌生活產生質疑。于是,他遠赴倫敦開始了新的生活。成長之痛不僅在于選擇,也在于選擇后的承擔,馬克的倫敦新生活并不順利,過往好友的到訪使他完全亂了陣腳,而沉湎于毒品和亂性之中的湯米的死亡也再次為馬克敲響了警鐘,最終,他私吞了與丹尼爾等人共同倒賣毒品的錢逃到了國外,再次開始了自己的新生活。從主流價值觀念的角度而言,《猜火車》的結局是相對圓滿的,主人公馬克脫離了迷惘、步入“正軌”,但細觀之下,馬克脫離迷惘的代價是對過往特立獨行的生活姿態(tài)以及奉為“生命”的朋友情誼的完全否定,而所謂的步人“正軌”也只是延續(xù)父輩老路的無奈之舉??梢哉f,馬克具有選擇反叛的魄力,卻沒有承載反叛行徑的能力,這無疑是導演丹尼·博伊爾對后工業(yè)社會處于邊緣化地帶的青年群體的觀照。
三、丹尼·博伊爾影片中的黑暗世界與罪惡靈魂
隨著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金錢至上的拜金主義思潮侵蝕著身處其中的個體,所謂拜金主義,主要是指將金錢視為最高價值,甚至是一切價值都要服從于金錢的思想和行為,過于強調金錢的重要性所導致的后果就是摒棄情感與道德的唯利是圖。在丹尼·博伊爾的影片中,關于拜金主義的呈現與批判不在少數,同時這些拜金主義者也不僅僅局限在青年群體之上,這些拜金主義者的行徑所體現的不僅僅是個體的罪惡,更是整個社會在經濟快速發(fā)展之下的“黑暗”。在上映于2005年的影片《百萬小富翁》中,導演丹尼·博伊爾就圍繞著“金錢”呈現出了這種個體的“罪惡”和社會環(huán)境的“黑暗”。
《百萬小富翁》的故事開始于男主人公達米安拾到20萬英鎊,這位虔誠的小教徒在拾到巨款后告知了哥哥安東尼,二人關于如何處置這筆巨款產生了分歧。哥哥安東尼認為應充分利用這些金錢來改善生活,而弟弟達米安則希望將這筆巨款捐給更加貧窮的人。在圣誕節(jié)這天,安東尼和達米安的父親發(fā)現了兒子們拾得巨款一事,決定將這筆巨款據為已有。事實上,安東尼和達米安的父親并非典型意義上的罪惡之人,他兢兢業(yè)業(yè)地工作,卻依然背負著巨額的債務,獨自撫養(yǎng)兩個兒子也使這位父親的生活捉襟見肘,于是,這位“虔誠”的教徒甚至編造出了“上帝恩賜”的謊言來說服自己占有這20萬英鎊。在《百萬小富翁》中,丹尼,博伊爾通過安東尼及其父親對金錢的貪戀呈現出了個體心理或行為上的“罪惡”,面對生活的艱辛和金錢的誘惑,信仰和道德不堪一擊,他們甘愿將善良的品質和虔誠的信仰拋之腦后,成為金錢的“信徒”,其本質原因在于安東尼和父親相信金錢能夠改變困頓的生活從而獲得幸福,這種觀念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梢哉f,影片中的安東尼及其父親代表著拜金主義思潮影響下的兩代人,如果說安東尼的父親是在現實生活困境中向金錢妥協,那么尚未深涉人世的安東尼則更多地受到了環(huán)境的影響,被異化成為一個金錢至上者,從這一點觀之,《百萬小富翁》無疑是對拜金主義橫行下的黑暗世界的現實批判。
四、丹尼·博伊爾影片中的絕望生活與自我救贖
從1996年的《猜火車》,到2005年的《百萬小富翁》,我們能夠看到丹尼,博伊爾對個體關注度的逐步提升。2008年,丹尼·博伊爾執(zhí)導的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上映,在這部影片中,導演將絕大部分的鏡頭都聚焦在主人公杰瑪身上,通過講述杰瑪的傳奇故事呈現出了絕望生活中的自我救贖。這部影片不僅獲得了業(yè)界的高度評價,而且是丹尼,博伊爾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一次轉型,就其以往的影片來看,社會與人性的灰暗無疑是其中的主流,而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我們更多看到的是生活的希望和人性的光輝。
在《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男主人公杰瑪出生在孟買的貧民窟,在母親意外過世后,杰瑪和哥哥薩利姆成了孤兒,在貧民窟中四處流浪,與兄弟二人共同流浪的還有同為孤兒的女孩拉提卡。雖然同樣遭遇了困苦,同樣生活在魚龍混雜的貧民窟中,杰瑪、薩利姆和拉提卡的人生選擇卻截然不同。多年之后,通過自己努力勉強度日的杰瑪與薩利姆、拉提卡的相遇并不愉快,至親的哥哥薩利姆成為黑幫的一員,至愛的女友拉提卡則委身于黑幫頭目,面對薩利姆和拉提卡的絕望生活,杰瑪決定通過參加“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節(jié)目來告訴他們,人生能夠擁有不同的選擇。在“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中,杰瑪幸運地答對了所有的題目,就在進行最后一道沖擊百萬獎金的題目時,杰瑪受到了節(jié)目組的錯誤引誘和黑幫勢力的威脅,但他并沒有選擇放棄。最終,哥哥薩利姆在杰瑪的感召下幡然悔悟,與黑幫頭目同歸于盡,重獲自由的拉提卡與杰瑪相遇。雖然《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情節(jié)設置方面過于理想化,但這部影片所塑造的底層青年杰瑪的形象卻以其善良和堅韌的品格打動了觀眾。如果說影片中的薩利姆、拉提卡和杰瑪在最初分別選擇了從惡和從善兩條道路,那么最終薩利姆和拉提卡的棄惡從善則凸顯了善良的不可思議的力量,這部影片的現實意義就在于通過彰顯人性光輝給身處困頓或迷惘之中的個體以希望和鼓舞,讓觀眾認識到即使在最落魄的境遇中,人性的光輝依然存在。
在丹尼·博伊爾的早期影片中,我們看到的是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所逐漸淪落的人性,個體在宏觀社會環(huán)境和微觀群體環(huán)境的影響下或迷惘混沌,或走向罪惡,帶來的是關于工業(yè)文明,尤其是后工業(yè)社會中關于人性的思索。而在近年來的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丹尼·博伊爾又通過書寫平民的勝利呈現出了人性的光輝,這種光輝足以抵擋環(huán)境中金錢的腐化和生存的威脅,使觀眾看到人性乃至人類社會文化的希望。
[作者簡介]翟亞平(1979- ),女,河北滄州人,碩士,河北對外經貿職業(yè)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