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華
摘要:從小學升入初中后,新課標對學生英語聽力的要求有了大幅提高。而一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出現(xiàn)了聽力較差,聽不懂材料的情況。這會嚴重影響初中學生的英語聽課效率,長此以往,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畏難情緒,從而影響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直接影響英語成績的提高。對此,筆者分析了英語聽力障礙的原因并提出了對策。
關鍵詞:英語聽力障礙;原因;對策;訓練;提高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67
上了初中,一部分學生因為聽力較差而倍感苦惱。因此,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已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是英語教學工作者不斷探討的問題。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英語教學經(jīng)驗提出一些膚淺認識,旨在與同仁分享。
一、造成學生英語聽力障礙的主要因素
1. 聽力障礙問題
聽力是聽和理解的總和。聽力理解過程是人們運用各種知識和技能的過程。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發(fā)音、充足的詞匯量及相關的語法。學生由于自己發(fā)音不準確,造成聽力困難,辨別不清。有些學生由于一開始沒有模仿正確的發(fā)音方法,自身發(fā)音不準確,與聽力材料中的發(fā)音對不上號,辨別不清詞意?;蛘邲]有掌握好語音、語調(diào)、單詞發(fā)音在句中的變化,如連讀、同化、弱化、不完全爆破等。這些都有礙于聽力能力的提高。
2. 受母語的干擾問題
聽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在聽的過程中要盡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內(nèi)容,不要力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聽懂,每遇到不理解的單詞和句子時就停下來思索,就會跟不上語速。一些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后,習慣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譯出來,而不能直接將語言信息轉化成一個情景,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效果,不能很好地進行思維。
3. 聽力習慣和心理因素的問題
聽力理解過程也是較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心理學認為,當人的情緒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tài)時,就易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從而使原來可以聽懂的內(nèi)容也受影響;一個人在愉快、輕松的條件下能收到最佳的學習效果。由于聽力理解既要求聽者熟練地掌握必要的詞匯和語法知識,又要在聽的過程中敏銳地辨析語音的變化和語調(diào)的含義,并對所聽材料進行加工處理,因此在聽力練習或測試中大部分英語學習者感到畏懼、焦躁,八年級學生正處于情緒易波動的年齡段,這種心理障礙阻礙了聽力的提高。因此,要提高聽力,不練習不行,但在練習過程中應首先克服消極的心理因素。
4. 文化背景知識差異問題
學習一門語言不能只學習單詞、詞匯、語法,還應了解相應的文化常識。學生課外閱讀面窄,基本對一些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缺乏理解,這就會影響聽力,如姓名(name)、打招呼(greeting)、感謝話(thanking)、告別(farewell)等,中西方表達不盡相同。以“name”為例,有一道聽力題,要求學生聽一個對話,然后寫出對話者的family name,而聽力內(nèi)容里面出現(xiàn)Jim Green,一些學生就把答案寫成Jim,殊不知,恰好相反,這樣就產(chǎn)生了錯誤。
5. 英語的詞匯量不夠問題
詞匯量較大的學生,其聽音理解水平自然也就高;而詞匯量少的學生,勢必造成聽力材料中生詞過多,從而影響其聽力理解,聽者在聽到生詞時往往會中斷聽的思路,把精力集中在回憶、搜索生詞的意義上,而置后面的內(nèi)容于不顧,結果影響對整個句子或語篇的正確理解。甚至連最基礎的語言材料都沒記住,當然聽不懂由這些語言材料組成的篇章了或多或少對錄音內(nèi)容存在對一些生詞無法理解,這就會影響到聽力。因此,要時刻告誡學生,盡量擴大自己的詞匯量。
二、提高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對策
1. 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習慣
(1)激發(fā)學生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聽是主動積極地對信息進行認知加工的心理語言學過程,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最難的一種。那么,如何培養(yǎng)聽的興趣呢?首先,明確聽的目的。結合學生的語言水平,由淺入深、由低到高地進行,逐漸培養(yǎng)學生聽的欲望。并使之成為學生的一種愛好、一種興趣。其次,引入競爭機制。在課堂上,教師可采用搶答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刺激學生的大腦反應,活躍課堂氣氛。最后,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信心是使興趣持久的一劑良藥。教師可選擇一些符合學生實際語言能力、趣味性較強的聽力材料。在教學中,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靈活性、趣味性。學生有了聽的興趣,便為聽力能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前提條件,因此教師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是英語聽力教學的關鍵因素。
(2)打好基本功,擴大知識面。語音、詞匯、語法是語言的三個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要想提高聽力水平,必須從語言基礎知識抓起,這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和積累。良好的聽音技能是做好聽力測試的基礎,寬闊的知識面是獲得高分的條件。詞匯量不是聽力的一大障礙。因為在聽音時,大腦是來不及對生詞做出反應的,即使你利用上下文來猜測一下,但這種推測會分散你的注意力,影響對整句意義的理解。所以,平時應該在詞匯量的積累方面多下工夫,并且注重積累各方面的常識和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在聽力考試中勝人一籌。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發(fā)音習慣。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聽錄音進行規(guī)范性模仿,接觸標準規(guī)范的語音、語調(diào),同時注意多音節(jié)的重讀,連續(xù)及原音弱化,發(fā)音近似詞的辨音,以及英美發(fā)音上的區(qū)別等,力求有較好的語音基礎。
(4)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語音修養(yǎng)。在課堂上,盡量減少發(fā)音的不準,減少帶有地方色彩的語音語調(diào)。因為語音語調(diào)有問題,勢必讓學生的輸入錯誤信息,以及影響聽力的正確率。上課時,教師要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盡可能多地讓學生多接觸英語。比如:每天的daily report,既能鍛煉說的能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對于課文,教師應充分利用新教材內(nèi)容有接近生活、實際的特點,利用實物、掛圖、簡筆畫、多媒體等教具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學習了語言。也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在課外,可讓學生用學過的英語語言打招呼,簡單地進行對話。在此,教師應先示范,碰到學生主動用英語打招呼。通過創(chuàng)造良好英語氛圍,刺激學生不斷地用心聽,就能較容易地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2. 聯(lián)系教材,精選聽力材料
初中生所學的語言知識太少,各種聽力材料又參差不齊。因此,選擇適當?shù)穆犃Σ牧蠈W生尤為重要。為了使所選材料,既有一定的難度,又使學生能理解和接受,并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廣泛收集各種聽力的材料,并篩選一些內(nèi)容和題型較好的材料供聽力課使用,在選擇時,一定要注意要吃透現(xiàn)行教材,掌握其內(nèi)容、詞匯量、語法項目,把握教材的難點和重點,以及教材進度。所選的教材基本和學生課本進度同步,難易程度相近,并注意控制一定量的生詞量。
注意教材的思想性和趣味性。要寓教于樂。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激發(fā)學生現(xiàn)行英語的興趣。重視學生的會話能力,注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注意教材的交際性和知識性。盡量選擇外籍人士朗讀的錄音帶。使學生習慣聽比較地道的、標準的英語。
3. 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聽力訓練
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點滴的時間聽英語,可以利用早讀、早自習、午休、課外活動、晚自習等時間播放聽力材料,創(chuàng)設環(huán)境讓學生身臨其境。
4. 搞好課堂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要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堅持讓學生多聽多說。在課堂上,對聽音不同的意見,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各抒己見,多問幾個為什么,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提問時,要面向全體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并要注意尊重學生,照顧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為了調(diào)節(jié)和活躍課堂氣氛,在以聽音為準的前提下利用實物、多媒體設備等提供形象的語音環(huán)境,讓學生置身于其中,愉快地學習英語。
5. 有效地利用課外時間加強學生的聽力訓練
課外活動是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有利于激發(fā)興趣,開闊視野,發(fā)展智力和個性,培養(yǎng)聽說能力。經(jīng)過調(diào)查和研究,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外活動有:觀賞英語節(jié)目。英語教師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多方收集資料,如英語節(jié)目的錄像帶、影碟等。因為我國的中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缺少與native speakers直接交流的機會,觀賞英語節(jié)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語感。其次,隨著VCD的普及,我們可使用英語資料片進行聽力訓練。演唱英語歌曲,英語歌曲普遍具有悅耳動聽、旋律優(yōu)美、歌詞生動形象等特點。經(jīng)常收聽英文歌曲是鍛煉聽力的好材料。音樂對人的心理暗示、注意聯(lián)想等作用,更利于理解聽力材料。
總之,聽力能力的提高是聽出來的,只有平時多聽多練,聽的水平才能逐步提高。而且只有提高了聽力水平,才能為培養(yǎng)聽、說、讀、寫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英語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馬蘭芳.挖掘潛力 激發(fā)活力 提升功效——英文歌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資訊,2006(29).
(作者單位:福建省南安市東溪中學 36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