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黎
一陣急促的咳嗽聲把我從酣睡中驚醒。一股淡淡的清香伴隨濃濃的燎煙味進入我的鼻孔。
我知道,母親開始準備早餐了。
我的初中是在鄰村的聯(lián)中上的,每天上學要步行五六里的路程。往往在秋冬,天還不亮母親就要起床給我做飯。
清早,寒氣襲人,一家六口人就擠在三間小房子里。因為房門朝南,南墻上又沒有窗戶,所以房子即使在白天,光線也很昏暗。清晨的空氣中時常彌漫著霧氣、炊煙與早飯交織的香味。父親遠在100多里外的工廠工作,每一個月才回家一次,哥哥、姐姐和我都是母親一手拉扯大的。
因為生活條件所限,生火的原料是從地里背來的玉米秸,還有從坡里揀來的碎樹枝,有時候因為樹枝沒曬干或者下雨受潮,會從火里往外冒出滾滾的黑煙,發(fā)出刺鼻的氣味。如果能從場院里弄點石滾子碾碎的麥秸,那是很奢侈的事。
當時生活條件并不太好,早餐其實很簡單,可是母親竭力把早餐做得別致。做得最多的是油悶煎餅(請允許我姑且這么叫吧,其實我也不知道叫啥)。母親會先在炒鍋里放點油,然后再用蔥或蒜順一下鍋,接著放上三分之一的水,把又散又硬又涼的煎餅雙手交叉地撕成若干碎片。一會兒熱氣便吐著圈兒直沖上房梁。最后再撒入少許的鹽,一頓美味的早餐即大功告成。有時候,母親也會做第二套大餐。將一個饅頭切成四五張薄片,先在鍋里放點油,然后用慢火給鍋底加熱,把饅頭放入油中,待一面微黃之后翻過另一面。油如果加少了很容易煎焦的,但又不可以多放,因為油在我們農村里是很缺的,好多人家都是把集上買的豬肉皮拿來硬用鍋榨出來的。有時候用煎餅卷上點油榨塊,大快朵頤地在同伴之面前炫耀一番,也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
再說一下爐灶吧。爐灶是母親用雙手親自做成的。母親用廢鐵絲圈成一個框架,然后用黃泥和麥壤加以充實。爐灶的形狀是一個三足鼎,上面的圓口比鍋底略小一點,前方有一個十來公分的“舌頭”,用來填棒透火,下面是一個小口,離地約四五公分,是用來輸出火的余燼廢料的。灶的右邊是柴火,左邊是燒完的灰。運爐灰是一件非常惱人的事,往往弄得塵灰紛紛揚揚,荊條編筐漏了一地還要再回來掃一趟。印象最深的是秋冬季節(jié),因為柴火受潮,劃好多根火柴還引不燃爐火,母親往往探頭去吹,結果撲了一臉的爐灰,咳嗽著跑到院子里,常常會引來我們的陣陣笑聲。但是后來我們便不再笑了,鼻子里有一種酸酸的感覺——母親的眼窩已經深陷而且發(fā)黑了,而且漸漸地看不清東西了。
家里是沒有馬蹄表的,更沒有電子表,只有一個煙臺的北極星牌大掛鐘。要說這老鐘的質量還真是不賴,穿越40年卻依然步履穩(wěn)健。因為沒有鬧鐘裝置,所以要母親每天叫醒我們。表在外面的那個房間,每隔20分鐘或半小時母親就要起床看表,拿手電筒照一照,確認一下具體時間,生怕錯過了叫我們起床的點和做飯的時間。整點的時候好說,半點就麻煩,是三點半,四點半,還是五點半,母親經常躺在床上犯嘀咕。人經常會犯錯,我們在4點半就被叫醒的情況屢有發(fā)生。唉,真的希望那時能有更多的星期六與星期天,好讓母親安安穩(wěn)穩(wěn)地享受個好覺!
如今我們的生活好了,但是灶臺內那一洞燒得正旺的爐火,和黎明時的一縷炊煙,已成為我心中永恒的記憶。
【作者系山東省淄博市十一中高三(19)班學生,指導教師:李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