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動物敘事:多重生活理趣與多維文化思考

2017-05-31 08:29馮肖華
名作欣賞·下旬刊 2017年5期

摘 要:作為動物敘事的長篇散文《歡歡的故事》,以二十章十五萬字的篇幅不僅在散文體式規(guī)制上是一個新的創(chuàng)造,同時以其多重生活理趣和多維文化思考提升了散文文體的應有品質。即味外之旨與韻外之致的美學特色;大愛情懷與仁厚善美的詩性抒寫;人生體悟與社會感觀的文化思考這樣三個層面,其樸素的文字內涵和味外哲思的彰顯,給讀者提供了較大的藝術審美空間。

關鍵詞:動物敘事 生活理趣 文化思考 審美空間

近十余年間,文壇關于動物敘事的創(chuàng)作現象方興未艾、熱度遞增,這一悖逆“文學是人學”命題的古老寫作論域引發(fā)了人們對這一現象背后的深層文化的思考。

現代社會對“人”生存欲望的過度開發(fā)和誘導,攪動了人性深處原本沉積著的貪婪、暴虐、占有等等幾多陰暗與齷齪,超量的欲望倡導消解了傳統(tǒng)社會中人的寧靜淡泊、清新寡欲,以及友善謙卑的本性和初心。于是,人在現代社會欲望的喧囂聲中,其性漸惡,其善漸退,人反轉成為披著文明外衣的吞噬人類美好的怪物。此種社會文化生態(tài)的逆轉變化,不僅引發(fā)了學界對于人類自身的審視和詰問,同時良知作家們以性情憨厚的動物物種為題,予以深刻的文化類比反觀。于是,有關動物敘事的種種創(chuàng)作形態(tài),以其不盡相同的文學面貌出現,形成了諸多人性詬病的鞭與動物物種憨厚靈性理趣哲思的鮮活的文學交鋒。如作家姜戎的《狼圖騰》,揭示狼族的團隊精神,生死與共的意識使人震撼;作家賈平凹的《懷念狼》,描寫狼族的存在與人類生態(tài)平衡的自然規(guī)律使人深思;作家紅柯的《美麗奴羊》,彰顯雪域奴羊之美麗高大巍然的神力竟震懾了暴虐屠夫手中的刀子;以及京夫的《鹿鳴》、陳應松的《豹子的最后舞蹈》、王岡麟的《野獸出沒的山谷》等等人獸寓意互左的動物敘事作品。而作家劉家全的《歡歡的故事》,則以歡歡命名的家中寵物藏小狗與家人十四年生活與共的情感經歷,抒寫了歡歡諸多鮮活的生活趣事、與家人相伴廝磨的情感記憶,以及觀人觸物的靈性判斷等等理趣故事,尤其是作者以此為話題來反觀現代社會人性諸問題予以文化探究,提出了自己有見地的哲學思考。

從這個層面說,《歡歡的故事》{1}有著動物敘事的文本美學理趣,有著文學書寫的作家大愛情懷,有著社會關懷的文化哲學思考??梢哉f在上述諸多動物敘事的創(chuàng)作中其特色盡顯。

一、味外之旨與韻外之致的美學特色

大凡文章都有一定的章法可循,所謂無技巧之技巧就是一種圓潤無痕的上乘技法。作為詩文類,古人向來崇尚“味外之旨”與“韻外之致”的美學追求{2},因為這是一種作家與讀者共感的雙重意義的“復義”性美學技法,有著復雜的意義結構,即作家在寫作中多重情感的植入,與讀者在閱讀中多重情感的接受,這就產生出“味外之旨”的共鳴和“韻外之致”的奇妙審美效果的享受。讀《歡歡的故事》,就有如此的感覺。作者的性情、仁愛之旨與讀者興趣、妙趣之致有著同步意義的創(chuàng)造,使其長篇散文《歡歡的故事》達到了散文文本美學特色追求的較好程度。作者緊緊抓住歡歡的靈性之“神”,放筆歡歡諸多故事之“形”,十分有趣地勾畫出了藏歡歡聰明機靈、通達人性、善解人意、活潑可愛的本性,這是狹義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寫作要義。近年來,“寵物現象”的人性化升溫,是現代人平抑浮躁、克制抑郁、親近真實、逃離虛假世相的別一情感投向的選擇,在這里,所謂高級動物之靈長的人類,在與低級動物之貓、狗、兔等平等、誠信、友好、和諧的氛圍中達到了情感的交流和心靈的契合。這種看似非常卻正常的人獸共構、生活共融的趣事,是對現代社會人性、人心惡化的絕妙諷刺。人在這里,享受著寵物帶來的歡快和愉悅,感受著寵物忠主侍主的安慰和踏實,對接著寵物真摯單純情感的一脈熱流。在《歡歡的故事》中,作者與藏歡歡,主人與寵物的情感交流全然盡顯在生動妙趣的字里行間,使人眼羨,使人情動,使人掩卷之后發(fā)出內里會心的笑靨。

動物作為大千世界的特種物象,自古以來是文學藝術家涉筆的原始素材之一,曾成就過諸多大師的經典作品范例。當齊由來大師以柔和的線條勾勒出《百貓圖》之貓趣可愛時,當齊白石大師以簡約的線條點染出《六蝦圖》之質感靈動時,當徐悲鴻大師以粗獷的線條涂抹出《戰(zhàn)馬圖》之抖擻神韻時,文學家卻以各盡其妙的文字在描寫著諸類動物的百態(tài)圖,它們的性情,它們的情感,它們與人類共存的有趣生活。

《歡歡的故事》中的寵物西藏犬,就其生物屬性來說屬于犬類中的上乘名犬,機靈、聰敏、靈動,護主伺忠。然而這些生活中并不為人熟知的狗的知識,卻被作家納入審美的視野,以其飽滿的審美觀照予以情感訴說,格外增添了人與狗共存的無限的審美理趣和文化思考的空間。作者將家中寵物狗取名“歡歡”,從美學上講似有心境、情境、環(huán)境之美幻旨意,一個“歡”字真是家庭氛圍愉悅的界定;而昵稱“女兒”“小女”,就更多了些家庭成員間愛意、中意、情義之韻致的審美情懷,一個“女”字可謂柔情似水衷腸的囊括?!靶∨钡牡絹怼ⅰ皻g歡”的入駐,使得有限的生存空間增加了無限的天倫趣致。第七章“專注”篇,落筆惟妙惟肖,小女歡歡以其溫潤的舌尖在適度地、有節(jié)奏地添撫著爸爸的臉頰,竟然那么專注、那么勻速、那么溫情?!八纳囝^澀澀的,雖然有唾液,卻并不滑溜,讓人有種撓癢癢的舒服,最后就有一種肌膚被按摩的輕松?!庇谑牵拔业纳硇鸟R上放松下來,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鄉(xiāng)”。歡歡給爸爸將近兩小時的專注撫添,竟然不去理會激烈的敲門人,這分明是“小女”多給爸爸以休息之內心情感的本能涌動。俗話說,動物是通人性的。當人類以人的情感善待它時,靈性的動物便同樣以其特有的方式予以反饋。大自然就這么神奇,一脈情感的系帶將所謂高級靈長動物的人類和狗、貓等等所謂低級動物類連在一起,形成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情感互左共融。歡歡對爸爸添撫情境的寫照,豈是一個不肖之子所能做到的?!其情景、此畫面,不僅充滿著生活的理趣、樂趣和別趣,更有著父女情犢的感動和灼人?!拔冶粴g歡整整兩個小時的專注深深地打動了,雙手從胸前抱起歡歡,憐愛地看著她,歡歡的大眼睛也看著我,我們父女的目光交織在一起。我在心底里感嘆:你真是我的好女兒,你就是我的好女兒!”{3}這種描寫,其字里蘊含著幾多理的彰顯,情的洋溢,趣的別致。

如果說第七章“專注”篇是小女對爸爸報以無法言語的女兒情深的話,那么第九章“警示”篇,便是女兒以其特有的嗅覺功能成為爸爸事業(yè)上的維穩(wěn)幫手。年輕人吳某幾番登門商談新藥聯銷事宜,歡歡竟然一反常態(tài),很不待見,以致對其排毛倒豎,眼充冷光,兇狠吼叫,就連吳某坐過的地方也嗅個遍,發(fā)出十分生氣的哼哼聲。事情的蹊蹺恰恰在這里,吳某后因賣假藥被拘,而歡歡的先知先覺便成為故事探究的謎趣,給人留下了人與狗不同物種在觀人論事層面的生理疑義及智慧的思考。作者對歡歡如此敏感的現實描寫,自有著別樣的妙趣,如生活中軍犬進入戰(zhàn)爭與人并赴生死、獵犬進入災情搜救與人共抗一方,等等,所以其味外之旨并不薄寡;同時,作者的質樸文字,也洋溢著欣然之樂趣,生活中狗進入坊間看家護院與人相伴,進入家庭守宅伺主給人歡快,所以其韻外之致映襯出當下萬家寵物世界之鮮活。至于狗的科學研究在這里并不重要,《歡歡的故事》所提供的審美趣味也就足夠了。

《歡歡的故事》是長篇散文,二十章十五萬字,圍繞一個寵物饒有興致地說開去,其文本敘說的精細程度在當代散文史上并不多見。作者以現實手法、寫實筆墨,分別描寫了歡歡生性靈敏、擇食講究、衛(wèi)生自律、知錯自悟、婚嫁擇偶、病中守望、離別情深、歡歡永生等等十分有趣和感情深重的片段,其整個行文似有“散文小說”的新氣象。有道是文體類別自有其各自的寫作法度,如小說之長于人物塑造,戲劇之重在矛盾沖突,詩歌旨在意境創(chuàng)造,散文則是聯想哲理的勝出。而《歡歡的故事》卻有著鮮明的小說元素,即人物形象(歡歡)的栩栩如生,如“靈性”“警示”“自覺”“衛(wèi)生”等篇;故事結構的波瀾復迭,如“初識”“丟失”“歷劫”“永生”等篇;矛盾沖突的起伏彼此,如“專注”“撒氣”“護食”“深情”等篇,這種散文小說化或者“散文小說體”的寫作氣象,無論作者是否意識到卻以如此文本的真實、 文字的固化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從這個意義上講,無疑是作者一次無意識的創(chuàng)作嘗試。所以說,其文本價值是可鑒的。這里,我想起了20世紀50年代的西部詩人聞捷描寫西藏平叛四十余萬字的宏大敘事長詩《復仇的火焰》那磅礴大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被稱為長篇“詩體小說”的杰作。{4}

綜上審美層面觀之,《歡歡的故事》文字質樸流暢美、文化旨味指向美、韻致妙趣快樂美,作者較為圓潤地體現了中國古文論中“味外之旨”與“韻外之致”美學特色。這是一部人與狗情感激蕩的而非冷靜漠態(tài)的動物敘事的文學范本,同時在當下寵物萬家的世界里,為作家們究竟如何描寫這一生靈,提供了既有效且鮮活的思考。

二、大愛情懷與仁厚善美的詩性抒寫

文學是感情學,當作家將一個個無序的文字一經主體意識進行有序排列后,就勢必嵌入了作家的感情色彩和價值取向,這在古典文藝學上叫作“言志”與“緣情”,它是文藝本質的雙重規(guī)定。就“情”而言,在中國古代文藝學、美學的發(fā)展歷程中,“情”的觀念雖然出現較晚,但是,作為人類的一種生理與心理的存在,它的生成卻是與人類同步產生的。沒有情,就沒有人類,也不會有一個生機盎然的世界。文學藝術作為人類的一種純粹的審美感應活動,情的作用與意義更非同尋常,離開情,文學藝術活動本身將不會存在。所以說,表達感情是文學藝術的永遠職能。這就是為什么將《歡歡的故事》文本納入“情懷”“詩性”范圍研究的道理。

對于一個家中寵物的記敘,于別人來說有可能無須如此筆墨、如此感情深重、如此精細地謀篇構架以至于寵物晚年離去時的筆力凝重,情緒感傷,內心凄然。而作家劉家全卻不同,其二十章十五萬字的篇什,從審美層面說始終蘊含著兩種情感系脈的交織,即初識收養(yǎng)后歡歡所帶來無盡歡樂快慰的情感洋溢和彌漫,晚年生病后離去的悲傷凄然失落的無盡眷念情感的籠罩和彌漫。兩種情感此起彼伏,先揚后抑,不僅緊緊感染和牽動著讀者的情感律動,同時彰顯出作家劉家全大愛情懷和仁厚善美的一腔熾熱和情感灌注的詩性抒寫。這在動物敘事文本中可謂一個情感觀照的案例,一個作家面對動物小狗依然宅心仁厚、情感沛然予以觀照的美學佳話。

作家作為自然界一個中介物的存在,是否能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完全在于作家心存善意,情懷仁愛,一片光明的內里世界。作家的生活經歷、生活態(tài)度、政治觀點、美學觀點、個性氣質等的背向決定一個作家的審美取向。只要作家是一個真實的作家,其作品字里行間美的呈現都在其中,這即“文品即人品”的道理。那么,在批評實踐中,原型批評的理論總是試圖發(fā)現文學作品中反復出現的各種意象、敘事結構和人物類型等以找出它們背后的基本形式。《歡歡的故事》構架背后的“基本形式”是什么呢,可以說是一種既單純晴朗又濃烈厚重大愛善美情懷的基本形式,是作家人生觀生活態(tài)度人化自然的基本形式。作家劉家全投身教育事業(yè),懷揣教育理想,且又鐘情于傳統(tǒng)文化,以《中國文化精神論綱》《中國文化精神論章》著述以及詩詞歌舞的文學創(chuàng)作不斷踐行和擴張著自我“基本形式”的大愛內涵,這就使得《歡歡的故事》盡管寫的是動物小狗,但同樣彰顯的是大愛之情和詩性之感的文字抒寫。你看,在歡歡帶來的歡樂情感脈絡中,一切仁愛之意溢于言表:如一位吳某說歡歡“臉小”“眼大”“看人有兇光”“是不祥之物”時,作者即刻反駁“太偏私”“顛倒美丑”(“警示”篇);當歡歡熟悉家人周日出游的規(guī)律后,或“哼哼”低叫或“汪汪”大喊,于是“誰能忍心不帶它出游呢?!”“小女兒”就這樣在爸爸的身前影后演繹著小棉襖的角色(“初識”篇)。指責偏私與帶女出游,兩相對照其珍愛之情可見?!皝G失”篇,文字蕩氣回腸。小女歡歡偶失秦嶺山中,此時已是暮色降至,日已西墜,歡歡不知在何處丟失,“我的腦子嗡一下暈了片刻”。歡歡沒有野外生存經歷,更沒有抵抗山間野獸的能力,由于圈養(yǎng)野外吃食都成問題,想到這些悲情,車里空氣一下變得凝重。于是,爸爸不顧暮色路險,決定重回山里尋找歡歡。這里,作者以美輪美奐的詩性文字描寫著小女歡歡丟而復歸的悲情與喜情疊加的激動場面和感人畫面:

終于,看見了那片干茅草地,接著又看見了掛在天邊的太陽。太陽的半邊被晚霞遮住,另半邊紅彤彤的,散射出一天里最后的余暉,余暉逆照過來,在山脊、在樹干、在草葉的側面形成反光,金燦燦的,煞是美麗。但我們的心情卻與這美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突然,女兒“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原來,她最先發(fā)現了自己的好妹妹!

緊接著我也看見了我的小女兒!她蹲在一片干毛毛草草叢中,只露個小腦袋的頂部。歡歡的身邊是剛才停車時車輪壓下的兩道因毛草倒伏所顯露的車轍印,還有大家上下車時踩倒的一大片雜草。這一切說明,歡歡看見車開走后,她就一直紋絲不動地待在原來停車的地方。

歡歡這時也聽到了車聲,她從草叢中伸長脖子探出腦袋向這邊張望。太陽的逆光從她的小腦袋旁射過來,垂耳上的毛發(fā)閃著明亮的金色。

女兒第一個沖上去,快步跑向歡歡,歡歡也向女兒跑過來,由于干毛毛草草叢比較深,歡歡只能一跳一跳地向前躍進。

兩個女兒很快跑到了一起,女兒抱起她的小妹妹,一大一小兩張臉貼在一起。歡歡在姐姐身上狠勁地蹭著小臉蛋,噴著鼻。

女兒自己已淚流滿面,卻捧起歡歡的小臉說:“啊,歡歡哭了!”

我一看,真的,歡歡的大眼睛淚花充溢,眼眶下兩行濕痕清晰可見。我的淚水也禁不住地流了下來。

大胡在一旁目睹了這感人的一幕,極其感慨地說:“真沒想到,它會在原地一動不動地等著!”

她為什么會這么等著?因為她相信我們一定會去找!這是怎樣的一種信任??!一種拿命做賭的信任!

多少年來我一直為這件事感慨深思,一直慶幸那天上山找歡歡時,我沒有猶豫,大家都沒有猶豫,不然我們又如何面對歡歡,面對自己的良心!

這段幾百字的詩性描寫可謂情景交融,悲喜迭起,感動催淚,又文采飛揚。筆力所至,意境盡出,幾多鮮活的文學畫面映入眼簾——晚霞余暉映襯爸爸疾車尋“女”的壯行美;歡歡靜臥等候爸爸回找女兒的篤信美;女兒相向奔跑丟而復見的激動美;姐妹淚臉依偎親吻的溫情美;爸爸釋然內心涌動的甜蜜美;不同物種情感融通的人化自然美,以及打破物界壁壘共建生態(tài)信任圈的哲學思考美。這里,何為大愛,回找歡歡的驚險表征,表面看是作者對寵物的鐘愛,但更深處顯示的是大愛情懷和善美的仁德,即使是一個生靈,也要驅車在暮色中尋找。而寵物歡歡在作者的心里早已幻化為實際的家中小女,一個不可或缺的“小棉襖”。這里,作為作家情懷自然以其文學元素抒之于筆端,“腦子嗡一下暈了”“變得凝重”“‘哇的一聲哭了”“第一個沖上去”“抱起她”“兩張臉貼在一起”“狠勁地蹭著”“噴著鼻”“已淚流滿面”“歡歡哭了”“淚花充溢”“淚水也禁不住”“感慨深思”“沒有猶豫”“自己的良心”等等動態(tài)的詞語,感情飽滿的文字,飛揚的情感旋律,讀來讓人為之感動,為之感慨。善為美、仁為貴、愛則誠的中國傳統(tǒng)古訓在作家劉家全、大女兒、“小女兒”互為表里的相濡以沫中完美地體現出來。

《歡歡的故事》像這樣的仁愛片段,詩性描寫的文字隨手可拈。如“婚嫁”中的周折選偶;“治病”中的精心守護;“剪甲”中的失誤自責;“深情”中的情感升華;“歷劫”中的虐寵憤怒;“離別”中的離散傷感。尤其是“晚年”“永生”篇中歡歡十四年父女情、母女情、姐妹情的深重回戀,以及爸爸媽媽盡其所力陪伴歡歡晚終善去的感人描寫深化了作者大愛情懷、詩性描寫的美學意境?!皻g歡還是走了”,作為一個“事業(yè)吉祥物”“情感黏合劑”,“將成為爸爸媽媽心中永遠的痛”?!拔冶饸g歡軟癱的身子,久久地摟在懷里。心想:我的好女兒呀,醫(yī)生說你只能到半夜,你卻堅持到天明,難道你就是為了不讓爸媽的希望落空,才與死神搏斗了一夜嗎?”痛傷、感念、敬重、無奈之復雜感情集于一腔,洋溢字里。歡歡是幸運的,正如作者所言:“女兒歡歡已在天堂,已在神界。”“將在這永恒的證明和啟示中得到永生!”這就是人與狗的情感故事,一曲洋溢著大愛情懷的動物敘事之歌。

三、人生體悟與社會感觀的文化思考

文學是感情學,更是文化學。作家是文化傳播的主體,文字是文化傳播的密碼,作家構架謀篇的過程,就是文化信息思考編程的過程。這就是文化傳播中的所謂“傳通”原理,即A通過C將B傳遞給D,已達到效果F。A(作家)是文化思考信息發(fā)出者,C(文字)是文化思考信息攜帶者,B(文本)是文化思考信息接受者D(讀者)的途徑,F是所引起的反響源。任何文學藝術的文化傳播無不遵循這樣一種規(guī)律,而這里最重要的是A——文化信息思考的發(fā)出者作家。作家的思考程度、文化修養(yǎng)、價值取向決定其傳播B文本的價值背向。英國18世紀小說家笛福認為:“一是真實性,而是道德教化,不管他講的故事內容如何,他的目的都是為了教化讀者?!眥5}這兩點幾乎是所有18世紀小說的共同特點,也成為整個現實主義小說的基本特征。

《歡歡的故事》充盈著作家的諸多人生體悟和感觀社會的文化思考,并將這種對人類社會諸多問題與靈性、聰敏、善解人意的寵物小狗對接類比思考,引發(fā)出讓讀者在再思考后的信服、認同和肯定。問題的疑惑和有趣恰恰就在這里。人與動物本來就不在一個類比的平臺上,作為萬物靈長的高級動物人,無論如何在生活行事等方面其規(guī)律性、規(guī)范性、文明程度都應該高于低級動物,其大腦生成進化開發(fā)的聰明程度無論如何在其之上的,這才能解釋“萬物之靈長”的自詡。然而滑稽和有趣的是《歡歡的故事》中的動物歡歡,其善解人意、擇食講究、衛(wèi)生自律、知錯自悟、警示護主、感恩守信、知病配合、戀家情深等等行為無不人性、人意、人情、人事、人思、人為,且在許多方面使“萬物之靈長”的人所不能、不為。這就出現一個悖論:難道人類不善其“靈”,揚其“長”做有利于人類發(fā)展之事,卻抑“靈”棄“長”,喪失人本善良,以己之欲去毀壞人類之事嗎?!作家劉家全做出了鮮明的思考:“由于有歡歡這樣的靈性動物作對照,所以我對近代以來很流行的那句‘人類是萬物之靈的口號才產生了強烈的質疑。因為,這個‘萬物之靈的信條,原本含著‘萬物中最好的暗示。人類當然是‘萬物之靈,但絕不能說成是‘萬物中最好?!边@一思考是透過人類優(yōu)品與劣根之文化哲學的拷問,肯定人之優(yōu)長這個哲學前提,再分辨出未必是萬物之“最好”的獨到的陌生化見解,是為新穎,學界未聞。筆者備感人類在許多方面的確將“靈”用錯了地方,并未起到萬物之“長”的表率,所以其社會生態(tài)惡化也就在所難免。所以作者堅定地認為:“我覺得我們人類還是應當謙虛一點,不要動不動就自詡什么‘萬物之靈了,而應該向人類之外的動物,比如向歡歡這樣的狗類學習,否則人類的前景并不必然就那么美妙!”樸素的語言、哲理的思考,向狗學習概念的提出,透露著一腔譏諷滑稽的無奈和警示奉勸真誠的救世情懷。這不就是使命文人內心一脈熾熱的寫照嗎!

多維文化的思考,體現著一位文化使者多重思維的不可遏制性,對社會問題叩問反芻的常態(tài)性?!稓g歡的故事》所觸發(fā)的不同層面的多個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歸類起來看有人類如何重建天倫溫情家園問題(“天緣”“啟示”篇);人類如何保持人該有的尊嚴氣節(jié)和不為強勢的精神(“靈性”篇);人類如何堅守初年信賴信任與互信托付的可貴(“丟失”篇);人類如何遵循自然規(guī)律與生活規(guī)律,規(guī)范有序的生活(“剪甲”“護食”“衛(wèi)生”篇);人類如何重溫“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钡氖ソ?,多一些自知之明、懺悔意識,少一點死不認錯的詬病(“撒氣”篇);人類如何克制過分的貪婪欲和過界的掠奪欲,認清自然界共同體相依的道理,而非人之獨霸的狂虐(“自覺”篇);人類如何放棄偏見,擺正本我和他人、他族的恰當位置,于文化兼容中彰顯本我的特色,而非一味盲從和媚從(“婚嫁”篇);人類如何保持群類間溫馨的呵護和善意的安全保護,摒棄爾虞我詐的陰暗心理(“專注”“警示”篇);人類如何善待自然界一切生靈,而不再以霸主的狂虐去殺害肉食動物(“治病”“歷劫”篇);人類如何培育仁愛人倫的道德修養(yǎng)和維護家庭倫理的有效認知,如何將人與寵物收養(yǎng)和被收養(yǎng)的關系升華為一種生命連接的生存關系,人化自然的情感相伴關系,以及無一言語對話卻心靈互通篤信的信任關系(“深情”“離別”“晚年”“永生”篇),等等。尤其在“文化”篇中,作者從“狗文化”角度穿堂入室做了深度思考,界定了狗文化的正面價值,為“狗”正名:“狗能做的就是盡自己的本分忠于自己與這個人、與那個人的關系”“以靈性、原則、聰明、忠誠、不藏私、有限度、互信賴、相依靠等優(yōu)異品質做鏡子經常對照自己”,建立與人的友善美好關系。作者認為這是“狗的品行的高大”。同時,對社會俗流中將狗視為“壞”的代名詞如“狗屁”“狗頭”“狗膽”“狗眼”“狗腿子”等等之類現象予以憤慨,并深刻審視了中國歷史文化中造成這種“分裂型狗文化”現象的根源,以及不著狗文化之憂長、極盡狗文化之鞭所帶來和漫延的人與人關系的惡化。這種現象不僅是單純狗文化評價上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作者的思考可以說是新穎深刻和獨到,有一定的文化學、社會學、人類學層面的哲學含量。

的確,在當代社會中,人類在面對他類關系的處理上,嚴重地進入了以“人”獨大、獨霸的人性之惡的泥淖,淡化了祖先圣賢所教導的“天人合一”“人化自然”的古訓,而一味地施行自然虛無主義,有主宰萬物的傲慢行徑。作家賈平凹在小說《廢都》中,以“哲學家”牛的反芻道出了牛類對人類的憤怒和不滿。“人的歷史,牛的歷史,人其實是牛變的呢,還是牛是人變的?人不這樣認為,人說他們是猴子變的,猴子是他們的祖先。人完全是為了永遠地奴役我們,又要心安理得,說了謊。如果這是樁冤案,不妨這樣認為:牛和人的祖先都是猴子,猴子進化了兩種,一種會說話,一種不會說話?!倍霸谝磺幸矮F都向人進攻的世界,獨獨牛站在了人的一邊,與人合作,供其指揮。牛給人耕種,給人推磨,給人載運,以至發(fā)展到擠出奶水!人啊人,之所以戰(zhàn)勝了牛,是人有忘義之心和制造了鞭子”{6}。牛為自己的種族屈辱而不平。當這頭“哲學家”牛平靜下來后卻一聲長笑,笑的原因是:“好得很,社會的文明畢竟會要使人機關算盡,聰明反被聰明誤,走向毀滅,那么取代人將主宰這個社會的是牛,只能是牛!這并不是虛謔語。君不見人群里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牛皮衣、牛皮帶、牛皮鞋,牛早已以自己身上的某個部位提醒自己,替代人類!”{7}牛想到這里頓覺洋洋得意,實在是天降大任于牛也。這里,“哲學家”牛對破壞自然共同體,打壓暴虐它類的倒行逆施的不滿予以抨擊,說出了牛類的心酸,以及發(fā)出牛類將取代人類的無言挑戰(zhàn)。還真難說,人類萬物主宰論的極致畸形發(fā)展,其末日的到來,主宰宇宙萬物的未必是人類。信不信由你!《歡歡的故事》以文學形式做出了明智合理而有見地的預言。

以文學形式叩問社會問題,以形象手法畫出社會世相,以哲理思考解讀人類現象,寓歌頌與批判于一體,這是文學的兩大基本功能。長篇散文《歡歡的故事》,作為文學作品在這個層面上以詩性飛揚的抒寫做了較好的闡釋。雖然在真實的故事和文學情采之間仍有拉大距離的空間,在故事講述與哲理勝出上有待進一步圓潤的可能,但它的整體文本審美價值當成為散文領域不可多得的佳作。

{1} 劉家全:《歡歡的故事》,作家出版社2016年5月版。劉家全,西北大學現代學院院長、教授,陜西省孔子學會副會長,國學研究會副主席。出版專著《中國精神論綱》《中國文化論章》,主編《中華主流文化叢書》,創(chuàng)作音樂舞劇《張騫出使西域》及多種詩詞作品。

② 轉引胡經之:《中國古典文藝學》,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年版,第419頁。

{3} 劉家全:《歡歡的故事》,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文中有關該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4} 朱棟霖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頁。

{5} [英]笛福:《魯濱孫漂流記》(原序),徐霞村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頁。

{6}{7} 賈平凹:《廢都》,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頁,第51頁。

作 者:馮肖華,西北大學現代學院中文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和陜西地域文學教學與研究。

編 輯: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海阳市| 石楼县| 漾濞| 余姚市| 高淳县| 穆棱市| 台安县| 佳木斯市| 寿光市| 宁乡县| 青田县| 西丰县| 青河县| 花莲县| 靖宇县| 城口县| 平陆县| 桂林市| 农安县| 乐安县| 汽车| 苏州市| 广昌县| 岑溪市| 绵竹市| 治多县| 南和县| 屏南县| 永春县| 长岭县| 江华| 聂拉木县| 南华县| 阳东县| 东阳市| 博野县| 荃湾区| 福建省| 钟山县| 吐鲁番市| 尉氏县|