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向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刑事司法學院,武漢 430073)
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
——紅色文化資源分析
胡向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刑事司法學院,武漢 430073)
中國紅色文化是基于中國這片廣闊的土地上滋養(yǎng)的土生土長的文化。本文選擇對家鄉(xiāng)紅色旅游景區(qū)進行調查,通過實地走訪與數(shù)據分析,旨在了解我國的紅色文化與資源保護現(xiàn)狀,并作出深刻分析。同時,鼓勵更多的學習紅色精神,年輕人傳播紅色文化,為祖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精神作出繼承榜樣。
抗戰(zhàn)勝利;紅色文化;學習傳播
2015年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我國展開中國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的紀念活動,于9月3日舉行大閱兵。與此同時,通過研究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產生的中國紅色文化,對其進行宣揚學習,來紀念中國偉大的抗日戰(zhàn)爭勝利。提醒中國民眾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提高對紅色文化的了解與認知。
中國紅色文化是基于中國這片廣闊的土地上被滋養(yǎng)的土生土長的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文化,而她產生的背景是我們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也是不敢忘記的。中國近代史,是一首充滿屈辱與奴役,壓迫與反抗,斗爭與堅強的譜曲,紅色文化是建立在中國從屈辱走向強盛的基礎上的,只有銘記歷史,勿忘國恥,中國才能走向強盛之路,中華民族才能實現(xiàn)偉大的復興!1945年,中華民族取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這同樣也是世界戰(zhàn)勝德日意法西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1]。研究抗日戰(zhàn)爭70周年勝利無論是對歷史還是現(xiàn)在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實際應用價值。
現(xiàn)今中國的紅色文化研究處于一個初始階段,作為對中國紅色歷史感興趣的學者,需要通過這樣的調研與研究,作出進一步的了解與認知。然后對紅色文化作出系統(tǒng)概括,對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歷史史實提供有力證據[2]。
現(xiàn)如今,日本與中國關系緊張,更甚對中國部分領土虎視眈眈,日本部分左翼分子企圖修改憲法,妄圖抹除歷史[3]。通過在我國不同革命根據地以及歷史革命紀念館進行實地考證,能更加深我們對抗日戰(zhàn)爭70周年勝利的理解,同時諸如此類的愛國教育也說明了我國抵制日本新老軍國主義復活勢力蠢蠢欲動,挫敗其歷史翻案的決心;更警醒我們要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惜現(xiàn)在的和平生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努力![4]
近代以來,中國城市化建設的不斷發(fā)展與經濟的突飛猛進式的發(fā)展,導致在土地資源的分配上有諸多不合理的地方,有的地方甚至已經拆毀了紅色紀念遺址,在紅色資源文化保護薄弱的現(xiàn)狀下,中國紅色資源亟待研究與保護[5]。
針對我國目前對于紅色旅游資源的現(xiàn)狀,我們對邢臺市前南峪抗大紀念館去實地走訪和調查分析。
2.1 研究不同階層民眾對于紅色文化的了解程度
不同階層群體對紅色文化認知程度是會有不同,不同種族人群對待中國紅色文化的認識又有差異。通過了解不同階層民眾對紅色文化的不同認知程度,從而可以對中國的現(xiàn)狀作出相應的紅色精神指示。
題注:您的職業(yè)是?( )
A.學生 B.國家公務人員 C.個體 D.農民 E.其他
表1 職業(yè)數(shù)據分析
注:本數(shù)據額采集在邢臺市前南峪村以及周邊鄉(xiāng)鎮(zhèn)
由表1可以看出,所處崗位的不同,人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根據我們的調查數(shù)據顯示,個體以31.3%的比例占據調查人群的絕大部分,其次為國家公職人員及農民,從此可以反映出普通民眾在社會大流中的基本構成,同時為我們更好認知紅色文化在大眾的普及度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2.2 了解阻礙紅色旅游發(fā)展的因素
中國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近現(xiàn)代中國歷史精神的總結來源,有著其獨特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地位。此次,筆者阻礙紅色旅游發(fā)展因素進行研究,為接下來的工作打好基礎。
題注:(多選)您認為阻礙紅色旅游發(fā)展的因素有哪些?( )
A.交通 B.政府支持力度 C.國家宣傳程度 D.個人收入和精力 E.紅色景區(qū)的景色和服務
表2 阻礙紅色旅游發(fā)展因素數(shù)據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對于阻礙紅色旅游文化的發(fā)展問題,最突出的還是個人的收入和精力以及紅色景區(qū)的景色和服務。因此在大大提高個人收入和假期之外,我們更要注重對于景區(qū)的保護管理,努力成為好的景區(qū),有品質的景區(qū)。成為名勝,吸引國內外的游客。此外,交通、政府支持力度也要加強。政府要加大對于你、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多方面的協(xié)調配合,才能讓紅色景區(qū)走上發(fā)展的良好道路。
2.3 研究社會層面對紅色文化的認知程度
紅色文化作為中國文化范疇內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有著其獨特的作用,同時對社會大眾的精神有著重要的向導作用。通過研究社會層面對紅色文化的認知程度,可以了解到現(xiàn)在中國民眾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才能從基礎上考慮新的指導方向,更深層次的了解到紅色文化的奧秘。
題注:(1)您是否愿意去紅色景區(qū)(點)旅游?( )
A.十分愿意 B.愿意 C.無所謂 D.不感興趣
表3 是否愿意去紅色景區(qū)(點)旅游數(shù)據分析
由表3可知,普通大眾的意愿傾向是對紅色文化資源評估最好的信息來源。從調查數(shù)據可以看出,“十分愿意”“愿意”分別以48%、34%的比例位居第一和第二,由此看來,我國社會絕大部分人群對紅色文化的認可度較高,但不容忽視的是,社會仍存在輕視紅色文化資源的現(xiàn)象,我們對紅色文化資源仍需實施進一步的措施進行保護和弘揚。
題注:(2)您選擇去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主要目的是?( )
A.觀光 B.學習 C.探訪親友 D.順道路過 E.沒有目的
表4 選擇去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主要目的數(shù)據分析
由表4可知,隨著紅色文化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紅色文化旅游作為一個新興產業(yè)日漸發(fā)展。為探究紅色文化資源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力,我們特設置此道題目。根據數(shù)據顯示,在受訪對象中,選擇去紅色旅游景點“觀光”為目的的占40%,以“學習”為目的的占30%,可以看出紅色文化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擴大,但是我們對紅色文化的學習目的性仍需得到加強,不能僅僅局限在視聽的娛樂享受。
題注:(3)您認為紅色旅游對弘揚愛國主義和革命教育的效果?( )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表5 選擇去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滿意程度的數(shù)據分析
由表5可知,從我們的調查者中間,我們可以看到,認為有效果占據絕大多數(shù),尤其是認為非常好和比較好的人數(shù)就超過了50%。因此,我們看到大眾對于紅色旅游文化的價值意義還是有正確認識的。
2.4 探究景區(qū)對紅色文化的宣傳方式
在我們小組對紅色文化資源實地調研的過程中,我們通過走訪街道、普通民眾,訪問紅色文化博物館,探訪紅色旅游景區(qū),了解到了當?shù)鼐皡^(qū)對于紅色文化的宣傳形式,通過此項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紅色文化的載體,我們要深入了解紅色文化,首先就要先研究它的載體,而紅色文化的宣傳方式就是紅色文化的載體之一。
題注:您認為有沒有必要大力宣傳紅色景區(qū)文化?
A.非常有必要 B.有必要 C.一般 D.無所謂 E.沒必要
表6 對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態(tài)度的數(shù)據分析
由表6可知,對于是否大力宣傳紅色文化,對大多數(shù)持肯定態(tài)度。在中國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的特殊時刻,我們國家更應當投入時間和財政支持去大力宣傳。使得更多中國人牢記這段歷史,真正的將革命精神和愛國主義傳承下去。
2.5 群眾對紅色文化的關心程度
此項內容對于我們紅色文化的研究方向有著重要的作用。其一,文化的傳播基礎就是群眾,文化的最主要體現(xiàn)者也是群眾。其次,群眾對于某文化的關心程度在一定方向上表明此文化的發(fā)展活力,生存動力,通過此項研究,可以了解到紅色文化在群眾中是有怎樣的發(fā)展前景。
題注:您對紅色旅游的關注度?( )
A.非常關注 B.比較關注 C.很少關注
D.從不關注
表7 對紅色旅游景區(qū)(點)的關注度的數(shù)據分析
由表7我們可以看出,對于紅色文化的關注度,我們還存在很大問題。大多數(shù)的人只是很少關注,從不關注的人也占到了五分之一。我們雖然意識到參觀紅色旅游景點對于自己有教育意義,但從自身并不關注。關注度的缺失,也是我們需要重視的問題。
(1)紅色文化物質精神雙重保護。我們通過走訪調查,發(fā)現(xiàn)我國大多數(shù)紅色景區(qū)處于國家政府的保護之中,政府通過撥款加強了物質保護。但對于精神方面的保護遠未達到要求。不少的景點雖然服務設施齊全,但每年客流量很少。在我們調查中,一些中西部山區(qū)的紅色景點大多不為人所知。例如河北邢臺的前南峪抗大紀念館:由于宣傳力度不夠,使這些景點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tài)。不僅如此,對于其中的紅色文化精神也沒有及時宣傳,使這些前輩們的革命愛國精神逐漸淡化。因此我們建議有紅色景點的政府能夠加強宣傳,采取新網絡平臺,發(fā)起有趣的公益活動來吸引廣大人員注意。加強思想上的教育從而打造一個有特色、有內涵的紅色景區(qū)。
此外,政府應當適當鼓勵公民在小長假期間外出旅游,增加紅色旅游地區(qū)的參觀人數(shù),同時提升居民收入,降低紅色旅游地區(qū)的旅游成本,如增加政府補貼等,采取政策優(yōu)惠吸引游客參觀。
(2)加強宣傳溝通,長期合作發(fā)展。一個景區(qū)不能僅僅依靠政府短暫的宣傳,必須走長期、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我們建議景區(qū)應當去聯(lián)系所在學校、政府公務機關、公益慈善基金會、社區(qū)居委會等等。拓寬景區(qū)的溝通渠道,使得景區(qū)有了更強的教育意義,也通過渠道的建立,使得有更多的資金來源維護紅色物質文明。我們也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將紅色精神深入基層百姓中去,降低普通大眾與紅色文化的距離感。使更多的人參與保護和宣傳紅色文化研究中來。
(3)多種形式藝術推廣,發(fā)展宣揚兩不誤。通過基礎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于我國紅色文化的交流學習遠遠不夠,不少學生只是覺得有學習必要,但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更沒有行動的積極性。因而我們實踐團隊建議各大高校通過排練紅色話劇、舉辦大型紅歌比賽的多種藝術形式來宣揚紅色文化精神內涵,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吸引在校大學生。感受老一輩的愛國情懷,同時也傳給觀看受眾者。同時可以邀請當?shù)鼐游瘯韰⒂^學習,堅持把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推廣到群眾中去。
(4)建立紅色論壇,深入學習交流。各大高校開辟屬于自己的紅色文化精神辯論論壇,與此同時,民間也需要一個組織自發(fā)建立交流論壇,定期邀請紅色文化大家在論壇上發(fā)表文件,由民間以及學術界的紅色文化研究者進行辯論學習,同時以此論壇為基點,收集廣大人民群眾對紅色文化的記載與理解,與紅色文化精神的原意進行比較,進行深入學習交流。
以史為鑒,以史為用。在抗戰(zhàn)70周年勝利之際,我們要珍惜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更要為之所用。當代的大學生可能對中國近代史已經到了近乎遺忘的邊緣了,他們所了解的近代史大多數(shù)都是書本以及道聽途說而來,通過研究紅色文化,提高周圍同學對紅色文化的了解與認知。提高大學生紅色文化素養(yǎng),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老一輩留下的寶貴革命精神,紅色文化應當不斷傳承,紅色資源應當不斷保護,紅色精神應該永世長存!
[1]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N].人民日報,2015-09-04(1).
[2] 劉暢.紀念抗戰(zhàn)勝利61周年座談會舉行[N].人民日報,2006-09-03(3).
[3] 胡振民.繼承弘揚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N].人民日報,2005-09-03(10) .
[4]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大會在京隆重舉行[N].人民日報,2005-09-03(1) .
[5] 胡錦濤.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6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5-09-03(2).
責任編輯:張曉輝
Commemoration of China′s Victory of Seventieth Anniversary of Anti-Japanese War—An Analysi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HU Xiangyang
(Criminal Justice School,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430073, China)
Chinese red culture is a native culture bred on this vast land. 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by choosing the red tourism scenic spots in hometown through field visits and data analysis,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red culture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in our country and to make a profound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we encourage more young people to learn the spirit of red culture, understand and spread it, setting an example to inherit motherland's traditional spirit.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red culture; learn and spread
2016-10-16
胡向陽 (1975-),男,湖北英山人,教授,博士,主要從事刑事司法研究。
G206
A
1009-3907(2017)04-00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