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荷嬌
【摘要】興趣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教師在課堂上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策略主要有“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手腦并用”、“巧引質疑”、“開展游戲”等。倡導和開展小學數學“興趣教學”已是今后小學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興趣;激發(fā)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0-0134-01
興趣是隱藏在學生心靈里的老師,它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獲得的,是開啟學生學習熱情的金鑰匙。因此,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數學知識中也蘊含著許多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因素。在實踐教學中,有效地激發(fā)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創(chuàng)設愉快和諧的課堂情境可以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脫離生活實際,比較枯燥、單一。
(一)創(chuàng)設語言情境
興趣是求知的源泉,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教學中,教師運用語調、語音的起伏變化來渲染氣氛,可激發(fā)小學生強烈的興趣和學習新知的欲望。例如,在教學“0乘任何數都得0”這一課時,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其接觸的動畫片,設計了以下語言情境導入,“孫悟空在天宮看管蟠桃園,7個仙女來到蟠桃園觀賞著又大又粉的蟠桃,然后談論起了孫悟空……不料,這番話被孫悟空聽到了,孫悟空便一個勁的在吃蟠桃?!甭牭竭@,大家都笑了,這時教師停止講故事,問學生:“那7個仙女第二天來摘蟠桃的時候,每個仙女摘了幾個蟠桃呢?”學生回答后,再追問:“那7個仙女一共摘了幾個蟠桃?要求列出算式”從而引出課題。這樣,教師很快地把學生的思緒帶到特定的學習中來。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而且極大程度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了學生的有意注意,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數學知識起源于生活實際,又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之中,在我們的生活中數學是無處不在的。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應該盡量使數學更實際,更貼近生活。如,“搭配”一課中,課件出示“紅、黃、綠三件可愛的上衣,藍、紫兩條卡通的褲子”,教師說:“小明明天要去外婆家,他柜子里有這些衣服和褲子,可是他不知道怎么搭配才好,你們能幫小明先選好他有幾種穿法嗎?然后小明再從中選擇一種他比較喜歡的搭配?!边@時,學生就開始找有幾種搭配方法,教師再提問:“怎么找才不會遺漏?”學生說后,教師總結:我們?yōu)榱朔奖惝媹D,可以給衣服和褲子標號,上衣紅、黃、綠分別記作A、B、C,褲子藍、紫分別記作①、②”出示課件。
通過這些知識的學習,學生親身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處處離不開數學,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設置懸念,激發(fā)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懸念是眾多學生求知欲的動力源??涿兰~斯說:“教師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痹O置懸念,就是在學生心理上造成生疑、質疑的狀態(tài)。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分類”時,教師將幾個三角形放在信封里,信封口打開,將一個三角形露出一個直角,讓學生猜一猜它是什么三角形,學生積極踴躍參與,答出正確答案,再將一個三角形只露出一個鈍角,學生馬上答出是鈍角三角形,然后教師又將一個三角形露出一個銳角,這時學生的答案開始出現分歧了,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最后得出:“一個三角形必須知道三個角都是銳角時才能判斷它是一個銳角三角形?!蓖ㄟ^設置懸念,學生積極討論、爭辯,學習的興趣一再被激發(fā),始終處于積極興奮的狀態(tài)之中。通過這一過程的學習,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概念性質的理解和判斷。
三、手腦并用,激發(fā)興趣
動作和思維是密不可分的,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樂于模仿的特征,如果教學只單憑教師講,學生僅通過一種感觀來進行學習,很容易感到疲勞、厭倦和不耐煩,聽不進、記不住,學習效率不高。
例如,在教學“有余數的除法”時,讓學生拿出7根等長小棒擺等邊三角形,學生動手操作后再提問:可以擺成幾個這樣的三角形?你手里還有多余的小棒嗎?為什么不再擺一個三角形?然后又讓學生拿出8根小棒擺成三角形……學生通過擺一擺、比一比、議一議等自主活動,手腦并用,用自己的感知懂得了什么是余數,為什么“余數都比除數小”的道理,發(fā)展了思維,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實踐證明,學生不斷地動手、動腦,整節(jié)課成為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盎然。
四、開展游戲,激發(fā)興趣
我們常常說寓教于樂,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感悟。樂,必須有極大的趣味性,而數學中的樂常來自游戲。適當地把游戲寓于教學中,賦予枯燥乏味的數學以生命,讓妙趣橫生的動感數學進入課堂,使學生感到每一分鐘的學習都是一種享受,那么課堂教學質量就大大提高了。例如,在“口算乘法”的練習課中,采用闖關游戲,如放飛氣球或攀登高峰等。運用多媒體動畫效果,讓學生在興奮、輕松的環(huán)境中回顧、鞏固知識。
雖然在當前開展的“興趣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倡導和開展小學數學“興趣教學”已是今后小學數學教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教育出版社,2001.
[2]紀曉村.小學數學興趣教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
[3]楊根梅.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幾點做法[J].小學教學研究,2001,(6):24-25.
[4]楊建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三種方法[J].小學教學研究,2002,(8):26.
[5]董鵬舉.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淺談[J].小學教師.2009,(4):40.
[6]顏景安.寓教于樂,以趣激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的幾種做法[J].教學研究.2008,(27):282.
[7]馬東民,劉效成.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管見[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